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果树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果树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果树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王志强

双月刊

1009-9980

chinagsxb@163.com

0371-63387308 65330928

450009

河南省郑州市航海东路南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果树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Fruit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经国家科技部、新闻出版署批准,《果树科学》从2001年起更名为《果树学报》。有季刊改季双月刊,由16开本改为大16开本,封面、内文均用优质铜版纸印刷。《果树学报》着重选取密切结合我国果树(包括西瓜、甜瓜)科研、教学、生产实际,反映学科学术水平和发展动向的优秀稿件,及时报道重大科研成果、阶段性成果和科研进展情况。栏目设置有专家论坛、研究报告、专论与综述、研究简报及科技简讯;内容包括生物技术、品种与种质资源、生理与栽培、土壤与肥料、植物保护、贮藏加工等;读者对象为本学科的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各级管理干部及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果树(西甜瓜)栽培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增强UV-B辐射对杧果叶片光合生理和超显微结构的影响

    杨玉皎郭淑萍杨顺林张永辉...
    1524-1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紫外(UV-B)辐射胁迫对杧果生物量、叶片光合生理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2年生三年芒和马切苏杧果树为材料,以自然光照为对照(CK),设置2种不同强度的UV-B辐射(T1:2.5kJ·m-2·d-1和T2:5.0 kJ·m-2·d-1),测定植株生长、叶片光合参数和细胞超微结构.[结果]2个品种的杧果树对不同UV-B辐射强度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与CK相比,T1、T2处理下三年芒的生长发育、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和光合特性指标呈增加趋势,而马切苏下降.随着UV-B辐射的增强,叶片细胞超微结构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T1处理下2个品种的杧果叶片表皮蜡质增多,气孔萎缩,叶绿体趋向于椭圆形,积累较多嗜锇颗粒,其中马切苏局部出现断裂,细胞内有大量黑色脂滴形成;T2处理下马切苏细胞结构层次排列不清,黑色脂滴数量显著增加,叶片光合能力降低.[结论]叶片质地较厚的三年芒对UV-B辐射具有较高的耐受性,而叶片质地较薄的马切苏对UV-B辐射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因此三年芒较马切苏更适合于在UV-B辐射较强环境下栽培.

    杧果UV-B辐射光合生理叶绿素荧光超微结构

    稀土叶面肥对荔枝光合作用和成花坐果的影响

    任盼盼马小沙韦帮稳王惠聪...
    1540-1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稀土元素叶面肥对荔枝的光合作用、成花、坐果和果实品质等方面的影响.[方法]以桂味、糯米糍和井岗红糯荔枝为材料,在花期、果实发育期和秋梢老熟期叶面喷施稀土元素,测定光合作用参数、光合相关酶活性,并进行坐果和果实品质分析.[结果]稀土元素叶面肥处理可显著提升荔枝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特别是对老叶的作用更明显,提升的幅度为10%~20%;稀土元素处理对荔枝叶片的叶绿素水平和光合作用关键酶的活性均无显著的影响,但明显增加了气孔导度,说明稀土元素提高净光合速率的途径主要是增加气孔导度.成花和坐果是决定荔枝产量和经济效益的瓶颈问题,冬季进行2次的叶面肥处理在显著提升光合作用的同时,极显著提高了成花枝率,提升幅度达50%;在雄花开放和花后2周叶面喷施则可显著提高坐果率,增加产量,增产幅度接近60%,显著增加经济效益.[结论]稀土元素可以提高荔枝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进而提高荔枝的成花枝率和坐果率,显著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

    荔枝稀土元素光合作用成花坐果产量

    不同负载量对新新2核桃树体营养、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宁万军张强黄闽敏刘旭丽...
    1550-15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负载量处理对新新2核桃树体营养、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其适宜的负载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照复叶与果实个数的比例设定5组不同负载量处理,测定不同负载量处理下对新新2核桃叶片、新枝、根系N、P、K含量及总糖营养、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随新新2果实负载量逐渐减小,叶片P、K含量相应升高,N含量、叶面积、百叶干、鲜质量均在复叶与果实比例为4:1处理时达到峰值,分别比CK提高了 9.48%、49.54%、23.48%、14.13%,而叶片长宽比值及百叶干、鲜质量比值无显著差异.新梢生长量,N、P、K含量及总糖含量均随负载量的减小而增大.降低负载量可显著提高新新2单果质量、出仁率、蛋白质及维生素E含量,而果实脂肪含量却逐渐降低,各处理间核桃仁质量差异并不显著.新新2根系年生长量和N、P、K含量及总糖含量均随着负载量的减小而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并在复叶与果实比例4:1时达到最大值.[结论]综合新新2果实品质及树体营养等方面的因素,复叶与果实比例4:1为新新2核桃适宜负载量.

