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果树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果树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果树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王志强

双月刊

1009-9980

chinagsxb@163.com

0371-63387308 65330928

450009

河南省郑州市航海东路南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果树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Fruit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经国家科技部、新闻出版署批准,《果树科学》从2001年起更名为《果树学报》。有季刊改季双月刊,由16开本改为大16开本,封面、内文均用优质铜版纸印刷。《果树学报》着重选取密切结合我国果树(包括西瓜、甜瓜)科研、教学、生产实际,反映学科学术水平和发展动向的优秀稿件,及时报道重大科研成果、阶段性成果和科研进展情况。栏目设置有专家论坛、研究报告、专论与综述、研究简报及科技简讯;内容包括生物技术、品种与种质资源、生理与栽培、土壤与肥料、植物保护、贮藏加工等;读者对象为本学科的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各级管理干部及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果树(西甜瓜)栽培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避雨棚膜Coverlys TF150?对葡萄植株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李中瀚刘明慧唐美玲郑秋玲...
    1171-1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避雨棚膜Coverlys TF150®对葡萄植株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以1年生巨峰和赤霞珠葡萄盆栽自根苗为试材,在盆栽苗上方设置Coverlys TF150®和PO膜材料避雨棚.[结果]与PO膜相比,Coverlys TF150®降低了光照度,透射率比PO膜低8.82%,降低了08:00和16:00 赤霞珠和巨峰叶片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光合能力,缓解了强光胁迫对葡萄造成的伤害,10:00-14:00 Coverlys TF150®下赤霞珠和巨峰叶片Fv/Fm降幅较小,增加了叶绿素吸收的光能用于光化学反应的比例,有利于电子传递的进行;显著提高了10:00-14:00赤霞珠和巨峰叶片净光合速率(Pn),缓解了"光合午休",净光合速率日变化面积分别比PO膜高13.80%和14.39%,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气孔导度(Gs)以及蒸腾速率(Tr)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Coverlys TF150®显著提高了赤霞珠和巨峰叶片质量、面积和叶绿素含量及植株生物量,促进了新梢生长,提高了根冠比与枝条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结论]Coverlys TF150®较PO膜提高了葡萄叶片光合能力,减轻了"光合午休",有利于葡萄植株生长发育,促进了枝条贮藏营养的积累.

    葡萄避雨棚膜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生物量生长发育

    锌肥对枳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黄星瑜朱安繁何小林王茜...
    1180-1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锌肥对枳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江西道地药材产区的枳壳优质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枳壳品种新香为研究对象,以农民习惯施肥作为对照(CF),采用叶面喷施0.3%硫酸锌溶液的方法,统计增施锌肥后枳壳的产量和药效成分累积量等指标.[结果]喷增施锌肥后,枳壳的产量、药效成分柚皮苷和新橙皮苷的累积量和单株全锌累积量均显著提高,单株全锌累积量与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单株药效成分累积量均呈显著正相关,且不同产地的枳壳产量构成因子和单果药效成分累积量对增施锌肥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增施锌肥后,枳壳的产量、单株药效成分累积量和单株全锌累积量均显著提高,且樟树产地的枳壳产量和药效成分提升程度大于新干产地枳壳的提升程度.

