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硅酸盐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硅酸盐通报
中国硅酸盐学会 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
硅酸盐通报

中国硅酸盐学会 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

闫法强

月刊

1001-1625

gsyt123@126.com

010-65492968/4890/2963

100018

北京市朝阳区东坝红松园1号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733信箱

硅酸盐通报/Journal Bulletin of the Chinese Ceramic Socie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内容包括:具有创造性的研究论文和阶段性研究通报,并以快讯的形式简短、迅速地报道有关方面的重要成果;国内外有关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的现状与进展的总结和评述;传播基础知识,探讨和介绍交叉学科和边沿学科,交流生产技术经验和企业管理经验,以促进科研成果的开发、利用,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文章;报道学术动态及学会的活动情况和科技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PVA-铁尾矿砂混凝土抗折性能研究

    朱利帅谢群惠婧赵鹏...
    593-6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固废再生利用,将铁尾矿砂部分替代细骨料并掺入PVA纤维,制备出具有良好和易性的PVA-铁尾矿砂混凝土,通过标准抗折试验研究了不同铁尾矿砂替代率与PVA纤维掺量对混凝土抗折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PVA纤维掺量为0%和0.1%(质量分数,下同)时试件发生贯通型开裂脆性破坏,而PVA纤维掺量为0.2%和0.3%的试件破坏时裂缝宽度明显减小且未贯通.当铁尾矿砂替代率为30%、PVA纤维掺量为0.3%时,试件跨中挠度和抗折强度均达到最大值,较普通混凝土分别提高了22.04%和6.57%.当铁尾矿砂替代率超过30%时试件抗折强度和跨中挠度会显著下降.与单掺PVA纤维相比,混掺PVA纤维与铁尾矿砂的试件变形能力增强更明显.由XRD谱可知,30%铁尾矿砂替代率下试件中C-S-H凝胶与钙矾石生成量最多,能显著提高材料强度.

    混凝土铁尾矿砂PVA纤维抗折性能替代率纤维掺量

    三种固废改性生土材料配方设计及力学性能研究

    张坤付智勇张凌寒杨文豪...
    603-616,6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善生土材料的力学性能,本研究以铁尾矿、煤矸石、电石渣、油泥与水泥等材料作为掺和料对生土进行改性.基于单形格子法设计配方,对3种配方、180个改性生土试件进行抗压强度试验,研究不同因素对试件破坏形态、抗压强度和试验数据离散性的影响;利用频数分析法,研究了固废改性生土材料的最优配方;通过CT扫描,从细观层面分析受荷后材料内部的分形和孔隙.结果表明:改性生土试件抗压破坏形态基本相同,极限位移受掺料影响显著.以煤矸石与电石渣、铁尾矿与水泥、油泥与水泥作为掺和料均可大幅提高改性生土试件的力学性能,掺和料种类、掺量对改性生土试件强度及数据离散性影响显著.经过频数寻优,3种配方的理想强度掺和料配比分别为1)铁尾矿 12.1%~19.5%(质量分数,下同)、水泥 13.9%~19.1%、生土 65.5%~69.9%;2)电石渣 6.7%~14.1%、煤矸石 8.9%~11.8%、生土 76.7%~81.8%;3)油泥 11.4%~14.4%、水泥 17.4%~19.4%、生土 67.1%~70.5%.材料内部的分形和孔隙特征稳定,表现出较小的波动性和良好的密实性.

    改性生土固废利用抗压强度配方设计频数分析法

    固废基盾构惰性同步注浆材料力学性能及抗水分散性研究

    洪侨亨贺雄飞张明朗唐刚...
    617-6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典型固废矿渣微粉、粉煤灰、硅灰为原料制备固废基盾构惰性同步注浆材料,采用六因素五水平正交试验,开展了注浆材料力学性能及抗水分散性的试验研究.结果发现:增大碱激发剂模数,减小其掺量,则浆液抗压强度下降;水胶比、膨水比对浆液抗动水冲刷能力的影响较大;碱激发剂掺量和水胶比是影响浆液水陆强度比的主要因素.根据正交试验极差分析和综合性能平衡,确定了注浆材料的优选配合比:水胶比1.00,胶砂比0.45,膨水比0.35,减水剂掺量1.5%(质量分数),碱激发剂模数1.6,碱激发剂掺量20%(质量分数),此时注浆材料28 d抗压强度为13.02 MPa,水陆强度比为80.83%,3 h动水冲刷质量损失率为5.62%;并开展了稠度、凝结时间、泌水率和结石率等性能试验,测试指标均达到了活性浆液的要求.以上研究为工业固废在盾构注浆技术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和实验依据.

