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王小兵

月刊

gssj@chinajournal.net.cn;gsslsd@163.com

0931-8806314

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广场南路13号统办三号楼410室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Journal Gansu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委批准,出版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甘肃省水利厅主管,公开出版发行的水利水电科技期刊。旨在宣传党和国家的水利水电方针、政策、传播先进的水利水电技术,弘扬水利水电建设成就,促进水利水电事业的全面健康持续发展。刊物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较高的学术性、实用性和较强的可读性。以广大水利水电工作者和有关专业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并供关心支持甘肃水利水电开发建设的各界朋友阅读参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变化环境下武江径流演变特征分析

    崔静思刘树锋关帅张智...
    1-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加剧的双重作用下,水文过程的不稳定性增强,会对河流径流特征和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采用随机森林模型构建了武江流量径流模型,基于未来不同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情景进行水文模拟,分析了不同未来情景下武江流域多项径流特征指标及生态流量的演变规律,同时解译了不同变量对模型预测准确性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未来武江流域降水增多、气温升高,城市用地更加集中;随机森林模型在武江流域径流模拟中表现出较高的模拟精度,NSE达到0.66,RE在5.61%以内;在未来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武江流域径流总量、丰枯水期流量减少,而气候变化的影响效果相反;在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影响下,武江流域的丰枯流量分化程度增大,生态流量破坏率降低了 7.26%~12.01%,而生态流量最大破坏深度上升了 0.15%~8.65%;在武江流域径流预测中,气候变化的影响明显大于土地利用,其中降水是最重要的预测因素,其相对重要性达到65%.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将进一步导致武江流域未来的丰枯流量分化,且特枯季生态流量保障风险进一步增大.

    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变化生态流量随机森林模型武江流域

    基于灰色模型的黄河流域(甘肃段)供水总量分析与预测

    冷智雯卢小波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对黄河流域(甘肃段)供用水资料的统计分析,采用灰色预测模型进行了未来10年的供水量预测.结果显示,黄河流域(甘肃段)2008-2023年平均供水量为40.32亿m3,地表水供水占主导地位,占比84.7%,供水量呈逐年下降趋势.用水以农田灌溉用水量最大,占比57.8%,农田灌溉、工业和城镇公共用水量呈减少趋势,林牧渔畜、居民生活用水量呈增加趋势.灰色预测模型平均级比偏差为0.033,相对残差为0.028,拟合程度较好,预测未来10年平均供水量呈不明显减少趋势.

    黄河流域供水灰色预测GM(1,1)模型供水分析

    基于VMD-SSA-CNN-LSTM算法的超长钢板桩围堰变形预测

    王萍施振跃张振刘影...
    1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预测钢板桩围堰在基坑降水和开挖过程中的演变态势,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与麻雀搜索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SSA),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以及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的多因素围堰桩水平变形预测的方法.以苏州金鸡湖湖底隧道项目为研究对象,利用VMD-SSA-CNN-LSTM模型对I-WD23测点的围堰桩水平位移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所提预测模型在测试集上的MAE、RMSE和MAPE分别为0.26、0.31和7.11,均低于其他对比模型,验证了模型在钢板桩围堰水平变形预测问题上的有效性.另外,选取I-WD10测点的围堰桩水平变形实测数据对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了验证,证明了 VMD-SSA-CNN-LSTM模型的适用性.

    围堰变形预测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变分模态分解麻雀搜索算法

    迁址启事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编辑部
    21页

    变质岩公路隧道承压水形成条件研究及涌水量预测

    桑红朱佳熊能黄宏...
    2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常条件下,变质岩多具弱透水性或不透水特性,富水性总体较差.因此,变质岩公路隧道施工及运营期间涌水量较小,对隧道建设的影响往往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在局部构造特别是导水断层作用下,岩体裂隙发育,透水性增强,隧道局部洞身段涌水量会增加,甚至可能出现承压水,其对隧道工程安全的影响不容忽视.针对十巫北高速公路青岩隧道可能存在的承压水风险,综合运用水文地质调绘、工程物探、水化学及氢氧同位素示踪、抽注(压)水试验等多种手段,在划分隧址水文地质单元的基础上,查明了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分析研究了承压水形成条件.采用多种方法估算了隧道涌水量,并进行了对比分析,为十巫北高速青岩隧道的科学设计和安全施工提供了地质依据.