    枳壳锌肥产量柚皮苷新橙皮苷

    西番莲叶片矿质元素含量适宜值研究

    施清谢钟琛王贤达许家辉...
    1190-1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制定一年生西番莲生长季叶片的矿质元素适宜值标准与构建主要矿质元素BDRIS诊断体系.[方法]2021年于福建西番莲产区选择紫果(Passiflora edulis)、黄果(P.edulis f.flavicapa Deg.)的代表性果园81个,调查每平方米着果数与产量等级记录810条,统计分析丰产园界定标准;并据此选择丰产果园63个,分别采集夏、秋两季的叶片与果实样品126份,测试叶片矿质营养元素和果实品质,据此开展西番莲叶片矿质元素含量适宜值研究.[结果]①推荐黄果≥16果·m-2、紫果≥20果·m-2为丰产园界定阈值,基本与2个品种在相同栽培管理条件下产量基本相符;②夏果品质极显著优于秋果,夏果表现果大、高糖、低酸和高固酸比;果实品质的品种间方差大于季节性方差,即品种间的品质差异较季节性差异更显著;③品种间N、K、Fe、Cl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黄果>紫果);季节间N、Mg、Fe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除Fe为非移动性元素外,N、Mg等可移动性元素含量均夏季高于秋季,这或与秋果产量高于夏果产量有关(夏果∶秋果≈4.5∶5.5);④推荐夏季绿果期第10叶位的带柄标准叶的矿质元素临界值诊断标准"元素(<缺乏;适宜下限~适宜上限;>过量)":N(黄果:3.90%~5.40%;紫果:3.35%~4.90%)、P(0.19%~0.31%)、K(黄果:2.10%~4.25%;紫果:2.10%~3.50%)、Ca(<1.50%;1.90%~3.41%;>3.81%)、Mg(<0.15%;0.20%~0.40%;>0.45%)、Cu(3.0~20.0 mg·kg-1)、Zn(24~80 mg·kg-1)、Fe(<70 mg·kg-1;90~160 mg·kg-1;>240 mg·kg-1)、Mn(<40 mg·kg-1;80~550 mg·kg-1)、B(<16 mg·kg-1;25~70 mg·kg-1;>85 mg·kg-1)、Mo(0.15~1.5 mg·kg-1)、Cl(<2.0%)、S(0.32%~0.48%;>0.52%);⑤研究样例叶片主要矿质营养N、P、K、Ca、Mg元素数据分布均满足正态假设p(normal)≥0.15,符合BDRIS建模条件,并构建诊断体系.[结论]推荐夏季绿果期为一年生栽培西番莲叶片矿质营养元素诊断的适宜采样期,确定了叶片矿质元素的适宜临界值和BDRIS诊断标准.

    西番莲叶片矿质营养适宜标准平衡态综合诊断施肥法

    不同苹果品种抗苹果绵蚜的漆酶基因表达模式及其原核表达载体筛选

    李慧芳滕子文范银君李津洋...
    1202-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不同苹果品种漆酶基因在抗苹果绵蚜过程中的差异表达模式,探索原核表达苹果漆酶蛋白的方法与条件.[方法]基于转录组测序分析抗蚜品种新红星(Starkrimson)、小国光(Ralls Genet)与感蚜品种红富士(Red Fuji)3个苹果品种被苹果绵蚜为害0 h、12h、5d后漆酶基因的表达模式,筛选抗蚜候选漆酶基因;选择pET-28a(+)、pET-32a(+)、pGEX-TEV、pHAT24种载体,对4个漆酶基因MdLac23、MdLac6、MdLac7、MdLac2进行原核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Western-Blot验证,镍柱亲和层析纯化,以ABTS为底物分析其酶活性.[结果]与对照相比,不同苹果品种被害12h、5d后,苹果枝条中漆酶差异表达基因数量为27个.不同苹果品种的漆酶基因表达模式存在差异,抗蚜品种新红星及小国光漆酶差异表达基因上调表达居多,感蚜品种红富士下调表达居多,新红星12个基因上调表达,无下调表达基因;小国光9个基因上调表达,3个基因下调表达;红富士10个基因下调表达,4个基因上调表达.其中新红星特有的上调表达基因数量为6个,小国光特有的上调表达基因为5个,红富士特有的下调表达基因为9个.在16℃、0.5 mmol·L-1 IPTG,220 r·min-1诱导24h的条件下,MdLac23、MdLac2漆酶基因在pET-28a(+)载体上清液中成功表达蛋白,Western-Blot检测到清晰目的蛋白条带,与对照相比均未发现其催化活性.利用pET-32a(+)、pGEX-TEV、pHAT2载体均未在上清液中诱导出目的重组蛋白.[结论]明确了不同苹果品种漆酶基因的表达模式以及原核表达所需表达载体与条件,为进一步探索不同苹果品种漆酶抗蚜基因及其蛋白功能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