    核桃新新2负载量营养生长量果实品质

    柑橘木虱雌成虫对雄成虫的引诱活性及交配高峰期的研究

    郑丽霞梁琪椿孔明悦陈宗泽...
    1557-1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是柑橘的主要害虫,是传播柑橘黄龙病的重要媒介,探究柑橘木虱雌雄成虫间的引诱活性及其交配高峰期,为准确提取柑橘木虱性信息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Y型嗅觉仪研究柑橘木虱雌成虫对雄成虫的引诱活性.通过九里香苗饲养配对及单头的柑橘木虱,观察和探究其交配行为及规律.[结果]与对照相比,柑橘木虱未交配雄虫对处女雌虫的选择达到了显著水平;其他3组处理差异不显著.柑橘木虱在羽化后1~2d无交配活动发生,羽化后3d开始出现交尾行为,羽化后6 d交配率和重复交配率均最高,分别为24.4%和79%.除了00:30、01:00、03:00和04:30时间段,柑橘木虱均存在交配活动,但主要发生在光照期内(06:00-20:00),而且在14:30-18:30时间段内交配率较高.[结论]柑橘木虱交配高峰出现在羽化后第6天的成虫且在14:30-18:30,可在这一时间段对6日龄的雌虫进行柑橘木虱性信息素的提取.

    柑橘木虱引诱活性交配规律Y型嗅觉仪

    桃潜叶蛾与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互作效应

    孙媛蓝陈仪航施程程沈志杰...
    1563-1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桃潜叶蛾与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的互作效应.[方法]通过触角电位技术和田间诱捕试验,分别探究桃潜叶蛾与梨小食心虫雄虫对异种昆虫性信息素的触角电位反应以及不同剂量2种性信息素混合使用时对桃潜叶蛾与梨小食心虫田间诱捕效果的影响.[结果]桃潜叶蛾雄虫触角能够感知剂量为0.1μg的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梨小食心虫雄虫能够明显感知100.0 μg桃潜叶蛾性信息素且触角电位值随性信息素剂量增加而增大.50.0~500.0 μg梨小食心虫与1.0 mg桃潜叶蛾性信息素混用时的诱蛾效果与1.0 mg桃潜叶蛾对照诱芯相比无显著差异,1.0~2.0 mg桃潜叶蛾与50.0μg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混用时的诱蛾效果与50.0 μg梨小食心虫对照诱芯相比也无显著差异.[结论]桃潜叶蛾与梨小食心虫能相互感知对方性信息素,且2种性信息素混合使用时对二者田间诱捕效果无影响,今后可作为复合诱芯或迷向剂在果园内同时监测或防治桃潜叶蛾与梨小食心虫.

    桃潜叶蛾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复合诱芯

    沃柑果皮响应柑橘锈螨危害的转录组分析

    田帅邱发发葛聪聪黄桂香...
    1569-1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揭示柑橘抗柑橘锈螨危害的分子机制,筛选出在柑橘锈螨危害条件下的相关应答基因.[方法]研究以接种柑橘锈螨后危害3、5、7、9d的沃柑果实为试材,健康果实为对照(CK),采用Novaseq6000平台进行转录组双向测序,并对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相关性分析.[结果]共获得了 55.63 Gb clean bases,去除低质量碱基和接头序列后,CK3、CK5、CK7和CK9获得Cleanreads分别是42 115 939、45 501 683、58 118 008和40 715 511 条,WG3d、WG5d、WG7d和WG9d获得Clean reads分别是46 807 089、49 185 798、44 437 798和44 035 730条.柑橘锈螨危害3、5、7、9 d后引起上调差异表达基因数量分别为2764、1812、3217、2778个,下调差异表达基因数量分别为3036、1387、3350、2347个.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在不同的柑橘锈螨危害时间段,主要集中在生物学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中.KEGG注释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二苯乙烯、二芳基庚烷和姜辣素的生物合成、核糖体、磷酸戊糖、光合作用、碳代谢等途径.[结论]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植物病原互作通路、类黄酮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戊糖磷酸代谢5条通路在沃柑响应柑橘锈螨胁迫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

