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果树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果树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果树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王志强

双月刊

1009-9980

chinagsxb@163.com

0371-63387308 65330928

450009

河南省郑州市航海东路南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果树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Fruit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经国家科技部、新闻出版署批准,《果树科学》从2001年起更名为《果树学报》。有季刊改季双月刊,由16开本改为大16开本,封面、内文均用优质铜版纸印刷。《果树学报》着重选取密切结合我国果树(包括西瓜、甜瓜)科研、教学、生产实际,反映学科学术水平和发展动向的优秀稿件,及时报道重大科研成果、阶段性成果和科研进展情况。栏目设置有专家论坛、研究报告、专论与综述、研究简报及科技简讯;内容包括生物技术、品种与种质资源、生理与栽培、土壤与肥料、植物保护、贮藏加工等;读者对象为本学科的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各级管理干部及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果树(西甜瓜)栽培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刺梨与无籽刺梨果实中药化学成分及抗氧化物质的比较分析

    蒋兰兰鲁敏安华明
    111-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与无籽刺梨(R.sterilis S.D.Shi)果实的次生代谢物中的中药化学成分及抗氧化物质并分析其间差异,促进刺梨与无籽刺梨的合理应用.[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UPLC-MS/MS)对刺梨2个基因型(Rr-3,Rr-5)及无籽刺梨(Rs)果实的次生代谢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筛选鉴定并比较分析两类果实中的中药化学成分及抗氧化代谢物差异.[结果]2类果实中共检测到12类530种次生代谢物,31种仅在刺梨中检测到,4种仅在无籽刺梨中检测到;其中118种代谢物属于TCMSP登记的中药化学成分,而145种物质与抗氧化能力显著相关.差异代谢物比较分析发现,Rr-3与Rs间有272种差异代谢物,Rr-5与Rs间有242种差异代谢物;两个刺梨基因型与Rs有171种共有差异代谢物,其中111种物质在刺梨果实中含量更高,包括31种中药化学成分和8种抗氧化物质;无籽刺梨中有53种物质含量更高,其中包含10种中药化学成分.进一步的果实抗氧化能力分析发现,刺梨果实的DPPH、ABTS及FRAP等3种抗氧化能力均显著高于无籽刺梨.[结论]刺梨果实较无籽刺梨具更强的中药活性及抗氧化能力,从而具有更高的医药保健价值及功能食品开发潜力.

    刺梨无籽刺梨次生代谢物中药化学成分抗氧化物质

    贝莱斯芽胞杆菌菌株P2-1对草莓褐色叶斑病菌的抑制活性及其促生作用

    袁洪波王卓妮袁梦佳覃艮红...
    126-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内生菌贝莱斯芽胞杆菌菌株P2-1对草莓褐色叶斑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对草莓的促生作用,为该拮抗菌在草莓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平板对峙实验分析菌株P2-1对草莓褐色叶斑病菌落生长以及菌丝形态的影响,并利用离体草莓叶片鉴定菌株P2-1对草莓褐色叶斑病的防治效果.同时,分析菌株P2-1对草莓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菌株P2-1对草莓褐色叶斑病菌具有强烈的拮抗活性,抑制率达到66.38%,抑菌带为0.76 cm.菌株P2-1代谢产物具有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活性.菌株P2-1能在草莓叶片定殖,处理10 d后仍可维持在4.07×108 CFU左右.菌株P2-1对草莓褐色叶斑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同时能促进草莓植株生长,使草莓株高、根长、湿质量和干质量分别提高24.83%、40.74%、28.88%和55.69%.[结论]贝莱斯芽胞杆菌菌株P2-1对草莓褐色叶斑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并具有草莓促生作用,表现出潜在的应用价值.