    工业固废注浆材料惰性浆液正交试验力学性能抗水分散性极差分析

    用于石窟岩体裂隙防渗的偏高岭土复合灌浆材料水化性能研究

    陈嘉琦王金华严绍军田野晨曦...
    627-6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偏高岭土复合灌浆材料是一种在水泥中大比例掺入偏高岭土的无机灌浆料,被应用于石窟岩体裂隙防渗灌浆工程领域.本文通过水化热、XRD、FTIR、SEM-EDX测试手段研究了二元和三元偏高岭土复合灌浆材料的水化过程及产物特征,并结合力学性能及水溶盐测试分析了该材料应用于石窟裂隙灌浆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大比例掺入偏高岭土的水泥材料反应程度较低,但偏高岭土的稀释效应、火山灰反应以及活性Al的电荷补偿效应对降低水溶液盐碱含量起到积极作用.硅灰的掺入能提升三元复合灌浆材料的水化程度及力学强度,然而水化产物Al/Si的降低不利于K+、Na+吸附.偏高岭土复合灌浆材料在石窟水害治理中是一种相比普通硅酸盐水泥更加安全的材料,与石窟环境具有更好的兼容性;作为辅助胶凝材料,偏高岭土在减少K+、Na+浸出方面相比硅灰更有优势.

    灌浆材料偏高岭土火山灰反应电荷补偿效应石窟保护兼容性

    多孔陶瓷隔热材料的研究进展

    王蒙蒙隋学叶綦开宇徐杰...
    637-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孔陶瓷内部具有大量相通或封闭孔隙,孔径和孔隙的分布及连通性等微观结构特征对材料的物理性能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多孔陶瓷隔热材料的优良特性及广泛的应用前景,并总结了近几年多孔陶瓷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研究进展,提出了多孔陶瓷材料的发展现状及普遍面临的问题,并指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以期为后续开发更多优异性能的多孔陶瓷隔热材料提供参考.

    多孔陶瓷制备方法孔隙结构隔热性能发展现状

    钛酸钡与铌酸钾钠无铅压电陶瓷研究进展

    许明浩花开慧曾群邸博...
    649-658,6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钛酸钡(BaTiO3)和铌酸钾钠(K0.5Na0.5NbO3)压电陶瓷因具有环境友好、电学性能良好、居里温度较好等优势而成为国际高新技术材料研究的前沿热点,有望替代部分铅基压电陶瓷应用于国防、航空航天、通信等领域的电子器件中.本文综述了BaTiO3和K0.5Na0.5NbO3压电陶瓷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从构造相界调控压电性能、BaTiO3基压电陶瓷的材料体系设计、K0.5Na0.5NbO3基压电陶瓷的热稳定性及改善、压电陶瓷的新型成型及烧结工艺等方面进行客观分析和总结,并展望了两种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为开发高性能无铅压电陶瓷提供参考.

