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媒体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媒体研究
新媒体研究

祁书彦

半月刊

2096-0360

guigu2013@126.com

010-64462956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新媒体研究/Journal New Media Research
查看更多>>《硅谷》杂志简介及投稿须知《硅谷》杂志简介:《硅谷》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的科技刊物。主旨在于关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高新技术的研究应用,推动高新技术的传播普及。本刊为半月刊,国内刊号:CN 11-4775/N 国际刊号:ISSN 1671-7597 邮发代号:80-773本刊主要栏目有:高新技术产业新闻、产业园区及管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科技产品研发、技术研发、技术应用、科技创新论坛等。本刊常年征集电子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高技术服务业、新能源及节能技术、资源与环境技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等高新技术领域相关文章。本刊热忱欢迎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吝赐稿。本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网络媒体收录。 本刊可通过邮局订阅,也可直接联系本刊发行部直接订购。■编辑部电话:010-64462956■投稿信箱:guigu2013@126.com■咨询QQ: 2237754324 ■联系人:王编辑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纺织服装类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发展策略研究——基于用户阅读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

    沈天琦蒋乾灵潘如如
    58-6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UTAUT模型为理论基础,以纺织服装类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用户为研究对象,建立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用户阅读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并提出假设,运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PLS-SEM)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内容质量、绩效期望和社群影响正向影响用户对科技期刊公众号的阅读意愿,进而影响用户的阅读行为;自我效能直接影响用户的阅读行为。研究认为,科技期刊公众号应从立足推文内容质量、满足读者绩效期望、增强期刊社群影响、提升读者自我效能四个方面着手,提高用户阅读意愿,借助数字化平台扩大期刊影响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阅读行为UTAUT模型纺织服装

    框架理论下政务新媒体的传播策略研究——以"深圳卫健委"微信公众号为例

    钱洋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以框架理论为基础,采用内容分析法与文本解读法,剖析"深圳卫健委"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策略,旨在为其他政务新媒体提供参考。研究发现,"深圳卫健委"微信公众号已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报道框架,在高、中、低三个层次中均表现出特定的框架特点。

    政务新媒体深圳卫健委框架理论传播策略内容特征政民互动

    阿坝州新闻传媒中心媒体融合与数字化转型实践探索

    陈玉昌郑大海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坝州新闻传媒中心通过融合媒体平台二期项目,深化了媒体融合与数字化转型。该项目在提升内容生产效率、引入智能技术、优化客户端功能等方面做出探索。系统升级遵循了安全性、先进性、高效性等原则,确保了系统的稳定运行与持续发展。

    媒体融合数字化转型云计算平台超融合架构设计云原生架构设计混合云

    鹤峰县融媒体中心内容生产实践路径研究

    程晓霞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探索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发展路径,采用个案研究法,对鹤峰县融媒体中心的内容生产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因地制宜搭建平台服务群众,深耕特色,以本地文化构建群众认同等方式,深挖内容层面的"在地性"优势,可以较好地实现其"服务群众、引导群众"的功能。

    县级融媒体中心乡村人才超市文化认同用户思维在地性

    媒介可供性理论视角下小红书"搜索引擎化"现象研究

    颜琬莹
    76-78,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采用媒介可供性理论,分析小红书的发展路径和"搜索引擎化"成因。研究发现:在生产可供性上,小红书用户的主体性与个性化得到凸显,内容呈现出多元化与深度化的特点;在社交可供性上,用户与用户之间或基于情感上的陪伴与共鸣,或基于趣缘上的联结,在小红书建构的精神空间里,搭建起友好的交流桥梁;在移动可供性上,由于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用户可以自由选择使用小红书的时间与地点,并且多场景适配与情境感知能给用户带来沉浸式体验。

    媒介可供性小红书搜索引擎使用与满足情感共鸣趣缘场景

    从"嵌入"到"融汇":乡村媒介化治理的内在机理与实践理路

    阳书玉李娅
    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媒介成为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政策主导的技术扩散与日常生活的媒介参与形成了媒介嵌入乡村治理系统的内在机理。乡村媒介化治理将重塑乡村公共治理空间,赋权乡村"沉默的大多数"。媒介与乡村治理并非物理嫁接,故而乡村媒介化治理的过程中应当接入乡土文化,实现媒介化治理的情境嵌合。同时,以村民为本位,兼顾媒介化治理过程中的整体性、调适性、主动性。

    嵌入融汇乡村媒介化治理内在机理实践理路

    城市拍客队伍建设与拍客素材在融媒体报道中的运用——以厦门广电拍客群体为例

    邹倩玮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闻媒体尤其是融媒体报道对图片与视频素材的需求激增,挖掘并培养当地摄影爱好者成为拍客,并运用拍客素材生产更为丰富的新闻内容,是厦门广电融媒体团队下功夫的一个着力点。自2016年起,厦门广电逐渐组建城市拍客队伍,并坚持主动引导、良性互动的"编辑+拍客"社群模式,持续产出具有较高时效性、专业性与价值导向的PUGC融媒体产品。

    拍客影像新媒体融媒体PUGC

    "后真相"的孵化器——智能媒介背景下的社交媒体

    冯婷婷杨剑辉
    8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交媒体将"后真相"带入我们的视野,虚假信息和"后真相"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智能媒介时代,社交媒体促进了信息的快速传播,但同时也加剧了"后真相"现象,信息真假难辨,并且多元内容生产主体涌入社交媒体平台,都想分得一杯羹,而在这火爆的市场红利背后,常伴随着一些虚假信息、深度伪造信息等问题。基于现有研究,结合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提出针对社交媒体"后真相"现象的整治策略,以促进社交媒体的健康发展。

    "后真相"时代社交媒体媒介素养智能媒介事实核查

    卡车司机的短视频自我呈现研究——基于抖音平台的内容分析

    廖泓博
    9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卡车司机群体积极利用短视频这一传播媒介,进行自我呈现与空间拓展。研究将卡车司机的短视频实践置于传播学视角下,从媒介情境论的角度出发,运用内容分析法与案例研究法,探寻卡车司机的短视频生产内容、动机与方式。研究发现,卡车司机博主通过前中后台的融合展演,进行激发受众关注的流量游戏、反抗"他者化"的主体书写与获得情感能力的双向互动。同时,面对互联网"情境崩溃"的窘境,仍以"风雨压不垮"的精神进行积极的情境缓和与分离。

    卡车司机媒介情境论媒介生产

    青年网络圈层化的特征、困境及纾困之策

    苏婉刘志光
    98-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考察网络圈层化对青年群体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采用多维度分析的研究方法,结合社会心理学、信息传播学及青年文化视角进行研究。通过系统性剖析网络圈层文化如何满足青年独特的情感体验与文化需求,同时揭示伴随而来的诸如信息茧房与认知局限、情感依赖与社交隔离、群体极化与言行失范以及资本操控与算法异化等困境,研究认为,实施"破圈""融圈""创圈"三大纾困之策是至关重要的。具体而言,需打破圈层壁垒以促进信息的自由流通与多元文化的融合;融入青年圈层,以更好地理解其需求与困境,增强共情与引导能力;同时,积极创建新型社交圈层,利用技术创新手段构建健康、积极的网络生态环境,从而推动网络信息传播的良性发展,促进青年群体健康发展。

    青年群体网络圈层化信息茧房社交隔离群体极化算法异化破圈融圈创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