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硅酸盐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硅酸盐通报
中国硅酸盐学会 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
硅酸盐通报

中国硅酸盐学会 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

闫法强

月刊

1001-1625

gsyt123@126.com

010-65492968/4890/2963

100018

北京市朝阳区东坝红松园1号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733信箱

硅酸盐通报/Journal Bulletin of the Chinese Ceramic Socie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内容包括:具有创造性的研究论文和阶段性研究通报,并以快讯的形式简短、迅速地报道有关方面的重要成果;国内外有关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的现状与进展的总结和评述;传播基础知识,探讨和介绍交叉学科和边沿学科,交流生产技术经验和企业管理经验,以促进科研成果的开发、利用,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文章;报道学术动态及学会的活动情况和科技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电石炉取样条件下氮化硅陶瓷穿透器受力特性有限元模拟

    赵晴潘江如毛昀徐媛媛...
    1078-10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高温情况下力学性能对氮化硅陶瓷穿透器形变量的影响,本文对电石取料现场所用穿透器使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建模,在Ansys软件的Workbench模块进行耦合和仿真模拟,分析氮化硅陶瓷穿透器在不同力学性能下的变形情况.结果表明,25℃时氮化硅陶瓷穿透器最高形变量为3.12 mm,变化率为0.7%.随着温度升高,氮化硅陶瓷穿透器形变量呈降低趋势,1 800℃时最高形变量为2.95 mm,变化率为0.6%.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使用氮化硅陶瓷作为穿透器是可行的,可完成电石炉取料作业.

    氮化硅陶瓷熔融态电石力学性能SolidWorks建模嵌入式分析

    光隔离器用近红外偏振玻璃研究进展

    何勇涛马晓胡宇浩侯田江...
    1087-1102,1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红外偏振玻璃在近红外波段具备优异的偏振性能、高透过率、低拔插损耗以及优异的耐久性等特征,被广泛用于光通信、光调制器以及激光器等行业.这类材料通过在玻璃内形成长棒状或针状阵列纳米金属颗粒结构来制备,当前主要的制备方法为拉伸还原法.本文详细介绍了近红外偏振玻璃的偏振原理以及性能测试,综述了当前国内外主流的近红外偏振玻璃配方体系及制备工艺研究现状,并对近红外偏振玻璃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近红外偏振玻璃体系制备工艺光通信光隔离器

    晶化温度对硅灰微晶玻璃性能的影响

    钟康东牛立斌左童瑶张国琛...
    1103-1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响应国家对固体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的号召,坚持以绿色发展为理念,本文以高硅废微硅粉为主要原料,采用整体析晶法制备了 CaO-Al2O3-SiO2系微晶玻璃,采用TG-DSC、XRD、SEM等分析方法表征了微晶玻璃的晶相种类和显微形貌,并测试了其理化性能.研究表明,在900 ℃下核化2h并在1150 ℃晶化2 h后,可制备出以钙长石为主晶相的微晶玻璃,当晶化温度继续升高至1 200 ℃后,微晶玻璃中出现少量气泡,内部出现缺陷,从而导致析晶效果和理化性能下降.该方法制备出的微晶玻璃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抗折强度为93.58 MPa,维氏硬度为845.62 HV0 5,体积密度为 2.88 g/cm3.

    晶化温度微晶玻璃微硅粉工业废渣固体废弃物整体析晶法

    FactSage热力学计算在耐火材料抗渣侵蚀性中的应用

    郭伟杰朱天彬李亚伟廖宁...
    1110-1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商用热力学计算软件FactSage在耐火材料抗渣侵蚀性研究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耐火材料研究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总结了近15年来热力学计算在耐火材料抗渣侵蚀性研究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耐火材料抗渣侵蚀研究中常用的热力学计算模型,分析了各种模型的原理、特点、适用情景、精确度与局限性,并给出了详细的运用实例.此外,本文介绍了热力学计算与其他方法相结合运用的实例,包含ANSYS、动力学分析、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方法,规避热力学计算的局限性,更加全面地分析熔渣对耐火材料的侵蚀行为.最后,本文对热力学计算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并基于现有研究现状对其发展前景与方向进行了展望.

    耐火材料热力学计算抗渣侵蚀性FactSage热力学模型

    烧成温度对钙长石隔热耐火材料显微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陈曦刘莹鄢文
    1123-1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工作以矾土水泥与黏土为原料,采用发泡法制备了钙长石隔热耐火材料,通过XRD、SEM和导热仪等分析了烧成温度(1 110-1 310 ℃)对钙长石隔热耐火材料显微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该种钙长石隔热耐火材料的合成机理.结果表明:当烧成温度为1 110~1 160 ℃时,体系内开始生成钙长石,但原料微颗粒间的反应并不完全,生成的液相含量较少,强度较低;当烧成温度为1 210~1 260℃时,液相含量增多,钙长石的生成速度加快,强度增大,试样具有较低导热系数;当烧成温度为1 310℃时,液相含量迅速增多,线收缩率迅速增大,试样具有较大强度,但体积密度大幅增长,气孔率降低.在1 260℃时,制得了体积密度为0.53 g/cm3、气孔率为82.6%、抗折强度为1.15 MPa、耐压强度为1.99 MPa、800 ℃导热系数为0.101 W/(m·K)的钙长石隔热耐火材料.

