首页期刊导航|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陈国靖

月刊

1002-0268

tec@rioh.cn,qh.wu@rioh.cn

010-62079557

100088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8号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Journal GongluJiaoTongKeJI
查看更多>>《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以报道中国公路交通领域的科研成果,重大建设项目和科技创新成果与技术为宗旨,依托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凝聚公路交通行业著名专家、学者及科研机构,通过应用技术论文的报道方式,构建起传播公路交通行业新技术、新设备和解决方案的综合性专业平台,全方位反映中国公路交通科研成果与新技术发展水平,推动中国公路交通建设的发展。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公路工程建设的广大科研、施工、管理、养护、监理、勘察设计人员以及相关的大专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内蒙古乌海黄河大桥桥面铺装材料设计

    李卓英
    173-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蒙古乌海市地处大陆深处夏季炎热高温,冬季寒冷,昼夜温差大.桥面铺装工作环境恶劣,易在铺装体系层间和层内形成较大的剪切应力集中,造成铺装层脱落、滑移、拥包等破坏形式.本文选择AC-16型普通沥青纤维增强沥青混凝土和AC-16型改性沥青纤维增强沥青混凝土作为下面层材料方案,AC-13型普通沥青纤维增强沥青混凝土和AC-13型改性沥青纤维增强沥青混凝土作为上面层材料方案,通过高温稳定性、低温抗冻性和水稳定性试验研究发现:上面层AC-13纤维增强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试验数据与下面层AC-16纤维增强沥青混合料试验数据有很好的相关性,两者在设计过程中表现出的混合料性能变化基本一致,纤维在混合料中的作用均很明显,同时纤维性能比对效果明显,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明显优于普通沥青混合料.

    桥面铺装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纤维增强改性沥青

    隧道洞口设计指标浅析

    张立罗鹏程
    176-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郊区公路隧道通车后隧道右洞出口发生多起轻微事故,结合多次隧道内行驶的感受,具体分析其设计指标采用情况和视距情况,虽然隧道内指标均满足相关规范规程的要求,但是多个规范低值指标的不利组合留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文章据此对隧道设计指标的采用提出建议.

    隧道洞口竖曲线指标视距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选型的探讨

    卓祖城高鹏徐树焕
    178-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高速公路网的规模日益扩大,交通转换越加频繁,为解决平面交叉带来的冲突混乱状况、交通瓶颈和交通安全问题,必然要修建互通式立体交叉.本文主要结合海南省横线万宁至儋州至杨浦高速公路两阶段设计,简要介绍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型式的选取.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选型

    基于数值模拟分析的隧道衬砌质量缺陷影响研究

    曲建生
    181-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设计、施工等因素导致的我国地铁区间隧道渗漏水,衬砌掉块、厚度不足、开裂、脱空以及不密实等病害频发,严重危及地铁的运营安全.针对地铁区间隧道施工造成的衬砌质量缺陷,在分析缺陷成因基础上,对不同隧道缺陷的形式及缺陷的特性进行了统计分析.基于统计分析,对隧道衬砌施工中存在典型缺陷对隧道结构受力特性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衬砌背后空洞、不密实、厚度不足以及组合缺陷等条件下隧道衬砌的安全特性.基于数值模拟分析,提出了施工中隧道衬砌缺陷地质雷达无损检测的测线布置方式,指导了区间隧道衬砌质量的检测作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隧道工程区间隧道衬砌质量缺陷数值模拟

    车轮荷载作用下连续梁受力性能研究

    王亚军李津余进江赵超...
    185-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3跨连续梁桥在不同边中跨比下,各控制截面的受力情况,本文设计了一个中跨为0.85m且边中跨比从0.5~1.0变化的有机玻璃连续梁桥和对应比例的标准6轴汽车模型,在兰州大学工程试验中心实施了模拟汽车在连续梁桥产生的作用的试验.本文重点研究了汽车荷载在连续梁桥模型的不同控制截面的受力情况,通过材料力学原理由微应变实测值反推弯矩实测值和用ANSYS程序计算的弯矩理论值进行拟合对比.

