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果树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果树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果树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王志强

双月刊

1009-9980

chinagsxb@163.com

0371-63387308 65330928

450009

河南省郑州市航海东路南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果树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Fruit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经国家科技部、新闻出版署批准,《果树科学》从2001年起更名为《果树学报》。有季刊改季双月刊,由16开本改为大16开本,封面、内文均用优质铜版纸印刷。《果树学报》着重选取密切结合我国果树(包括西瓜、甜瓜)科研、教学、生产实际,反映学科学术水平和发展动向的优秀稿件,及时报道重大科研成果、阶段性成果和科研进展情况。栏目设置有专家论坛、研究报告、专论与综述、研究简报及科技简讯;内容包括生物技术、品种与种质资源、生理与栽培、土壤与肥料、植物保护、贮藏加工等;读者对象为本学科的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各级管理干部及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果树(西甜瓜)栽培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疆天山北麓产区酿酒葡萄种质抗寒性鉴定及综合评价

    王季姣王世伟潘越李亚兰...
    1933-1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75份酿酒葡萄种质抗寒性进行鉴定和综合评价,旨在筛选出抗寒性较强的酿酒葡萄种质.[方法]以引种到新疆天山北麓地区的34份山欧杂交种和本地栽植的41份种质(39份欧亚种、2份欧美杂种)为研究对象,将1年生成熟枝条分别放在-10、-15、-20、-25、-30、-35℃下进行低温胁迫处理,以4 ℃为对照,测定其相对电导率(REC)、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糖(SS)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等生理指标,通过结合Logistic方程计算出半致死温度(LT50),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其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聚类分析法将75份试材进行排序,从而筛选出高度抗寒性种质和低温敏感性种质,进一步分析各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及差异.[结果]75份种质枝条电导率曲线均符合典型的"S"形曲线,LT50在-8.550~-29.153 ℃之间,山欧杂种和欧亚种LT50分别在-15.935~-29.153 ℃和-8.550~-21.003 ℃之间;聚类分析将75份酿酒葡萄种质分为高度抗寒性(Ⅰ)、抗寒性(Ⅱ)、中度抗寒性(Ⅲ)和低温敏感性(Ⅳ),共4级;筛选出北红、12-5-6、12-16-95、12-10-60、北玫、北冰红6个抗寒种质以及品丽珠、白艮地、长相思、捏布盖、酒白和宝石解百纳6个低温敏感种质.随着处理温度的下降,12个品种的REC持续上升;Pro含量先升后降;SS含量持续上升;高度抗寒种质的POD活性先升后降,MDA含量持续上升;低温敏感种质POD活性持续下降,MDA含量先升后降.[结论]山欧杂种抗寒性强于欧亚种,Ⅰ级的抗寒性最强,可将其作为后续抗寒育种的亲本,与具有其他优质性状的酿酒葡萄种质进行杂交,选育抗寒性强的优质酿酒葡萄新品种,为酿酒葡萄的利用与栽培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酿酒葡萄种质资源低温胁迫抗寒性综合评价

    西番莲属25个种(品种)花粉活力检验方法筛选及其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比较分析

    吴斌王加志邢文婷宋顺...
    1947-19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25种西番莲(包括8个地方品种、15个引进品种/品系和2个选育品种/品系)的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为西番莲杂交亲本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5种西番莲为试材,采用花粉离体培养、TTC染色和I2-KI染色方法检测西番莲花粉活力,利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检测柱头可授性.[结果]25种西番莲均具有柱头可授性,但可授性存在差异.在TN、HX No.1、W-1、KSTS、XG和GH等6种具有代表性的西番莲中,花粉离体培养的最适条件仅蔗糖浓度存在差异,分别为10%和15%.花粉离体培养和TTC染色法均可用于25种西番莲花粉活力的检测.基于花粉活力的聚类分析可分为3个类群,其中第Ⅰ类群和第Ⅱ类群共22个种,均属于正常可育类型,第Ⅲ类群包含3个种,均属于高不育类型.[结论]花粉离体培养是最能呈现25种西番莲花粉活力的检测方法,TTC染色法可作为西番莲花粉活力的快速检测方法.除ZL、LX和RX适宜作杂交母本外,其余种均可作杂交父本或母本.

