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钢铁钒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钢铁钒钛
钢铁钒钛

胡鸿飞

双月刊

1004-7638

pgbjb@263.net

0812-3380539 0812-3380764

617000

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桃源街90号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钢铁钒钛/Journal Iron Steel Vanadium Titanium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冶金专业技术刊物,中文核心期刊,四川省优秀科技期刊。反映钒钛磁铁矿冶炼,微合金钢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的先进工艺技术和重大科研成果。刊载钢铁冶炼,压力加工,金属材料,热能加工,冶金设备,理化检验等方面的论文。重点报道钒、钛资源的开发,综合利用及研究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CrMnTiH齿轮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演变行为

    王章印陈亮陈雄李平凡...
    155-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工业试验分析了20CrMnTiH在精炼过程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演变行为,并采用FactSage8.0热力学软件计算了20CrMnTiH在钙处理、二次氧化和冷却凝固过程中夹杂物的转变趋势.结果表明,LF精炼过程中夹杂物由 Al2O3 向 MgO-Al2O3 和 CaO-MgO-Al2O3 转变,经过钙处理后,夹杂物改性为 CaO-MgO-Al2O3 和 CaO-Al2O3-CaS,随后经过RH真空精炼,在真空精炼结束时进行第二次钙处理,夹杂物转变为高CaS含量的CaO-Al2O3-CaS和CaO-MgO-Al2O3,连铸过程中钢液发生再氧化,夹杂物中CaS含量进一步升高.热力学计算表明,在钢液中加入0.003%~0.000 5%的[Ca]时,钢液中会生成高熔点的MgO-Al2O3,当[Ca]的加入量在0.000 5%~0.000 7%时,夹杂物主要为液态夹杂物,当[Ca]含量大于0.000 7%时,钢液中开始有CaS生成.此外,二次氧化的发生会使得钢液中的液态夹杂物更多地转变为固态夹杂物.随着温度的降低,夹杂物中CaO、CaS含量在逐渐降低,而MgO、Al2O3含量逐渐增加,最终形成高CaS含量的CaS-CaO-MgO-Al2O3.

    20CrMnTiH夹杂物钙处理二次氧化

    不同工艺参数对电子束熔丝沉积304不锈钢力学性能及显微组织研究

    黄星光孙宝福
    162-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直径为1 mm的304不锈钢丝材为材料,以电子束熔丝沉积技术(EBF3)制备304不锈钢试样,并进行力学性能及显微组织分析.设计了9组试验方案进行单因素试验,分别改变束流强度、送丝速度以及基板进给速度三个参数进行打印.结果表明,9组试件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均表现优异,但断后伸长率表现一般,其中当束流为26 mA、送丝速度为1 400 mm/min、进给速度为400 mm/min时,试件各项特征表现最好,拉伸强度为1 328.92 MPa,屈服强度为711.60 MPa,断后伸长率为34.45%.通过综合分析可知,改变送丝速度对试件的塑性影响最大,改变进给速度对试件的强度影响最大.此外,改变束流与进给速度的试件内部金相组织基体由奥氏体组成,改变送丝速度的试件显微组织则多为奥氏体转变和过程析出的组织为组成部分;改变束流和送丝速度的试件中以组织的构成变化为主,改变进给速度的试件中组织则以晶粒度的变化为主,最终形成了不同拉伸件性能间的差异.在进行扫描电镜断口分析中可以发现,试件在拉伸试验中均发生脆性断裂.

    电子束熔丝沉积304不锈钢送丝速度束流强度进给速度显微组织拉伸性能

    钒微合金化对中锰热成形钢氢脆敏感性的影响

    刘浩王贞张施琦葛锐...
    169-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慢应变速率拉伸、氢渗透以及氢显试验,结合SEM、TEM、EBSD分析,研究了0.12%钒对中锰热成形钢氢脆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钒微合金化对中锰热成形钢氢脆敏感性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钒不仅显著细化晶粒、析出了大量的纳米级含钒碳化物,使钢中的氢陷阱密度大幅增加,有效抑制了氢向铁素体/马氏体界面的富集,而且添加钒后长条状铁素体明显减少、小角度晶界占比增加,可进一步抑制裂纹的连续扩展,从而降低试验钢的氢脆敏感性;但另一方面,钒使钢中马氏体含量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氢脆发生的风险.在常规的热成型工艺下,钒微合金化产生的有益作用更为显著,使含钒试验钢具备更优异的氢脆抗力.