    钙长石发泡法烧成温度隔热玻璃相孔径分布

    模拟氢基竖炉工况条件下铝硅质耐火材料的结构与性能演变

    颉付博李亚伟廖宁史成龙...
    1133-1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H2/CO混合气强还原服役环境,本工作模拟常压氢基竖炉服役工况,研究典型的铝硅质耐火材料经还原处理后性能变化规律及失稳机制.结果表明,在V(H2)∶V(CO)=5∶2的条件下,热处理温度由450℃升高至950 ℃,混合气体对铝硅质耐火材料的还原能力逐渐增强.现有条件下,铝硅质耐火材料失稳的两个关键因素在于Fe2O3含量以及磷酸盐结合剂:1)当铝硅质耐火材料中Fe2O3含量较高时,在H2/CO气氛下,Fe2O3极易被还原为单质铁.同时,这种情况会导致铝硅质耐火材料发生一定程度的体积变化和显著的力学性能下降.2)磷酸盐结合铝硅质耐火材料也面临磷酸盐挥发,导致显气孔率提高,结构稳定性降低.然而,研究还发现磷酸盐结合刚玉-莫来石砖中Fe2O3含量较低且伴生一定含量的TiO2时,材料具有较好的抗H2/CO气还原能力.通过比较铝硅质耐火材料在CO气氛和H2/CO气氛下力学性能,发现V(H2)∶V(CO)=5∶2气氛下在850 ℃热处理3 h比CO气氛下500 ℃热处理100 h具有更强的还原能力.

    氢基竖炉H2/CO气氛铝硅质耐火材料Fe2O3磷酸盐CO气氛

    路用集料形貌特征参数分析与性能评价

    王永亮易江涛刘悦
    1143-1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沥青路面的长期抗滑性能取决于集料的抗磨光/耗性能,准确快速计算集料的形貌特征十分重要.本文引入一种新型高抗滑路用集料——88#煅烧铝矾土,采用Image-Pro-Plus 6.0(IPP)、IBM SPSS Statistics 26.0(SPSS)等数字图像处理软件对集料形貌特征进行分析评价.同时对不同磨光次数下集料形貌特征参数的变化进行灰熵关联分析,得到各集料形貌特征参数与其磨光值(PSV)的灰熵关联度.结果表明,采用IPP软件能够准确获得各集料的形貌特征参数,并且,相较于传统路用集料,88#煅烧铝矾土具有更加丰富的棱角特性及较高的粗糙度.通过灰熵关联分析得到,分形维数与PSV之间的相关性最显著.

    道路工程路用集料煅烧铝矾土Image-Pro-Plus6.0形貌特征参数分形维数灰熵关联度

    钢渣磨细粉对沥青胶浆及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徐新强韩方元陈维斌徐腾飞...
    1153-1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钢渣磨细粉(SSFP)对沥青胶浆及其混合料性能的影响,使用粒径小于5 mm的钢渣制备SSFP.以石灰岩矿粉(LP)作为对照,对不同粉胶比(F/A)下SSFP沥青胶浆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探究了 SSFP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LP,SSFP对沥青胶浆及混合料的高、低温及疲劳性能均有所提升,其中低温性能提升幅度最大,SSFP沥青胶浆的蠕变劲度模量提升了 190.57%,SSFP沥青混合料的低温弯曲破坏应变提升了9.93%;增大F/A可提升沥青胶浆的高温性能,但会损伤其疲劳性能和低温性能;SSFP应用于沥青混合料中具备较强的可行性和推广价值.

    钢渣磨细粉沥青胶浆沥青混合料粉胶比双因素方差分析临界破坏温度

    废旧聚氨酯混凝土掺量对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

    徐世法张子谦毋虹亮郭倩芸...
    1162-1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废旧聚氨酯混凝土(RPC)的再生技术,本文提出了 RPC室内模拟制备方法,并以聚氨酯为胶结料配制了七种RPC掺量的聚氨酯再生混合料(PRM),研究了聚氨酯与RPC界面的黏结性能和RPC掺量对PRM路用性能及耐久性能的影响,建立了 PRM路用性能及耐久性能随RPC掺量变化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RPC满足规范中对集料的相关技术要求,其洛杉矶磨耗损失、软石含量、砂当量与棱角性高于石灰岩,压碎值与表观密度低于石灰岩.聚氨酯与RPC界面的黏结性能优越,随着RPC掺量的增加,PRM的路用性能及耐久性能呈下降趋势;相同RPC掺量下,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和老化时间的增加,PRM的劈裂强度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随着RPC掺量的增加,PRM的劈裂强度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和老化时间的增加而下降的幅度更大.

    废旧聚氨酯混凝土聚氨酯再生混合料黏结性能性能影响预测模型

    钢渣细集料对水泥稳定砂岩基层路用性能影响研究

    李超姜运良李绍勇颜峰...
    1172-1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钢渣应用于路面基层时既能提高钢渣的综合利用,又有助于减少天然砂石材料的消耗.为了分析钢渣细集料对水泥稳定砂岩基层(CSSB)路用性能的影响,本文比较分析了不同钢渣细集料置换石灰岩细集料条件下CSSB的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收缩性能和水稳定性,并运用SEM结合能谱揭示了钢渣细集料对CSSB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钢渣细集料能够有效提高CSSB的后期强度,其中100%(质量分数)钢渣细集料置换率下CSSB的60 d强度相较于未掺钢渣试样提高了 18.7%,但对CSSB的早期强度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钢渣细集料能够改善CSSB的收缩性能,且掺量越高,改善性能越明显;尽管钢渣细集料能够提高CSSB的长期水稳定性,但会降低其短期的水稳定性.与未掺钢渣试样相比,28 d龄期时,100%钢渣细集料置换率下CSSB界面过渡区的m(Ca)/m(Si)质量比降低了 62.95%,C-S-H凝胶明显增多,结构更密实.研究表明,通过控制合理的掺量,钢渣细集料可以作为传统砂石细集料的替代品,在路面基层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道路工程钢渣细集料砂岩路面基层收缩性能水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