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硅酸盐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硅酸盐通报
中国硅酸盐学会 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
硅酸盐通报

中国硅酸盐学会 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

闫法强

月刊

1001-1625

gsyt123@126.com

010-65492968/4890/2963

100018

北京市朝阳区东坝红松园1号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733信箱

硅酸盐通报/Journal Bulletin of the Chinese Ceramic Socie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内容包括:具有创造性的研究论文和阶段性研究通报,并以快讯的形式简短、迅速地报道有关方面的重要成果;国内外有关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的现状与进展的总结和评述;传播基础知识,探讨和介绍交叉学科和边沿学科,交流生产技术经验和企业管理经验,以促进科研成果的开发、利用,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文章;报道学术动态及学会的活动情况和科技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煤气化渣制备单一相Y分子筛研究

    吕俊敏王正杨颖臻赵潇霞...
    2514-2521,2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气化渣是煤化工固体废弃物,含有大量的硅元素和铝元素,可以作为原料合成高附加值的Y分子筛材料,实现资源利用.以宁夏宁东煤气化渣为原料,采用酸碱预处理和导向剂诱导水热合成法,通过优化工艺条件,成功获得了具有八面体形貌、单一相的Y分子筛.详细考察了酸碱预处理条件、硅铝比、水硅比、晶化温度、晶化时间、导向剂含量等因素对合成样品晶相的影响,并采用XRD、XRF、SEM、FT-IR等技术对煤气化渣合成Y分子筛样品的性质进行了分析.通过优化工艺条件,水硅比降低到了 20,晶化时间缩短到了 24 h,合成的Y分子筛产品具有较好的结晶度和高的比表面积,比表面积达到538 m2/g,总孔体积达到0.350 cm3/g.

    煤气化渣资源利用单一相Y分子筛工艺优化

    粉煤灰基沸石X的制备与邻二甲苯、CO2和H2的吸附应用

    杨乐乐刘志远张亚龙张晓明...
    2522-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探索碱熔活化条件,获得了最优的活化粉煤灰的条件(400 ℃,m(氢氧化钠)∶m(粉煤灰)=1∶2),并且在80℃下水热合成18 h获得了相对结晶度最高的粉煤灰基沸石X,通过XRD、FT-IR、SEM、BET等表征了粉煤灰基沸石X的物理特征.结果表明,合成沸石的相对比表面积达315.6 m2/g,平均孔径为8.53 nm,总孔容积为0.412 cm3/g.粉煤灰基沸石X展现了显著的邻二甲苯、二氧化碳和氢气吸附能力,分别为75.20 mg/g、2.45 mmol/g和0.22%(质量分数),且其吸附行为可以被Langmuir吸附等温线很好地拟合,属于单分子层吸附.本研究降低了粉煤灰沸石化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并且所制备的粉煤灰基沸石X在能源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潜在的商用价值.

    粉煤灰沸石吸附邻二甲苯二氧化碳氢气

    CFB灰渣混凝土的组成设计与应用研究

    李卫红郭文斌郭向兵陈潇...
    2530-2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循环流化床(CFB)锅炉清洁燃烧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所排放的CFB灰渣的处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碎石作粗集料、CFB炉渣作细集料以及CFB飞灰作矿物掺合料来制备CFB灰渣混凝土,探讨了 CFB炉渣砂率、CFB飞灰掺量对CFB灰渣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与力学性能的影响,优化设计了 CFB灰渣混凝土配合比,对比研究了 CFB灰渣混凝土与机制砂混凝土抗Cl-渗透性能、抗冻性和干燥收缩等耐久性能,并进行了 CFB灰渣混凝土小型预制构件的工程应用.结果表明:随着CFB炉渣砂率的增加,CFB灰渣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先增大后降低,随着CFB飞灰掺量的增加,CFB灰渣混凝土的坍落度逐渐降低,抗压强度先增大后降低,优化的最佳配合比为水泥280 kg/m3、CFB 飞灰 120 kg/m3、矿粉 40 kg/m3、CFB 炉渣 620 kg/m3、碎石 1 013 kg/m3、水 223 kg/m3、减水剂8.8 kg/m3;相比于机制砂混凝土,CFB灰渣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C1-渗透性能、抗冻性和较小的干燥收缩,且采用CFB灰渣混凝土制备的小型预制构件在实际工程中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

