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陈国靖

月刊

1002-0268

tec@rioh.cn,qh.wu@rioh.cn

010-62079557

100088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8号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Journal GongluJiaoTongKeJI
查看更多>>《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以报道中国公路交通领域的科研成果,重大建设项目和科技创新成果与技术为宗旨,依托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凝聚公路交通行业著名专家、学者及科研机构,通过应用技术论文的报道方式,构建起传播公路交通行业新技术、新设备和解决方案的综合性专业平台,全方位反映中国公路交通科研成果与新技术发展水平,推动中国公路交通建设的发展。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公路工程建设的广大科研、施工、管理、养护、监理、勘察设计人员以及相关的大专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监测与监控技术在卧龙河桥施工中的应用

    娄汉柱崔海涛
    266-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施工的大连市小窑湾国际商务区滨海路跨卧龙河桥梁施工中,在箱梁和拱肋施工中应用了施工监控辅助手段,对桥梁施工的安全与质量控制起到了明显的保障作用,在此对施工监控应用的全过程予以总结,对效果进行分析,为以后类似施工提供借鉴.

    箱梁拱肋施工监控

    节能环保水压爆破在公路隧道中的应用研究

    崔建文
    270-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挖掘进作为隧道施工中的关键环节,是影响施工进度及成本的决定因素.水压爆破是一种新型的节能环保爆破技术,在加快进度、降低成本及环境保护方面效果显著,以两徽高速峡口隧道为依托工程,将传统的光面爆破与水压爆破进行试验分析,提出相应的结论,为公路隧道掘进施工提供借鉴.

    水压爆破节能环保隧道掘进

    隧道水文地质条件评价探析

    胡剑雨
    273-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隧道水文地质条件评价是隧道工程勘察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关系到隧道设计、施工以及通车运营的安全.通过工程实例阐述隧址区水文地质条件的评价方法,对隧道围岩涌水量做出合理的预测.

    隧道水文地质涌水量评价预测

    盖挖法在黄土隧道塌方处理中的应用

    滕兆虎
    276-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连霍国道主干线黄土隧道为例,介绍了盖挖法在三车道新黄土塌方处治中的应用,提出了通过设置超前大管棚等措施保证隧道继续掘进时的安全,并对塌腔回填采用了泡沫轻质土,实践证明上述措施能够有效地对塌方段进行处理并确保了隧道的安全掘进.

    黄土隧道盖挖法塌方处治泡沫轻质土

    振动变形扰动对新旧桥连接混凝土性能影响

    吴智勇亓路宽叶锦华孙建波...
    279-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新旧桥连接处的修复混凝土为研究对象,利用室内振动台试验模拟新旧桥连接处混凝土在施工过程受到行车荷载引起的振动变形扰动,分析受到振动变形扰动后的连接处混凝土的强度、与钢筋的粘结性能、内部孔隙和微裂缝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振幅分别为1.5mm、3mm、5mm振动变形扰动以及现场测得的实测波产生的变形扰动对新旧桥连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不会产生不利影响;振幅为3mm以上的振动变形扰动使得新旧桥连接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握裹力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振动变形扰动改变了连接混凝土内部的孔隙分布,使得毛细孔数量减少,凝胶孔数量逐渐增加,孔结构得到细化.

    桥梁工程桥面拓宽处混凝土行车荷载引起振动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混凝土与钢筋握裹力

    基于运行姿态监测的架桥机监测系统研究

    何金武
    283-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芜湖二桥TP55型架桥机为监测对象,提出以前支腿倾角以、双导梁间偏位为监测指标的架桥机运行姿态监测技术,研发了基于架桥机过孔运行姿态监测的架桥机预警系统.监测系统通过运行姿态监测指标的采集,并结合结构受力监测数据发送到远程监控服务器,以原始数据、时程曲线、危险分级指示灯等多手段显示架桥机运行状态,软件提供历史数据查询、调阅、数据后处理以及架桥机危险状态评估等功能.研究表明:该系统达到了架桥机过孔关键环节动态监测的目标,可为架桥机施工过程危险状态预警管控提供技术保障.

    架桥机运行姿态结构监测预警

    溶蚀卸荷裂隙岸坡稳定性分析

    刘荣
    286-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喀斯特地貌地区修建大型桥梁时,桥基岸坡稳定性对桥梁长期安全至关重要,岸坡发育的卸荷裂隙对岩体的力学行为有重要影响.因此,查明工程区的卸荷裂隙发育特征并进行系统的岸坡稳定性评价十分必要.针对西南地区某特大桥地质情况,利用离散元对岸坡卸荷裂隙发育带进行分析,并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和强度折减法对其大桩号岸的岸坡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推荐线的桥梁主墩位置不在强卸荷裂隙发育带,岸坡稳定性满足安全控制标准,在桥梁荷载作用下不会发生失稳破坏,主墩位置可以优化.

    卸荷裂隙特大桥岸坡稳定性

    板式橡胶支座耐久性研究

    高全明李会驰周登燕
    289-2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板式橡胶支座普遍应用于装配式板梁桥和箱梁桥,在使用阶段存在支座功能损伤、老化等病害,这些病害影响支座和桥梁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甚至影响工程建设的经济性.本文依托广东省高速公路标准化设计工作,调研了广东省高速公路典型路段板式橡胶支座的使用现状,分析了存在的病害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综合改进措施,供结构设计、施工安装和运营养护时参考.

    板式橡胶支座耐久性

    昆明地铁一二号线首期工程交通衔接客流分析

    何磊李京蔚王岚汤楠...
    292-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铁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其周边交通衔接设施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地铁客流的供给以及公共交通体系结构的合理性.昆明地铁一二号线首期工程是云南省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地铁线路,具有较强的示范性,本文通过对其周边交通衔接客流的调查,从客流量、出行目的、出行距离、换乘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包括商业、居住、客运枢纽在内的不同站点进行了分类研究,旨在通过对衔接客流的分析,为地铁交通衔接设施以及共享单车的规划布局提供重要参考.

    昆明地铁首期工程交通衔接客流分析

    铁路出行方式选择行为模型研究

    黎晖
    297-3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对铁路出行方式选择的讨论多停留在综合运输体系下与其它城际交通方式的对比之下,缺乏对不同层级铁路出行选择行为的研究.本文以沪宁通道的京沪普铁、沪宁城际、京沪高铁为研究对象,对南京—上海的乘客进行铁路出行全过程抽样调查,在此基础上建立MNL模型探究乘客个人属性、列车服务属性及站点可达性对乘客铁路出行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乘客铁路出行选择行为受到年龄、学历、职业、费用来源、列车运行时间、票价收入比,接驳方式以及接驳时间的影响.研究成果能优化铁路客运服务,提升铁路运输吸引力.

    城际出行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站点可达性MNL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