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陈国靖

月刊

1002-0268

tec@rioh.cn,qh.wu@rioh.cn

010-62079557

100088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8号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Journal GongluJiaoTongKeJI
查看更多>>《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以报道中国公路交通领域的科研成果,重大建设项目和科技创新成果与技术为宗旨,依托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凝聚公路交通行业著名专家、学者及科研机构,通过应用技术论文的报道方式,构建起传播公路交通行业新技术、新设备和解决方案的综合性专业平台,全方位反映中国公路交通科研成果与新技术发展水平,推动中国公路交通建设的发展。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公路工程建设的广大科研、施工、管理、养护、监理、勘察设计人员以及相关的大专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预应力管桩在高速公路地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张雪松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预应力管桩在高速公路软基处理时,可以通过桩与桩间土共同分担上部荷栽,有效地提高地基承栽力,减少工后沉降和减轻桥头跳车现象.本文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对预应力管桩在高速公路的应力进行了研究,经过监测结果显示,经过处理后,地基整体性变好,且在高填土下未出现失稳现象.

    预应力管桩高速公路地基处理沉降

    某高速公路便道施工引起滑坡的分析与处治

    赵辉
    9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对某高速公路便道施工引起滑坡原因的分析,经过稳定性计算提出了可行的处治方案.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高速公路便道滑坡处治

    康西线路堑边坡病害综合处治分析

    赵俊刚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康西线现状的调查和近三年的路堑边坡病害统计分析,从路基边坡详细设计和对爆破方案的设计施工多方面综合比选和考虑,确定设计和施工方案,并得以成功实施,最终消除了安全隐患,保障了当地村民的正常出行.鉴于本项目各个环节的复杂性和目前对安全影响的重视程度,得出了一些针对低等级公路路堑边坡的设计结论,以供探讨.

    边坡病害特殊路基安全爆破

    温轮胶对无机改性剂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的影响

    周立平荣广智张凇林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处于高温条件下储存、运输及使用时,改性沥青维持原有性状的能力.无机改性剂能改善沥青的路用性能,但改性剂与沥青的相容性较差易于发生离析,从而造成改性沥青性能的稳定性差.本文研究了温轮胶对无机改性剂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温轮胶的掺入可以使| ΔT|呈现减小的趋势,并使|ΔG*|和|Δδ|均明显减小,说明温轮胶的掺入可以提高无机改性剂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

    温轮胶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

    CFG桩加固前后堆载预压作用效果模拟研究

    王会永袁昂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乎潭岛公路软土路基为研究对象,利用FLAC3D软件计算分析了CFG桩加固前后堆载预压的作用效果,提出“体积压缩比”的概念,并通过编写fish函数对上述效果进行定量描述.结果表明:对于原状软土地基,堆载预压有效作用深度为15m,对CFG桩复合地基,上述范围出现在桩顶附近和桩底附近两个部位,前者深约5m,后者深约10m,CFG桩将预压荷载传递到深部;CFG桩的施工增加了软土的承载能力,但再对复合地基进行堆载预压,地面仍会出现12.8cm的沉降,占到直接对软土进行堆载预压所产生沉降量的29.2%,对于软土层厚度大、层数多的地基,宜使用CFG桩和堆载预压联合加固.

    CFG桩堆载预压体积压缩比

    超疏水材料制备技术的发展及其工程应用展望

    冯志秀阮勇庆张志韬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疏水性是指材料表面有显著的疏水、脱附、防粘、自清洁等性能.一般认为水滴与材料表面的接触角大于150°,材料表面即为超疏水表面.近年来,超疏水材料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对这类材料进行概述,并对其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在最后还对材料在工程域的应用进行展望.

    公路工程超疏水材料制备技术工程应用展望

    沥青路面材料导热系数影响因素分析

    刚增军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对沥青路面材料导热系数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采用快速导热系数测定仪对两种沥青(70#基质沥青、SBSI-C改性沥青)、两种石料(花岗岩、石灰岩)、6组沥青混合料在不同条件下的导热系数进行了测试,并对导热系数变化机理进行了分析.考察了包括集料种类、沥青种类、干湿状况、混合料种类、温度等因素对混合料导热系数的影响.采用一元方差分析理论,对沥青混合料导热系数影响因素显著性进行了排序,结果为:集料种类>干湿状况>混合料种类>温度>沥青种类.试验结果的取得为主动改善沥青路面温度敏感性提供了参考.

    沥青石料沥青混合料导热系数影响因素

    天然砂及粉煤灰改性机制砂道路混凝土研究

    高卓白浩蒋小茜
    11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机制砂在道路混凝土应用中流动性、保水性、强度及耐久性差等诸多问题,在机制砂道路混凝土中掺入天然砂和粉煤灰等掺合料,调整机制砂级配,达到对道路混凝土改性目的.研究表明:天然细砂,粉煤灰的掺入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机制砂级配上的缺陷,改善其工作性和耐久性,减少了干缩性,提高了耐磨,抗冻性能;混凝土强度并没有明显减少,个别甚至略微增加.当机制砂与天然细砂掺配比例为5∶5 ~6∶4,粉煤灰等量或超量取代水泥为10~20%;粉煤灰10%+细砂30%的组合时,机制砂道路混凝土性能最好.

    机制砂天然细砂粉煤灰掺配比例

    黄土区道路边坡土壤养分垂向分布规律研究

    倪栋奚成刚王亮彭琦云...
    11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黄土地区典型道路边坡填方和挖方路段土壤养分指标的对比测试,分析边坡坡顶位、坡底位,土壤养分指标分布差异,测试结果呈现出填方路段不同坡位磷素垂向分布曲线来看,各层含量值均在0.06%左右,填方与挖方路段规律相同.同时该研究还对不同坡位土壤表层(0~10cm)、中层(10 ~ 30cm)、下层(30~70cm)的养分含量垂向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得到了不同坡位钾含量大部分集中在1.7%,符合黄土区全钾含量丰富的特征,而不同坡位磷素垂向分布曲线,土壤中的全磷含量在剖面上则无明显变化,总体来讲该研究在边坡的不同坡位土壤养分含量的剖面分布特征无明显差别.

    黄土区不同坡位土壤养分垂向分布

    黄土地区公路边坡土壤质地及分布差异

    彭琦云倪栋奚成刚王亮...
    119-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土地区公路边坡土壤质地分析对于设计和维护边坡稳定性进而确保公路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黄土地区代表性路段,对不同区域、不同年限、不同形式和不同位置的边坡土壤质地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不同黄土地区边坡土壤粒度存在差异;相比于填方路段,挖方路段的表层土壤质地更为接近原状土壤.本研究结果对于设计和维护黄土地区公路边坡稳定性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边坡公路黄土地区土壤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