    无铅压电陶瓷K0.5Na0.5NbO3BaTiO3相界热稳定性

    AlN/YAlO3复合陶瓷的抗热震性能

    吕绪明张云汉石国华王嘉炜...
    659-665页
    查看更多>>摘要:AlN陶瓷硬度高、脆性大,难以烧结致密,作为熔炼容器时会因高温变形或被温度变化引起热冲击破坏.将YAlO3作为颗粒增强相加入AlN中,通过无压烧结方法制备AlN/YAlO3复合陶瓷,研究不同温度下AlN/YAlO3复合陶瓷的抗热震性能,分析热震前后AlN/YAlO3复合陶瓷的物相结构、断口形貌和表面形貌,并阐明热震损伤机理.结果表明,在AlN陶瓷中加入YAlO3能够促进AlN陶瓷的烧结,将致密度提升至98.37%,同时细化晶粒,提高AlN/YAlO3复合陶瓷的抗弯强度和抗热震性能.在温度较高的热震试验中,当热震温度升高至600 ℃后,AlN/YAlO3复合陶瓷的抗弯强度和残余强度保持率显著高于AlN陶瓷,表明添加YAlO3能够有效提高AlN陶瓷的抗热震性能,这主要归因于微裂纹增韧及裂纹的偏折、分叉等机制的协同作用减缓了AlN/YAlO3复合陶瓷抗弯强度的降低速度.此外,当热震温度达到1 000 ℃时,AlN发生氧化生成Al2O3,导致AlN/YAlO3复合陶瓷抗弯强度降低.

    AlN/YAlO3复合陶瓷抗热震性能抗弯强度强度保持率表面形貌断口形貌

    熔融石英陶瓷材料介电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崔唐茵王鹏刘瑞祥王洪升...
    666-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备熔融石英陶瓷,通过XRD、SEM和电性能网络分析仪对陶瓷样品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介电性能进行分析,研究了熔融石英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因素,为筛选制备石英陶瓷材料最优工艺方案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材料制备工艺一定时,制备不同厚度的石英陶瓷板,平铺烧结,同一块方板沿垂直方向自上而下,密度逐渐下降,密度与介电常数呈正相关,密度每上升0.01 g/cm3,介电常数对应上升0.01~0.02,密度对损耗角正切数值影响不大;同一块板同样厚度位置,边角与中间位置的密度几乎没有变化;同一块板,同样厚度方向,介电常数变化不大;石英陶瓷板中引入松香导致试样更致密,密度升高,介电常数随之增大;相同密度的试样,采用不同的介电测试方式计算所得的介电常数有约0.03的偏差.

    熔融石英陶瓷凝胶注模成型坯板厚度坯板密度松香介电性能

    气藏型低密度陶粒支撑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邢莉孙晓思白频波王凯悦...
    673-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开采煤层气、页岩气等气藏资源过程中,陶粒支撑剂的产品性能尤为关键,合成密度小、强度高的支撑剂是实现气藏高产率的重要指标.本文在传统矾土系陶粒支撑剂的基础上,添加煤矸石(RCG)、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和白云石(DOL)进行固相烧结,借助以上造孔剂多温区的热解作用以及高温液相快速填充机制改善支撑剂的基体孔隙分布特征,降低支撑剂的结构密度并提升基体强度.当掺入质量分数为15%RCG+1%CMC+1%DOL添加剂时,支撑剂表现出最佳的综合性能并满足气藏资源开采的参数要求.

    气藏开采陶粒支撑剂多元造孔剂结构密度破碎率固相烧结

    无机玻璃结构弛豫及影响因素综述

    李靖威李敬超郑睿鹏王晨...
    682-6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介绍了玻璃结构弛豫的假想温度与弛豫动力学理论,并阐述了这些理论的建立、发展及研究现状.假想温度理论重点关注玻璃热历史,给出了玻璃结构弛豫进展方向与快慢的热力学判据;弛豫动力学则重点关注玻璃化转变现象,揭示了玻璃结构弛豫的微观机制与演变过程.热历史、玻璃成分、杂质缺陷、温度等是影响无机玻璃结构弛豫的关键因素,也是玻璃生产与应用过程中的重要切入点.目前,玻璃结构弛豫理论发展较为完善,但复杂体系无机玻璃结构弛豫的试验研究依然存在诸多空白,具体微观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并且微晶玻璃和玻璃基复合材料的结构弛豫还未受到广泛关注,此类"瓶颈"问题的突破有望支撑无机玻璃材料在更为严苛的应用环境中长期安全服役.

    无机玻璃结构弛豫假想温度弛豫动力学影响因素安全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