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甘肃理论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甘肃理论学刊
甘肃理论学刊

魏立平

双月刊

1003-4307

glxk@chinajournal.net.cn

0931-7768684

730070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健康路6号

甘肃理论学刊/Journal Gansu Theory Research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共甘肃省委党校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理论刊物。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研究基础理论和改革开放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为党的建设、政治体制改革、经济发展及西部开发建言献策,适合各级党政干部及大专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多维耦合——基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视角

    刘建林晨霞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要求,同时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在发展目标层面,生产力的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导向,体现了现代化进程中生产力发展历程、方式及形态的系统性转换.在发展动力层面,新质生产力要求从发展理念、科学技术及制度体系等层面推进生产力要素的系统性变革,进而全面提升中国式现代化的内生动力.在发展路径层面,新质生产力要求从创新驱动、产业变革、发展格局及劳动主体等方面推进高质量发展,在生产力质的飞跃的过程中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指向.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多维耦合,从发展目标、动力及路径等层面拓宽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交互形态、现代化发展范式及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认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创新性发展.

    新质生产力中国式现代化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内涵要义、理论特质与价值意蕴

    陈海若
    10-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时将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围绕新时代"为什么要推进共同富裕""推进什么样的共同富裕""怎样推进共同富裕"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形成了包含共同富裕价值论、共同富裕认识论和共同富裕方法论的完整逻辑体系.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运用系统观念统筹把握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践,体现了"两个结合"的科学方法,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彰显了系统性、科学性和人民性的理论特质.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使共同富裕理论达到了新的高度,有助于解决当代中国发展实践中的关键问题,为世界破解贫富分化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与方案.

    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社会主义本质新时代战略目标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科学体系论要

    程刚
    19-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意识形态工作中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重要论述.基于科学体系视角阐释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可以由思想创新论、实践举措论、制度型构论三个层面加以展开,从而清晰地揭示出这一重要论述的理论创新观点、主要推进策略和整体制度架构.这一科学体系不仅体现出党的意识形态理论创新的宏阔视野,也是我们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实现意识形态强起来的根本遵循,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科学体系价值意义

    中国共产党容错纠错机制的历史演进及其实践样态

    张昭国李昱颖
    3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合理的容错纠错机制,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始终保持团结统一的重要法宝.百余年来,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矫枉、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一要看,二要帮"的曲折前行、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绝不能犯大错误"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三个区分开来"的守正创新,容错纠错机制逐渐制度化、规范化.回顾其演进历程,审视其实践样态,对于新时代激励广大干部改革创新、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容错纠错历史演进实践样态

    新时代加强党纪学习教育的三重逻辑

    邹懿蝶莫天荣
    38-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纪学习教育的系统推进关乎党的建设行稳致远.加强党纪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努力实现自身建设现代化、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国共产党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学习观的基础上,始终坚持党的纪律为铁的纪律、重视党的纪律教育和完善党的纪律法规,具有深厚的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新时代新征程,加强党纪学习教育要全过程全方位引导党员笃志学纪、笃悟知纪、笃实明纪和笃行守纪,全面提升党员党性修养,规范党员言行举止,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新时代党员党纪学习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的"现代"观及其当代意义

    曹嘉辰吴文新
    46-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马克思的文本中,"现代"一词频繁出现,形成了区别于西方现代性理论的"现代"观.对"现代社会"的理解,构成了解读马克思"现代"观的核心线索,马克思所言的"现代社会"特指资本主义社会.通过对"现代生产力""现代生产关系""普遍交往""现代阶级""现代化"等概念的阐发,马克思全方位剖析了"现代社会".扎根于历史唯物主义视域,马克思的"现代"观包含多重维度."现代"植根于资本逻辑之中、孕育于社会矛盾之中、行进于历史流变之中、呈现于文明视域之中,构成了马克思"现代"观的基本理论空间.相较于西方现代性理论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而出现,马克思的"现代"观是更为根基性与建设性的批判.通过揭示"物质的生活关系"与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马克思阐明了超越"现代社会"的根本路径,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探索提供了理论启示.

    马克思"现代"观现代社会西方现代性理论资本批判

    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性贡献——重读《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靳欢欢
    56-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是列宁批判马赫主义、反击修正主义,捍卫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旷世之作.在该书中,他揭露了经验批判主义哲学认识论上不可知论和主观唯心主义特征,阐释了现代物理学危机的实质,谴责了资产阶级学者的折衷主义路线.基于此,列宁为捍卫与发展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作出了四点历史性贡献:第一,阐释了"客观实在"和"物质第一"的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第二,提出了"认识论"和"本体论"相统一的哲学基本问题;第三,构建了以"科学实践观"和"能动反映论"为核心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四,提出"理论批判"与"政治斗争"相结合的哲学的党性原则.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认识论党性原则

    论列斐伏尔"总体的人"——囿于乌托邦式的文化救赎

    陈永杰罗茹
    6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法国哲学家亨利·列斐伏尔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已然完成,他开始关注内嵌于劳动者日常生活之中的异化现象,设定了"总体的人"作为克服异化的目标和未来社会主体的理想形态,以此来超越马克思的异化劳动和拜物教批判理论.应当说,"总体的人"拓宽了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新思路,有助于我们理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然性,扬弃异化的曲折性.然而,列斐伏尔尤其看重文化革命的力量,主张以个体取代无产阶级成为革命主体,企图以日常生活艺术瞬间式的回归为实现"总体的人"提供契机,其结果是脱离了马克思所主张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使得"总体的人"成为思辨抽象的概念体系.

    列斐伏尔总体的人日常生活解放异化

    嬗变视角下的"娱乐劳动":剥削跃迁、辩证实质和延异进路

    朱明王建红
    73-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娱乐劳动"作为数字平台中无偿的数字劳动,意指用户的数字化娱乐过程,在实质上具有劳动属性,其通过多种形式生成数据,并最终为平台方创造价值.相较于其余诸种有偿数字劳动,二者之间的差异既有产生社会条件的演进,也有背后剥削方式的嬗变."娱乐劳动"下大众的生活方式从物的占有转为非物的体验,原本的"奴役式"剥削也开始向"自由式"剥削延展变革.但实质上,"娱乐劳动"和历史上资本的诸种调整无异,都是资本面对劳动者的抵抗和越发无力的旧剥削方式,为延长自身发展所做出的无奈之变,其背后已经预示了一种剥削"奇点"的来临:资本主义自身的痼疾和劳资双方的斗争正逐步将劳动者引向自由全面发展的临界状态.

    娱乐劳动数字劳动剥削资本奇点

    文旅区域协同发展的法治保障研究——以青海与甘肃为例

    张强田鹤翔
    83-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环境要素相融、地缘关系紧密、旅游资源环状聚集等因素,区域协同是青海与甘肃两地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通过法治思维与法治方法,才能凝聚青甘文旅协同发展之合力,而青甘文旅区域协同需要在厘清文旅属性、调整规制工具、推进区域协调三重法治逻辑下进行,才符合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新趋势.同时,青甘文旅区域协同发展法治保障还存在政策依据不适配和法治供给不充足两个问题.对此,应通过完善文旅区域协同发展的规范依据、建立激励相容机制、健全协同治理机制的路径,以法治保障青甘文旅区域协同发展.

    区域协同青甘环线文旅融合促进性立法协同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