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甘肃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甘肃医药
甘肃医药

陈学忠

月刊

1004-2725

gansuyy2006@126.com;gsyy@chianajournal.net.cn

0931-2614521-2028 2068

730050

兰州市七里河区小西湖东街2号

甘肃医药/Journal Gansu Medical Journal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快速康复外科在基层医院阑尾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尹水成任维维
    425-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在基层医院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0月甘肃省甘南州迭部县人民医院外科收治的226例阑尾炎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其中206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快速康复手术组101例,传统手术组10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性(手术时间、出血量、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安全性(切口感染发生率、肠梗阻发生率、腹腔脓肿发生率).结果:快速康复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传统手术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快速康复手术组的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快速康复手术组的并发症少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基层医院急性阑尾炎病情复杂,随着腹腔镜技术及快速康复外科的推广应用,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可确保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为患者早日康复提供保障,并未增加住院费用.

    阑尾炎快速康复外科腹腔镜基层医院

    《甘肃医药》再次入选《2023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目录》

    427页

    超声可视化引导下鼻肠管置入术在神经重症病房的临床应用

    魏政勇豆欣蔓张妍妮吕朋宾...
    428-429,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利用床旁超声可视化引导下鼻肠管置入在神经重症病房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选取2023年6~10月我院神经外科ICU收治的需行鼻肠管留置的颅脑创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床旁超声引导组)和对照组(盲插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鼻肠管置管成功率(首次置管成功率及最终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呕吐、出血、心律失常).结果:观察组首次鼻肠管置管成功率(73.3%)及最终置管成功成功率(80.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重症患者采用床旁超声可视化引导置入鼻肠管可提高置管成功率且安全可行.

    神经重症病房颅脑创伤鼻肠管超声可视化引导盲插置管

    体外冲击波辅助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评价

    董玉梅田晶晶朱蓉陈茜...
    430-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肿胀及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48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男性)随机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3).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药物加饮食控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发散式体外冲击波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效果.结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t=0.706,P=0.47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疗效等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90,P=0.017),但总有效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446,P=0.063).结论:在传统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的基础上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可缓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疼痛,降低疼痛对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值得推广.

    痛风疼痛体外冲击波治疗效果

    专利分析和网络药理学探究中药复方镇痛用药规律与机制

    季春凤李洋
    43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专利分析和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索中药在镇痛方面的复方用药规律与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智慧芽(PatSnap)专利检索平台对中药镇痛方向专利进行检索,采用Python,SPSS22.0,Spssmodeler18.0,Gephi9.2工具进行频数统计、性味归经、功效分类等分析;通过构建关键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网络探究与镇痛机制相关的关键相互作用.结果:纳入中药复方专利12 527组,高频中药包括当归、甘草、红花等十二种,最常用的药对有乳香没药.高频中药通过20种关键活性成分、41个关键作用靶点,5条通路发挥镇痛作用.结论:镇痛中药组方主要以行气散瘀、通脉达络为主,其机制包括直接作用于产生疼痛的外周伤害感受器以及对多种炎症通路的调控等.基于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的研究为镇痛中药复方改进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为中药临床实践提供药理学理论支持.

