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果树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果树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果树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王志强

双月刊

1009-9980

chinagsxb@163.com

0371-63387308 65330928

450009

河南省郑州市航海东路南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果树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Fruit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经国家科技部、新闻出版署批准,《果树科学》从2001年起更名为《果树学报》。有季刊改季双月刊,由16开本改为大16开本,封面、内文均用优质铜版纸印刷。《果树学报》着重选取密切结合我国果树(包括西瓜、甜瓜)科研、教学、生产实际,反映学科学术水平和发展动向的优秀稿件,及时报道重大科研成果、阶段性成果和科研进展情况。栏目设置有专家论坛、研究报告、专论与综述、研究简报及科技简讯;内容包括生物技术、品种与种质资源、生理与栽培、土壤与肥料、植物保护、贮藏加工等;读者对象为本学科的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各级管理干部及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果树(西甜瓜)栽培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桃软腐病的病原菌鉴定与高效防治药剂筛选

    蒋政华王泽新张慧颖范乐敏...
    1136-1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明确早熟桃软腐病的病原菌种类,并评价其在不同桃品种中的致病力差异;筛选评价不同药剂对致病菌的毒力和活体接种防效.[方法]根据科赫式法则对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及致病性测定,采用室内离体接种法测定5个桃品种的果实对该病原菌的抗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15种药剂对桃软腐病病菌的毒力,通过贮藏试验验证药剂对桃软腐病的防效.[结果]分离获得了27株形态特征相同的菌株.结合rDNA-ITS和rDNA-LSU克隆与系统进化树分析明确病原菌为Gilbertella persicaria.室内离体接种48 h后,测量显示中油19号和中桃红玉的病斑直径最小.微孔板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在供试的15种药剂中,吡唑醚菌酯抑制效果最明显,EC50为0.168 mg·L-1.采后贮藏试验结果显示苯醚甲环唑处理抑菌效果最好.[结论]引起桃软腐病的致病菌为Gilbertella persi-caria,且中油19号和中桃红玉较抗病.吡唑醚菌酯和苯醚甲环唑对该菌有很好的防效,在桃软腐病田间防治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桃软腐病Gilbertellapersicaria病原鉴定抗病性差异微孔板法药剂筛选

    弥勒市葡萄灰霉病菌对4种杀菌剂的抗药性检测

    普继雄周宗山王娜冀志蕊...
    1147-1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灰霉病是葡萄生产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病害,严重影响葡萄的产量和商品价值.明确弥勒市不同葡萄产区灰霉病菌对腐霉利、嘧霉胺、咯菌腈和氟吡菌酰胺的抗药状况,为葡萄灰霉病的化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弥勒市市辖的12个乡、镇(农场)采集葡萄灰霉病样本,分离和纯化得到197株灰霉病菌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97株灰霉病菌对4种农药的敏感性.[结果]葡萄灰霉病菌对腐霉利、嘧霉胺抗药频率分别为71.1%、100.0%,高抗频率分别为13.7%和23.8%;除在弥勒市弥阳地区检测到2株低抗咯菌腈菌株,其他地区未检测到抗咯菌腈菌株;分离的葡萄灰霉病菌均对氟吡菌酰胺敏感.[结论]弥勒地区葡萄灰霉病菌对腐霉利和嘧霉胺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腐霉利和嘧霉胺双重抗性频率为71.1%.在实际生产中,建议以咯菌腈或氟吡菌酰胺与生物农药交替使用进行葡萄灰霉病的防治.

    葡萄灰葡萄孢菌腐霉利嘧霉胺咯菌腈氟吡菌酰胺

    不同猕猴桃品种对溃疡病菌的抗性评价及其利用

    裴艳刚马利岁立云崔永亮...
    1153-1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评价当前国内主要猕猴桃品种对溃疡病的抗性表现,为猕猴桃抗病品种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枝条离体划伤接种,分别以红阳和海沃德猕猴桃作为抗感参照品种,对12个猕猴桃品种进行室内抗性鉴定;采用自然诱发接种法对23个猕猴桃品种进行田间抗性鉴定:定点监测不同品种在产业化园区中的抗病性表现.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筛选出的抗性品种,在重病园区进行改种,探索利用抗病品种防控猕猴桃溃疡病的实际效果.[结果]不同品种抗病性差异显著,室内抗性鉴定12个供试品种,其中抗病2个、中抗4个、中感6个;田间抗性鉴定23个供试品种,其中高抗3个、抗病2个、中抗6个、中感5个、感病4个、高感3个;规模化生产中红阳、Hort 16A和金艳等中华猕猴桃品种表现出高度感病,海沃德、翠玉和魁绿品种表现出较高抗性;将红阳与Hortl6A高感品种改换为翠香、翠玉、徐香、海沃德等抗病品种后,植株发病率与病情指数显著降低,相对防效超过85%.[结论]供试品种总体抗性趋势由高到低是软枣、毛花猕猴桃品种>美味猕猴桃品种>中华猕猴桃品种,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和利用抗病品种是解决猕猴桃溃疡病危害的有效途径.

