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钢铁钒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钢铁钒钛
钢铁钒钛

胡鸿飞

双月刊

1004-7638

pgbjb@263.net

0812-3380539 0812-3380764

617000

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桃源街90号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钢铁钒钛/Journal Iron Steel Vanadium Titanium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冶金专业技术刊物,中文核心期刊,四川省优秀科技期刊。反映钒钛磁铁矿冶炼,微合金钢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的先进工艺技术和重大科研成果。刊载钢铁冶炼,压力加工,金属材料,热能加工,冶金设备,理化检验等方面的论文。重点报道钒、钛资源的开发,综合利用及研究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预应变对TA2力学性能的影响及本构模型的建立

    李一帆代巧郭成冯立斌...
    8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预应变对TA2力学性能的影响,对原始材料和预应变量为10%、20%和30%的TA2进行室温拉伸试验;根据预应变对TA2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引入预应变量对Hollomon模型、Ludwik模型和Swift模型进行修正,以预测预应变TA2的力学行为.结果表明,随预应变量的增加,TA2的屈服强度显著增大、抗拉强度小幅增大,而断后伸长率、强塑积和应变硬化指数减小.预应变通过消耗塑性性能来提升TA2的强度,TA2塑性应变能密度和断裂应变能密度随预应变量的增加而明显减小.各修正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值相关性系数的平均值分别为0.986 2、0.999 4、0.974 4,最大预测误差为6.34%、8.33%、16.42%,其中Hollomon模型结构精简且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是描述预应变对TA2力学行为影响的最佳选择.

    TA2预应变力学性能本构模型

    Ti-45Al-8Nb-xHf合金组织性能与高温氧化行为

    王威
    91-97,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氩气保护真空感应熔炼工艺制备了 Ti-45Al-8Nb-xHf(x=0.5、1.0、1.5、2)合金,利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万能试验机等研究了合金显微组织、压缩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Hf元素含量的增加能够保持和细化合金显微组织,延缓高温下组织的转变,使合金抗压强度和压缩率分别提高到1923 MPa和25.7%,升幅30%以上,具有显著强化效应.合金在1 000 ℃氧化时具有稳定TiO2+Nb2O5的氧化亚层,以平直界面氧化生长,氧化扩散层尺寸稳定小于85 μm,氧化质量呈线性变化,氧化速率曲线下降并最终达到稳定氧化阶段.适量Hf的添加有利于强化合金的力学性能和高温抗氧化性能.

    Ti-45Al-8Nb-xHf力学性能显微组织抗氧化性

    废旧SCR脱硝催化剂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宋世哲钱峰刘忠成马光宇...
    98-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的广泛应用导致了废旧SCR脱硝催化剂的大量产生,为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必须对其进行妥善处理.废旧SCR脱硝催化剂通过回收有价组分、整体利用和固化处理等方式可实现资源化利用.回收有价组分的方法主要包括酸碱浸出、活化焙烧、熔盐电解、化学沉淀、有机萃取、离子交换等;整体利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制备再生催化剂、生产含钛球团和含钛烧结矿;固化处理的方法主要包括熔融固化、水泥固化和陶瓷固化.对上述方法做出了详细的总结和展望,希望可以为未来废旧SCR脱硝催化剂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启发和参考.

    废旧SCR脱硝催化剂资源化利用有价组分整体利用固化处理

    粉煤灰制备硅铁合金并富集氧化铝的试验研究

    夏文杰金永丽张梧祯张凯悦...
    108-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实验室条件下对粉煤灰进行了碳热还原制备硅铁合金并富集氧化铝试验,回收粉煤灰中的Si、Fe、Al等元素.研究发现,反应过程中,当温度升高,生成的硅铁合金中硅的含量随之升高.当配碳量增加,粉煤灰中莫来石相的Al-O-Si键更容易分解,还原成氧化铝和二氧化硅.碳热还原时加入Fe2O3不仅能够降低还原温度,而且莫来石相中的二氧化硅更易被还原成硅,并与金属铁结合生成硅铁合金,这为后续硅铁合金和氧化铝的分离创造了条件.该工艺将粉煤灰、Fe2O3和煤粉以5:4:2的质量比进行配料,使用电阻炉在1 600 ℃的条件下进行焙烧,保温2 h后随炉冷却;通过破碎、筛分、研磨、磁选处理还原后的物料,得到硅铁合金初级产品及氧化铝含量较高的尾渣,硅的回收率达到76.44%,铝的实际回收率达到93.96%.

    硅铁合金氧化铝粉煤灰碳热还原磁选

    新疆某低品位难选钒钛磁铁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王越杨耀辉惠博林海涛...
    116-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查清新疆某低品位难选钒钛磁铁矿的矿石性质及影响选矿指标的因素,开展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石为辉长岩型低品位钒钛磁铁矿,矿石TiO2品位4.53%、TFe品位14.06%,其它有价元素含量低.钛磁铁矿为选矿回收铁元素的目的矿物,其中铁的分布率占总铁的47.892%,钛铁矿为选矿回收钛元素的目的矿物,其钛的分布率占总钛的60.881%.钛磁铁矿中常见固溶体分离矿物、蚀变矿物绿泥石及磷灰石等,粒度微细、嵌布复杂,磨矿难以与钛磁铁矿有效解离,易混入铁精矿影响铁精矿品质;钛铁矿中亦包含有微量蚀变矿物榍石及微细粒钛磁铁矿、磷灰石及硫化物等,混入钛精矿将导致钛精矿中Ca、Mg、Si、S、P等含量升高,影响精矿质量.同时,钛磁铁矿中的片晶状钛铁矿及钛铁晶石磨矿难以有效解离,在选铁环节易随钛磁铁矿进入铁精矿,这部分钛铁矿属于合理损失.