    中锰热成形钢钒微合金化氢脆敏感性氢扩散

    Fe-5%Si多孔材料的制备及透气性研究

    姬帅袁佳乐刘忠军
    176-181,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三组相同的Fe-5%Si混合粉末分别在1 050、1 100、1 150℃的温度下高温烧结2 h,对各个试样进行金相(OM)及扫描(SEM)显微组织观察、XRD物相分析,并采用自组装多孔材料性能检测仪测试其透气性.结果表明,烧结温度越高,多孔材料的孔径尺寸越小,1 150℃试样的截面上会形成膜层;Fe-5%Si多孔材料的截面由Fe和Si的氧化物组成,且烧结温度越高,氧化物种类越少,即1 050 ℃下有SiO2、Fe2O3、FeO、Fe2O4四种物质,1 100 ℃下有Fe3O4、FeO、SiO2,1 150 ℃下有FeO、SiO2;1 050 ℃下试样的气体流量随着通气压力的增大明显变大,当通气压力为140 kPa时,气体流量约为9 200 mL/min;1 100 ℃及1 150 ℃下试样的气体流量随着通气压力的增大变化不大,当通气压力均为140 kPa时,二者的气体流量约为 1000 mL/min.

    Fe-5%Si多孔材料真空烧结孔形貌透气性

    CP800高强钢高速激光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研究

    姜彤王大锋邹升光曾浩林...
    182-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激光焊接速度,改善高速焊接过程中焊缝凹陷的问题,对CP800高强钢进行了12 m/min的高速激光焊接,研究了激光入射角对焊缝成形的影响.在最优焊接工艺参数下,对焊缝成形、焊缝质量、焊接接头组织、硬度及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激光入射角度为+10°时,焊缝表面基本无飞溅,凹陷最小.此外在激光功率为12 500 W,焊接速度为12 m/min,激光入射角为+10°的最佳焊接参数下,焊缝表面及内部质量较好,焊缝熔宽约为1.15 mm,热影响区宽度约为0.35 mm.焊缝组织中,主要存在的是板条状马氏体和针状铁素体以及极少量的粒状贝氏体.焊缝的显微硬度(HV)值在402.5~408.5.焊接接头抗拉强度能够达到母材抗拉强度的96%,焊接接头室温冲击功能够达到母材室温冲击功的87.5%.

    CP800高强钢高速激光焊激光入射角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铝/钢异种金属磁力脉冲焊接多物理场耦合有限元分析

    王艳熊志林宁朝阳陈金兰...
    188-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铝/钢异种金属焊接接头易反应生成Fe-Al金属间化合物,恶化接头性能,使焊接成型困难.使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异种金属磁力脉冲焊(EMW)电磁-热-结构耦合过程,在最小能量下实现铝/不锈钢的高质量焊接.基于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设计试验,从电压(V)、间距(ds)和驱动板厚度(td)等工艺参数中提取重要参数.通过绘制Al/不锈钢焊接工艺窗口研究焊缝形成的可能性,并试验验证EMW仿真结果的有效性.通过分析最佳工艺参数下接头微观结构评估了接头成型质量.方差分析表明,在V=15 kV,ds=1.5 mm和td=1 mm下,可以获得用于高质量焊接的最大撞击速度.

    铝/钢异种金属磁力脉冲焊有限元模拟电磁-热-结构耦合响应曲面法

    镁对21-4N气阀钢中碳化物的影响

    季灯平朱浩然刘贝贝孙晗...
    195-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不同镁含量对21-4N气阀钢中液析碳化物的影响规律,采用实验室高温电阻炉冶炼了不同镁添加量的21-4N气阀钢,借助蔡司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电解腐蚀等方法开展研究.结果表明,随21-4N钢中Mg含量的增加,碳化物平均最大尺寸及面积占比均先减小后增大.添加微量的镁有助于改善钢中富Cr型液析碳化物的尺寸和分布,镁的质量分数为1.6×10-5时,液析碳化物平均最大尺寸为60.55 μm,面积占比10.43%,在钢中多呈颗粒状分布,连续性被破坏,其原因是镁元素在晶界处的偏聚,能够抑制C、Cr等合金元素的扩散,阻断碳化物连续生长,从而达到细化碳化物尺寸的效果.

    21-4N气阀钢镁改质液析碳化物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钒钛磁铁矿中的稀土元素

    刘淑君雷勇赵朝辉易建春...
    200-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准确、快速地测定钒钛磁铁矿中的稀土元素,对钒钛磁铁矿的高效利用有着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国内外缺乏钒钛磁铁矿中稀土元素分析方法的问题,试验选取不同矿区具有代表性的5件钒钛磁铁矿作为试验样品,采用盐酸、氢氟酸、硝酸外加硫酸混合酸溶分解的方式,并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检出限低、灵敏度高、干扰小的特点,对钒钛磁铁矿中稀土元素测定过程中的仪器条件、测定模式、内标元素、同位素选择及质谱干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的仪器工作参数的条件下,采用STD模式,选择干扰小且丰度大的同位素,选择合适的内标元素Rh和Re,能够有效地降低基体效应引起的信号强度漂移.此外,通过精密度试验及加标回收试验发现,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钒钛磁铁矿中的稀土元素能获得良好的精密度与准确度,此方法准确有效.

    钒钛磁铁矿稀土元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准确度精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