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功能材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功能材料
功能材料

赵光明

半月刊

1001-9731

gnclbjb@126.com

023-68264739

400707

重庆北碚区蔡家工业园嘉德大道8号

功能材料/Journal Journal of Functional Materials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功能材料》是重庆仪表材料研究所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表材料学会共同主办的综合性材料专业学术类刊物。办刊宗旨是:反映我国功能材料各领域中的最新科学技术成果,报道功能材料研究论文与综合论述,推动材料科技进步与推广应用,增进国内外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学术交流,为发展国民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和培养人才服务。 《功能材料》已列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重要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技术类核心期刊·中文材料科学核心期刊·美国Ei Compendex数据库收录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金属文摘METADEX等文献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功能材料》拥有一个阵容强大的高水平的编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师昌绪、严东生、林兰英、徐叙瑢、干福熹、徐 僖、左铁镛、涂铭旌、黄尚廉任本刊顾问;以蒋民华院士为主任的150位材料界著名学者、专家任本刊编委和通讯编委。所刊登的科技成果中大多为国家或省部级科学基金项目。《功能材料》的特色是以研究论文为主,科学综述为辅;学术作风严谨,科技视野开阔。适合国内外功能材料科学研究人员、教育工作者、生产、设计、应用科技人员、图书情报机构和高等院校订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稀释剂用量对铁硅铝软磁粉芯含浸强度的影响

    李梦冉李睿卿张学斌刘伟...
    7001-70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属软磁粉芯生坯强度通常较低,在制造过程中需采用含浸树脂的方法提高强度.采用非活性稀释剂(四氯乙烯)和活性稀释剂636(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作为135环氧树脂/甲基四氢苯酐含浸体系的混合稀释剂,研究了四氯乙烯的用量对于铁硅铝软磁粉芯抗压强度的影响以及含浸工艺对铁硅铝软磁粉芯磁性能的影响.同时,结合实测抗压强度和孔隙率对复合材料抗压强度公式进行了修正,得出了金属软磁粉芯抗压强度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经含浸处理后,软磁粉芯的抗压强度显著提高,在树脂与稀释剂的质量比约为1∶2时达到最大值18.43 MPa,且磁性能与含浸之前的样品相比没有明显变化.这表明在该配比下,稀释剂可以和环氧树脂充分均匀混合,并且可以与固化剂更好地发生交联固化,从而有效提高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对含浸工艺和软磁粉芯抗压强度计算公式的研究结果,可为提高软磁粉芯强度的量产工艺开发提供参考.

    金属软磁粉芯含浸抗压强度四氯乙烯

    化学亚胺法催化制备性能优异的聚酰亚胺纤维

    隋金龙苏敬涛赵晓君李清玲...
    7008-7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高本征性高分子纤维材料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是目前先进纤维材料的研究热点.聚酰亚胺是一种高性能特种高分子材料,由于其共轭及苯环堆叠作用,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将4,4'-二氨基二苯醚(ODA)、对苯二胺(PDA)两种二胺与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BPDA)聚合形成聚酰胺酸溶液(PAA),使用不同种类的吡啶与丙酸酐混合制备出一系列浓度梯度混合液引入到PAA中,采用湿法纺丝和化学亚胺化法制备出聚酰亚胺纤维并对其微观结构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4-甲基吡啶质量分数为4%(质量分数),n(PAA)∶n(丙酸酐)=1∶3时的聚酰亚胺纤维微观结构为标准的圆柱状,其拉伸强度达到1.91 GPa,在热失重为5%时的温度高达533.3 ℃,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能和力学性能.

    聚酰亚胺纤维湿法纺丝化学亚胺化热稳定性能形貌结构力学性能

    直接酯化法合成月桂酸单甘油酯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性能研究

    张轩杨婧
    7015-70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择月桂酸和甘油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通过单因素试验测定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速度、原料摩尔比、催化剂用量等对月桂酸单甘油酯(GML)纯度的影响,研究了 GML浓度和pH值变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在n(甘油)∶n(月桂酸)=3∶1,反应温度为180 ℃,反应时间为3.5 h,搅拌速度为250 r/min,对甲苯磺酸用量为0.4%(质量分数)条件下制备出的GML纯度最高,该工艺为最优合成工艺;正交试验测试表明,合成温度对GML纯度的影响最大,最优合成工艺下制备出的GML初始纯度为47.7%,提纯后纯度可达97.2%.抑菌性能测试表明,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与其浓度呈正相关,当浓度达到12 mg/mL时,抑菌圈的直径达到了最大值16.1 m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随着时间的增加逐渐降低,在pH值=5.7和7.2的条件下,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半衰期分别为54和49 h,可见弱酸条件下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半衰期更大,抑菌效果更佳.

    月桂酸单甘油酯最优工艺单因素试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性能

    CuAl-LDHs/CNTs优势组装及电催化CO2还原制甲醇的研究

    赵正一王佳玮张娟李嘉丞...
    7022-70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碳背景下,电催化CO2制甲醇等化合物有重要研究价值.为了提高CO2的转化率和甲醇的选择性,本文借助兼具酸碱性的铜铝类水滑石(CuAl-LDHs)和具有优异导电性的碳纳米管材料(CNTs),协调构筑了LDHs/CNTs杂化物,实现了两种材料的优势互补,使其制甲醇性能和导电性能双向提高.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LDHs,杂化物中二者良好的分散性和丰富的弱碱位点更有利于CO2分子在其表面大量吸附并快速扩散,同时具有高迁移率的晶格氧和高还原电位的一价铜物种在催化剂表面形成了氧化还原循环,显著降低了传质阻力和电子转移难度,使得CuAl-LDHs/5%CNTs在-0.6 V(针对可逆氢电极)下对甲醇拥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电流密度,最高可达80.7%和-6.5 mA/cm2,为开发在低电位高电流密度下具有高CO2转化率的LDHs基电催化剂提供了重要参考.

