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义祥辉

季刊

1001-7070

gljy@gl.gx.cninfo.net

0773-2866972

541001

桂林市解放东路19号四楼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ilin Normal College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学术性、师范性、地方性。本刊的宗旨是交流学术成果,发展学术事业,尊重学术名家,扶植学术新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静与境:中国茶文化中人生境界的哲学探析

    侯宾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茶既是中国人生活中的物质饮料,也是中国人的精神饮品,对中国传统人生境界观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对儒、释、道三家哲学思想与茶之境界关系的分析,可以发现茶文化中由"静"生"境"的人生境界培养路径,在人生境界不断升华的过程中凸显茶文化对提升现代人精神境界的积极意义.

    人生境界茶文化

    传播学视角下早期桂师马列著作阅读推广模式

    李梅芬黄文华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阅读推广的实质就是传播.文章借助拉斯韦尔的"5W"模式,从传播学的视角对马列著作在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的传播进行分析研究,并从中总结特点,为新时代马列主义在青年学生当中的推广传播提供借鉴.

    传播学桂师马列著作阅读推广

    广西文化产业化发展模式及提升对策

    陈美岚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西文化产业化形成了文化+图文影像、文化+旅游演艺、文化+民族工艺三种模式.但因受到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地方财政力量、专业技术服务因素影响,目前广西文化出现了产品受众面窄、过度依赖旅游及市场化程度低的问题.广西文化产业化发展需要遵循文化差异化、效益最优化、服务专业化的原则,区、地市政府要起主导作用,协调社会团体调配资源,提升文化产品的广度与深度,从而最大化发挥文化对经济的效用.

    广西民族文化文化产业化

    耗散结构理论下"非遗"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机制——以四川省职业教育为例

    王媛文冬妮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教育是培养"非遗"新生代传承人的主要途径之一.将"非遗"引入职业教育领域,推动"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是新时代背景下实现"非遗"活态传承的重要方法.文章参考和借鉴耗散结构理论,在论述"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它们的结构特征,辨析影响两者融合发展的动力因子,进而探明了它们的动力机制.

    耗散结构理论"非遗"传承人才职业教育融合机制

    村落社会结构变迁中原生态"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以广西金秀县六巷乡古陈村坳瑶黄泥鼓舞为例

    何飞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村落社会结构变迁中,广西金秀县六巷乡古陈村坳瑶黄泥鼓舞面临着经济基础薄弱、职能部门管理不善、社会组织机构不健全、文化层次断裂等问题.文章以文化人类学为框架,以社会结构变迁为视角,以黄泥鼓舞为个案,分析村落原生态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演变规律、影响要素及传承保护新思路.

    黄泥鼓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村落社会结构

    "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壮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庄文学黄昭彦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西处于"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方位.它毗邻东南亚,与它们有密切往来.同时,广西作为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与东盟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广泛.壮锦是壮族人民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极具民族特色的传统手工艺,是颇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在壮族文化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之一.因此,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传承和发展广西壮锦文化,对传承广西传统文化和增强少数民族文化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带一路"广西壮锦文化传承发展

    桂西北少数民族风情纸版画在幼师美术教育中的应用——以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例

    彭帅韦景耀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例,探究桂西北少数民族风情纸版画在高职美术教学中的实际意义和运用价值.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引入体现桂西北少数民族自然和人文风情的纸版画,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幼儿美术教育中版画活动的创作思路,从而进一步推动桂西北少数民族优秀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增强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自信.

    桂西北少数民族纸版画幼儿美术应用

    精准扶贫的公平正义与实践路向

    沈现斌
    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对国家贫困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提出的全新课题.在贫困地区实施精准治理的扶贫方式和理念,有着正义性的价值基础,因此,对其公平正义价值内涵和实践路向的探究必不可少.文章聚焦精准扶贫思想的提出,探讨精准扶贫彰显公平正义的必然性及其丰富蕴含,并分析精准扶贫之公平正义的实践路向.

    精准扶贫精准治理公平正义

    柳州话、普通话和英语双宾语的比较及其教学

    全峰覃凤英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讨论柳州话、普通话和英语双宾语结构的句法语义差异.鉴于说柳州话的英语习得者在使用英语双宾语结构时易出现遗漏、误用及错序的现象,建议加强英语句法学知识的教与学,其中包括题元准则、英语动词系统归类、二元动词进入双宾语结构的相关规则以及语言的参数化理论.

    柳州话普通话英语双宾语结构英语教学

    论文学艺术的民族间性

    申扶民
    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族性是文学艺术的一个基本特征,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学艺术都具有迥异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性.与此同时,各个民族之间的交流往来,又促进了彼此之间文学艺术的相互学习和借鉴.在此过程中,产生了各民族文学艺术之间的交相融合,并形成了各民族文学艺术的共同体.独特性、借鉴性与交融性这三重特性构成了文学艺术的民族间性.从文学艺术的审美属性来说,民族间性的独特性表现为各美其美,借鉴性表现为美人之美,交融性表现为美美与共.

    文学艺术:民族间性独特性借鉴性交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