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功能高分子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功能高分子学报
功能高分子学报

林嘉平

季刊

1008-9357

gngfzxb@ecust.edu.cn

021-64253005

200237

上海市梅陇路130号

功能高分子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以反映我国功能高分子领域的科研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为办刊宗旨。主要刊登功能高分子和其它高分子领域具有创新内容的学术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荧光聚类肽的合成、自组装与聚集诱导发光效应

    朱伶蓉赵崇浩姜彩霞陶鑫峰...
    369-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 1-(4-氨基苯)-1,2,2-三苯基乙烯(TPE-NH2)引发N-丁基甘氨酸-N-硫代羧酸酐(NBG-NTA)和N-乙基甘氨酸-N-硫代羧酸酐(NEG-NTA)开环聚合,制备了四苯基乙烯(TPE)基团封端的聚(N-丁基甘氨酸)-b-聚(N-乙基甘氨酸)(TPE-PNBG-b-PNEG).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荧光光谱(FL)研究了TPE-PNBG-b-PNEG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和聚集诱导发光(AIE)特性.结果表明,TPE-PNBG-b-PNEG具有显著的AIE效应,根据初始含水量(体积分数)和亲水链段质量分数(wPNEG)的不同,TPE-PNBG-b-PNEG在水溶液中分别组装得到了球形胶束以及纺锤状、松针状和蠕虫状聚集体,并可发出强烈的蓝色荧光,最大发射波长为 485 nm.随着wPNEG的减小,TPE-PNBG-b-PNEG的堆积参数增大,疏水链段的堆积变得更为紧密,AIE效应增强,其荧光强度和荧光量子产率都随之增强.

    聚类肽荧光聚集诱导发光自组装N-硫代羧酸酐

    形状回复力对抑制破骨细胞形成的调控作用

    杜临徐婷婷王先流李东红...
    378-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破骨细胞是骨吸收的主要功能细胞,具有力学敏感性.本研究旨在利用形状记忆聚合物(SMPs)的形状回复力原位调控破骨细胞的形成.首先将纯聚乳酸(PLA)、不同质量比(7∶3、5∶5、3∶7)的PLA和聚己内酯(PCL)通过热致相分离法(TIPS)制备PLA/PCL 3D支架,并表征其形貌、结构、热性能;然后,将筛选的PLA/PCL(5∶5)支架在 45℃下压缩塑形(压缩比分别为 0、50%、75%)和 4℃下冷却固定,并表征形状记忆性能;最后,通过基于RAW264.7巨噬细胞的破骨分化实验验证了形状回复力对抑制破骨细胞形成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PLA/PCL(5∶5)材料体系的形状回复温度接近人体体温,适合制备 3D支架;形状回复力与塑形应变相关,压缩比 75%组的支架产生的形状回复力为 50%组的 1.7倍;形状回复力可抑制巨噬细胞的融合分化及相关功能表达,对破骨细胞形成的抑制作用与回复力大小有关.

    形状记忆聚合物热致相分离形状回复力破骨细胞骨组织工程

    低共熔溶剂改性聚丁内酰胺的结晶性能

    蔡天航吕冠锋陈涛赵黎明...
    388-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氯化胆碱为氢键受体,尿素、草酸和甘油为氢键供体制备了氯化胆碱-尿素、氯化胆碱-草酸和氯化胆碱-甘油三种低共熔溶剂(DES),并用DES改性聚丁内酰胺(PBL)使其熔点降低.通过差示扫描量热、热重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研究了DES对PBL的热稳定性、熔点和结晶的影响,并分析了内在作用机理.利用拉伸测试法及熔融指数测定验证了DES对PBL力学性能及加工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氯化胆碱-尿素通过形成新的氢键抑制PBL(200)晶面生长,使结晶度降低了 16.2%,从而使熔点降低至 253℃.氯化胆碱-草酸通过草酸羧基与PBL的游离羰基形成氢键,氯化胆碱-甘油则以增塑作用为主,两者对PBL氢键的破坏作用有限,改性效果略差,结晶度分别降低了4.4%和1.9%,熔点分别降低了8℃和6℃.

    聚丁内酰胺低共熔溶剂氢键结晶热稳定性

    ZnCl2水合熔盐溶剂的开发及其对甲壳素的溶解

    曼阳阳梁杰宏吕琰军于岩硕...
    399-407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合成了一种绿色的氯化锌(ZnCl2)水合熔盐溶剂用于甲壳素的溶解及功能材料的制备.通过对比甲壳素原料和再生甲壳素的结构变化,表明以ZnCl2·5H2O为溶剂,能够在 50℃下实现甲壳素的快速溶解,甲壳素的溶解度最大可达 4%(甲壳素与溶剂的质量比).在此基础上,利用该溶剂成功实现了从甲壳素原料到甲壳素凝胶材料的一步法制备.该甲壳素水凝胶的柔韧性、导电性和抗冻性良好,在可穿戴智能传感器的应用中展现出优异的肢体运动和面部表情检测性能,在柔性可穿戴电子设备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甲壳素溶解水合熔盐离子导电水凝胶

    可黏附的自修复导电水凝胶的制备与性能

    刘延源赵博文张静张琰...
    408-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丙烯酰胺(AM)、氧化海藻酸钠(OSA)和聚多巴胺改性聚吡咯(PDA-PPy)为原料,制备了一种兼具黏附性能、自修复性能和导电性能的多功能PAM/OSA/PDA-PPy水凝胶(简称PODY).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OSA、PDA-PPy和PODY水凝胶进行结构分析,通过万能电子试验机、旋转流变仪、四探针测试仪等对其力学性能、黏附性能、自修复性能和导电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ODY水凝胶的断裂伸长率最高可达 928%,拉伸强度最高达 194 kPa;对猪皮、玻璃和塑料的最大黏附强度分别为 9.0、17.6 kPa和 22.8 kPa,且经过3次循环黏附后仍然可以保持较好的黏附强度;PODY水凝胶可以形成稳定的三维网络且自修复性能良好;四探针测试PODY水凝胶的最大电导率达到0.248 S/m.

