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果树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果树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果树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王志强

双月刊

1009-9980

chinagsxb@163.com

0371-63387308 65330928

450009

河南省郑州市航海东路南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果树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Fruit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经国家科技部、新闻出版署批准,《果树科学》从2001年起更名为《果树学报》。有季刊改季双月刊,由16开本改为大16开本,封面、内文均用优质铜版纸印刷。《果树学报》着重选取密切结合我国果树(包括西瓜、甜瓜)科研、教学、生产实际,反映学科学术水平和发展动向的优秀稿件,及时报道重大科研成果、阶段性成果和科研进展情况。栏目设置有专家论坛、研究报告、专论与综述、研究简报及科技简讯;内容包括生物技术、品种与种质资源、生理与栽培、土壤与肥料、植物保护、贮藏加工等;读者对象为本学科的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各级管理干部及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果树(西甜瓜)栽培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柑橘6个地方品种资源四倍体高效发掘及分子鉴定

    谢善鹏解凯东夏强明周锐...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柑橘多胚种子存在珠心细胞自然加倍的特点,发掘我国柑橘6个地方特色品种资源四倍体新种质.[方法]采摘柑橘成熟果实,剥取种子后催芽播种;待实生幼苗长至2~3片真叶大小时,采用"观根辨叶看油胞"形态初选法从实生幼苗群体筛选疑似多倍体;采用流式细胞仪鉴定疑似多倍体倍性并以SSR分子标记鉴定其遗传来源.[结果]基于幼苗形态初筛,分别从常山胡柚、温岭高橙、新会橙、橘血橙杂种、衢州香橙、酸橙890、72、373、709、303、1992株实生苗筛选获得疑似四倍体24、4、7、11、10和88株;流式细胞仪对上述疑似四倍体进行倍性检测,获得常山胡柚、温岭高橙、新会橙、橘血橙杂种、衢州香橙和酸橙四倍体14、2、4、3、6和24株;SSR分子鉴定表明,温岭高橙、新会橙、橘血橙杂种、衢州香橙和酸橙的39株四倍体植株全部由二倍体亲本珠心细胞自然加倍形成,而从胡柚发掘的14株四倍体,12株由珠心细胞自然加倍形成,其余2株为胡柚与其他柑橘的天然四倍体有性杂种.[结论]这些自然发掘的地方品种资源四倍体为我国柑橘品种改良及相关基础研究奠定了种质基础.

    柑橘多倍体流式细胞仪SSR分子标记

    山核桃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中内参基因的筛选与验证

    赵艺蕊黄春颖王克涛徐一帆...
    10-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筛选出山核桃中的最佳内参基因.[方法]以山核桃的根、茎、叶、柱头、果皮、胚、不同处理下的叶片及嫁接后的砧木和接穗为试验材料,利用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和RefFinder4种软件对10个管家基因家族(ARF、ACT1、ACT7、MPS、UBC9、CYP、60SRP、EF-1α、GAPHD和HIS)中的19个候选内参基因表达的稳定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通过比较不同组织内参基因表达的稳定性,排名前五的5个基因(ARF-1、60SRP、ACT7-1、ACT1-1和UBC9-5)被选出且ARF-1和60SRP的表达最稳定.geNorm分析显示:在盐、干旱及嫁接处理后,60SRP的表达最稳定;外源喷施不同激素到山核桃叶面后,UBC9-5的表达最为稳定;综合所有组织和处理发现UBC9-5为最稳定表达的基因.NormFinder和RefFinder综合分析的结果与geNorm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而与BestKeeper分析相差较大.[结论]在山核桃的不同组织及不同试验处理中,最适的内参基因有所不同,其也受分析方法的影响.

    山核桃组织内参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

    外源Fe2+对梨黄化叶光合能力及糖合成代谢的影响

    贾兵董炜昱郭国凌张舒琴...
    2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外源FeSO4对梨黄化叶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及其糖代谢的影响.[方法]以砀山酥梨正常和黄化植株为试材,对生长期黄化植株喷施0.2%FeSO4溶液,测定叶片总叶绿素(Chl)、山梨醇、果糖、葡萄糖及蔗糖含量;分析了光合、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FeSO4处理诱导了黄化叶内Chl合成,增强了其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叶绿素荧光参数Fm、Fv/Fm,促进了叶内果糖、山梨醇和葡萄糖积累.FeSO4处理后3、6、9、12d,光合基因PSI subunit Ⅱ、PSⅡ psbD、Rubisco activase V和Chla-bP4表达量均显著升高,山梨醇代谢相关基因S6PDH1、SDH2/3和其转运基因SOT8/14/15/26/30表达量则均在处理后6 d和9 d显著增加.而蔗糖合成基因SPS1/3和转运基因SUT1/2/3、TMT2表达量均在处理后3、6、9d显著减少,而显著下降的SUS1/3/7/12则可能催化了蔗糖的降解.[结论]外源FeSO4促进了黄化叶内Ch1合成,调控了光合基因的表达,并显著增强了其光合作用,同时调控糖代谢相关基因,加速其合成、分解与转运,显著增加了叶内果糖和葡萄糖含量.