    苹果绵蚜苹果品种漆酶原核表达抗虫防御

    3个苹果新品种病毒病的发生状况及ASSVd序列分析

    陈荣鑫钟远闻孙鲁龙王辉...
    1215-1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近年来,苹果病毒病的发生日趋严重,对产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但是其在苹果新品种瑞阳、瑞雪、瑞香红上的发病状况尚不明确.[方法]在2021-2022年采用RT-PCR方法对白水地区198份新品种样品进行病毒病检测,并对感染苹果锈果类病毒(apple scar skin viroid,ASSVd)植株的果实症状进行了调查和基因克隆、测序.[结果]检测结果显示白水地区新品种潜隐性病毒的感病率显著高于非潜隐性病毒,其中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pple chlo-rotic leaf spot virus,ACLSV)的检出率最高,达到了91.72%,其次是苹果茎沟病毒(apple stem grooving virus,ASGV)和苹果茎痘病毒(apple stem pitting virus,ASPV),检出率分别达到了77.16%、37.13%,苹果坏死花叶病毒(apple necrotic mosaic virus,ApNMV)的检出率为30.31%,苹果锈果类病毒和苹果凹果类病毒(apple dimple fruit viroid,ADFVd)的检出率接近10%;通过对新品种携带病毒类型分析发现,新品种瑞阳整体的检出率低于瑞雪和瑞香红,且73.17%植株病毒复合侵染种类以2~3种为主,而瑞雪、瑞香红57.55%、69.39%的植株以3~4种为主;3个新品种感染苹果锈果类病毒后,瑞阳主要表现为"花脸型",瑞雪、瑞香红表现为"花脸型""果面凹凸不平"2种症状;通过对3个新品种ASSVd分离物进行测序、分析,发现新品种瑞阳分离物与伊朗苹果分离物(KM213397.1)同属一个分支,新品种瑞雪、瑞香红分离物序列与韩国、加拿大苹果分离物(AF421195.1、X71599.1)同属一个分支.[结论]检测结果表明,白水地区3个新品种苹果褪绿叶斑病毒、苹果茎沟病毒感病率较高,非潜隐性病毒的感病率相对较低,且新品种瑞阳对病毒的敏感性较低;新品种瑞雪、瑞香红苹果锈果类病毒分离物属于同一分支,而它们拥有共同的亲本(克氏粉红×秦富1号),这从寄主亲缘关系远近的角度表明ASSVd侵染存在寄主特异性.

    苹果新品种病毒病RT-PCR检测ASSVd

    荔枝霜疫霉对烯酰吗啉的抗性风险评估

    蓝雯婷任董董李瑞环潘斐...
    1226-1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检测荔枝霜疫霉对烯酰吗啉的敏感性,建立敏感性基线;测定抗烯酰吗啉突变株的生物学适合度,为荔枝霜疫病的化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2019-2020年来自中国广东、广西、福建、四川和云南5个省份荔枝主产区的320株荔枝霜疫霉单孢子囊菌株进行烯酰吗啉敏感性测定,通过药剂驯化获得抗烯酰吗啉突变株,测定其生物学适合度.[结果]经过异常值分析并剔除,317株荔枝霜疫霉菌株对烯酰吗啉的敏感性频率分布呈正态分布,EC50值介于0.0863~0.1733µg·mL-1之间,平均(0.1222±0.0009)µg·mL-1,以此建立荔枝霜疫霉对烯酰吗啉的敏感性基线.来自2020年的荔枝霜疫霉菌株对烯酰吗啉的EC50均值较2019年显著增高.3株荔枝霜疫霉抗烯酰吗啉突变株的抗性指数介于77.17~360.11之间,为中到高抗水平,抗药性可稳定遗传,与亲本相比,抗性突变株的孢子囊萌发率及卵孢子产量均下降,但致病力相当.[结论]荔枝霜疫霉对烯酰吗啉敏感,烯酰吗啉可继续作为防治荔枝霜疫病的有效杀菌剂.