    猕猴桃品种丁香假单胞杆菌猕猴桃致病变种溃疡病抗性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果树害虫文献计量学分析

    程珊珊李桂荣全冉邹路明...
    1163-1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果树害虫国内外相关科技文献,深入了解果树害虫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和趋势.[方法]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数据源,对果树害虫研究的年度和国家进行了科研合作、关键词、论文发表数量的统计分析.[结果]通过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检索出美国、中国、巴西、澳大利亚和意大利等20个国家在1995-2020年发表了8551篇果树害虫相关文献.国内外果树害虫发表文献数量最多的国家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在果树类型、虫害和虫害管理3个方面频次出现最高的分别为杧果、果蝇和生物防治.高频关键词的聚类分析发现果树害虫的研究热点与绿色可持续防控相关,尤其侧重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IPM)和生物防治两个方面的研究.[结论]近25年国内外对果树害虫的研究关注度除了2019年之外,整体处于上升趋势,研究内容涵盖果树害虫寄主植物、虫害种类和防控技术等方面.IPM和生物防治作为新兴的防治方法,通过利用有益生物及其产物控制有害生物种群数量,达到了避免化学农药防治害虫对果实的危害和影响,以及利于食用者身体健康的双赢效果,已经在果树虫害防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果树害虫文献计量学WebofScience生物防治

    美国越橘属资源在蓝莓育种中的利用及发展趋势分析

    徐国辉雷蕾安琪罗霖锜...
    1173-1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蓝莓作为功能性小浆果的核心种类,因其果实口味独特、营养丰富、保健价值高,深受市场欢迎,现已形成全球规模的产业集群.蓝莓品种开发源于美国,追溯其历史均与美国越橘属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关.美国野生越橘属资源有150余种,现利用其部分资源开发的蓝莓新品种有400多个.由于蓝莓育种过程中人为定向选择的因素较大,致使选育的品种遗传基础逐渐狭窄,抵抗生物或非生物胁迫的能力也逐渐下降.而野生越橘属植物资源种类繁多,在长期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条件下积累了大量优质性状基因,是进行蓝莓品种改良的重要亲本材料.介绍了美国越橘属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和生物学特征,阐述了利用美国主要野生越橘属植物资源培育蓝莓品种的过程,最后结合蓝莓育种目标,分析了美国野生越橘属资源的开发利用趋势,并对未来蓝莓品种改良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野生越橘属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越橘属美国野生资源蓝莓育种育种改良

    气吸式落地红枣捡拾机作业参数优化

    张凤奎冉军辉李忠杰王得伟...
    1190-1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进一步提高气吸式落地红枣捡拾机的作业性能,设计制作了试验样机,并针对样机关键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方法]由单因素试验得出,卸料装置转速20 r·min-1,逆时针转动时对红枣损伤率最低,约为0.12%;碎杂装置栏栅为倾斜型、间隙10mm时碎杂效果最佳,含杂率约为0.02%.由前期试验可知,对试验样机捡拾效率和红枣破损率影响较大的作业参数主要有箱体入口高度、箱体出口高度、风机转速、输送管路内径和吸头类型.针对以上参数,设计了响应面分析试验,分析样机以上作业参数对捡拾效率和红枣破损率的影响规律,求解最佳作业参数组合,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对捡拾效率影响显著的因素排序为:箱体出口高度>吸头类型>风机转速>输送管路内径;对红枣破损率影响显著的因素排序为:风机转速>箱体入口高度>输送管路内径.求解出试验样机的最佳工作参数组合为箱体入口高度290 mm、输送管路内径130 mm、箱体出口高度530 mm、倾斜口吸头、风机转速2500 r·min-1,此时实际测量的捡拾效率和红枣破损率分别为372.33 kg·h-1和0.16%,与数学模型优化值相对误差分别为4.57%和6.25%,实际测量值与理论优化值较接近且回归模型准确可靠.对比优化前的样机作业性能,捡拾效率提高了19.76%,红枣破损率和含杂率分别降低至0.16%和0.03%.[结论]气吸式落地红枣捡拾机的作业参数优化试验研究,不仅提高了该样机的作业性能,也可为气力式红枣收获机械的结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红枣收获机械气吸式参数优化