    西番莲属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杂交育种

    基于转录组测序筛选新疆野苹果种子休眠解除过程中植物激素相关基因

    房震李静马娟张凯...
    1961-19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种子不同贮藏阶段转录组差异和激素含量变化,筛选新疆野苹果种子休眠解除过程中植物激素相关基因,为后续新疆野苹果种子休眠解除激素调控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新疆野苹果种子为材料,对照未层积种子和经4 ℃低温沙藏层积处理(30、60、90、120d)后种子进行转录组测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种子中的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赤霉素(gibberellin,GA)、生长素(auxin,IAA)、细胞分裂素(cyto-kinin,CTK)含量以及乙烯氨基环丙烷羧酸氧化酶(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c acid oxidase,ACO)和氨基环丙烷羧酸合成酶(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c acid oxidase synthase,ACS)的活性.[结果]新疆野苹果种子GA、IAA、CTK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而ABA含量呈下降趋势.乙烯(ethylene,ETH)合成途径ACO和ACS活性随贮藏时间的增加呈增强趋势.GO富集分析筛选出85个差异基因调控种子萌发(GO:0010029),114个GA相关差异基因,313个ABA相关差异基因和156个ETH相关差异基因.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主要富集通路有植物激素信号转导、MAPK信号通路-植物、内质网中的蛋白加工、淀粉和蔗糖代谢、糖酵解/糖原生成等.ABA信号传导通路中有3个PYR/PYL基因下调表达,2个蛋白磷酸酶2C(PP2C-type protein phosphatases,PP2C)、3个蔗糖非发酵相关的蛋白激酶(sucrose non-fermenting-1-related protein kinase 2,SnRK2)上调表达和 2 个 ABA 分解代谢 8'-羟化酶(8'-hydroxylas-es)基因表达显著上调.GA信号转导途径中2个受体GID1(gibberellin insensitive dwarf 1)和6个负调控因子DELLA蛋白上调表达;ETH 受体 ETR(Ethylene receptor)的直接前体 1-氨基环丙烷-1-羧酸(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c acid,ACC)和ACO基因上调表达.[结论]新疆野苹果种子经低温沙藏层积处理,ERF2-like表达量与ACO、ACS活性变化呈相反趋势,PYR1-like、WRKY33基因表达量与ABA含量变化均下降,说明以上基因可能参与ABA信号通路调控新疆野苹果种子休眠解除过程.

    新疆野苹果转录组内源激素差异表达基因种子休眠

    基于4个核基因系统发育树分析华中枳和富民枳的分类地位

    吴玉陶晓宁袁河清易敏...
    1979-19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富民枳和华中枳具有较强的抗寒能力,是潜在的优良柑橘砧木资源.研究这两个物种的分类地位,以期为它们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考虑到杂交以及不完全谱系分选的影响,挑选了4个没有明显连锁关系的核基因片段(CTV.4,HYB,LGT,P12),对富民枳、华中枳和宜昌橙进行直接或克隆测序,重建广义柑橘属的系统发育树,进一步探究富民枳和华中枳的分类地位.[结果]4个单基因树的拓扑结构存在不一致性,富民枳和华中枳在CTV.4基因树中表现出杂交起源的特性,揭示了这2种植物可能是枳(♀)与柚((♂))的自然杂交种.[结论]研究为枳属与狭义柑橘属之间在自然状态下存在基因交流提供了新证据,为富民枳和华中枳的物种起源提供了新见解.这2个物种是狭义柑橘属与枳属之间的桥梁,对研究广义柑橘属的系统发育关系和柑橘育种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它们应受到更多的关注和保护,建议将华中枳列为地方保护物种或与富民枳同等级的保护物种.

    柑橘属分类学自然杂交保护物种

    基于代谢组学分析不同品系化州柚花间差异代谢物

    陈婉冰毛根林钟玉娟曾继吾...
    1990-20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化州柚(Citrus grandis'Tomentosa')正毛、副毛和光青品系的花之间成分差异,为化州柚花在医药和保健领域的开发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选取同一生长期的化州柚正毛、副毛和光青3个品系的花,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UPLC-MS/MS)进行次级代谢产物的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利用气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GC-TOF/MS)进行初级代谢产物的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揭示3个品系花间的整体差异,利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将3个品系两两对比,筛选出品系间的差异代谢物.[结果]UPLC-MS/MS检测发现978种代谢物,其中63种代谢物在不同品系花中表现出显著差异.地奥司明、山柰酚-3-O-芸香糖苷、芦丁、牡荆素-2"-O-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O-芸香糖苷、维采宁-2、芸香柚皮苷、香草酸、佛手苷内酯和橙皮内酯10种化州柚中有效成分在副毛和正毛花中的含量高于光青.GC-TOF/MS检测发现236种代谢物,筛选出11种差异代谢物,包括D-(-)果糖、D-纤维二糖、景天酮庚糖、α-槐糖、丙酮酸、柠檬酸、莽草酸、反式-4-羟基肉桂酸、咖啡酸、阿魏酸和柚皮素-7-O-葡萄糖苷.[结论]化州柚正毛、副毛和光青3个品系的花在成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副毛和正毛花的有效成分含量高于光青.

