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陈国靖

月刊

1002-0268

tec@rioh.cn,qh.wu@rioh.cn

010-62079557

100088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8号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Journal GongluJiaoTongKeJI
查看更多>>《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以报道中国公路交通领域的科研成果,重大建设项目和科技创新成果与技术为宗旨,依托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凝聚公路交通行业著名专家、学者及科研机构,通过应用技术论文的报道方式,构建起传播公路交通行业新技术、新设备和解决方案的综合性专业平台,全方位反映中国公路交通科研成果与新技术发展水平,推动中国公路交通建设的发展。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公路工程建设的广大科研、施工、管理、养护、监理、勘察设计人员以及相关的大专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贝雷法三参数在SMA-1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的应用

    周艳东王高航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对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指标有显著影响,本文通过对美国贝雷法级配设计的运用,获得了符合设计要求的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可借鉴参考.

    贝雷法三参数SMA配合比设计调整

    高速公路实施Novachip施工前病害处理方案的研究和应用

    孙振霞刘伟
    6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薄磨耗层(Novachip)技术以其具有优越的抗滑性能,力学稳定性与抗剪能力,施工迅速且快捷等优点,已被应用于国内公路路面养护维修、升级改造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该技术实施前需保证下承层具有良好的承载力,如何在施工现场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实施方案,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处理的问题.本文通过甘肃省兰州市至中川机场高速公路路面技术改造工程中应用Novachip的前期应用总结,重点对其下承层的病害处理方案、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做了一定的探讨和应用性研究.

    高速公路Novachip路基路面病害处理

    有地下水出露的深挖路堑段综合处治方案

    张卫华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论文以某公路深挖路堑边坡和路床严重渗水的处治工程为实例,提出了卸载+仰斜排水孔+树形渗沟挡土墙+路床换填+纵向管式盲沟的综合处治方案,将地下水最终通过管式盲沟排除.该方案对路基边坡和路面的保护效果明显,有效的提高了边坡稳定性和路面稳定性.该方案为其他渗水路段处治工程提供借鉴.

    树形渗沟挡土墙管式渗沟仰斜排水孔

    微型桩在滑坡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姚毓璋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型桩施工方便、周期短、见效快,在滑坡治理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论文通过长治至晋城高速公路滑坡群处治等工程实例,提出了单根微型桩的抗力计算方法,阐述了利用钢轨微型桩补强加固和框架钢筋束微型桩预加固滑坡的方案,为其它类似工程处治提供借鉴.

    钢轨微型桩框架钢筋束微型桩补强加固预加固

    某公路滑坡群综合处治方案研究

    杜娟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论文以某公路滑坡群处治工程为实例,提出了以微型桩预加固支挡为主和以卸载为主的两套合理可行的方案,经综合考虑拆迁、占地、施工工艺、工期、造价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深入比选研究后,确定了较优的方案,方案的实施达到了预期效果.该处治方案及研究过程为其他类似处治工程提供借鉴.

    微型桩预加固卸载仰斜排水孔

    基于灰色关联法评价沥青路面旧料级配离散性的方法

    丁青仰建岗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沥青路面再生过程中,原沥青路面旧料(RAP)的级配离散性是影响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然而级配离散的原因涉及材料、施工、运营等方面.本次研究通过对RAP抽提前后的级配进行分析对比,确定沥青的团粒特性;通过对RAP基准料的定义,利用灰色关联法计算不同RAP级配离散的灰色关联度,从而评价其离散程度.

    沥青路面RAP级配离散灰色关联法再生沥青混合料

    降粘剂对基质沥青性能的影响

    刘捷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沥青中使用降粘剂是温拌技术的一种重要方法,为研究Sasobit蜡、PE蜡两种降粘剂对SK-70#基质沥青性能的影响情况,本文基于沥青的常规试验研究再添加不同掺量的降粘剂后,基质沥青性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Sasobit蜡、PE蜡的最佳掺量分别为3%、1%,并且Sasobit蜡对基质沥青性能的改善作用更加明显.

    道路工程降粘剂最佳掺量沥青性能

    高速公路季冻区软弱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研究

    孙亚林
    83-84,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我国高速公路季冻区软弱地基处理施工技术水平,本文首先简介我国季冻土产生机理与分布情况,并介绍目前常用处理软弱地基施工技术与冻胀路基防治处理措施,最后针对实际高速公路工程修建中季冻区软土地基处理进行施工,最后从施工后路基沉降检测分析施工后处理效果,对我国季冻区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有积极意义.

    季冻区软弱地基施工技术路基沉降

    乳化沥青-柔性纤维改性水稳碎石弯曲韧性试验研究

    陈宽标马银华李远厂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选用乳化沥青和柔性纤维(聚丙烯纤维)两种材料对水泥稳定碎石进行改性研究.通过三分点加裁试验,得到了普通水泥稳定碎石(CSM)、3%乳化沥青掺量的水泥稳定碎石(CASM)和柔性纤维的乳化沥青水泥稳定碎石(PCASM)的荷载-挠度曲线,并分别按照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 C1018-97标准方法、日本混凝土协会(JCI)标准方法和国内研究者提出的剩余弯曲强度法对三种类型稳定碎石进行韧性评价.结果表明,水泥稳定碎石中掺入乳化沥青,会显著降低混合料的韧性指数及剩余弯曲强度;聚丙烯纤维能够有效提高乳化沥青水泥稳定碎石的弯曲韧性及剩余弯曲强度,且添加聚丙烯纤维后,混合料的弯曲韧性指数和剩余弯曲强度明显高于普通水泥稳定碎石,改善了乳化沥青水泥稳定碎石的弯拉性能.

    乳化沥青柔性纤维水泥稳定碎石弯曲韧性剩余弯曲强度

    PQI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离析程度定量评定中的应用

    余代岱
    89-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PQI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并介绍了采用PQI对沥青路面离析程度进行定量评定的方法,同时结合国内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离析程度进行定量评定,进行了实例分析.

    PQI沥青路面离析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