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媒体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媒体研究
新媒体研究

祁书彦

半月刊

2096-0360

guigu2013@126.com

010-64462956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新媒体研究/Journal New Media Research
查看更多>>《硅谷》杂志简介及投稿须知《硅谷》杂志简介:《硅谷》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的科技刊物。主旨在于关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高新技术的研究应用,推动高新技术的传播普及。本刊为半月刊,国内刊号:CN 11-4775/N 国际刊号:ISSN 1671-7597 邮发代号:80-773本刊主要栏目有:高新技术产业新闻、产业园区及管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科技产品研发、技术研发、技术应用、科技创新论坛等。本刊常年征集电子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高技术服务业、新能源及节能技术、资源与环境技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等高新技术领域相关文章。本刊热忱欢迎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吝赐稿。本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网络媒体收录。 本刊可通过邮局订阅,也可直接联系本刊发行部直接订购。■编辑部电话:010-64462956■投稿信箱:guigu2013@126.com■咨询QQ: 2237754324 ■联系人:王编辑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谣言演化与协同治理研究

    杨楠刘岩芳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谣言从发生到衰退再到消失,每一个环节都涉及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在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推动下,网络谣言得以持续演化。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谣言中的相关主体进行划分,从利益相关主体的角度探索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谣言的演化过程,以四川泸定6。8级地震为例,从协同治理的角度出发,以期为网络谣言治理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参考,并提出各利益主体要协同合作,同时做到事前、事中、事后过程协同的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谣言治理对策。

    利益相关者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谣言演化网络谣言治理协同合作

    AI谣言传播特点、治理困境及对策

    梁市
    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加强AI谣言的治理,采用ROST软件及典型案例分析法,分析2023年底至2024年6月期间的7起典型AI谣言案例,剖析AI谣言追求自媒体流量、经济利益,语义离散度高,多节点分布,难以分辨真伪,多平台散发,高度情绪化表述方式等传播特点,讨论当前AI谣言治理面临的主要难题,包括技术识别难度、法律法规滞后及公众防范意识不足等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治理策略与实践路径。

    AI谣言治理策略研究对策文本特征信息陷阱

    新媒体赋能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价值与路径探究——基于大别山革命老区的实践

    郭靖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通过分析大别山革命老区特色乡村运用新媒体助力乡村治理、产业兴旺、文旅融合等实践与探索,厘清其有益经验与存在问题。从实践启示来看,要从媒体联动、内容提质、服务增效三个层面,借助数字赋能打造乡村传播矩阵,创新传播内容讲好老区乡村故事,推进资源融合拓展"新媒体+"功能,以更好地发挥新媒体赋能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技术、传播优势,实现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能。

    新媒体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红色文化数字乡村

    从"群"至"家":乳腺癌患者线上社群的互动实践与情感流动——基于"病友之家"微信群的研究

    蒋雨涵
    17-2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乳腺癌线上微信群"病友之家"的民族志考察、深入访谈和个案研究,发现从建立微信群初始到最后,微信群中成员的互动目的和情感投入都发生了改变。他们最初希望能够通过病友线上互助的方式交换信息,只是出于利益置换目的。而在进入微信群之后,成员通过信息互助和精神互勉等互动类型逐渐出现更深层面的情感流动。媒介激活新的社交倾诉空间,共情体验凝聚群体团结,也让成员之间建立起更深的情感连接,这种情感连接超越一般线上同伴关系,逐渐演变成一种患难之交的灵魂共鸣,从而让许多乳腺癌患者在病友群里获得归属感。最终,"病友之家"微信群从开始的信息交换站变成了病友的"家"。

    乳腺癌群体微信群线上互动社会支持情感连接

    自我呈现、符号互动与情感传递:微信朋友圈Live Photos功能研究

    詹逸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时代,微信朋友圈已逐渐成为人们展现自我、增进互动与寻求共鸣的重要平台。Live Photos作为新型媒介形态,在朋友圈上线后为用户带来了全新交互体验。研究发现:该功能融合静态照片与动态视频,为用户在平台上构建理想自我形象提供了一种新颖且生动的呈现手段;在视听觉双重符号体系加持下,形成更为丰富、多维的信息解读空间,深化用户间的交流与互动;通过"光韵"的回归,给予观者身临其境之感,促进发布者与接收者之间形成深度的情感共鸣。