    连续梁边中跨比微应变弯矩影响线

    基于行车轨迹偏差限值的公路隧道洞口平面线形协调性研究

    陈康俊刘金秋
    188-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隧道洞口是交通事故多发路段,为此《公路隧道设计规范》提出了隧道洞外连接线应与隧道线形相协调的要求,但过分追求理想线形,往往造成工程规模和造价大幅增加.为了兼顾行车安全和工程规模,基于行车轨迹轨迹偏差限值,提出了公路隧道洞口平面线形协调的定量化判断标准.分别针对:洞口内外侧各3s设计速度行程均落在缓和曲线;洞口落在直线上,3s行程点落在缓和曲线上;洞口落在缓和曲线上,3s行程点落在圆曲线上等3种情况,提出了行车轨迹偏差值的计算方法,并将其与行车轨迹偏差限制比较,可以判断是否满足线形协调条件.

    公路隧道洞口平面线形协调性行车轨迹偏差

    克泥效同步注入技术在盾构穿越重大风险源中的应用

    杜国涛程勇峰
    190-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克泥效(clay shock)注入技术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施工技术.文章结合其在土压平衡盾构在穿越重大风险源减少沉降变形中的应用案例,重点阐述其特点和工艺原理,并分析了其适用的范围.

    土压平衡盾构克泥效减少沉降

    仿真软件在单梁荷载试验中的应用

    李猛黄江明张鹏
    193-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计算机技术和有限元理论的发展,CAE技术和软件越来越成熟,为我们对不规则和复杂结构进行结构分析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本次使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T梁进行实体模拟,在单梁荷载试验中,能够分析其在荷载作用下各部位应力及挠度分布情况,为以后的试验提供经验和依据.

    T梁单梁试验仿真ANSYS

    软土地基堆载对桥梁桩基变形影响的研究

    李鹏琳谢永利付兵先张莎莎...
    195-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在软土地基中桥梁桩基附近进行堆载施工时,邻近堆载不仅将引发桥梁桩基发生侧向偏位,还将导致桩身结构产生附加内力,这对于桥梁结构的安全服役性能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本文依托某援外公路桥梁后续河道整治工程,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辅道路基—桥梁桩基相互作用模型,对邻近桥梁桩基3处典型断面不同填土堆载范围及施工工艺所引发桥梁桩基偏位情况进行了计算分析.通过数值计算结果,并结合现场实测结果,确定了合理的施工参数,即在辅道涵洞出口附近堆载填土宽度可取为31m,往西侧可过渡到填土宽度23m范围,堆载方向可从辅道东北边缘开始堆填,堆载大小为45kPa,4~5m为一个施工步.研究成果对堆载作用下桥梁桩基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实际意义.

    软土地基堆载桥梁桩基河道整治侧向偏位施工步

    浅析斜拉索施工及修复

    刘博郑军刘仁杰
    198-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挂索是斜拉桥施工工艺中极为关键的环节之一,如果施工不慎,就会损伤斜拉索、增长施工工期.本文以灌河大桥为工程背景,简要介绍斜拉索施工全过程以及斜拉索修补,本桥通过计算斜拉索无应力索长和挂索牵引力,提出了短索和长索分别采用“反牵引(先安装斜拉索的塔柱张拉端,后安装斜拉索的桥面固定端,然后张拉塔柱端斜拉索)”与软、硬牵引相结合的技术进行挂索,并巧妙利用了桥面展索和脱空展索相结合的工艺,在斜拉索桥面展索使用塔吊、卷扬相结合的方法,梁端安装采用桥面吊机、卷扬机相结合的方法,提高了斜拉索的安装效率和质量,加大了施工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节约施工成本.

    斜拉桥斜拉索反牵引硬牵引软牵引修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