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硅酸盐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硅酸盐通报
中国硅酸盐学会 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
硅酸盐通报

中国硅酸盐学会 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

闫法强

月刊

1001-1625

gsyt123@126.com

010-65492968/4890/2963

100018

北京市朝阳区东坝红松园1号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733信箱

硅酸盐通报/Journal Bulletin of the Chinese Ceramic Socie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内容包括:具有创造性的研究论文和阶段性研究通报,并以快讯的形式简短、迅速地报道有关方面的重要成果;国内外有关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的现状与进展的总结和评述;传播基础知识,探讨和介绍交叉学科和边沿学科,交流生产技术经验和企业管理经验,以促进科研成果的开发、利用,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文章;报道学术动态及学会的活动情况和科技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低温作用下钢纤维地聚合物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王萧萧董培森杨鑫瑞张菊...
    3203-3213,3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低温作用下钢纤维地聚合物混凝土(SFGPC)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利用自制低温环境试验装置研究不同温度(-30、-20、-10、0、20℃)、不同钢纤维体积掺量(0%、0.5%、1.0%、1.5%)对地聚合物混凝土破坏特征及抗压、抗折强度的响应规律,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SFGPC进行微观结构分析,同时应用响应面法(RSM)构建SFGPC力学性能关系模型,提供一种可行的抗压、抗折强度预测方法.结果表明:-30℃下,当钢纤维掺量为1.5%时,SFGPC抗压、抗折强度分别为59.8、6.6 MPa,与-30 ℃下钢纤维掺量为0%时相比分别提升75%、65%,与20 ℃下钢纤维掺量为1.5%时相比分别提升41%、144%;随着钢纤维掺量增加,SFGPC内部黏结性与吸附能力增强,力学性能提高;利用RSM得到SFGPC抗压、抗折强度的预测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的相对误差分别小于5.7%、8.0%.

    钢纤维地聚合物混凝土低温环境力学性能微观形貌

    减水剂与钢纤维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流变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黄斌龚明子潘阿馨饶先鹏...
    3214-3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工作性和力学强度是其推广应用的关键.因此,本文采用和易性试验、流变测试、抗压强度测试、抗折强度测试,探究不同减水剂掺量和纤维物理参数下UHPC扩展度、经时损失、屈服强度、塑性黏度以及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UHPC的扩展度均随着减水剂掺量和纤维掺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UHPC的经时损失主要与静置时间相关,UHPC静置时间越长,经时损失越大;UHPC的流变曲线呈剪切增稠的趋势;随着减水剂的增加,UHPC的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均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并且均在减水剂掺量为1.00%(质量分数)时获得最小值;减水剂对强度的影响并不明显,UHPC的抗压强度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增加,抗折强度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纤维长度为13.0 mm时UHPC的抗压性能最优,在纤维长度为20.0 mm时UHPC的抗折性能最优.

    超高性能混凝土钢纤维扩展度经时损失流变性能力学性能

    钢筋混凝土水池壁板水平施工缝抗渗性能试验研究

    李晓帆张爽周仲煜周知...
    3224-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钢筋混凝土水池壁板因混凝土浇筑施工间断形成水平施工缝,造成新旧混凝土无法形成良好连接,在高水压作用下易出现渗漏.本文对不同混凝土材料及模拟水平施工缝试块进行了抗渗试验,对比分析了其抗渗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添加聚丙烯纤维和内掺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均能一定程度提高混凝土抗渗性能,而施工缝处的抗渗性能远低于混凝土自防水性能,对水平施工缝迎水面涂抹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能有效提高该处的抗渗性能.对2片比例为1∶2的缩尺钢筋混凝土水池壁板进行了一次成型和考虑施工缝的二次成型局部渗透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施工缝处混凝土因浇筑、振捣和养护不充分,池壁容易形成贯通裂缝,难以达到混凝土自防水目标要求.采用改性混凝土材料及在相关部位进行表面处理,能有效提高关键部位抗渗性能,进而提高整体抗渗性能.采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混凝土抗渗性能与其材料参数和施工工艺之间的非线性预测模型.