    低品位钒钛磁铁矿赋存状态工艺矿物学理论品位选矿工艺

    钢渣配比对钒钛磁铁矿烧结质量的影响研究

    张建良王琪刘陈新曹朝真...
    123-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优化钢渣的循环利用策略,提升钢铁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首先分析了钢渣中钛元素与磷元素的含量,并基于不同钢渣配比进行烧结杯试验.基于系统研究可知,在钒钛磁铁矿烧结过程中,随钢渣配比增大,烧结矿中钙钛矿相增加,部分粘结相由复合铁酸钙相向钙钛矿相转变,烧结矿整体矿相呈现不均匀化,复杂性增强,该矿相转变对烧结矿强度造成不利影响.基于磷元素富集效应,随钢渣配比增大,成品烧结矿中磷元素含量升高,当钢渣配加量为5%时,烧结杯试验烧损率最低为15.42%.钢渣配比为4%时,烧结矿成品率最高为86.49%,随钢渣配比继续增大成品率基本保持稳定.

    烧结钢渣配比冶金性能微观结构

    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理论燃烧温度控制研究

    郑魁王炜干显谢洪恩...
    130-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风口前理论燃烧温度是评价高炉炉缸热状态的重要参数之一.在传统理论燃烧温度计算模型基础上,综合考虑了灰分、未燃煤粉、SiO2气化率等因素对理论燃烧温度的影响,修正了理论燃烧温度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传统计算模型忽略的因素对理论燃烧温度的影响程度为53~55℃;富氧率、喷煤量、鼓风湿度、风温、煤粉燃料率、煤粉预热温度、灰分、SiO2气化率对理论燃烧温度的影响程度依次递减;攀枝花钢钒公司高炉适宜的理论燃烧温度在2 160~2 320℃,鼓风湿度恒定的情况下,理论燃烧温度适宜的控制范围在2 220~2 280℃.将理论燃烧温度实时在线计算应用于高炉生产操作调控后,有效促进了高炉稳定顺行,降低了高炉燃料消耗.

    高炉理论燃烧温度计算模型修正

    Q345R厚板坯连铸凝固过程数值模拟

    郑鑫钰孙彦辉丰琦高擎...
    139-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善湘钢Q345R厚板坯铸坯质量,建立了凝固传热模型,采用射钉试验对模型进行验证和修正.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现有的生产工艺进行了评价,并分别研究了拉速、比水量、过热度以及铸坯厚度和宽度对压下位置和压下区间的影响规律,同时研究了其对铸坯角部温度的影响规律.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理论上得到生产该钢种时合理的连铸工艺参数及铸坯规格,其工艺参数为:断面为450 mm×2 270 mm,拉速为0.55 m/min,过热度为15~25 ℃,二冷比水量为0.26 L/kg.矫直区为Seg.8~9,轻压下区为Seg.13~15.

    连铸压力容器钢厚板坯射钉试验数值模拟轻压下中心偏析边角部裂纹

    CaO-Al2O3-V2O5渣系1 600 ℃相平衡关系研究

    郝冠迪邱吉雨龚恒辉刘源...
    147-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CaO-Al2O3-V2O5渣系是钢液脱氮渣系的基础氧化物渣系,其相平衡关系等热力学信息对于相关渣系的研究和开发至关重要.通过高温相平衡试验,结合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研究了 CaO-Al2O3-V2O5渣系的相平衡关系.根据试验结果,确定了 CaO-Al2O3-V2O5渣系1 600 ℃空气气氛条件下的相平衡关系,并绘制该体系全成分范围内CaO-Al2O3-V2O5 渣系的等温截面图,共包含 7 个平衡相区,分别是:Liquid+Al2O3+CaAl12O19、Liquid+CaAl12O19+CaAl4O7、Liquid+CaO、Liquid+Al2O3、Liquid+CaAl12O19、Liquid+CaAl4O7 和单一液相区.上述平衡相区的确定可实现CaO-Al2O3-V2O5渣系相图独立子体系的划分,还可为该渣系后续高温相图的绘制提供支持.

    炼钢CaO-Al2O3-V2O5渣系物相高温相平衡试验

    凝固组织对重轨钢铸坯中MnS的影响

    李红光徐明丽何为王章印...
    151-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电化学腐刻与Aspex扫描相结合,检测了重轨钢铸坯不同位置的MnS尺寸形貌,研究了凝固组织对MnS的影响.结果表明,凝固组织由混晶转变为粗大等轴晶时,3~5 μm的MnS颗粒数量比例降低,而≥10 μm的颗粒数量比例则明显增大.从距离铸坯窄面40 mm推移至100 mm,凝固组织类型转变越明显则≥10 μm的MnS颗粒数量比例增加越多:凝固组织发生明显转变时,其比例增加48.02%,凝固组织未发生类别转变时,其比例增加0.31%.通过连铸强化冷却等缩短局部凝固时间的工艺调控,可以促进MnS细小化控制.

    重轨钢连铸坯凝固组织M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