    缓解疼痛中药复方专利配伍规律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

    前胡治疗"痰热壅肺"症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的探讨

    赵雅李运杨华石晓峰...
    439-442,4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血清药物化学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究前胡治疗"痰热壅肺"症的药效物质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将SD雄性大鼠分成空白组和给药组,给药组给予前胡水提物,腹主动脉取血,离心制备血清样品;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对前胡水提物、大鼠空白血清和含药血清进行检测,依据相对保留时间、精确相对分子质量、二级质谱裂解碎片等二级质谱信息对化合物进行鉴定,筛选入血物质组成.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STITCH、Swiss Target Prediction等数据库,收集前胡入血成分作用靶点,同时参照《中医内科学》中有关"痰热壅肺"的辨证标准,通过SymMap数据库建立症候及其辨证条目靶点数据库.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入血成分-靶点网络图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寻找关键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GO功能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以阐述其作用机制.结果:从前胡水提物及含药血清中共鉴定出705种次生代谢产物,从中筛选出入血成分15种,其中原型入血组分11种、代谢产物4种;入血成分共涉及464个靶点,以甲状腺素转运蛋白(TTR)、磷脂酰肌醇3-激酶(PIK3A)、酪氨酸激酶受体(KIT)、含缬酪肽蛋白(VCP)、磷酸肌醇3激酶调控亚基1(PIK3R1)、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的核激素受体β(THRB)等为PPI中的核心基因,通过调节Rap 1信号通路、癌症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和磷脂酶D信号通路等多种通路发挥对"痰热壅肺"症的治疗作用.结论:前胡中的香豆素、黄酮类等入血成分可能是前胡治疗"痰热壅肺"证的药效物质基础,可为其质量控制标准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前胡血清药物化学网络药理学药效物质组成作用机制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临床药师参与1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的药学服务实践

    赵艳萍戴晓雁
    443-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铜绿假单胞菌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药物治疗过程,协助临床医师制定个体化抗感染方案,为临床治疗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使用雾化吸入多黏菌素B致支气管痉挛的药学监护和多黏菌素B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临床药师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患者用药安全保驾护航.

    铜绿假单胞菌社区获得性肺炎多黏菌素B适应性耐药药物不良反应

    临床药师以PDCA为抓手多维度闭环式抗菌药物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朱琳李波霞周幸文郭小冬...
    447-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以PDCA为抓手对全院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管理,保证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提高疗效,为临床科室提供药学专业技术服务.方法:对某三甲医院43个临床科室2020-2021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医嘱前置审核规则设置、病例点评、问题反馈、药学专业知识指导、药师追踪、医生执行改进等措施,实现多维度闭环式抗菌药物管理.结果:组织四个相关职能部门历时半年,通过跟重点科室(AUD值超过40,且较前一年有所增长)协同合作,从预防性及治疗性抗菌药物的选择、时机、用法用量、疗程、联合用药等5个方面做了细致分析,拟订达成目标并提出解决方案,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明显下降,合理率明显提高.结论:借助信息化的管理方式,通过运用PDCA的管理工具,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三大措施,精细化管理抗菌药物,为临床科室提供药学服务,保证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提高合理率.

    前置审方用药干预用药指导PDCA抗菌药物

    医务人员呼吸道职业暴露情况调查

    祝意梁莹孟灵杜潇利...
    451-4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兰州市医务人员呼吸道职业暴露情况,为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以电子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呼吸道传染病职业暴露的方式、环节、班次等指标以及职业暴露危险因素评分程度.结果:本次调查显示兰州市呼吸道职业暴露的发生率为11.31%;护士的发生率为14.41%,高于医生和其他人员(x2=6.304,P=0.043);工作年限≤5年的医护人员发生率为21.25%,高于其他医护人员(x2=8.001,P=0.018).外层污染的防护用品接触皮肤、头发或黏膜是本次调查中的主要暴露类型,占50.00%;各班次中均有职业暴露的发生,A2班次(12:00~16:00)中发生率最高为23.68%.经对各种危险因素的评分,认为防护用品的摘脱、穿戴不规范及未能遵守消毒隔离制度是本次调查中的危险因素.结论:兰州市医务人员呼吸道职业暴露发生率较高,尤其是护士和工作年限较短的医护人员;医护人员需熟练掌握防护服的穿脱流程、做好清洁区域的消毒.

    呼吸道职业暴露兰州市医务人员调查分析

    院前急救病案质量管理体系新模式实施策略分析与探讨

    李贝贝
    45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急救医疗服务的普及,急救病案质量管理已成为医疗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指导医疗实践和提升医疗救治水平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对院前急救病案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总结和分析,旨在通过讨论和探索院前急救病案质量管理体系的新模式,以提高院前急救病案的质量和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医疗质量的改进和加强信息化管理,从而提高院前急救的效果和质量,更好的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院前急救病案质量管理经验体会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