    荔枝霜疫霉烯酰吗啉敏感性抗性突变株

    甜樱桃光合特性研究进展

    艾佳音周朝辉何明莉张琪静...
    1235-1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甜樱桃多数品种存在净光合"午休"现象,乔化砧木对低浓度CO2及高光照度的利用能力高于矮化砧木.树体新梢中部节位5~7节叶片Pn值最高,梢部叶片Pn值最低,树冠Pn值南面>东面>西面>北面,树冠上层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暗呼吸速率(Rd)、光饱和点(Lsp)和光补偿点(Lcp)均极显著高于下层.甜樱桃叶片叶绿素(Chl)含量与能量转换效率相关,较高的叶绿素a/叶绿素b(Chl a/Chl b)值利于增强树体的光合能力与适应性,树体的碳素同化物主要以山梨醇的形式从叶片输出,源库调节可以更好地控制光合作用与干物质生产和分配.此外,夏季自然光照下的甜樱桃叶片Pn呈总体下降趋势,遮阴处理能缓解降低趋势,短期的CO2浓度升高会提高树体的Lsp和Pn,缓解高温、干旱、水涝、盐度非生物胁迫对氧化应激的损害.

    甜樱桃光合作用源库关系避雨栽培

    葡萄遗传图谱构建与抗病QTL定位研究进展

    李鹏刘锐涛谭西北张颖...
    1245-1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葡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易遭受多种病原菌的侵染,影响果实品质和产量,制约葡萄产业的发展.生产中多采用杀菌剂对病原菌进行防治,增加了投资成本,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培育高品质抗病品种对葡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葡萄抗病性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QTL定位是研究数量性状的一种有效方法,遗传图谱的构建是检测QTLs和克隆基因的基础.多年来,研究人员通过构建遗传图谱鉴定了一系列霜霉病、白粉病、皮尔斯病等抗性遗传位点,同时,根据抗性位点的基因组区域,开发了多个连锁标记,并应用到葡萄抗病性遗传研究中,加速了葡萄的育种进程.对葡萄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和抗病相关QTL定位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为今后葡萄抗病基因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借鉴.

    葡萄遗传图谱抗病QTL定位

    晚熟桃新品种韦端蜜红的选育

    李文曾志芳陈小梅潘腾飞...
    1255-1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韦端蜜红是从福建省古田县吉巷乡韦端村桃园中优选出的晚熟桃芽变新品种.具有晚熟、果大、肉脆、味甜、抗逆性较强等优良性状.果实近圆形,果顶微凸,果实缝合线浅且较明显,平均单果质量259 g;果皮底色黄绿色,果面带有深红色红晕;果肉黄白色,果汁多,风味甜,可食率达93.73%,成熟果实硬度为10.91 kg·cm-2.果实汁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2.6%~14.5%,总糖含量(以葡萄糖计)10.4%~11.0%,可滴定酸含量(以苹果酸计)0.15%~0.21%,抗坏血酸(维生素C)含量10.2 mg·100 g-1,果皮花青素、总酚、类黄酮含量分别为18.03 mg·kg-1、1.65 mg·g-1和1.53 mg·g-1.在古田县3月上旬始花,果实成熟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上旬,果实生长发育期约为135 d,在株行距5.02 m×5.03 m条件下,5年生树株产达92.41 kg.适宜在福建省桃主产区推广种植.

    晚熟桃新品种韦端蜜红

    浓香型鲜食葡萄新品种岳霞香峰的选育

    马丽孙凌俊高圣华朱绍坤...
    1261-1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岳霞香峰葡萄为四倍体欧美杂交种,是以巨玫瑰为母本、巨峰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红色系浓香型鲜食葡萄新品种.果穗穗形整齐,呈圆锥形,平均穗质量为582.6 g,大穗质量797.5 g.果粒着生松紧适中,大小均匀,果粒圆形,平均粒质量5.74 g,大粒质量7.3 g,果皮红色,略厚,稍有涩味.果肉偏软,有肉囊,味甜,具有浓郁的草莓香味,爽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6.9%,可溶性糖含量14.11%,总酸含量0.76%,维生素C含量达到8.53 mg·100 g-1,品质上等.该品种树势较强,萌芽率81.3%,结果枝率70.5%,在熊岳地区露地栽培,果实8月末至9月初成熟,从萌芽到果实成熟需要125 d左右.抗病性和适应性与巨峰相似.可在全国巨峰葡萄适栽区推广种植,定植第2年开花结果,早期丰产性好.

    鲜食葡萄新品种岳霞香峰浓香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