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甘肃农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甘肃农业科技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甘肃省农学会
甘肃农业科技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甘肃省农学会

王恒炜

月刊

1001-1463

gsbianjibu@163.com;gsbianjibu@126.com

0931-7614994

730070

兰州市安宁区农科院新村1号

甘肃农业科技/Journal Gansu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甘肃省农科院和甘肃省农学会共同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本刊立足甘肃,面向全国,以促进科技进步、服务科教兴农为宗旨,坚持理论与实际结合,学术与技术并重,普及与提高兼顾的办刊方针,坚持突出西北地方特色和报道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知识性及可读性,适合农业科技工作者,农业院校师生,农村科技骨干和农民技术员阅读参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甘肃寒旱区域划分视角的寒旱农业概念和发展问题研究

    杨肃昌陈潇湘尚明瑞
    99-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甘肃是全国寒旱特征最明显、寒旱区域最为集中的省份,也是寒旱农业活动最集中、最典型的省份.本文结合农业地理学、生态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理论来分析和研究寒旱农业概念等寒旱农业基础理论问题,重点以"寒""旱"气候特征详细划分了甘肃寒旱农业的区域范围,以此分析不同气候类型、地形条件下寒旱农业的特殊性,进而较为全面和系统地提出和诠释了寒旱农业的定义、内涵和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甘肃独特的寒旱区域和寒旱气候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多重性影响,以趋利避害,因势利导,探索具有"寒旱"内在特质的新时期甘肃特色优势农业发展道路.

    寒旱农业农业地理农业区划寒旱区域

    芍药花芽分化及花期调控研究进展

    潘艳花王卫成汤玲唐小刚...
    109-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是芍药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花卉,具有重要的观赏和药用价值,但芍药的花期短而集中,易枯萎导致花的质量降低.适宜的温度、光照、水分、营养和植物激素有助于促进芍药花芽分化和打破休眠.在促成和抑制栽培中,选用早、晚花品种,温度调控和外源物质也可控制芍药的花期.为有效延长芍药的供花时间,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归纳,阐述了芍药花芽分化发育和休眠的生理学机制、促成和抑制栽培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芍药花期调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芍药花期调控促成栽培抑制栽培

    乡村振兴视阈下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研究

    乔德华秦春林陈文杰
    117-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必由之路.乡村振兴是解决我国现阶段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这个社会基本矛盾的战略性举措,产业振兴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抓手,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致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已成为新阶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力军,但规模较小、带动力弱的问题比较突出.鉴于此,结合农民合作社规范提质行动,建议通过强化人才引领与产业支撑、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产业化联合体、推行"村社合一"模式、创新土地流转方式等举措,以有效促进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

    甘肃省乡村振兴产业振兴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对策

    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机械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鞠琪蔡子文白玉龙刘强德...
    123-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在学科交叉融合领域出现了"农业人工智能"模块,这对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介绍了农业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及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机械化中的应用,包括农作物识别、检测,农作物病虫害诊断,农作物生产精准管理和农产品质量分拣等方面,综述了人工智能在以上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及其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人工智能技术农业人工智能

    六倍体小黑麦新品系T-133引种鉴定及特性分析

    郭莹杨芳萍李鸿满杜久元...
    128-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黑麦是小麦和黑麦属间人工杂交形成的新物种,与小麦和黑麦相比,小黑麦的生物产量及蛋白质、赖氨酸含量高,适口性更好,可作为优质禾本科牧草,以促进饲草多元化发展.为了丰富甘肃省饲草种类,给农牧交错区提供高产稳产、耐盐碱、抗寒旱、抗病虫的小黑麦新品种,2013 年从CIMMYT引进了六倍体小黑麦新品系T-133,并经 2014-2020 年连续水旱鉴定、品比试验、生产试验进行引种鉴定.在 2020 年甘肃省不同生态区生产试验中,平均折合籽粒产量 7 814.94 kg/hm2,比对照品种宁春 4 号增产 17.45%;平均生物学产量22.39 t/hm2,比对照品种石大 1 号增产 12.92%.该品系为粮草兼用型,春性,生育期 100~109 d,株高 115~120 cm,穗长 10.0~10.5 cm,可育小穗数 21~24 个,穗粒数 45~50 粒,千粒重 47~56 g.富含铁、锌等微量元素,品质优良,抗病性强.适宜在甘肃河西、中部及生态区域相似的青海、宁夏等高寒旱区种植.

    六倍体小黑麦T-133选育产量栽培技术

    靖远县地方特色农作物种质资源现状分析

    刘治华杨振华王雅丽
    13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全面摸清靖远县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种类、分布、演变及现状,采用座谈交流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靖远县第三次全国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共征集到县域内古老、珍稀农作物地方品种、种植年代久远的育成品种和珍稀、濒危农作物野生近缘植物种质资源 60 份,其中粮食作物 11 份,占 18.3%;蔬菜(含瓜类)22 份,占 36.7%;古老与特有的本地果树品种 13 份,占 21.7%;野生近缘作物资源 12 份,占20.0%;经济作物 2 份,占 3.3%.现种植面积"千亩"以上的有小口大枣、大庙香水梨、河靖坪绿萝卜、吴家湾红萝卜、九队红皮大蒜;种植"百亩"以上的有靖远灯笼辣椒、红苕马铃薯,其余 53 份均零星存在,群体数量极少.并分析了靖远县珍稀、名优、特异作物种质资源种类、分布及其生存现状.

