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高速铁路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高速铁路技术
高速铁路技术

秦小林

双月刊

1674-8247

gstl2010@creegc.com

028-86445544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通锦路3号

高速铁路技术/Journal HIGH SPEED RAILWAY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动车组中压保持策略对低速过电分相的影响分析

    张南
    64-7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速铁路电分相设置关系到列车行车秩序和安全,应在设计阶段统筹考虑电分相设置方案,为运营创造良好条件.本文在系统介绍电分相结构、动车组惰行过电分相原理和动车组中间直流电压保持策略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动车组"中压保持"策略对低速过分相的影响,采用牵引仿真软件模拟不同坡度下列车过分相情况,提出基于"中压保持"策略逻辑下电分相设置要求,并针对西南地区某高速铁路联络线进行实例分析,为高速铁路电分相设计和行车组织提供参考.

    电分相中压保持高速铁路动车组过分相

    三维参数化技术在接触网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张旭峰朱珺娥吴进桐王彦哲...
    72-77,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开挖下锚洞隧道棘轮下锚补偿装置为例,通过分析产品结构、安装技术条件,建立隧道断面尺寸、转向滑轮安装高度、导线高度、接触悬挂结构高度、下锚抬高与棘轮底座结构尺寸之间的几何关系,利用三维软件参数化建模功能,实现产品参数化驱动、变量批量赋值、批量生成实例模型及图纸、自动生成物料BOM、自动实现数据集成传输,从而直观评价产品结构与实际安装条件的匹配性,避免因接口尺寸、规格误差导致的安装不匹配问题,提高产品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通过数据集成化探索,基于三维参数模型的基础上实现三维实例模型设计、二维CAD图纸输出、产品BOM输出及与PLM系统智能集成.

    结构几何关系参数化驱动批量生成实例设计质量设计效率系统集成

    高速铁路无线闭塞中心仿真培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张锐陶玉凤苏琛高帅...
    78-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高速铁路运维人员对无线闭塞中心原理和操作的学习需求,提高现场一线电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故障应急处理能力,本文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和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建模方法,设计了一套高速铁路无线闭塞中心仿真培训系统.该系统依据行业标准进行设计,具有详细设备原理和故障类型的专业性培训内容,功能全面,运行稳定,满足现场高速铁路信号工等专业技术人员的日常培训需求,能够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高速铁路无线闭塞中心计算机仿真培训系统UML

    考虑支座温度的隔震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黎蔚诗申允杨可石川清...
    8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估采用橡胶支座的隔震结构在不同温度下的抗震性能,采用力学性能试验分析橡胶支座力学参数随温度变化规律,建立隔震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分析支座温度相关性对其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温度从20℃降低到-25℃,LRB500 滞回曲线峰值荷载显著增大;屈服后刚度、等效刚度、屈服荷载和等效阻尼比分别增大21.1%、32%、42.7%和11.1%;LNR500 的滞回曲线变化幅度较小,等效刚度增大19.0%;(2)环境温度变低导致隔震层的总刚度和总屈服荷载变大,导致隔震体系的减震效率降低,上部结构的底部剪力、最大层间位移角和结构顶部加速度均较大幅度增加;(3)低温条件下,隔震支座的最大剪力、最大位移、轴向最大面压和最小面压均产生较大幅度变化,甚至会进入极限状态,危及隔震体系的安全性;(4)环境温度对橡胶支座力学性能以及隔震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非常显著,隔震结构设计时必须通过试验或有限元法,结合场地气象条件进行温度效应分析.

    橡胶隔震支座压剪试验温度相关性隔震结构地震响应

    非均匀顶推力作用下大断面矩形顶管隧道管节施工力学性能研究

    陈然刘炳杰崔光耀
    9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非均匀顶推力下大断面矩形顶管隧道管节的施工力学性能,本文依托某城市火车站涉铁预埋地下通道工程,通过建立模型,设置5 种不同非均匀顶推力工况,对比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管节最大主应力、最小主应力和剪应力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在非均匀顶推力作用下,各工况各管节初始顶推时最大主应力、最小主应力和剪应力值最大;随着管节所承受不均匀顶推力增加,同一工况同一管节所受最大主应力、最小主应力和剪应力随之增加;随着顶管工程进行,各管节最大主应力、最小主应力和剪应力也随之减小.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矩形顶管隧道大断面管节非均匀顶推力施工力学

