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甘肃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甘肃医药
甘肃医药

陈学忠

月刊

1004-2725

gansuyy2006@126.com;gsyy@chianajournal.net.cn

0931-2614521-2028 2068

730050

兰州市七里河区小西湖东街2号

甘肃医药/Journal Gansu Medical Journal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科技论文中汉字数字的使用范围

    513页

    乌司他丁对肿瘤重症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

    王莉周湘哲田瑞兆杨鹏...
    514-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肿瘤重症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ICU收治恶性肿瘤并发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0例)及对照组(n=30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乌司他丁 20万单位/次,2次/日;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治疗7 d后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清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肌钙蛋白(cTn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变化情况,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急性病理生理学及长期健康评价Ⅱ评分(APACHE Ⅱ评分),治疗期间动态监测。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7 d后血清CRP、PCT、IL-6、CK-MB、NT-proBNP、cTnⅠ水平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急性病理生理学及长期健康评价Ⅱ评分(APACHE Ⅱ评分)均降低,观察组APACHE 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恶性肿瘤并发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的辅助治疗,能有效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减轻机体炎症反应,降低心肌标记物水平,对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使患者受益。

    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恶性肿瘤乌司他丁心肌酶炎症因子

    整合分析中国献血者人细小病毒B19 DNA的流行特征

    吴康乐杨树龙雷蕾王玮蓉...
    517-520,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我国献血者B19 DNA的阳性率,并明确我国献血者B19分子流行特征,为国内各地区核酸筛查提供初步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和万方数据库,两名研究者独立检索,时限为2000年1月至2022年12月,以中国献血者"人细小病毒B19 DNA"为检索词,使用Stata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了 16个研究,包括了 32 622名献血者,B19 DNA合并阳性率为1。4%(95%CI[0。8%~2。2%])。西南地区献血者B19 DNA合并阳性率最低,为0。4%(95%CI[0~1。3%]),华东地区和中南地区献血者B19 DNA阳性率最高,分别为2。4%(95%CI[0。3%~6。6%])和2。3%(95%CI[0。9%~4。3%]),东北地区献血者B19 DNA阳性率尚无相关调查研究文献。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中国大陆献血者的B19主要是基因型1。结论:中国献血者B19 DNA的合并阳性率>1%,存在输血传染B19的风险,建议重点对中国华东和中南地区献血者的血液进行筛查,并明确这两个地区基因型,以降低B19经输血传播的风险。

    人细小病毒B19B19DNA中国献血者阳性率基因分型

    乳腺X线导丝定位活检术在乳腺早期微钙化灶的应用价值

    史琴英吕凤燕
    521-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乳腺X线导丝定位活检术在乳腺早期微钙化灶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9月至2021年5月,钼靶X线检查显示乳腺微钙化灶而临床不能触及实质性肿块的患者51例,在乳腺X线机引导下行穿刺定位活检术,并行快速病理冰冻检查。结果:51例患者均一次成功精准定位并行病灶切除。病理结果显示:乳腺原位癌13例(26%),恶性病变14例(28%)(浸润性导管癌8例,浸润性小叶癌3例,乳腺单纯癌2例,乳腺腺癌1例)。良性病变24例(46%)(乳腺纤维瘤9例,乳腺腺病8例,导管内乳头状瘤6例,浆细胞性乳腺炎1例)。结论:乳腺X线导丝定位活检术操作简单、快捷、成功率高、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定位精准,对乳腺早期病变的检出率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可明显提高乳腺癌的早诊率。

    乳腺X线摄影导丝定位活检术乳腺微钙化灶乳腺癌

    老年泪道阻塞患者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干眼症状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

    郝红艳赵瑜杨侃何霞飞...
    524-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老年泪道阻塞患者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干眼症状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86例接受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泪道阻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眼表疾病指数[(OSDI)总分≥13分]分为有为干眼症状和无干眼症状。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老年泪道阻塞患者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干眼症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老年泪道阻塞患者泪囊鼻腔吻合术后86例患者中,25例(29。1%)有干眼症状,其中轻度14人(16。3%),中度3人(3。5%),重度8人(9。3%)。干眼症状检出率为29。1%。不同年龄、教育水平、收入水平、其他眼科手术史、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是老年泪道阻塞患者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干眼症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泪囊鼻腔吻合术成功后泪道阻塞患者干眼问题不容忽视。在术前评估中,应特别注意文化程度低、经济收入低或有系统性疾病的老年患者。