    草莓褐色叶斑病贝莱斯芽胞杆菌拮抗活性促生作用

    中国桃产业经济分析与发展趋势

    徐磊陈超
    133-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桃是中国四大果品之一,是助推乡村产业兴旺、农民生活富裕的主要经济支柱.利用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 Comtrade)以及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的部分数据、报告,从国际、国内2个视角,贸易、生产与消费3个方面剖析桃产业经济的现状、问题与趋势.研究表明,中国是世界第一大桃生产国,但贸易量较低,鲜食桃国际竞争力不足,桃加工品结构单一;供给侧"两高一低"问题突出,区域同构显现,电商渠道发展迅猛;需求端"两重两轻"矛盾凸显,品牌溢价尚显不足;产业"两头散,中间杂"制约了桃产业向纵深发展.基于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规律,从要素环境、品种与布局、品牌与标准化、产销体系、技术研发与推广等方面预测桃产业的发展趋势.

    中国桃产业产业经济发展趋势乡村振兴

    GB 2763—2021中果品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解析

    解鑫成昕姚好朵郭琳琳...
    144-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药残留是影响果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其最大残留限量(maximum residue limit,MRL)是评价果品质量安全状况和实施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技术指标."十三五"期间,我国农药残留国家标准体系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尤其是(GB 2763—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的颁布,实现了我国农药残留国家标准体系建设的历史性跨越.笔者在本文中着重梳理我国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发展历程,剖析我国果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现状,厘清GB 2763—2021对果品规定MRL的农药品种及其MRL基本情况,比较果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主要变化,并归纳出果品中农药MRL标准特征,以期为我国果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制(修)订提供依据.GB 2763—2021规定了326种农药在果品中的2768项MRL.相比GB 2763—2019,GB 2763—2021针对果品新增62种农药、新增722项限量标准,修订9种农药残留物定义及4种农药的每日允许摄入量(allowable daily intake,ADI),新增3种果品名称,修订3种果品名称,修订16种农药54项MRL,调整部分配套农药残留检测方法.总体来说,我国果品中农药MRL标准体现了"四个最严"的要求,具有涵盖农药品种多和限量标准数量大、标准制定更加科学严谨并与国际接轨、农药残留物监测定义和ADI值更科学以及配套检测方法更加完善等特点,更有利果品生产中农药的安全使用和监管,更能促进果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

    果品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质量安全

    FTIR结合DD-SIMCA和二维相关光谱的核桃产地判别分析

    王永波李洪艳张想芬温卫华...
    155-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的简便、快速的核桃产地鉴别方法.[方法]使用KBr压片法采集4类不同产地(新疆、贵州、四川、云南)的核桃仁(n=120)和核桃壳(n=80)的中红外(4000~400 cm-1)光谱信息,经S.G.平滑+MSC方法预处理后,进行化学计量学建模和2DCoS分析.[结果]各产地核桃仁中红外光谱的主要吸收峰在表征蛋白质的1649 cm-1和1539 cm-1处存在显著差异(VIP>1.0).SVM比PLS-DA模型取得了更好的识别效果,其对核桃壳和核桃仁样本的最佳产地判别正确率分别为100%和97%.DD-SIMCA法对核桃仁样本的判别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达到100%,高于SIMCA的87%分类正确率.各产地核桃仁样本的二维同步谱图存在差异,表明该法可以用于核桃产地的分类判别.[结论]FTIR光谱结合DD-SIMCA化学计量学方法或2DCoS分析技术可以实现对核桃产地的高效识别.