    砀山酥梨黄化叶FeSO4光合特性糖合成代谢

    树形对桃树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刘丽李秋利高登涛魏志峰...
    36-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油20号桃不同树形对树体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研究3年生中油20号桃Y字形、主干形、三主枝开心形、四主枝开心形及V字形5种树形的夏季结果枝部位光照度,成熟果实品质及冬季树体结构.[结果]同一树形不同部位的光照度和果实品质均有显著性差异,均为上层>中层>下层,不同树形相同部位间差异不显著.每666.7m2产量为主干形>V字形>Y字形>三主枝>四主枝.树体的主枝数越多,主干直径越粗,树体越高,冠径越大.总枝量主干形最少,四主枝最多,而每666.7 m2枝量V字形最多,主干形其次.不同树形枝类组成,长枝比例顺序为主干形>V字形>Y字形>三主枝>四主枝,中短枝比例与长枝比例相反.选择了 13种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5种树形的优劣顺序依次为V字形、四主枝开心形、三主枝开心形、Y字形、主干形.[结论]V字形树形综合评分最高,产量和每666.7 m2枝量较高、品质表现较好,是适宜标准化栽培的优良树形.

    中油20号不同树形树体结构果实品质主成分分析

    基于HS-SPME-GC-MS的5份猕猴桃种质风味品质研究

    吕正鑫王海令贺艳群刘青...
    4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以5份猕猴桃种质果实为研究材料,分析不同种质的糖酸含量、香气物质构成及感官特征,明确种间差异,为开展猕猴桃果实风味评价、品种改良及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分别测定不同品种(系)猕猴桃果实的挥发性香气物质,使用感官评价法评定果实风味.[结果]5份猕猴桃种质果实达到软熟状态后的可溶性总糖含量(w,后同)为11.02%~13.66%,可滴定酸含量为1.15~1.51%,糖酸比为8.50~11.35.共检测出6大类57种有效香气化合物,其中醛、醇、烷、酯、萜烯和其他类分别为3、8、1、22、13和10种,相对含量最高的化合物分别为萜品油烯、丁酸乙酯和2-己烯醛;5份种质分别检测出的香气物质数量为19(苌楚2号)、30(赣猕6号)、18(赣红7号)、21(麻毛10号)和26种(麻毛13号);各种质的主要香气物质也存在差异,酯类物质是苌楚2号、赣红7号和麻毛13号中的主要香气物质类型,萜烯类物质是赣猕6号和麻毛10号中的主要香气物质类型.感官评价综合得分最高的品种(系)为赣猕6号,其次为麻毛13号.[结论]基于糖酸含量、糖酸比、香气物质测定及感官评价探讨了猕猴桃风味品质,明晰了不同猕猴桃种质风味品质的差异.

    猕猴桃HS-SPME-GC-MS风味香气物质感官评价

    拉枝对黔核7号泡核桃叶片营养、成花及坚果品质的影响

    蔡虎张文娥吴浪樊卫国...
    60-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拉枝对泡核桃(Juglans sigillata Dode)生理生长、成花坐果和坚果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黔核7号为试材,以自然生长开张角度在30°~35°之间的枝条为对照(CK),设置拉枝60°、90°和110° 3个处理,统计拉枝后枝条的数量和类型、成花数和坐果数,计算坐果率,测定叶片的光合特性、叶绿素含量、叶片的营养元素含量和坚果品质.[结果]拉枝90°时显著提高了黔核7号的总枝条数、短枝数和中长枝数,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 36.8%、64.0%和81.0%;并且,拉枝90°时雌花数、坐果数、坐果率达到最大值,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 206.6%、231.1%和14.1%;树体内膛、中部和外围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在拉枝90°时达到最大值,拉枝90°和110°能够显著降低中部和外围叶片的胞间CO2浓度;叶片的N、P、K、Ca、Mg、Fe、Zn元素含量在拉枝90°时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拉枝在不明显改变黔核7号的纵径、横径、果形指数、壳厚、出仁率的情况下,能够促进其核仁质量、蛋白质含量和粗脂肪含量的积累,其中,只有拉枝90°显著增加了黔核7号的单果质量,比对照提高了6.0%.[结论]拉枝90°能够增加黔核7号泡核桃的叶片养分含量,促进成花和坐果,并提高坚果品质.