    LivePhotos微信朋友圈媒介文化社会互动

    高校B站账号传播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

    李丽滢张梦
    25-29,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分析高校B站账号的传播效果,并使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分析账号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以挖掘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对策,以期提高账号综合传播效果。研究发现:37所高校样本中仅有7所高校的传播效果为DEA强有效;大多数账号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且存在投入冗余、产出不足的情况;传播力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视频质量、优化内容规划、畅通互动渠道等建议。

    DEA高校B站账号传播效果灰色关联分析

    介入日常:算法推荐广告驱动下的消费行为研究与批判性审视

    刘勇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时代,智能技术逐步深入市场,算法推荐广告已深度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消费行为中。从传播机制和智能算法对平台消费行为的影响力角度出发,结合算法推荐广告的推送机制和影响实际,基于"认知-情感-意动"理论框架对数字时代消费行为的发生路径以及对消费者主体性的批判性审视两个方面进行简要探讨。研究发现:一方面,算法推荐广告作为一种介入性因素,可以通过精准个性推送、提供情绪价值和强化潜在意识等路径,在个体消费行为发生的认知阶段、情感阶段和意动阶段三个层面实现消费的异化;另一方面,在数字时代和消费社会的双重语境下,当下社会愈发呈现人的持存化、物的符号化和消费想象化等新特点,这对批判性审视数字时代消费者的主体性提供了思考空间。

    算法推荐广告消费行为"认知-情感-意动"理论消费主体性消费异化

    数据智能环境下高校学术期刊的传播策略研究

    牛晓光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前的数据智能环境中,高校学术期刊构建新媒体矩阵,利用智能传播技术提高传播力,已成为常态。为探析数据智能时代高校学术期刊的传播方式与期刊影响力之间的关系,探讨数据智能技术在高校学术期刊传播工作中的应用途径,促进高校学术期刊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根据高校学术期刊的具体情况,围绕提高期刊影响力这一主旨,基于用户需求,对用户的阅读模式变迁与高校学报传播模型调整之间的互动关系、高校学报传播策略的选择等内容进行了探讨,提出了 4种常见的传播策略模型,给出了传播策略选择流程,探讨了选择合适的传播策略时需要考虑的问题。研究认为:高校学术期刊传播工作在智能化工具的加持下,会更有效率;高校学报可以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选择适合的传播策略;建议适度拓宽服务的目标群体,进入大众传播平台,甚至国际传播平台,全方位多渠道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高校学报传播策略数据智能新媒体智能传播精准传播知识服务

    视觉框架视角下"重庆文旅"抖音号的内容呈现研究

    秦茜田园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框架理论研究与"重庆文旅"等官方文旅短视频研究的进一步拓展和完善,研究以视觉框架为理论支撑,将视觉框架理论和研究对象相结合,主要采用文本分析以及框架分析的研究方法对"重庆文旅"抖音号的内容进行分析与归纳。研究认为,"重庆文旅"主要呈现了"风格显著、疯狂吸粉的文旅'上分'框架""贴近游客需求、彰显地域特色的推荐攻略框架""彰显重庆城市精神、文化底蕴的历史文化框架"三种媒介主题框架。

    视觉框架重庆文旅短视频媒介框架文旅形象

    西藏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运营状况及提升策略研究——以西藏大学为例

    王金凤
    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西藏大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号2017-2023年运营数据,梳理其发展过程、用户数据等微信公众号运行情况,尤其整合挖掘其微信公众号2020-2022年发布推文的内容及阅读数等数据,分析西藏大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推文情况的类型、阅读量等情况。通过调查分析,提出规范微信公众号名称设置、丰富推文形式以及构建专业运营团队等建议。

    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新媒体运营运营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