    化州柚化橘红代谢组学

    红瓤核桃JrbHLHA2转录因子靶向查尔酮合成酶基因JrCHS4调控种皮花青苷合成的功能研究

    王磊樊璐李亚奇陈俊儒...
    2002-2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查尔酮合成酶(CHS)是植物花青苷合成途径中的第一个限速酶,探究红瓤核桃(Juglans regia L.RW-1)查尔酮合成酶(CHS)在种皮花青苷合成中的功能,为红瓤核桃的品种改良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红瓤核桃RW-1和普通核桃中林1号不同发育期的种皮为材料,根据qRT-PCR结果,筛选并克隆JrCHS4基因;克隆2种核桃JrCHS4的启动子序列,通过GUS染色和GUS蛋白定量分析启动子活性差异;通过酵母单杂交(Y1H)和双荧光素酶检测试验(LUC)验证上游bHLH转录因子对JrCHS4启动子的调控作用;通过农杆菌介导将JrCHS4瞬时转化烟草叶片,观察叶片颜色及花青苷含量的变化.[结果]花后60、120 d时仅JrCHS4在红瓤核桃种皮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普通核桃种皮且表达量差异最大,分别约为66.04、11 970.93倍,花后90 d时除JrCHS4在2种核桃种皮中的表达量基本相同外,其他3个JrCHSs在红瓤核桃种皮中的表达量均显著低于普通核桃种皮,推测JrCHS4可能是红瓤核桃种皮花青苷合成的关键基因.GW-JrCHS4启动子与RW-JrCHS4启动子具有98.50%的同源性,含有许多响应激素如脱落酸、乙烯、赤霉素以及与逆境胁迫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与GW-JrCHS4启动子相比,R W-JrCHS4启动子缺失了1个MYB结合位点MYB1AT,插入了1个bHLH结合位点MYCCONSENSUSAT.GUS染色结果表明,RW-JrCHS4启动子诱导产生的蓝色深于GW-JrCHS4启动子诱导产生的蓝色;经GUS蛋白定量检测,RW-JrCHS4启动子活性显著高于GW-JrCHS4启动子活性,约是GW-JrCHS4启动子活性的1.17倍.酵母单杂交试验结果表明,JrbHLHA2可以特异性结合JrCHS4启动子;经LUC试验进一步验证,JrbHLHA2能够显著激活JrCHS4启动子的活性,其LUC/REN比值约是对照的2.45倍.瞬时转化JrCHS4的烟草叶片绿色变浅呈现轻微的红色,总花青苷含量得到了显著提高,约是对照的1.09倍,表明JrCHS4能够促进花青苷的生物合成与积累.[结论]红瓤核桃JrbHLHA2转录因子靶向查尔酮合成酶基因JrCHS4是调控红瓤核桃种皮花青苷合成的关键因素.

    红瓤核桃花青苷查尔酮合成酶转录调控

    板栗外生菌根诱导基因CmNRT3的表达及功能研究

    任艳艳李子平何玉吉张昊琳...
    2014-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外生菌根是板栗获取土壤氮素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外生菌根对提高板栗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探明板栗外生菌根诱导上调的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CmNRT3的序列特征、表达模式及相关功能,将为外生菌根促氮吸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转录组数据分析、荧光定量PCR、瞬时转化体系及酵母互补等方法研究CmNRT3基因的表达特征和生理功能.[结果]CmNRT3基因在板栗外生菌根中显著上调表达.在未接种板栗及苜蓿转基因根系的表皮细胞中检测到CmNRT3启动子驱动的GUS信号,而在苜蓿的丛枝菌根中,GUS信号主要存在于含有丛枝的皮层细胞中.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CmNRT3定位于细胞膜及苜蓿含有丛枝的细胞膜上.酵母互补试验表明,CmNRT3转运蛋白不能互补硝酸盐转运缺陷型酵母的功能.[结论]CmNRT3受外生菌根诱导表达,定位于细胞膜上.CmNRT3启动子驱动的GUS信号在含丛枝的苜蓿根系皮层细胞中强烈表达,但不具备硝酸盐吸收或转运功能.该研究为进一步揭示板栗外生菌根促氮吸收提供了理论基础.

