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李有堂

双月刊

1673-5196

journal@lut.cn

0931-2756301

730050

甘肃省兰州市兰工坪路287号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兰州理工大学学报》为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由兰州理工大学主办。创刊于1975年,国内外公开发行,辟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化工与轻工、自动化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数理科学等栏目。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自1987年以来,本刊陆续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PЖ)、美国《数学评论》(MR)、 德国《数学文摘》(Zbl)、《中国化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数学文摘》、《中国机械工程文摘》、《机械制造文摘》等国内外权威数据库和文摘刊物收录。2001年进入“中国期刊方阵”,是中国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2003年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2004年荣获“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2005年荣获“甘肃省优秀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形变热处理调控AlCoCrFeNi2.1高熵合金组织及性能

    王鹏辉张晓波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熵合金因兼具高强度、高韧性、高温力学性能、抗氧化、耐腐蚀等性能,近年来成为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共晶高熵合金结合共晶合金及高熵合金的优点,使得铸造大尺寸构件成为可能.通过冷轧及退火来调控合金的力学性能,采用XRD、SEM、EDS及拉伸试验研究了共晶高熵合金经不同温度退火后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合金经冷轧30%后,抗拉强度得到异常提升,但延伸率骤降.冷轧30%后在800、900、1 000 ℃退火,组织由部分再结晶逐渐转变为完全再结晶,且晶粒略微长大.800 ℃退火后存在变形的大晶粒和再结晶的小晶粒,多种强化机制协调作用,使得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1 272 MPa、12.39%.

    共晶高熵合金形变热处理异质结构力学性能

    FeCrMnAlxCu(2-x)高熵合金的组织与性能

    李大鹏邓国辉吴志国宣蕊...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真空电弧熔炼技术制备了FeCrMnAlxCu(2-x)(x=1.3,1.4,1.5,1.6,1.7)高熵合金,研究了Al、Cu含量对FeCrMnAlx Cu(2-x)高熵合金组织结构、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CrMnAlxCu(2-x)高熵合金为BCC结构单相固溶体.组织均由树枝晶组成,随x的增加,屈服强度逐渐上升,在x=1.5时,达到最大值1 092.31 MPa.抗压强度和变形率均随x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且在x=1.3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 517.84 MPa和43.36%.FeCrMnAl1.7Cu0.3高熵合金显微硬度达到最大值559.9 HV.磨损率最小为4.70× 10 6 mm3 N-1 m-1.随的增大,合金磨损机制主要以磨粒磨损、粘着磨损、氧化磨损为主.

    真空电弧熔炼高熵合金微观组织机械性能

    共掺La3+和过量Sr2+对荧光粉Sr1.96Eu0.04SiO4发光性质的影响

    王伟朱红波吴梅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荧光粉Sr1.96-xEu0.04SiO4∶xLa3+(x=0、0.01、0.02、0.03、0.04、0.05)和Sr1.94+yEu0.04La0.02SiO4∶ySr2+(y=0、0.05、0.10、0.20、0.30).使用 X 射线粉末衍射仪、荧光分光光度计表征了荧光粉的物质结构和发光性质.结果表明:荧光粉的XRD均与Sr2SiO4标准卡片PDF 39-1256对应,没有杂质相产生.荧光粉Sr1.96Eu0.04SiO4中掺入La3+能增强其发光强度,且发射峰的位置不变.当La3+掺杂量为2%(摩尔分数)时,荧光粉Sr1.94Eu0.04La0.02SiO4的发光强度最强.在Sr1.94Eu0.04La0.02SiO4中掺入一系列过量浓度Sr2+,能增强其发光强度,且不改变发射峰的位置和形状.当Sr2+过量10%时,荧光粉的发光强度最强.荧光粉的宽带发射光谱可以拟合为2个独立的发射峰,对应Eu2+的4f65d1→4f7跃迁,2个发射峰的强度随着通气量的增大有规律变化,使得荧光粉的发光颜色从绿光区过渡到黄光区.

    荧光粉高温固相法稀土离子硅酸锶

    酚醛树脂基二级多孔泡沫碳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

    贾建刚祁旺谦端智王明尤欣雅...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酚醛树脂为碳源前驱体,以NaCl粉末和自制盐球为造孔剂,用模板法制备高强度多级孔泡沫碳.通过盐球粒径和NaCl粉末对泡沫碳孔结构进行调控,研究造孔剂盐球粒径对泡沫碳孔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盐球体积分数相同时(盐球占泡沫碳胚体体积的60%),随着盐球粒径增大,多级孔泡沫碳中盐球孔的均匀性降低,其韧带随着盐球粒径增大逐渐变粗;且盐球孔内部及韧带上存在大量NaCl粉末孔和气泡孔,孔与孔之间相互连通,形成了开孔结构.引入不同粒径的盐球后,多级孔泡沫碳的密度变化不明显,约为0.2 g/cm3,但压缩强度随盐球粒径增大逐渐降低.其中加入盐球粒径为14~35目的泡沫碳,压缩强度和比压缩强度最大分别为4.4 MPa 和 22 MPa·cm3/g.