    泡核桃拉枝光合特性成花坚果品质

    5个荔枝品种的品质及挥发性风味比较分析

    孟祥春黄泽鹏肖志丹凡超...
    68-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5个荔枝品种的品质和风味进行鉴定,为品质评价及栽培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理化和液相色谱技术测定糖、酸、维生素含量等品质指标,气相离子迁移谱检测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组分.[结果]4个优质品种仙进奉(Xianjinfeng,XJF)、水晶球(Shuijingqiu,SJQ)、佛绿(Folü,FL)和冰荔(Bingli,BL)的平均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异不大,均比传统品种怀枝(Huaizhi,HZ)略高,而XJF的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比较均等,HZ和其他3个优质品种以葡萄糖和果糖为主.可滴定总酸与苹果酸含量的高低依次为XJF>HZ>SJQ>BL>FL.XJF和FL的维生素C含量高于HZ,而SJQ和BL低于HZ.与HZ相比,XJF、SJQ和BL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具有明显独立的特征峰区域,聚类分析显示,BL和HZ的总挥发性风味差异最小,XJF次之,而FL和SJQ与HZ差异最大.[结论]4个优质荔枝的品质指标与HZ相比有不同的差异,而具有品种特异性的挥发性风味组分和含量差异最为显著.糖、酸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组分和含量可作为荔枝优质品种的品质评价指标.

    荔枝有机酸挥发性风味风味指纹图谱

    18份菠萝种质果实外观性状比较分析

    张锡铜吴青松林文秋姚艳丽...
    78-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比较18份菠萝种质的果实外观性状,为菠萝优异资源挖掘与育种应用提供科学借鉴,为利用果实外观性状鉴别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测量菠萝果实的单果质量、果实横径、果实纵径、果眼深度、小果宽、小果高、果心直径、小果数、果形指数等9个菠萝果实外观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菠萝种质果实外观性状在种质间存在显著差异,菠萝种质间果实单果质量变异最大,变异系数达48.62%,果眼深度和果形指数的变异较小,变异系数分别为9.83%和7.04%.所试性状中单果质量与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小果高、小果宽、果心直径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菠萝小果数与果眼深度、果形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所试种质中黑菠萝单果质量最大,达到1 992.07g,显著高于除开英1号和N36之外的其他种质;开英1号单果质量较大,且变异系数较小,遗传较稳定;Josapine单果质量最小,果心直径和果眼深度最小,显著低于其他种质;马来西亚沙捞越果形指数为1.40,为18个种质中最大;所测量的各性状中果眼深度的整体变异系数最小,遗传最稳定.[结论]菠萝种质果实外观性状单果质量、果心直径、小果数、果眼大小、果实纵径等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可以利用这些果实性状进行品种识别和鉴定.所试种质中开英1号、马来西亚沙捞越、N36等种质具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价值.

    菠萝种质果实外观性状

    钙、镁、钾浓度及光照、温度对西番莲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

    蔡昭艳苏伟强董龙邱文武...
    86-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培养基中的钙、镁、钾浓度及光照、温度对西番莲花粉体外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方法]设置钙、镁、钾及光照、温度梯度,测量在该梯度下的花粉萌发率及花粉管延伸长度.[结果]钙、镁、钾非西番莲花粉离体萌发的必需培养基成分,钙对西番莲花粉离体萌发及花粉管生长具有显著影响,在质量浓度为0~300 mg·L-1时,萌发率及花粉管长度均随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在300~1200 mg L-1时最佳,大于1200 mg·L-1时,萌发率及花粉管长度均显著降低.镁、钾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均无显著影响.光照、温度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均具有显著影响,黑暗条件下最佳,随着光照度的增加,萌发率及花粉管长度均显著降低;二次方程能较好地拟合温度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论]培养基中钙浓度及光照、温度对西番莲花粉体外萌发及花粉管生长具有显著影响,镁、钾无显著影响,最适的Ca(NO3)2·4H2O质量浓度为300~1200mg·L-1,西番莲花粉离体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150g·L-1蔗糖+150g·L-1 PEG-4000+25 mg·L-1 H3BO3+300~1200 mg·L-1 Ca(NO3)2·4H2O,在该培养基组分下的花粉萌发率为86%以上.0 lx(黑暗)、25.69℃分别为西番莲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最适光照及温度,温度对西番莲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符合二次项方程.

    西番莲花粉离体萌发培养基光照温度

    基于参数自适应算法的环塔里木盆地红枣优生区划分

    金玉徐焕良梁丰志王江波...
    95-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进一步优化新疆红枣优生区,促进新疆红枣产业的提质增效.[方法]现有的优生区划分算法,由于其参数设值受人为主观影响较大,使优生区划分呈现较大的不确定性.以环塔里木盆地19个地区33个采样点的灰枣和骏枣的12个果实品质指标为数据集,提出了参数自适应的红枣优生区划分算法.[结果]首先对枣样本品质数据集进行300次有放回的随机抽样,对每一次抽取的样本进行参数自适应的主成分分析,并将分析结果进行融合得到红枣的主要品质指标.在此基础上,对各产区枣样本数据进行150次参数自适应的聚类分析,根据每次聚类结果所对应的红枣主要品质指标,利用无向加权图进行融合,得到不同品质指标所对应的优生区划分结果.确定灰枣和骏枣的主成分,在主要品质指标上将灰枣和骏枣优生区划分为4类.[结论]提出新疆环塔里木盆地各产区灰枣和骏枣的主要品质指标为总酸含量、总糖含量、单果质量和制干率,为新疆红枣区域化发展提供了依据.

    红枣优生区果实品质参数自适应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