    水凝胶黏附性自修复导电性丙烯酰胺

    取代基对氰基官能化苯并噁嗪树脂固化反应及热稳定性的影响

    文蔚方雄陈贵勇闫宁...
    416-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含不同取代基的酚与间氨基苯甲腈合成了 3种含氰基苯并噁嗪单体(PH-bn、mPH-bn、aPH-bn),并固化得到苯并噁嗪树脂(poly(PH-bn)、poly(mPH-bn)、poly(aPH-bn)).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对苯并噁嗪单体的结构与组成进行了表征,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比较了取代基对固化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固化反应机理.此外,采用热重分析(TGA)和热重分析-红外联用(TGA-FTIR)研究了3种固化物的热稳定性和热解机理.结果表明:噁嗪环与部分氰基在固化过程中同时发生交联反应.给电性甲基的存在使得体系的固化反应峰值温度增加、热稳定性降低;而吸电性醛基使得体系的固化反应峰值温度降低,同时醛基的交联反应使体系的热稳定性显著增加.poly(aPH-bn)的5%失重温度为380℃,800℃时N2 气氛下残炭率高达67.3%.

    苯并噁嗪氰基热稳定性固化反应树脂

    调控界面应力分布增强干黏附材料的黏附力

    李昊宇王涛陈子健赵旸...
    424-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干黏附材料利用分子间作用力产生黏附性能,凭借其可重复使用等特点,在机器人技术及精密制造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为使干黏附材料受拉时接触界面应力更加均匀,提高其黏附力,对微米级羰基铁粉颗粒/聚二甲基硅氧烷磁流变弹性体干黏附材料进行结构设计,通过改变羰基铁粉的质量分数和外加磁场,制备了弹性模量沿半径方向变化的多级复合样品和梯度模量样品,黏附强度分别达到 8.0 N/cm2 和 11.4 N/cm2,相较于羰基铁粉质量分数(60%)相同的均质样品,多级复合样品和梯度分布样品的黏附强度分别提升了 35%和 77%.结合有限元仿真结果可知,弹性模量径向分布设计能有效降低边缘应力集中,由于梯度模量样品界面正应力分布更均匀,因此其黏附增强效果比多级复合样品更显著.

    磁流变弹性体干黏附材料弹性模量有限元仿真应力分布

    光交联纳米酶葡聚糖水凝胶的制备及应用

    庞洁武翠翠朱纤倩张文柠...
    43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酯交换反应,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到葡聚糖(Dex)上,制备出具备光交联性能的甲基丙烯酰化葡聚糖(Dex-MA).利用"一锅法"将姜黄素(Cur)负载在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8(ZIF-8)的框架内,合成具有pH响应性的沸石咪唑酯骨架-8@姜黄素(ZIF-8@Cur).将ZIF-8@Cur引入Dex-MA溶液中,加入光引发剂I2959并通过紫外光照射引发其光交联,制备出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和抗菌性能的光交联水凝胶(Dex-ZC).通过核磁共振氢谱仪、紫外吸收光谱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Dex-MA、ZIF-8@Cur和Dex-ZC水凝胶的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并通过拉伸实验和抑菌圈实验对Dex-ZC水凝胶的力学性能和抗菌性能进行探究.结果表明:ZIF-8@Cur在酸性环境下,释放速率更快,24 h内累积释放率达到(72.98±0.18)%;Dex-ZC水凝胶具有有序的疏松多孔结构和良好的力学性能.抑菌圈实验表明,加入带有正电荷的ZIF-8@Cur,使得Dex-ZC水凝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

    葡聚糖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金属有机框架水凝胶抗菌

    压缩二氧化硅/聚乙烯气凝胶复合薄膜的辐射制冷性质

    仪力菁高杰苗蕾
    441-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热诱导相分离法和简单的压缩工艺制备了压缩二氧化硅/聚乙烯(SiO2/PE)气凝胶复合薄膜,通过表征薄膜的微观结构和光学性能,研究了SiO2 添加量和气凝胶压缩程度对薄膜光学性能的影响.当纳米SiO2、微米SiO2、聚乙烯的质量比为 0.5∶1∶1,压缩比(压缩后气凝胶薄膜厚度与未压缩气凝胶厚度之比)为 1/9 时,可得最佳样品.最佳样品具有 96.4%的太阳光谱平均反射率和 95%的大气窗口平均发射率,能通过自身辐射制冷能力获得最高 6.5℃的温度降低,可对亚环境进行全天候冷却.

    二氧化硅聚乙烯热诱导相分离压缩光学性能辐射冷却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在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中的应用

    谭德明张馨壬郝爽爽班渺寒...
    451-4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系锌离子电池(AZIB)因其成本低、安全性高和环境友好等特性而备受关注.目前,AZIB正极材料主要为无机材料,其锌离子扩散动力学迟缓、库仑效率不高、循环稳定性欠佳以及环境危害性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它的应用.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F)作为一种新型有机正极材料,以其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优异的电化学性能以及环境友好特性受到关注.本文综述了COF应用于AZIB正极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含羰基、含氮和其他正极材料的设计策略和性能,并探讨了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机遇.

    正极共价有机框架水系锌离子电池环境友好能源比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