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硅酸盐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硅酸盐通报
中国硅酸盐学会 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
硅酸盐通报

中国硅酸盐学会 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

闫法强

月刊

1001-1625

gsyt123@126.com

010-65492968/4890/2963

100018

北京市朝阳区东坝红松园1号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733信箱

硅酸盐通报/Journal Bulletin of the Chinese Ceramic Socie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内容包括:具有创造性的研究论文和阶段性研究通报,并以快讯的形式简短、迅速地报道有关方面的重要成果;国内外有关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的现状与进展的总结和评述;传播基础知识,探讨和介绍交叉学科和边沿学科,交流生产技术经验和企业管理经验,以促进科研成果的开发、利用,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文章;报道学术动态及学会的活动情况和科技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焚烧飞灰火山灰活性测试及评价方法研究

    陈佳庆陈萍谢育朦王寅...
    295-3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资源化利用正受到关注,火山灰活性是其应用的重要性能,但目前缺乏可靠的火山灰活化评价方法.鉴于粉煤灰与焚烧飞灰均是焚烧产物,借鉴现有粉煤灰的火山灰活性评价方法,从物质组成(成分结构分析法)、胶凝性能(强度指数法)和化学反应(结合水含量法)三个角度对两种焚烧飞灰(炉排炉、流化床)进行火山灰活性测试和分析,同时与三个等级粉煤灰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成分结构分析法和强度指数法均可用于评价焚烧飞灰的火山灰活性,而结合水含量法不适用;非晶相硅铝含量可以作为火山灰活性的表征指标,与强度指数具有一定相关性;强度指数法测试结果受非晶相硅铝与钙相对含量的影响,对于焚烧飞灰,14 d胶砂强度指数即可反映其火山灰活性,而对于粉煤灰,需要考虑采用90 d甚至更长龄期的强度指数来进行评价.

    焚烧飞灰火山灰活性非晶相硅铝含量成分结构分析法强度指数法结合水含量法

    高温下氮化硅陶瓷摩擦磨损性能的演变及机理研究

    刘文进周国相杨治华贾德昌...
    302-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Si3N4陶瓷因具有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损、高硬度等特点,在高温耐磨损领域的应用备受关注.本文研究了高温下Si3N4陶瓷与C/SiC陶瓷或GH214合金摩擦时的平面摩擦磨损性能及磨损机理.结果表明:Si3N4陶瓷和C/SiC陶瓷对磨时,随着温度升高,摩擦系数先增大后减小;当温度为1 200℃时,Si3N4陶瓷平均摩擦系数低于0.4,且其磨损表面出现磨痕、磨粒和SiO2氧化膜,磨损形式主要为磨粒磨损和氧化磨损.Si3N4陶瓷与GH214合金对磨时,随着温度升高,摩擦系数增大,陶瓷样品表面出现明显的金属氧化物层,其磨损形式主要为粘着磨损和氧化磨损.Si3N4陶瓷与两种对磨材料摩擦时,氧化磨损均产生氧化膜并对Si3N4陶瓷均有保护和润滑作用,可有效减少Si3N4陶瓷基体的磨损,提高Si3N4陶瓷的磨损使用寿命.

    Si3N4陶瓷摩擦系数平面摩擦磨损磨损机制高温摩擦性能

    碳源对反应烧结碳化硅性能的影响

    张喜飞陈定顾华志黄奥...
    312-316,3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炭黑和石墨为碳源,控制碳添加量为10%(质量分数,下同),研究了不同炭黑、石墨比例对反应烧结碳化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炭黑添加量为4%、石墨添加量为6%时,反应烧结碳化硅的力学性能较佳,此时抗弯强度为251.7 MPa,断裂韧性为4.29 MPa·m1/2.通过XRD检测及对XRD谱进行Rietveld精修,分析发现炭黑添加量为4%、石墨添加量为6%的反应烧结碳化硅中的游离Si含量为24.44%(质量分数),而石墨添加量为10%的反应烧结碳化硅中的游离Si含量为28.57%(质量分数),相比前者游离Si含量较高,减少游离Si的含量可以提高反应烧结碳化硅的力学性能.