    靖远县农作物种质资源现状分析保护利用经验建议

    不同茄子砧木对大龙长茄生长发育及抗虫性的影响

    李保利牟晓玲李世福王瑞...
    137-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茄子的栽培面积不断增加,病、虫害的发生也不断增多,影响到茄子的产量和品质,而嫁接茄子从产量、品质、抗病虫害等方面均优于普通茄子.为了筛选茄子嫁接的优良砧木,以大龙长茄做接穗,选用托鲁巴姆、圆茄、线茄 3 个品种做砧木,从嫁接成活率、根颈粗、根系面积、茎粗、叶面积、抗虫性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托鲁巴姆为砧木,嫁接成活率最高,为 100%,根颈较粗,根系面积较大,叶面积最大,叶数最多,株高最高,单株最重,最抗白粉虱,死苗率最低,建议在茄子栽培生产中推广应用.

    茄子砧木筛选嫁接托鲁巴姆

    2,4-表油菜素内酯对干旱胁迫下辣椒叶片生理指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白锐琴
    141-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2,4-表油菜素内酯(EBR)是油菜素内酯最活跃的形式之一,能够刺激不同的植物代谢过程.为探究辣椒干旱胁迫条件下花期施用EBR对其抗旱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平椒 7 号为试材,采用盆栽控水法研究了在不同干旱胁迫下喷施 0.4 mg/L EBR对辣椒叶片叶绿素、抗氧化参数、渗透调节参数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条件下,花期喷施0.4 mg/L的EBR能提高辣椒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叶绿素和脯氨酸(Pro)含量,降低丙二醛(MDA)的积累,辣椒果实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Vc含量也有所增加,说明外源EBR可缓解干旱胁迫对辣椒生长的抑制,提高品质.

    辣椒2,4-表油菜素内酯(EBR)干旱胁迫生理指标果实品质

    不同大果型西瓜品种砂田农艺性状及丰产性鉴定

    吕建东杨晓慧
    146-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增强压砂西瓜产业活力,筛选出在砂田种植条件下具备发展潜力的大果型西瓜品种,在宁夏压砂西瓜核心产区对选取的 8 个大果型西瓜品种,从生长势、抗病性、果实性状和产量等方面综合分析了各品种的特征特性.结果表明,供试品种 1912 主蔓长、节间长优势较高,蔓粗最粗,枯萎病、霜霉病、白粉病和炭疽病发病率均为最低,抗病性表现最优,综合表现突出.该品种果实横径最大,为 245.80 mm;果实纵径较大,为333.90 mm;果实中心糖度、边缘糖度均为最高,分别为 12.80%、9.60%;单瓜质量最高,为 9.04 kg,较对照品种金城红金五高 0.53 kg;商品率较高,为 91.33%;西瓜折合产量和商品瓜折合产量也最高,分别为 31 391.20、28 669.58 kg/hm2,较对照品种金城红金五分别增产 6.24%、5.47%.综合以上各项性状表现,认为 1912 种植优势突出,适宜在砂田种植模式进一步推广.

    西瓜品种大果型砂田种植适应性

    天水旱作区胡麻品种引种比较试验初报

    郑尚义
    152-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筛选出适合天水旱作区种植的高产、优质、抗性较好的胡麻品种,以当地主栽胡麻品种陇亚13 号为对照,对 17 个参试品种进行了引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供试胡麻品种的生育期和生育时期差异不明显.陇亚 14 号、晋亚 12号、0559、0523-2-13、09162、0354 田间未发生白粉病,内亚 9 号、陇亚 10 号、陇亚杂 1 号、0818-6-13、0559 和 0354 生长后期田间无倒伏现象.折合产量以晋亚 12 号最高,达 2 035.0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亚13号增产63.36%;天亚9号次之,为1653.5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亚 13 号增产 32.73%;天亚11号、陇亚10号、0559、陇亚杂2号、陇亚14号较高,分别为1466.50、1450.33、1433.83、1402.92、1352.08 kg/hm2,较对照品种陇亚 13 号分别增产 17.72%、16.42%、15.10%、12.62%、8.54%.综合考虑认为,晋亚 12号、陇亚 14 号、陇亚杂 1 号、天亚 9 号主要农艺性状优良、高产优质、抗逆性强,可作为天水旱作区胡麻种植的主推品种;0559 折合产量较高,籽粒饱满且千粒重高,建议适当推广;09162、0523-2-13、0354、陇亚 14 号的株高均高于 75 cm且工艺长度好,可在油纤兼用品种种植区优先选用.

    胡麻品种引种比较试验天水旱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