    泡沫碳模板法盐球力学性能

    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玄武岩纤维及其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石旭东汪金满柴旭晖杨强斌...
    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能够改善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采用价格较为低廉的硅烷偶联剂正硅酸乙酯,对玄武岩纤维进行表面改性,然后作为增强相引入混凝土中,以提高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纤维和混凝土的微观结构,研究玄武岩纤维对混凝土拌合物流变性的影响,并对混凝土的力学强度采用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3个力学强度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的添加使得拌合物流变性降低.玄武岩纤维经过改性后引入混凝土中,玄武岩纤维与混凝土胶凝材料形成更紧密的界面结合,在最佳添加量4 kg/m3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提高了6.83%、21.46%、12.7%.

    玄武岩纤维混凝土表面改性力学强度

    渐开线变齿厚齿轮啮合冲击分析

    刘永平任忠涛董长斌魏永峭...
    2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弹性接触动力学理论和齿轮传动物理模型,对渐开线变齿厚齿轮啮合冲击问题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变齿厚齿轮全齿啮合接触冲击模型.通过模拟轮齿啮合接触状态,对轮齿啮合区域展开了讨论,利用LS-DYNA软件进行接触碰撞分析,分别研究了冲击合力和冲击应力随转速和冲击位置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转速和冲击位置对冲击合力和冲击应力影响显著,且冲击最大应力主要集中在齿顶和轮齿的大小端附近;转速越大,轮齿受载面与非受载面之间的冲击应力相差越大.

    渐开线变齿厚齿轮啮合冲击接触分析冲击应力

    基于OVMD-RF方法的风力发电机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郑玉巧李浩魏泰
    3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风电机组运行时轴承受到交变应力和冲击载荷,振动信号非线性、不平稳且具有噪声,特征提取不充分.针对风力发电机轴承故障信号处理和特征提取的固有缺陷,提出了基于优化变分模态分解与随机森林算法结合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利用乌燕鸥优化算法对变分模态分解的参数进行搜索寻优;然后,利用优化参数的变分模态分解对滚动轴承振动信号进行分解,获得模态分量;最后,以峰值、峭度和包络熵构建融合特征训练集,并输入至随机森林分类器进行模型训练,实现故障识别.实例分析的结果表明,该方法识别风力发电机轴承故障的准确率高达100%,可实现故障的准确判别.

    风电机组特征提取故障诊断优化变分模态分解随机森林算法

    基于应力梯度和附加强化的多轴疲劳寿命建模

    刘俭辉王杰华飞龙赵贺...
    4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鉴于Manson-Coffin方程未考虑应力梯度和附加强化的影响,以及缺口附近非均匀应力场和非比例附加强化对疲劳损伤演化过程的影响,建立了适用于多轴缺口件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首先,考虑裂纹萌生和扩展的物理机制,借助坐标变换原理和临界面理论,以最大剪切应变幅为损伤参量确定临界面位置;其次,分别对临界面的正应力和剪应力进行归一化处理,提出了考虑多轴应力集中系数和应力梯度影响指数的等效应力梯度因子;同时,考虑相位差、路径非比例和材料非比例对疲劳寿命的影响,提出了新的非比例附加强化因子;最后,结合Manson-Cof-fin方程建立了考虑应力梯度和非比例附加强化的多轴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并将该模型、Manson-Coffin方程、LV模型和FS模型的预测寿命与实验寿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的预测精度优于其它3种模型的.

    多轴缺口件应力梯度效应非比例附加强化效应寿命预测临界面法

    区间参数鼓式制动器制动稳定性分析

    何宁张德龙张庆华
    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鼓式制动器在制动过程中出现的噪声抑制问题,引入区间理论,提出了含区间参数的鼓式制动器稳定性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区间参数描述鼓式制动系统的制动不确定性,将摩擦片、制动鼓和制动蹄的杨氏模量作为设计变量.通过修正后的加权不稳定系数衡量系统的稳定性,结合响应面法与复特征值技术,构造了含区间参数的鼓式制动系统加权不稳定系数响应面代理模型,实现了鼓式制动系统有限元模型的参数化.结合区间可靠性理论,对某型轿车鼓式制动系统制动稳定性进行研究,分析了基于各部件杨氏模量不确定条件下鼓式制动系统稳定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参数不确定条件下,考虑且加大控制制动蹄和摩擦片的杨氏模量,能够有效改善制动系统的稳定性,该方法对噪声抑制具有一定的工程指导意义.

    制动噪声区间参数稳定性分析复特征值法响应面法

    塔式起重机起吊全过程力学特性研究

    张堆学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塔式起重机起吊过程中稳定性问题,以某型号平头塔式起重机为研究对象,对起吊全过程的静力学和瞬时动力学展开了研究.利用有限元静力学,探究了在静风工况和正常工况下塔式起重机不同起吊位置和不同起吊重量与位移响应的关系.结果表明,静力学分析时塔式起重机在静风工况和正常工况下具有相近的变化幅值和趋势,且风载荷对塔式起重机的位移响应影响显著.同时,在惯性力作用下,基于瞬态动力学分析了起吊加速度不同时塔式起重机的位移响应.结果表明:在60 m幅度处与30 m幅度处起吊时最大位移响应相差71.8 mm,平均位移响应相差63.4、63.6、64和64.1 mm,二者具有相近的波动幅值和变化趋势,说明缓慢起吊时位移响应对起吊位置不敏感;此外,二者位移响应均呈现起伏趋势,说明在起吊过程中明显存在塔机晃动现象.

    塔式起重机风载荷静力学分析瞬态动力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