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铬元素在镍基合金中具有多重作用,对增加合金涂层耐磨性具有突出贡献,同时,铬能在高温燃气作用下生成致密的氧化保护膜,显著提高合金抗高温氧化和热疲劳性能.在高铬含量的情况下,铬容易与合金中的钛、铝、钼等元素形成有害相而降低合金的强度.对镍基合金中铬元素的准确定值非常关键.镍基合金样品使用氢氟酸、盐酸、硝酸经过微波消解后,采用基体匹配,配制校准溶液测定镍基合金中铬元素在分析谱线的净强度从而计算得出含量.针对镍基合金中镍、钼、铁等高含量元素对铬含量测定有干扰,选择干扰元素少、灵敏度适中的266.602 nm为分析谱线,系统考察了基体效应和共存元素的干扰效应,采用配制校准溶液时,将含量大于5%的元素均进行等同含量的匹配,配制铬元素低标校准溶液KlCr,配制铬元素高标校准溶液KhCr,制备样品溶液KSCr,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依次测定低标校准溶液KlCr、样品溶液KSCr、高标校准溶液KhCr在分析谱线的净强度,按照公式计算得出铬含量.利用标准参考物质评价了方法的准确性,采用YS/T 539.4-2009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方法的检出限(LOD)和定量限(LOQ)分别为0.05和0.10 μg·mL-1,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大于2.5%,标准参考物质的测定值与认定值对比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RE)小于2.5%.该方法操作方便、检测准确,拓宽了 ICP-OES光谱法测定镍基合金中铬元素含量的检测范围,检测下限由2%降为0.1%,检测范围上限由30%升为33.5%,大大提高了镍基合金中铬元素含量检测的效率和准确度,适用于各种牌号的镍基合金中铬元素含量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