    变质岩公路隧道水文地质承压水涌水量预测

    直剪加载下岩体能量演化及声发射特征数值模拟研究

    彭文彬郭豪杰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节理倾角和法向应力对岩石材料剪切响应的影响,利用PFC 2D软件构建了黏结颗粒模型(Bonded Particle Model,PBM),分析了岩石材料破坏时的能量演化及声发射特征,提出了一种较为快速的直剪模拟校正方法,以及利用PBM模型计算能量和声发射计数的方法.结果表明:U(总能量)及Ue(应变能)都随节理倾角的变化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Ud(耗散能)则没有明显变化;U、Ue及Ud都随法向应力增大呈线性增长趋势,而岩石内部应变能与耗散能之比保持不变;低法向应力下,声发射事件在峰值前后阶段较少,其声发射计数峰值较高,高法向应力下,声发射活动在峰值前后阶段都较为活跃,其声发射计数峰值相对较低;由于岩体的各向异性,节理倾角及剪切方向都会影响岩体的声发射计数峰值.

    岩体能量法向应力节理倾角声发射数值模型PFC2D

    薄壁方钢管原木组合短柱轴心受压有限元分析

    卢华鑫廖继飞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钢管原木组合(Timber-Filled Steel Tubular,TFST)柱相比钢管混凝土(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CFST)柱具有更高的强重比,而且树木生长过程中会吸收CO2,是一种负碳建材.钢管原木组合柱是钢管混凝土柱的一种很有前景的替代品,特别是对于装配式混凝土构件.为了研究TFST柱在轴心受压作用下的力学性能,构建了一种TFST柱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结合现有的试验数据进行了验证.该模型考虑了木材的正交各向异性特性,能够快速准确地得到钢管和木柱相互作用的数据.分析数据发现,TFST柱可以实现组合承载力"1+1>2"(TFST柱承载力大于"纯钢管+纯木柱"的极限承载力)的组合效果,证明TFST柱拥有比较好的组合性能.利用验证后的建模技术,通过扩展参数研究了 TFST柱的轴心受压行为,研究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钢管壁厚、钢管屈服强度等级和钢管外壁四周围压.根据数值模拟结果,总结了不同参数对TFST柱轴心受压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TFST组合短柱数值模拟轴心受压极限承载力ABAQUS软件包

    峡谷水库三角高程测量方法的改进研究

    任远杨伟星商永杰
    41-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统一淤积测量项目的高程基准,克服峡谷水库高程测量的困难,快速精确地测定控制点的高程,分析研究了传统三角高程测量方法的原理、特点及精度要求,提出了改进思路和方法.采用超精全站仪观测了 45.2 km高程导线,灵活控制主要误差,每千米三角高差观测误差为±2.9 mm,满足三等高程测量±3.0 mm的精度要求.新方法既继承了传统方法的优点,又弥补了其不足,较好地解决了峡谷水库高程测量的困难,且操作便捷、精度可靠,可以替代三等水准测量.

    三角高程传统方法改进测量精度峡谷水库

    抽水蓄能电站小断面地下洞室TBM快速拆机施工技术

    陈健华昌国锴凌远窍黄文锋...
    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断面硬岩隧洞掘进机(Tunnel Boring Machine,TBM)作为一种机械化程度很高的隧洞掘进设备,广泛应用于抽水蓄能电站地下洞室开挖.其中,直径3~4 m的超小断面TBM主要应用于地下厂房自流排水洞及排水廊道等小断面隧洞的开挖.当隧洞掘进贯通完成后,需要拆除TBM.由于小断面隧洞空间狭窄,往往需要通过扩挖洞室和布置专门的起吊设备来进行TBM洞内拆机,造成工期延长、成本增加.结合南宁抽水蓄能电站自流排水洞TBM在地下厂房实现高效、小损伤拆机的实践和成功经验,总结了小断面TBM地下厂房快速拆机施工技术.

    地下洞室小断面TBM快速拆机抽水蓄能

    枫树坪水库库区及坝体坝基渗漏处理措施

    陈世莲
    54-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枫树坪水库位于砂岩和灰岩交汇地带,库区及坝基基岩中存在溶洞及裂隙,坝体填筑料均匀性较差,压实度较低,出现了多次跌窝险情,坝后坡存在异常渗漏现象.针对存在的渗漏问题,对溶洞采取混凝土填塞、坝前库盆铺设黏土铺盖、坝体增设垂直防渗墙、坝基实施帷幕灌浆.防渗处理后,坝后渗漏量相比处理前减少了 54%,防渗墙后的测压管内坝体浸润线下降了 7.0~9.0 m,达到了良好的防渗效果.

    灰岩溶洞渗漏量防渗墙帷幕灌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