    反应烧结碳化硅炭黑石墨力学性能游离Si

    聚乙二醇对硅酸盐胶黏剂适用期与性能的影响

    沈镇强王玉丹曹先启宋来明...
    317-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硅酸盐胶黏剂在空气中裸露时表面固化成膜导致的适用期过短问题,向硅酸盐胶黏剂中加入聚乙二醇(PEG)进行改性,使用流变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热重红外质谱联用仪和万能拉力机系统研究了胶黏剂的适用期、流变性能、微观形貌、分子结构、热稳定性及粘接性能.结果表明:当硅酸盐胶黏剂中PEG掺量为6%(质量分数)时,适用期延长至50 min;PEG在胶黏剂内部分布均匀,显著改变了胶黏剂的致密性与触变性;由Arrhenius方程计算出的预固化活化能由8.47 kJ/mol提高至12.61 kJ/mol;PEG不影响体系粘接性能,对同类型硅酸盐胶黏剂适用期也具有良好的延长效果.

    硅酸盐胶黏剂聚乙二醇适用期流变性能粘接性能

    花岗岩废料与玻璃废渣制备发泡陶瓷的研究

    赵成琳袁文海董祎然姜葱葱...
    329-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花岗岩废料和玻璃废渣为原料、SiC为发泡剂,采用粉末烧结法制备了高孔隙率、低吸水率的全固废发泡陶瓷,探究了花岗岩废料和玻璃废渣配合比、烧结温度、发泡剂掺量对发泡陶瓷孔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岗岩废料形成了发泡陶瓷的骨架结构,玻璃废渣具有助熔作用;当玻璃废渣掺量为20%(质量分数)时,烧结温度降低了 40℃.在1 110~1 150 ℃下制备的发泡陶瓷抗压强度为2.23~0.41 MPa,体积密度为468.41~326.31 kg/m3,孔隙率为79.15%~86.81%,吸水率为0.96%~1.00%,平均孔径为0.49~1.43 mm,实现了对发泡陶瓷孔径的有效调控,满足了不同应用场景对发泡陶瓷不同孔径的需求.本研究为花岗岩废料和玻璃废渣的规模化利用及不同孔径发泡陶瓷的制备提供了技术支持.

    发泡陶瓷花岗岩废料玻璃废渣固废利用孔结构碳化硅

    复合添加MgO和La2O3对纳米微晶氧化铝陶瓷微观结构的影响

    李慧张金平高景霞王二萍...
    339-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纳米微晶氧化铝磨料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高精度磨削能力,且性价比较高,在机械制造、轴承、模具、汽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潜力.本研究以勃姆石(γ-AlOOH)为原料,MgO、La2O3为添加剂,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合成纳米微晶氧化铝.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从头算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计算研究了添加剂对微晶氧化铝相转化、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添加MgO和La2O3可以使氧化铝中间相θ-Al2O3向α-Al2O3转化的温度从1 257℃降低到1 105 ℃,将致密化温度从1 600 ℃降低到1 350 ℃,将微晶氧化铝的晶粒尺寸从1.04 mm减小到120 nm,实现了低温致密烧结.

    纳米微晶Al2O3MgOLa2O3溶胶-凝胶添加剂低温烧结

    利用不锈钢渣制备微晶玻璃的研究进展

    沈月周亚辉贾璐贾路瑶...
    347-3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固体废弃物逐年增加,由其带来的环境与资源问题不容忽视.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制备微晶玻璃材料是固废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该方法还可实现有害重金属元素的固化,减少环境危害.本文基于不锈钢渣的来源与特性,对比分析了不锈钢渣无害化处理的常见方法.针对不锈钢渣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问题,重点综述了利用不锈钢渣制备微晶玻璃过程中主要成分对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另外,基于微晶玻璃对重金属元素的固化研究现状,重点讨论了微晶玻璃对不锈钢渣中Cr、Ni、Mn重金属元素的固化;最后对不锈钢渣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不锈钢渣微晶玻璃重金属固化无害化处理

