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钢铁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钢铁
钢铁

翁宇庆

月刊

0449-749X

gangtiebianjibu@163.com

010-62182345

100081

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76号

钢铁/Journal Iron & Stee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54年,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金属学会主办,我国冶金界历史较长的综合性科技期刊,也是反映钢铁工业的科技成就的主要刊物之一,在国内外享有 较高的声誉。其宗旨是面向生产、结合实际,坚持为钢铁工业生产建设服务,报道钢铁工业的科技成就、生产工艺的技术进步、生产工艺的技术进步、品种质量的改善提高、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应用、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和专业理论应用研究等,以提高钢铁行业科技工作者和干部的科技水平,促进钢铁工业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碳中和目标下中国废钢资源量预测及高质利用策略

    张琦田硕硕李星宇沈佳林...
    205-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废钢的高质化利用是中国钢铁行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分析了国内外废钢利用现状及中国钢铁行业废钢利用存在的问题;采用动态物质流分析方法预测了中国碳中和目标下废钢资源量及社会钢铁蓄积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30年中国预期实现碳达峰时,社会钢铁蓄积量有望达到150亿t以上,随后由于钢需求量的逐渐下降和各下游行业发展趋于稳定,蓄积量的增长速度也会缓慢下降.2040年以后,中国的社会钢铁蓄积量将维持在200亿t左右,届时人均钢铁蓄积量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持平.随着钢铁社会蓄积量的持续增加,未来废钢资源量不足的问题将得到缓解,2040年以前中国的废钢资源量将迎来一段稳定发展时期,2050年以后,由于社会发展趋于稳定和钢铁需求量的逐渐下降,废钢资源量也将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从废钢在高炉-转炉流程和电炉流程的利用角度分析了中国钢铁生产流程变化以及废钢利用对钢铁行业节能降碳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在长流程还是短流程中,提高废钢使用比例均能显著降低吨钢综合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指出推进废钢资源的高质化利用要从完善和健全废钢回收利用体系、提高废钢分类和预处理能力、拓宽使用场景提高废钢利用、推动税收优惠措施等方面入手,从而提高废钢资源循环利用效率,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

    钢铁蓄积量废钢高质循环利用电炉炼钢节能降碳

    钢铁能源效率提升技术方向及潜力分析

    王明月张永杰陈国军
    215-225,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碳目标下,流程变革、原燃料结构优化和能源效率提升是钢铁减碳的3大主要方向,在低碳突破性冶金技术尚未规模部署、缺乏充足且廉价清洁能源的当下,能源效率提升是钢铁行业当前最经济、有效的减碳措施.中国钢铁工业经过多年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源效率水平达到世界前列,能源效率水平进一步提升难度较大.从生产流程、原料和燃料、能源效率3个角度对比了国内外钢铁行业/企业现状与差异,结合国内产业结构、工艺特征和工程实践提出钢铁余热余能资源高效回收利用,减少能源消耗、产品损耗,减少工序、工艺界面能量损失,重点用能设备及系统节能提效技术,原料、能源低碳化及二次资源循环利用,数字驱动系统能源效率提升,新材料应用7个能源效率改善方向及对应的24项技术.在此基础上从余热余能、界面热衔接、钢铁生产实践3个方面分析了钢铁企业能源效率改善空间,结果表明(以标准煤计),生产1t热轧材,主要工序余热余能资源量约为185.0 kg,最佳利用量约为129.4 kg;炼铁-炼钢界面1t铁水、炼钢-连铸区段1t钢水、连铸-热轧界面1t钢坯可利用资源量分别约为10.5、2.6、9.3 kg;以国内某百万吨长流程钢铁企业为研究对象,选择性应用能源效率改善技术可实现吨热轧材节能40.4 kg.

    能源效率余热余能界面节能潜力工艺流程

    钢铁工业CCUS全流程降碳体系构建与技术进展

    田京雷柴雅宁崔永康邢奕...
    226-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了钢铁工业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的发展特征、全流程降碳体系构建以及技术进展.阐述了钢铁工业碳排放特征、碳减排技术发展现状,以及CCUS技术的发展特征,钢铁工业作为重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钢铁生产过程中煤炭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导致了大量的碳排放,中国虽然近年来对CCUS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但整体仍处于发展初期,尚需进一步完善技术和政策支持.构建"6C"体系,打造CCUS全流程一体化解决方案,详述了包括碳捕获、利用、封存、核证、监测以及资产等6个环节的技术、策略和应用案例,以及如何通过优化实现降低碳排放的目标,同时也为其他工业领域提供了宝贵的碳排放控制经验和参考.分析了钢铁工业CCUS技术在典型钢铁场景应用的进展,提出了 3条碳减排路径,传统高炉CCUS路线通过对部分高炉煤气的源头碳捕集与分离进行CO循环与CO2利用;基于目前碳捕集能耗与成本偏高问题提出末端烟气直接固碳路线降低捕集端CO2纯度;氢冶金耦合CCUS路线通过可再生能源制氢与CCUS结合得到绿色甲醇.3条碳减排路径的实施将推动传统长流程减碳、碳源输入减少、碳资源利用与生产过程结合并实现产品高附加值利用,未来示范项目的规模化开展将实现钢铁工业CO2内循环与跨行业利用,并提出了推动钢铁工业CCUS技术发展的建议和展望.

    钢铁工业碳减排CCUS全流程降碳体系

    炼钢厂废气中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及工业实践

    董文亮袁天祥李海波赵长亮...
    236-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系统性分析了钢铁厂烟气中CO2捕集利用特点.在首钢京唐开发了炼钢厂废气中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将石灰窑尾气中捕集的CO2应用于转炉顶底复吹工艺中发挥冶金作用.通过PSA变压吸附法和液化提纯法,将石灰窑尾气中CO2体积分数由23.5%提高至99.8%.通过转炉顶底复吹CO2系列试验,研究了CO2对转炉终点碳氧积、炉渣TFe含量、氮含量、热量及炉底侵蚀的影响.转炉顶吹CO2和O2混合气体时,CO2体积分数为8.1%时,碳氧积、炉渣TFe和脱磷率达到最好结果.转炉底吹CO2时,转炉终点氮含量随着CO2喷吹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转炉底吹CO2需与氩气进行切换,冶炼末期底吹CO2导致CO分压升高,底吹CO2时间控制在12 min以内可以避免碳氧积和炉渣TFe含量升高.吨钢喷吹1 m3CO2引起熔池平均温降6.4~8.3 ℃,热量由钢液转移至转炉煤气CO中.为了利用底吹CO2的冷却效应保护底吹枪,提高CO2和钢液碳的反应率,CO2应在高速脱碳期吹入;同时,为了避免CO2的弱氧化性侵蚀耐火材料,吹炼末期低碳范围避免喷吹CO2,末期CO2和钢液反应产生的金属氧化物导致耐火材料侵蚀更快.

    钢铁行业碳捕集PSA变压吸附法二氧化碳资源化转炉喷吹CO2顶底复吹

    获奖优秀论文及摘要

    249-254页

    信息动态

    前插2-前插38页

    人物介绍

    前插39页

    刊首语

    张晓刚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