    钢筋混凝土水池壁板水平施工缝改性混凝土抗渗性能BP神经网络

    盐碱环境下氯化物侵蚀对混凝土桥梁耐久性的影响

    蔺鹏臻任锦波
    3235-3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西北地区盐碱环境中钢筋混凝土桥梁的腐蚀及耐久性问题,通过现场调研西北地区盐碱环境中桥梁病害问题、土壤和桥梁中氯离子的分布情况,运用修正Fick第二定律和有限元模拟拟建桥梁各部位的氯离子扩散规律,并预测了桥梁的耐久性寿命,探讨了提高混凝土强度和保护层厚度等措施对桥梁耐久性寿命的提升效果.结果表明,盐碱环境中表层土壤氯离子含量最高,服役桥梁存在多种病害,下部结构最易受到氯离子侵蚀.服役桥梁下部结构承台、桥墩和桩基的耐久性寿命分别为55.3、63.1和91.5 a,通过合理提升混凝土强度、提高保护层厚度等可以使桥梁的耐久性达到要求.

    混凝土桥梁盐碱环境氯离子侵蚀耐久性寿命预测

    火成岩质矿物材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王浩谭盐宾刘星杨鲁...
    3244-3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西南地区粉煤灰混凝土矿物掺合料资源匮乏,亟待开发替代材料.本文研究了四种火成岩质矿物材料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以及耐久性能的影响,评估了混凝土的开裂风险.结果表明:火成岩质矿物材料等质量替代粉煤灰后,硬化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均满足标准要求,减水剂用量、早期抗压强度、电通量以及收缩率均高于粉煤灰混凝土;掺加凝灰岩微粉的硬化混凝土与粉煤灰混凝土性能基本相当,玄武岩微粉混凝土对减水剂的需求量最大、抗压强度最低.掺加火成岩质矿物材料的混凝土抗裂性能有所降低,掺加凝灰岩微粉和粉煤灰的混凝土开裂风险为"低"级,掺加安山岩微粉、玄武岩微粉以及流纹岩微粉混凝土的开裂风险为"中低"级.四种火成岩质矿物材料混凝土中凝灰岩微粉混凝土性能最优,凝灰岩微粉可替代粉煤灰掺入混凝土.

    混凝土火成岩质矿物材料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开裂风险

    煤矸石集料的加速风化制度研究

    龚天天陈潇张彦君陈志军...
    3252-3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三种不同排放地的原状煤矸石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干湿循环、冻融循环以及耐崩解性试验对煤矸石集料进行加速风化,旨在研究煤矸石的风化特性.以加速风化后的煤矸石集料质量损失率和压碎值指标对煤矸石风化特性进行表征,研究加速风化制度、颗粒粒径、服役状态对煤矸石集料风化特性的影响,同时采用XRD、SEM以及EDS微观测试手段揭示煤矸石的风化机理.结果表明:采用干湿循环方式得到的煤矸石集料质量损失率和压碎值指标与自然状态下煤矸石集料风化180 d的最为接近,同时煤矸石集料粒径越大越容易发生风化,且服役状态下,煤矸石集料的风化作用不明显.微观测试结果表明,煤矸石风化机理为在风化过程中煤矸石内部的矿物组成及结构受到破坏,导致煤矸石发生崩解、脱落,而服役状态下的煤矸石由于被胶凝材料包裹,风化概率有效减小.

    煤矸石风化特性服役状态干湿循环自然风化

    低温环境下硅灰改性煤矸石混凝土孔隙结构演变

    李少平单俊伟刘小芹郭美蓉...
    3262-3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低温环境下煤矸石混凝土服役寿命短的问题,本文采用内掺硅灰(SF)的改性方法,对不同水胶比(0.45、0.35、0.25)和SF掺量(0%、5%、10%、15%,质量分数)的煤矸石混凝土试件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和核磁共振试验,测试各组试件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和孔隙结构分布,并分析冻融循环作用下孔隙结构演变对煤矸石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50次冻融循环后,煤矸石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由负转正,水胶比为0.25的试件逐渐发生碱-骨料反应,经75次冻融循环后,SF使相对动弹性模量提高了 13.60%~62.98%,掺入SF可以改善煤矸石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及抑制碱-骨料破坏;在冻融过程中胶凝孔(r≤0.01 μm)和细毛细孔(0.01 μm<r≤0.05 μm)逐渐转变为粗毛细孔(0.1 μm<r≤10 μm),粗毛细孔数量是决定冻融破坏是否发生的主要因素,SF掺入后延缓了粗毛细孔增加速率,提高了煤矸石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建立了基于宏观尺度(相对动弹性模量)与细观尺度(不同孔径积分面积)的冻融损伤模型,考虑不同孔径的细观尺度冻融损伤模型同样适用于煤矸石混凝土,并且当水胶比为0.35、SF掺量为10%时,煤矸石混凝土可在西北地区低温环境下服役4 714 d.