    CFB灰渣坍落度抗压强度耐久性配合比工程应用

    自燃煤矸石基地质聚合物低强度注浆材料的制备及其微观分析

    吴求刚赵恒刘威王新富...
    2539-2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自燃煤矸石为原料,粉煤灰和低掺量复合硅酸盐水泥P·C42.5为辅料,通过电石渣的激发作用制备了自燃煤矸石基地质聚合物低强度注浆材料并对其进行了微观分析.结果表明:在电石渣掺量(9.65%,质量分数)相同时,煤矸石、粉煤灰和水泥质量比设置为5∶3∶2或5∶∶:3时更有利于样品抗压强度发展,较质量比为7∶2∶1和7∶1∶2的样品,其样品体系地质聚合反应程度更高且55 d抗压强度可增加70%~86%;同时,与未添加脱硫石膏样品相比,添加20%(质量分数)脱硫石膏可以大幅提升样品养护全过程的抗压强度,55 d抗压强度可增加21%~50%;相关性、XRD、SEM及FTIR分析表明,样品主要水化产物为钙矾石、水化硅酸钙(C-S-H)凝胶体、水化硅铝酸钙(C-A-S-H)无定形凝胶体等,且样品抗压强度主要来源于地质聚合反应产生的C-A-S-H无定形凝胶体.

    自燃煤矸石地质聚合物注浆材料水化硅铝酸钙电石渣微观分析

    基于正交试验的锂渣基可控低强度材料配合比研究

    刘瑞刘泽赵利杰张帅...
    2548-25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锂渣为主要原料,制备可控低强度材料(CLSM).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通过正交试验探索了水泥掺量、水胶比和减水剂掺量三个因素对锂渣基CLSM的抗折强度、抗压强度、流动度和泌水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大掺量锂渣的CLSM体系中,水胶比和减水剂掺量对材料流动性和泌水率具有显著影响,水泥掺量对泌水率几乎没有影响,提高水泥掺量会显著增加CLSM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对比各个因素对CLSM的影响,满足CLSM性能指标要求的胶凝材料适宜配合比为水泥掺量12%(质量分数,下同)、锂渣掺量88%、水胶比0.57、减水剂掺量0.20%.此时CLSM的流动度为231 mm,泌水率为1.49,28 d抗折强度可达1.74 MPa,28 d抗压强度为4.90 MPa,各项指标优良.

    锂渣可控低强度材料力学性能流动度泌水率正交试验

    新型复合激发锂渣基固化剂加固软土试验研究

    杨林杨建宇杨伟军
    2556-25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固体废弃物锂渣的利用率,以锂渣作为原材料,选择生石灰作为外添加剂,同时添加碳酸钙和氢氧化钠作为复合激发剂,利用碱激发技术研制一种新型软土固化剂材料.采用正交试验研究该新型复合激发锂渣基固化剂的固化配合比,并探究试验中各因素对固化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同时结合XRD及SEM揭示固化剂与软土之间的固化机理及微观结构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固化剂的最佳配合比为锂渣掺量73%(质量分数)、生石灰掺量18%(质量分数)、复合激发剂掺量9%(质量分数)、碳酸钙与氢氧化钠质量比1∶1.该配合比下固化土 7和28 d无侧限抗压强度分别为1.32和2.35 MPa,水稳定性系数分别为0.80和0.87.在生石灰与复合激发剂的协同作用下,固化土中水化硅铝酸钙(C-A-S-H)和水化硅铝酸钠(N-A-S-H)等胶凝物质显著增多,土体结构致密度提高强度及水稳定性提高.

    锂渣固化剂碱激发技术无侧限抗压强度水稳定性固化机理微观结构

    花岗岩尾矿砂制备砂浆的黏结性能研究

    何娟刘双宋学锋徐单汉苏...
    2565-2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花岗岩尾矿砂(GTS)制备砂浆,研究了胶砂比、聚乙烯醇胶粉(PVAP)和聚乙烯醇纤维(PVAF)对砂浆黏结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了砂浆破坏形式与拉伸黏结强度之间的关系,并通过SEM对其微观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单掺聚乙烯醇胶粉或聚乙烯醇纤维对砂浆黏结性能均有提升,复掺聚乙烯醇胶粉和聚乙烯醇纤维时砂浆黏结性能最优.砂浆的胶砂比为1∶2,聚乙烯醇胶粉为0.9%(质量分数),聚乙烯醇纤维为1.5%(体积分数)时,黏结性能最优,28 d拉伸黏结强度最高可达1.75 MPa.砂浆破坏形式与拉伸黏结强度有关.未掺聚乙烯醇胶粉与聚乙烯醇纤维时破坏形式多为界面破坏,复掺聚乙烯醇胶粉与聚乙烯醇纤维时破坏形式多为基体破坏,单掺聚乙烯醇胶粉或聚乙烯醇纤维时破坏形式多为界面-基体破坏.