    早熟砂梨新品种沪晶梨18号的选育

    王晓庆骆军施春晖张学英...
    1201-1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沪晶梨18号是由八幸×早生新水杂交选育出的早熟砂梨新品种.果实扁圆形,平均单果质量250 g;外观美,果皮褐色,套袋后黄褐色,果心小,果肉脆、甜,肉质中细,汁液多,石细胞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为12%,品质上.在上海地区盛花期为3月底—4月初,成熟期为7月上中旬,果实发育期100 d左右.幼龄树生长健壮,成年树生长势中庸;短果枝连续结果能力较差,宜采用腋花芽结果.

    新品种沪晶梨18号早熟

    观赏桃花新品种粉线菊

    方伟超朱更瑞王力荣陈昌文...
    1204-1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粉线菊是菊花桃×红垂枝F1代中选出的优株2001-109自然实生培育而成的观赏桃花品种.花为菊花形,花径3.8 cm,花瓣粉红色,花瓣间明显分离散开,5瓣,1轮,皱缩,细长;花丝粉红色、35~37条,花药橘红色,有花粉;雌蕊1枚,雌蕊与雄蕊等高;萼片红褐色,1轮,5枚,萼筒内壁浅黄色.果实圆形,果个极小,味酸,不宜食用.树姿开张,乔化,节间长度2.26 cm,叶片呈长椭圆披针形,叶腺肾形.郑州地区3月20日左右始花,盛花期持续8~10d.8月下旬果实成熟,果实生育期155 d左右.11月下旬落叶终止,全生育期270 d.在河南省新乡、漯河、鄢陵、西华和北京、上海等地种植,均表现出花期较早、花形新颖别致等特点.

    观赏桃新品种粉线菊粉红色单瓣菊花形

    早熟硬肉优质杏新品种早红艳的选育

    夏乐晗宋文清张卫华黄振宇...
    1207-1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早红艳是串枝红自然杂交种子经实生繁育选优培育而成的早熟硬肉杏新品种.果实卵圆形,平均单果质量71.7 g,最大果质量95.0 g;果实较对称,缝合线浅,梗洼中深,果顶圆凸,有果项尖,果皮有茸毛,中厚;果实底色橙黄色,阳面鲜红色,有光泽.果肉橙黄色,肉厚质细,果肉硬,纤维少,味甜,芳香浓郁.果核椭圆形,褐色,离核.核仁苦,种仁较饱满.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6.5%,维生素C含量8.69 mg· 100g-1,可食率96.6%.新乡地区3月中旬开花,5月下旬果实成熟,11月中旬落叶.树体生长势强,易成花,以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结果为主,自花结实能力差,需配置授粉树.早红艳外观美,品质优,早熟,耐贮运,丰产稳产,适应性强,适合在河南及周边平原、丘陵、山地等杏栽培区栽培.

    新品种早红艳早熟硬肉优质

    猕猴桃新品种汉美的选育

    吴伟彭家清潘亮朱先波...
    1211-1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美猕猴桃是十堰市经济作物研究所从野生猕猴桃优株实生播种群体中选育而成的绿肉美味猕猴桃新品种.果实端正均匀,呈长圆柱形,果喙微钝凸或平,果面覆黄褐色短硬毛,平均单果质量109.3 g,最大单果质量150.6 g.果肉浅绿色,中心柱黄白色,肉质细滑,多汁,风味浓郁,酸甜爽口,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7.5%,干物质含量17.1%~21.5%,总糖含量10.7%~12.6%,可滴定酸含量1.2%~1.6%,果实维生素C含量1400.0 mg· kg-1.萌芽率52.1%,成枝率94.5%,果枝率94.3%,以中果枝、短果枝的1~7节着生花序和7个,以单花为主.果实生育期约150 d,在湖北十堰地区4月下旬开花、10月下旬成熟,无生理落果现象,果实耐贮藏,软熟后货架期较长.汉美长势强健,遗传性状稳定,果个大、丰产性强,中抗溃疡病,嫁接苗第4年每666.7 m2产量超过2000 kg,适宜在鄂西北等类似区域栽植.

    猕猴桃新品种汉美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