    低温环境煤矸石混凝土硅灰改性核磁共振孔隙结构损伤模型

    低温环境下硅灰对掺无碱速凝剂水泥砂浆抗压强度和抗渗性的影响

    刘亚炜胡阳罗琦鲁刘磊...
    3273-3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低温环境会影响隧道喷射混凝土早期性能的发展.本文研究了低温环境下硅灰对掺无碱速凝剂水泥砂浆流动性、抗压强度和抗渗性的影响,并采用XRD、TG-DTG和MIP分析了水化产物和孔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下硅灰显著提高了砂浆的1 d抗压强度,增幅超过300.0%;添加5%(质量分数)的硅灰能小幅增强28 d抗压强度,增幅达4.7%.此外,砂浆的抗渗性随着硅灰掺量的增加而提升,当添加的硅灰超过10%时,砂浆抗渗能力明显增强.在低温环境下,硅灰可以发挥火山灰效应和微填充效应,使多害孔朝少害孔方向转化,细化孔结构,使浆体结构更加密实,从而提高砂浆的抗压强度和抗渗性.

    低温硅灰无碱速凝剂抗压强度抗渗性微观结构

    青稞秸秆灰改性氯氧镁水泥砂浆防护钢筋混凝土的损伤特性

    崔丽君乔宏霞曹锋舒修远...
    3282-3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青稞秸秆灰改性氯氧镁水泥砂浆防护混凝土的耐久性损伤特性及劣化规律,制备了不同防护层厚度的钢筋混凝土试件,通过在盐卤侵蚀环境下恒电流通电加速锈蚀试验对钢筋的锈蚀劣化进行了测试分析.采用混凝土裂缝缺陷探测仪对混凝土侵蚀过程中的裂缝开展情况进行监测,基于交流阻抗分析与极化曲线拟合所得电化学参数,用以表征混凝土内部钢筋的锈蚀劣化情况.采用Weibull分布函数建立了氯氧镁水泥砂浆防护混凝土的耐久性损伤劣化数值模型.结果表明,在盐卤侵蚀环境下掺入青稞秸秆灰的氯氧镁水泥砂浆防护钢筋混凝土在通电648 h后,钢筋的腐蚀电流密度仍小于0.2 μA·cm-2,处于低锈蚀状态,锈蚀发展较为缓慢;Weibull分布函数可以有效地用于青稞秸秆灰改性的氯氧镁水泥砂浆防护混凝土中钢筋锈蚀劣化的损伤程度预测.

    青稞秸秆灰氯氧镁水泥防护混凝土耐久性电化学分析Weibull分布函数

    提钛尾渣基硅酸钙板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安心宇李林张兰姜涛...
    3294-33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钛尾渣作为含钛高炉渣提钛后产生的一种含氯废弃物,一直缺乏有效的规模化利用技术,对环境具有潜在的危害.本文以提钛尾渣为主要原料,制备保温隔热材料——硅酸钙板,研究了不同钙硅比、硅藻土含量、水灰比、原渣与脱氯渣配比对材料性能、物相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脱氯渣含量的增加,硅酸钙板的抗折强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过量的硅藻土、过高的钙硅比和水灰比均不利于样品性能的改善.当提钛尾渣质量分数为46%(原渣和脱氯渣配比为1:1)、硅酸盐水泥质量分数为15%、硅藻土质量分数为17%、钙硅比为0.84和水灰比为0.75时,硅酸钙板样品性能最优,其体积密度为1.25 g/cm3,抗折强度为10.4 MPa,导热系数为0.297 W/(m·K),样品中固化的氯离子质量分数为0.36%,固氯比达56%.

    提钛尾渣水洗脱氯渣硅酸钙板抗折强度导热系数固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