    花岗岩尾矿砂黏结性能拉伸黏结强度破坏形式胶砂比

    机械活化对碳酸钠激发矿渣胶凝材料早期性能的影响

    胡凯伟陈轩李廷锋张俊杰...
    2577-25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碳酸钠激发矿渣胶凝材料凝结时间长、早期强度发展慢的问题,本文采用机械力活化手段处理粒化高炉矿渣来加速碱激发反应进程,研究磨细矿渣对胶凝材料凝结时间、强度发展、反应放热及产物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活化可加速矿渣中Ca2+、SiO4和AlO4-等离子基团的溶解释放,以促进碳铝酸钙矿相产物的生成;Ca2+的加速溶出有助于消耗液相中的CO32-,胶凝材料初终凝时间由23.6、30.5 h分别缩短至2.3和3.2 h;机械活化缩短了碱激发矿渣的诱导期,有效提高了碱激发反应程度,96 h内碱激发反应放热总量由41.30 J/g增至55.47 J/g;机械活化促进了水化铝硅酸钙凝胶相的生成,致密了胶凝材料孔结构,总孔隙率由30.49%降低至27.01%,粗毛细孔由17.69%降低至2.32%.硬化体28 d抗压强度高达36.58 MPa,相比基准组试样提升了 230%.

    碱激发矿渣碳酸钠机械活化凝结时间抗压强度

    硅灰及矿渣粉对大掺量粉煤灰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刘扬王家理罗冬袁和平...
    2584-25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硅灰和矿渣粉(GGBS)为辅助胶凝材料,使用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分别研究了硅灰和GGBS对大掺量粉煤灰砂浆抗压强度的影响.通过压汞测试(MIP)、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对制备试件的孔结构、微观产物、物相组成进行分析,得到了硅灰和GGBS影响大掺量粉煤灰砂浆强度的机理.结果表明:单掺硅灰的大掺量粉煤灰砂浆的抗压强度随着硅灰含量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单掺GGBS的规律与硅灰类似;复掺硅灰和矿渣时,砂浆的强度较其他同龄期组均有一定的提高,二者表现出良好的协同作用;无论是单掺还是复掺,硅灰和GGBS都对大掺量粉煤灰砂浆强度有良好的提升作用.砂浆试件总孔隙率和大孔占比与抗压强度总体呈负相关,强度越高的砂浆试件微观结构越致密,但相比于总孔隙率,毛细孔和大孔占比表现出与抗压强度更好的相关性.当硅灰和GGBS质量分数分别为8%和6%时,砂浆28 d强度最大,为88.05 MPa.

    大掺量粉煤灰砂浆硅灰矿渣粉抗压强度微观结构

    淤泥和电石渣基新型轻质陶砖的制备

    曹丹沈锭姚瞬雨丁之尧...
    2595-2601,2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淤泥和电石渣的高效资源化利用,采用淤泥和电石渣为主要原料,以抗压强度为主要指标探明制备轻质陶砖的最优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原料配比、焙烧温度、保温时间对轻质陶砖抗压强度的影响,并得出了最佳实验条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制备轻质陶砖的反应过程及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当淤泥含量为90%(质量分数)、电石渣含量为10%(质量分数)、焙烧温度为1 100 ℃、保温时间为40 min、升温速度为4 ℃/min时,制备的轻质陶砖性能最优,抗压强度可达25.94 MPa,同时兼顾轻质陶砖的低密度特性;埃洛石在升温过程中转化成石英,石英在高温条件下可以促进原料变成液相,这是产品得以致密化的原因.本研究为两种大宗固废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利于减少固废堆存对环境的危害以及传统陶砖制备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淤泥电石渣陶砖焙烧抗压强度体积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