    西部山区某深埋长大隧道地应力特征及大变形危险性分析

    刘伟常兴旺周航张宇琦...
    98-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隧道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区域地质构造作用强烈,加之深切河谷地形地貌的影响,隧道建设中面临的高地应力问题异常复杂.通过在工程区布设8 个钻孔,采用水压致裂法获取了62 段地应力数据与25 段定向印模测试数据,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室内试验和初始地应力场反演分析等,研究分析隧道工程区地应力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现场地应力测试结果显示,工程区整体上以水平构造应力为主,最大水平主应力优势方向为NE~NEE向,与区域地应力背景值基本吻合;(2)初始地应力场反演分析结果表明,隧道轴线最大水平主应力SH 为 7.7~26.28 MPa,最小水平主应力 Sh 为 4.1~18.6 MPa,垂向主应力 Sv 为 5.2~29.3 MPa,工程区应力场类型主要为走滑型断层(SH>Sv>Sh),局部区段为正断层(Sv>SH>Sh),隧道沿线93.84%的区域处于高到极高地应力状态,具备发生大变形的高地应力条件;(3)基于铁路隧道大变形双指标分级标准,隧道全长20 247 m,发生软岩大变形段落总长7 230 m,占比35.71%;其中轻微大变形5 960 m,占比29.4%;中等大变形1 010 m,占比4.99%;强烈大变形260 m,占比1.28%.本文研究内容和结论可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西部山区长大深埋隧道前期勘察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深埋长大隧道西部山区水压致裂法地应力特征大变形

    旋喷桩加固黄土区重载铁路隧道基底效果分析

    张亚辉刘勇韩乃杰徐强...
    104-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土地区土体因其湿陷性较大,导致基底稳定性较差,道床、基底等均可能在列车的动力振动作用下发生基底下沉、开裂、翻浆冒泥等病害,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重载铁路的发展,影响了列车的运行安全.依托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石楼隧道,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针对旋喷桩加固效果进行计算分析,首先针对在隧道施工期间旋喷桩的加固效果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在无旋喷桩加固时,仰拱部分最大隆起量为 16.3 cm,采用旋喷桩加固后,最大隆起量降低为5.66 cm,且仰拱各测点的变形量的变化幅度减小,说明旋喷桩不仅起到了减小围岩变形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围岩稳定性.其次对运营期间旋喷桩对于改善仰拱动力响应效果方面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当采用旋喷桩时,仰拱中心位置最大位移振幅由2.51 cm降低至 0.69 cm,降幅达72.5%;加速度响应方面,仰拱中心位置的加速度峰值最大,其值为3.29 m/s-2,较无加固时的5.11 m/s-2降低了近36%.

    重载铁路隧道黄土加固动力响应

    艰险山区铁路施工供电工程规划布局研究

    罗毅
    11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持续可靠的电力供应对于保障艰险山区铁路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艰险山区铁路工程特点,从施工供电工程的全生命周期角度,通过研究施工用电需求、施工供电方案和永临结合方案,提出了施工供电工程规划布局的总体思路和做法,以期为艰险山区铁路勘察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艰险山区铁路施工供电工程全生命周期规划布局

    大规模铁路路基横断面边坡措施设计方法

    刘龙白青波李艳张凤维...
    117-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大规模铁路路基横断面边坡措施设计场景,提出了边坡措施组合的概念,将不同边坡措施由路肩至坡脚/堑顶串联为一个边坡措施组合,并设置其匹配条件.通过与各横断面左、右侧的路基类型、路基高度、措施类型等条件的匹配,从边坡措施组合数据库后返回条件吻合的边坡措施组合,完成相关设计.该方法具有设计效率高、通用性强等优点,已在包银、沈白、潍烟、集大原等多条铁路中得到应用,助力铁路路基横断面边坡设计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该方法不限于铁路领域,也可对市政道路、公路等领域的路基边坡设计方法升级提供借鉴.

    铁路路基横断面边坡措施组合数据库

    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栈桥结构设计及结构特性研究

    温希华
    12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施工栈桥为案例,对施工栈桥设计要点及结构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得到以下研究成果:栈桥结构创新设计了可拆卸式桩头,方便了钢管桩的安装以及重复利用;桥台采用钢管桩+挡板结构形式,既充分利用杆管桩横向抗弯能力,还有效节省挡土墙结构材料;通过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栈桥在各种横向、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及变形情况,计算结果满足要求.研究结果对类似河床高程变化大、强冲刷条件下的栈桥设计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借鉴意义.

    施工栈桥可拆卸式桩头有限元计算模型栈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