    类水滑石碳纳米管甲醇CO2电还原

    前驱体法制备BCN及其光催化还原CO2性能

    卜学琳曾祥会陈辉方伟...
    7031-7037,70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乙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为氮源,以硼酸为硼源制备不同前驱体,通过高温氨解直接合成硼碳氮(BCN-x,分别 记为 BCN-EDA,BCN-DETA 和 BCN-TETA).利用 XRD、SEM、TEM、XPS、UV-Vis 和 PL对其组成、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表征.并在无牺牲剂和助催化剂的条件下,对BCN-x样品的光催化还原CO2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样品均为片状结构,且BCN-EDA具有较高的结晶度、较好的光生载流子分离效率.所制备的BCN-x可以在350~780 nm可见光照射下将CO2还原为CO和CH4,且BCN-EDA表现出最佳的光催化CO2还原性能,CO产量为32.20 μmol/g,且在20 h内能保持相当的光催化稳定性.

    硼碳氮光催化CO2还原光生载流子分离光催化稳定性

    Mg-Bi系合金的研究进展

    杨来东陈晓亚刘浩锐罗宏博...
    7038-70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合金元素Bi的价格较低,在镁中有较高的固溶度,随着温度降低,其固溶度减小,析出Mg3Bi2相,提高了镁的力学性能,因此Mg-Bi系合金具有良好的固溶和时效硬化潜力.在Mg-Bi系合金中加入Sn、Mn、Al、Ca、Zn等元素,改善合金组织,能够进一步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及耐腐蚀性.文中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Mg-Bi系合金的研究进展,在总结Mg-Bi二元合金研究成果基础上,系统的概述了 Mg-Bi-Sn系、Mg-Bi-Mn系、Mg-Bi-Al系、Mg-Bi-Ca系、Mg-Bi-Zn系等合金的组织和性能,综述了合金化对合金第二相、晶粒尺寸、织构、动态再结晶的影响,阐述了合金元素种类、添加量及热加工参数与合金力学性能的关系.总结了 Mg-Bi系合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Mg-Bi系合金合金化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双分散磁流变液稳定性与磁流变特性研究进展

    朱启晨吴张永蒋佳骏
    7051-70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磁流变液作为一种兼具磁性和流动性的智能流体,已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双分散磁流变液具有极佳的沉降稳定性、再分散能力和磁流变特性,是未来磁流变液最由前途的发展方向之一.结合近年来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双分散磁流变液的稳定化机制,并基于微观结构演变、实验影响因素和本构力学模型对双分散磁流变液磁流变特性进行了综述.最后,对双分散磁流变液的工业应用提出展望.

    磁流变液双分散稳定性磁流变特性

    功能化纤维素基气凝胶的制备与应用

    李烟云杨雪
    7060-70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纤维素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资源之一,以纤维素为原料制备的第三代气凝胶兼有传统气凝胶的高孔隙率和大比表面积以及本身优异性.然而,固有的可燃性、较差的力学性能和较低的热稳定性限制了其使用范围.目前将纤维素气凝胶进行功能化,开发多种功能化的复合气凝胶已成为研究热点.从纤维素气凝胶的制备过程,功能化方法,以及主要应用领域进行了概述,最后对功能化纤维素气凝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纤维素基气凝胶功能化结构调控后整理功能性材料

    镓基液态金属基柔性传感材料的制备研究进展

    张亚娟王蕊宁孙润军邓晶...
    7070-70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工智能可穿戴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具备可拉伸、可压缩和可扭曲特性的柔性传感材料的蓬勃兴起.镓基液态金属(LM),由于其卓越的导电性、导热性、流动性、高表面张力和可塑性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制备柔性传感材料.然而,有关镓基液态金属用于制备柔性传感材料的方法,特别是与柔性基体材料复合,迄今缺乏全面的综述.着重介绍了镓基液态金属用于柔性传感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直接结合法、液滴法和液态金属作为引发剂法.其次,对镓基液态金属柔性传感材料应用的最新进展进行探讨.讨论了镓基液态金属柔性传感材料在可回收利用方面取得的进展.最后,就目前研究中仍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并对未来进行展望.

    柔性传感材料镓基液态金属液滴法引发剂可回收

    尖晶石结构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阵列的研究进展

    蒋志强刘芳王兴军侯云...
    7079-7090,7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尖晶石结构过渡金属氧化物的纳米阵列相对其纳米线和纳米颗粒具有独特的优势,在能源存储、催化、磁性和光电等诸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概述了水/溶剂热法制备尖晶石结构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阵列的过程中影响其结构形貌的多种因素(基底、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原料等),探讨了纳米阵列的结构形貌与性能之间的关联性,简介了尖晶石结构过渡金属氧化物分级结构纳米阵列的相关研究,希望能为设计开发多功能或功能集成化的纳米阵列并拓宽其应用范围起到推动作用.

    尖晶石结构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阵列水/溶剂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