    沃柑柑橘锈螨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

    基于TPA的猕猴桃质地差异分析及贮藏性评价

    马媛媛陆玲鸿古咸彬宋根华...
    1579-1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贮藏温度下不同品种猕猴桃果实质地差异及贮藏性能.[方法]以徐香、金丽、华特、甜华特果实为试材,通过TPA(Texture profile analysis,质地多面分析)测试,测定4个品种猕猴桃果实主要质地参数,并对质地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贮藏指数比较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在25℃和4℃2个贮藏温度下,4个猕猴桃品种果实质地间存在差异.0d时,徐香、金丽果实TPA硬度、弹性、内聚性、咀嚼性、回复性明显高于华特、甜华特果实,黏性却显著低于华特、甜华特果实.采后贮藏过程中,4个猕猴桃品种果实硬度、内聚性、弹性、咀嚼性和回复性呈下降的总态势,黏性呈上升的总态势,但25℃下华特、甜华特果实各质地参数变化较为平稳,贮藏指数接近于0.此外,4℃低温贮藏可以有效减缓猕猴桃果实质地变化,延长猕猴桃贮藏期.相关性分析表明,猕猴桃果实硬度、内聚性、弹性、咀嚼性、回复性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对猕猴桃TPA测定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2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2.08%.[结论]不同品种猕猴桃果实在贮藏过程中果实质地变化存在差异,TPA质地参数间多呈显著正相关,其中TPA硬度、咀嚼性、黏性是区分华特、甜华特果实和徐香、金丽果实的重要质地参数;结合质地参数变化可得25℃下华特、甜华特果实质地更稳定,更耐贮藏,而4℃下,徐香更耐贮藏.

    猕猴桃质地多面分析质地贮藏性

    高光谱成像技术在水果品质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何馥娴蒙庆华唐柳黄新...
    1590-1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光谱成像(Hyperspectral Image,HSI)技术通过将成像和光谱这两种经典光学传感技术集成到一个系统中,可以同时提供空间和光谱信息.因此,高光谱成像具有快速和无损检测水果的物理形态特征以及内在化学和分子信息的能力,以便进行质量安全分析和检测.总结了近10年来高光谱成像技术在水果质量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与应用.描述了高光谱成像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系统组件,总结了高光谱数据采集、预处理、建模的常用方法,并对用于检测水果外观特征和内在特性例如硬度、可滴定酸度(titratable acidity,TA)、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oluble solids content,SSC)、水分含量(moisture content,MC)的方法进行了综述.同时指出了应用于水果质量检测的高光谱成像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以期为水果产业智能化提供参考.

    水果品质高光谱成像化学计量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光谱定性分析光谱定量分析

    6种西番莲属(Passiflora)植物叶面积经验模型构建

    吴凤婵李安定蔡国俊谭仲廷...
    1600-1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构建6种西番莲属植物最优叶面积(LA)经验模型,为这6种西番莲属植物生理生态及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初步探讨LA模型构建的一般规律.[方法]以6种西番莲属植物叶片为研究材料,采用计算机图像法测量各树种叶片长(L)、叶片宽(W)、叶片面积(LA),并以LA为因变量,L、W及LL、WW、LW为自变量,选取12种目标模型,分别构建各物种LA经验模型,选取其中2个叶形相似、叶长宽比相近的西番莲属植物合并建模,并对这些模型进行评估以筛选出最优LA经验模型.[结果]6种西番莲属植物的最优LA经验模型分别为:紫果西番莲∶LA=0.529 L1.141W0.868;樟叶西番莲:LA=0.828 L0.933W1054;尤卡坦西番莲:LA=0.665 L0.665W1.367;西番莲:LA=0.559 L1.154W0797;龙珠果:LA=0.763L064W1.327;玛格丽特女士西番莲:LA=0.6 L0.213,6种西番莲属植物的最优LA经验模型预测精度范围为91.28%~95.54%,紫果西番莲与玛格丽特女士西番莲合并构建的最优LA模型的预测精度为(92.08±0.56)%.[结论]构建LA经验模型预测这6种西番莲属植物LA预测精度均在90%以上,说明构建LA经验模型预测这6种西番莲科西番莲属植物的LA是可靠的;2种叶形相似、叶长宽比相近的西番莲属植物合并建模,得到的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初步表明叶形相似、叶长宽比相近的植物合并建模预测LA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西番莲属叶面积经验模型分类拟合

    早熟优质梨新品种甘梨2号的选育

    李红旭王玮赵明新曹素芳...
    1611-16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甘梨2号是以四百目梨为母本、早酥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熟梨新品种.果实近圆形,果皮黄绿色,平均单果质量255 g;果面光洁,果点中密、明显;果肉乳白色,肉质细、酥脆,石细胞少,汁液多,酸甜适口,具清香;果心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2.4%~13.1%,可溶性糖含量8.8%,可滴定酸含量0.24%,果肉维生素C含量5.4 mg·100g-1,品质优良.该品种树势中庸,萌芽力高,成枝力低,以短果枝结果为主,连续结果能力强.在甘肃景泰地区8月中旬成熟,货架期20 d,冷藏条件下可贮藏4个月.适宜在我国西北、华北等梨产区推广种植.

    新品种甘梨2号早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