    核桃产地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数据驱动型簇类独立软模式分类二维相关光谱

    基于形变距离和受压质量混合模式测定蓝莓果实硬度的方法建立和优化

    沈朱俐顾莉莉李晓谊李永强...
    169-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发育时期蓝莓果实在不同测量模式下的硬度差异,建立和优化蓝莓果实硬度测定的方法,分析蓝莓果实硬度育种的趋势.[方法]以蓝莓品种奥尼尔的果实为试材,利用不同形变阈值和压力阈值模式对发育期的果实硬度进行了测定分析,基于优化的方法测定36个蓝莓品种成熟果实的硬度.[结果]当蓝莓果实取样量超过45个时可以获得稳定的果实硬度测量值,取样量为60~75个时测定的果实硬度更适合作为品种的特征值.在形变测定模式下,果实形变阈值为1.0 mm时更适用于发育前期的S3和S4时期果实,形变阈值为1.5和2.0 mm更适用于硬度逐渐下降的S5~S8时期果实;在压力测定模式下,400 g压力阈值更适用于测定S3到S8时期的果实硬度.蓝莓果实硬度随品种选育时间逐渐增大,高丛蓝莓近期育成品种的果实硬度一般大于老品种,该特征在南高丛蓝莓中表现更为突出.[结论]在蓝莓果实硬度测定中采用400 g压力阈值与2.0 mm形变阈值混合模式,或者1.0和2.0 mm结合的形变阈值模式测定发育期蓝莓果实的硬度.南高丛蓝莓明星和密斯蒂、北高丛蓝莓德雷伯、兔眼蓝莓沃农和梯芙蓝可以作为硬肉型蓝莓品种选育的优良亲本.

    蓝莓果实硬度形变受力

    优质中熟桃新品种七月肥的选育

    董晓民李桂祥高晓兰李淼...
    180-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七月肥是以白里肥桃为母本、中华寿桃和川中岛的混合花粉为父本杂交选育的优质中熟桃新品种.果实近圆形,果个大,两半部较对称,果尖明显,平均单果质量329.3 g;缝合线深,梗洼深广.果皮茸毛细密,果面黄绿色,完熟后底色乳黄,无红色素.果肉白色,肉质细腻,味甜,有浓郁的肥城桃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14.5%,黏核,丰产.在泰安地区,3月中旬萌芽,4月初盛花,7月底成熟,果实发育期110 d左右.以2 m×4 m的株行距定植,5年生树每666.7 m2产量可达2195.4 kg.适宜在山东及周边桃产区栽植.

    新品种七月肥肥城桃中熟

    早熟耐低温杨梅新品种早鲜的选育

    梁森苗张淑文王世福郑锡良...
    183-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早鲜是从早色杨梅种植区发现的优良变异单株选育而成的杨梅早熟新品种,果实圆球形,无果蒂凸环;完全成熟时果面呈深红色,肉柱圆钝,平均单果质量13.99 g,最大果质量可达16.06 g,可食率91.17%;可溶性固性物含量(w,后同)12.54%,总糖含量8.46%,可滴定酸含量1.09%,柠檬酸含量1.05%,维生素C含量59.88 mg·100 g-1,果实味甜中带酸,带有其独特的鲜味,品质上等.树势较弱,分枝少,枝梢密度较稀,树冠透风透光性好;叶色浓绿,叶片窄倒卵圆形、先端形状为钝,叶缘全缘;以中、短果枝结果为主,结果均匀,成熟后果柄与果肉容易分离,无大小年结果现象.早熟性好,在浙江杭州萧山区常年于6月6日果实成熟,比早色提早5~7d.该品种耐低温能力较强,低温胁迫下枝条可溶性糖含量提高32.1%、相对电导率下降12.5%,适合浙北地区栽培,促进了杨梅种植区域北移.

    杨梅新品种早鲜早熟耐低温

    优质早熟大果百香果新品种蜜语的选育

    韦晓霞梁党弟赖瑞联吴如健...
    187-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蜜语是福紫(♀)×芭乐味黄金果(♂)杂交选育的鲜食百香果新品种(新品种权号CNA20191006864).该品种果实近圆形,果顶突,果大,单果质量83.8~92.8 g.果皮紫红色,较厚;果肉黄色,酸甜可口,多汁,香味浓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7.3%~17.9%,可食率55.5%,总酸含量2.1%,维生素C含量19.3 mg·100 g-1.该品种生长势强健,在福建福州地区开花期为3月中旬到6月下旬和9月上旬到11月下旬,自交亲和性好,持续结果期长,果实生育期65~90 d.早熟,品质好,较丰产,耐贮藏,产量800~1200 kg·666.7 m2.该品种耐寒性强于黄果百香果,适宜在福建、广西、云南、贵州等百香果种植区种植.

    百香果新品种蜜语早熟大果

    《果树学报》投稿须知

    1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