    板栗外生菌根CmNRT3硝酸盐吸收转运基因功能

    枇杷HD-Zip Ⅰ转录因子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模式分析

    赵双朱静雯陈甜甜王鹏凯...
    2025-2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同源结构域-亮氨酸拉链(HD-Zip)转录因子参与多种植物的非生物胁迫响应过程.然而,在枇杷中,HD-Zip Ⅰ基因家族尚未被鉴定.[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全基因组范围内枇杷HD-Zip Ⅰ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和综合分析,通过qRT-PCR法分析基因家族成员在枇杷不同组织和干旱胁迫下的表达特征.[结果]在枇杷基因组中筛选出20个HD-Zip Ⅰ家族成员.共线性分析结果发现了3对串联复制序列和22对片段复制序列,表明串联复制和片段复制可能促进了枇杷HD-Zip Ⅰ基因家族的扩张.蛋白序列比对分析表明,所有的HD-Zip Ⅰ家族成员均具有高度保守的HD和Zip结构域.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枇杷HD-Zip Ⅰ家族可以分为7个分支.HD-Zip Ⅰ各基因在枇杷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有所差异.启动子序列分析表明,HD-Zip Ⅰ家族成员的启动子上含有多个与干旱胁迫和胁迫相关激素信号响应的顺式作用元件.干旱处理能够诱导EjHB9、EjHB10、EjHB17、EjHB18和EjHB20在叶片中的表达显著上调,预示着这些基因参与枇杷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结论]鉴定出5个受干旱胁迫显著诱导表达的枇杷HD-Zip Ⅰ基因,为进一步研究HTD-Zip Ⅰ基因在响应枇杷干旱胁迫中的分子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枇杷HD-ZipⅠ转录因子全基因组鉴定表达分析

    不同LED光照对柑橘幼苗生长的影响

    李燕樊正炎张曼吴平治...
    2038-20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不同LED光质及光组合对柑橘实生幼苗生长的影响,筛选适宜柑橘幼苗生长的高效光配方参数.[方法]以茶枝柑和红柠檬实生幼苗为材料,设置9种不同光质处理,分析不同光质对柑橘实生幼苗株高、茎粗、叶面积和生物量等指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设置光周期、光质和光照度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不同光照组合对柑橘幼苗生长形态、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光合荧光参数等指标的影响,通过隶属函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光质试验结果表明,红蓝光4∶1处理能显著促进茶枝柑幼苗株高、叶片数、叶面积、生物量的增长,白红光1∶1处理显著促进红柠檬幼苗株高、茎粗、叶面积、生物量的增长;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延长光照时间能有效促进幼苗营养生长,茶枝柑幼苗在光周期为16h/8h昼/夜,白红蓝1∶4∶1,光照度为100 μmol·m-2·s-1的试验组合下,株高、茎粗、鲜质量、干质量、叶绿素含量和光系统Ⅱ实际光化学效率显著提高,红柠檬幼苗在光周期为18 h/6 h昼/夜,白红1∶1和光照度为200 μmol·m-2·s-1的试验组合下,株高、茎粗、叶片数、叶面积和鲜质量最大.[结论]通过LED补光可有效促进茶枝柑和红柠檬幼苗的生长,不同品种对光质、光照度和光周期补光需求存在差异,通过合理补光,可以加快柑橘幼苗生长,缩短育苗周期,该研究可为快速育苗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柑橘LED光照生长发育光合特性

    不同栽培措施对改善妮娜皇后葡萄果实着色与品质的效果

    金欢淳金联宇陈亦雅王良德...
    2051-2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妮娜皇后葡萄外观和品质俱佳,但在部分产区因转色期高温多湿与光照不足的栽培环境,导致果实着色不良、糖分积累减少,因此,探索改善其果实着色和品质的适宜栽培措施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南方产区设施生产的妮娜皇后为研究对象,在果穗转色前(E-L34)通过喷施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氨基酸肥以及铺设反光膜等栽培措施,测量果实成熟过程中形状、花色苷、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溶性糖、有机酸、挥发性有机物(VOCs)含量等性状的变化,同时检测果皮中类黄酮和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除以硝酚钠和氨基酸肥为有效成分的爱多收和艾果龙外,其他处理均能显著改善果实着色,并提高果皮中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VvCHS、VvUFGT、VvDFR和VvMYB90)的表达水平,其中S-诱抗素改善果实着色的效果最佳,但无法有效增加果肉中可溶性糖和VOCs含量.茉莉酸甲酯不仅能够改善果实着色,促进果皮中相关基因表达,还能够提高果肉中TSS、可溶性糖、VOCs含量.金村秋和反光膜处理在增加果实纵横径和硬度方面具有显著作用.此外,运用隶属函数法对所有处理进行综合评价分析,表明50 mg·L-1茉莉酸甲酯综合效果最佳.[结论]喷施50 mg·L-1茉莉酸甲酯是改善妮娜皇后葡萄果实着色与品质的最佳处理方式.

    葡萄妮娜皇后栽培措施果实着色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