    泪道阻塞泪囊鼻腔吻合术干眼症状眼表疾病指数

    超声生物显微镜在高度近视患者ICL术前眼部生物测量的临床应用

    杜梅罗悦隽
    528-530,5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UBM)在高度近视患者有晶状体眼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ICL)术前眼部生物测量的临床应用,并与人工晶体生物测量仪(IOL Master)进行对比。方法:选择我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进行ICL手术的180例高度近视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对研究对象进行超声生物显微镜与德国蔡司人工晶体生物测量仪IOL Master 700的眼前节生物学测量,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相关眼部生物学指标,包括前房深度、眼部水平睫状沟距离(STS)、水平角膜直径(WTW)的差异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UBM测量的STS值[(10。27±0。32)mm]明显低于IOL Master 700测量的WTW值[(12。02±0。41)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前房深度测量中,UBM测量结果[(3。11±0。06)mm]低于IOL Master 700测量数值[(3。41±0。21)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在高度近视患者ICL术前眼部生物测量中,具有敏感度与特异度高的优势,可能提供更为安全的ICL型号与度数选择的参考。

    高度近视有晶状体眼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超声生物显微镜人工晶体生物测量仪生物测量

    临床药师参与1例多重耐药菌感染化脓性脑膜炎并感染性休克的药学实践

    胡君茹葸慧荣顾万红张可兰...
    531-5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多重耐药菌感染重症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的治疗方案以及临床药师在抗感染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本文报道临床药师经多学科会诊参与1例多重耐药菌感染重症化脓性脑膜炎且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药物治疗过程,通过分析主要的病原菌,抗菌药物的抗菌谱、抗菌活性、PK/PD特征、耐药性等,协助医师为脑膜炎控制不佳并危及生命的患者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并进行药学监护。医师采纳了临床药师的会诊意见,治疗方案调整后,患者感染指标好转,颅内感染得到有效的控制,意识、身体机能逐渐恢复,转危为安,预后良好,提高了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化脓性脑膜炎多重耐药菌临床药师多学科会诊

    某院2019-2021年度590例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何苗苗谢六生邓朝尹刘光斌...
    536-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某院2019~2021年度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特点,为患者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各临床科室上报至国家ADR监测网的590例ADR报告,从ADR报告类型、ADR报告来源、ADR报告临床科室、患者性别及年龄、ADR给药途径、ADR怀疑药物种类、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ADR发生时间、ADR治疗及转归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50岁以上较多,为355例(60。16%),引起DAR的药物种类主要为抗微生物药物182例(30。85%),发生ADR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共416例(70。51%),ADR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皮肤及其附件285例(48。31%)和胃肠道88例(14。92%)等。结论: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医务人员应加强对ADR的监测与报告、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最大限度减少静脉滴注药物使用的同时,应更加重视儿童、孕妇及肿瘤患者的用药监护,降低ADR发生风险,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用药安全

    某院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临床合理应用评价与分析

    杨华赵艳萍冯晶戴晓雁...
    541-543,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近年来某肿瘤医院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临床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某院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使用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患者的病历资料,提取用药信息,收集和归纳用药患者检验、检查指标、临床诊断、用药疗程等信息,对临床用药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某院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临床用药大多应用合理,但仍有少量用药存在证据不充分情况。结论:某院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存在临床超说明书用药证据不足,联合用药不合理、用药疗程不适宜等不合理用药情况,由于PD-1类药物其抗肿瘤作用机制是增强免疫细胞活性,随着更多临床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将在肿瘤治疗中发挥更大作用,使广大患者受益。

    替雷利珠单抗用药分析合理用药

    2019-2023年甘肃省肺结节流行病学分析

    姚雪路杰闫宣辰
    54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对肺结节的流行特点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为肺结节的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区域性的健康大数据平台,抽取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甘肃省居民肺结节就诊患者的全量数据,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结果:肺结节的就诊人次数处于波动上升的趋势,就诊人次数的增加集中出现在2023年,近5年的三次就诊高峰均在2023年。春季和夏季的就诊人次数明显高于秋季和冬季,夏季就诊人次数最多,季节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0。015,P<0。001)。就诊人次数的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58。989,P<0。001)。男性就诊人次数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6。605,P<0。001)。11~20岁年龄组(x2=6。625,P=0。155)和71~80岁年龄组(x2=7。391,P=0。117)就诊人次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甘肃省肺结节就诊人次数明显增加的情况,需要对肺结节病的就诊患者进行长期的主动监测。肺结节病季节性特点的研究必须充分考虑与其他疾病间的相互关系,如肺炎和结核病。肺结节病地区间的差异提示我们在制定不同地区卫生政策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本地区的特殊性。

    肺结节大数据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