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义祥辉

季刊

1001-7070

gljy@gl.gx.cninfo.net

0773-2866972

541001

桂林市解放东路19号四楼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ilin Normal College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学术性、师范性、地方性。本刊的宗旨是交流学术成果,发展学术事业,尊重学术名家,扶植学术新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广西恭城傅家街清代女性节孝神道碑文考释

    李东黎锦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西恭城傅家街现存清代女性节孝神道碑,由于历史原因,人为损毁严重,文字漫漶.经笔者识别抄录和考证,释读出碑文主要内容,对所涉人物生平通过文献进行还原,丰富了碑刻背景.经过考释,笔者认为,傅家街神道碑并非普通的墓葬神道碑,而是树立供奉在文庙节孝祠的节孝旌表碑刻;古代节孝牌坊建筑是在庙飨基础上的递进旌表形式;奉祀建坊及刊立节孝神道碑是一定社会推动力下的特殊时代产物.

    清代广西恭城女性节孝神道碑

    “桂林千古情”的文化再生产方式探析

    黄赫男
    7-10,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演艺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挖掘地区文化资源,提高文化自信,扩大文化影响力的载体.桂林自然风光秀美,历史文化悠久,民族构成多元,具有发展文化演绎产业的良好资源基础.探究“桂林千古情“的文化再生产方式有利于促进桂林文化演艺产业的发展,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演艺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与借鉴.

    桂林千古情文化资源文化演艺产业再生产方式

    民国时期家庭制度变迁的路径与逻辑——以广西桂林地区为例

    韩俊喆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庭变迁是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方面,家庭作为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它的变迁实际上是一个时期物质生产水平和社会经济变化发展的缩影与体现.民国是中国社会新旧嬗变的时期,也是家庭制度变迁的发轫之初.桂林地区在政治变革、经济发展、社会思潮转变的冲击下家庭制度存在深刻变化,家庭婚姻观念的自由化、家庭权力归属的平等化以及传统家庭功能的弱化,揭示了桂林地区民国时期社会层面深刻的变动.但是,家庭制度变迁的复杂性、失衡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民国时期旧有经济基础和政治体制存在的深刻弊端.

    民国时期桂林家庭制度家庭变迁

    桂林漆器的生态中和之美

    唐韵萌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桂林漆器历史悠久,文化背景深远,是根植于中国漆器工艺之林的一朵奇葩,有着独特的造型、色彩、胎体材料和审美意趣.作为民间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桂林漆器在选材、造型、制漆、制作及应用等方面均体现了真、善、美、益、宜的生态中和智慧及审美趣向,蕴含着独特的生态中和之美,体现了东方传统美学与工匠精神.

    桂林漆器中和之美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六重维度

    王振栋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中国发展实际,借鉴中西方优秀文化成果,站在全球发展大局角度,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观点、新举措,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六个维度构成统一整体,目标维度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中心任务,传承维度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念逻辑,实践维度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最终落脚点,系统维度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整体构造,制度维度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强保障,全球维度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全球脉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充分体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对我国乃至全球生态治理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治理维度

    提升文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蕴涵初探

    侯瑶瑶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提升文艺核心竞争力就是要不断打造文艺精品,在这个过程中,了解文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蕴涵是关键,这是新时代提升文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性问题.时代要求为提升文艺核心竞争力提供背景遵循,价值标准衡量文艺作品质量高低,目标导向促使文艺不断发挥更大价值.把握这三个方面有利于更好提升文艺核心竞争力.

    新时代文艺核心竞争力

    新时代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路径和机制

    冯超余海岗
    30-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构建大统战格局.大统战格局下的高校党外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建立大平台,即建立健全高校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这一广泛联系党外知识分子的工作平台;利用多种工作方法,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等方法,真正实现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关心照顾;建立大协调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牵头协调,宣传部、组织部、工会、共青团等各负其责的大统战工作机制.

    大统战格局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

    新时代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探析

    陈亚南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对高校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重要意义.文章梳理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提出及其必然性,分析了当前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认为高校应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并通过打造新主体、构建新体系、探索新形式等途径实现课程思政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课程思政”实践路径新时代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新思考

    陈梦明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院校以培养专业化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多数高职院校在注重专业技能而轻思想素养培养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出了专业技术能力较强的学生,但学生在社会上呈现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缺失.“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为职业教育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标准和思考.文章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为例,探索在专业课学习、职业技能大赛、实习就业、第二课堂几个方面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以期能够为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出更高质量幼教人才提供参考.

    三全育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新思考

    教学团队在课程思政中的作用限度及优化路径研究——以行政管理专业为例

    齐海丽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的地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因此,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行政管理专业以培养具有公共责任意识和使命感的人才为己任,该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充沛.上海海洋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组建了公共行政教学团队,致力于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该教学团队传播课程思政理念、发掘课程思政资源,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教学团队在内部和外部的协作力方面存在着短板,制约了课程思政效果的发挥.为了推动课程思政工作,形成协同育人机制,该教学团队需要从课程思政的学理探索、团队成员的协作机制、课程建设的重视程度和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提升等方面来予以优化.

    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学团队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