    废液晶玻璃再生制备低膨胀硼硅玻璃及其理化性能研究

    田英良袁智淳赵志永穆广涵...
    354-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废液晶玻璃的高值化再生利用,以废液晶玻璃作为主要原料,石英砂、硼酸、纯碱为辅助原料,制备了低膨胀硼硅玻璃.通过浮力法、压痕法、石英膨胀法和重量试验法,探究了废液晶玻璃和辅助原料(Na2O和B2O3)掺量对玻璃理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废液晶玻璃掺量增加,玻璃密度、线热膨胀系数和耐酸质量损失增大,维氏硬度和耐碱质量损失减小;随着辅助原料中Na2O含量增大,玻璃密度、线热膨胀系数、耐酸质量损失和耐碱质量损失增大,维氏硬度减小;随着辅助原料中B2O3含量增大,玻璃密度和维氏硬度减小,线热膨胀系数和耐酸耐碱质量损失增大;当废液晶玻璃、辅助原料中Na2O和B2O3质量分数分别为60.00%、1.00%和14.72%时,玻璃维氏硬度最大、密度和线热膨胀系数最小,分别为7.143 0 GPa、2.309 7 g·cm-3和3.531 7 ×10-6 ℃-1;当废液晶玻璃、辅助原料中Na2O和B2O3质量分数为60.00%、3.00%、9.72%时,玻璃耐酸质量损失最小,为0.614 0 mg·cm-2;当废液晶玻璃、辅助原料中Na2O和B2O3质量分数为70.00%、2.00%、11.67%时,玻璃耐碱质量损失最小,为1.214 0 mg·cm-2.

    废液晶玻璃低膨胀硼硅玻璃密度维氏硬度线热膨胀系数耐酸碱性能

    氧化石墨烯辅助仿生矿化原位合成羟基磷灰石

    张彪石淇铭白梓恒刘泓宇...
    363-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羟基磷灰石(HAp)是一种与人体骨骼成分类似的无机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本文以氧化石墨烯(GO)为模板,通过模拟体液(SBF)仿生矿化原位合成了 HAp纳米粒子.通过SEM、XRD、EDS和拉曼光谱等测试分析研究了矿化时间、SBF/GO体积比对矿化产物物相组成、形貌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矿化处理后的GO表面形成了大量均匀分布的类骨HAp.随着矿化时间延长和SBF体积占比增大,矿化产物的尺寸及数量增大,GO层间距逐渐扩大.本研究验证了 GO辅助合成HAp的可行性,拓展了仿生矿化法的应用领域.

    仿生矿化氧化石墨烯羟基磷灰石模拟体液原位合成粒径变化

    EDTA-LDH/zeolite制备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

    谢修鑫廖立兵雷馨宇王丽娟...
    370-3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用水热法和焙烧还原法两步合成了乙二胺四乙酸-水滑石/沸石(EDTA-LDH/zeolite)复合材料,并将其用于去除水溶液中的Cd2+、Pb2+、Cu2+,系统研究不同条件下EDTA-LDH/zeolite对单一及混合重金属离子溶液中Cd2+、Pb2+、Cu2+的吸附效果与吸附机制.结果表明,当EDTA-LDH/zeolite投加量为0.05 g、重金属离子浓度为1 500 mg/L、pH值为6.5、吸附时间为24 h时,EDTA-LDH/zeolite吸附性能最佳.重金属离子间存在竞争吸附,EDTA-LDH/zeolite对Cd2+、Pb2+、Cu2+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65.33、98.35和108.51 mg/g.去除过程中沉淀作用、表面络合、螯合反应等多种机制协同作用,去除行为均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与拟二阶动力学模型.

    LDH沸石EDTA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