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公关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公关
《国际公关》编辑部
国际公关

《国际公关》编辑部

双月刊

1673-0445

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7号国投大厦832室

国际公关/Journal GUOJI GONGGUA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媒介可供性与老年人社交媒体使用"创新角色"研究

    朱颖
    125-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龄化进程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加快,与此同时,使用社交媒体的老年人数量也在急剧增长,微信是老年人使用最为广泛的社交媒体.本文通过质化研究方法中的访谈法与量化研究方法中的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老年微信用户在微信使用中的创新程度和特征,探究他们在社交媒体使用中所扮演的"创新角色",为"银发创新"提供借鉴.

    可供性老龄化社交媒体"创新角色"

    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特点与引导策略研究

    王月霞
    12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社交圈层化是伴随着新媒体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网络态势,具有深刻的社会学根源,圈层化的出现有其可取之处,但也不可避免出现一些问题.本文着重剖析社交圈层化的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引导策略,使之转化为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强聚合平台,构建网络大思政话语体系.

    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引导策略

    社交媒体"社牛化"对大学生现实社交活动的影响研究

    董焕先缑晶
    13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正处于建立自我认同和社交网络的关键阶段,更容易出现社交媒体"社牛化"这一值得关注的现代现象.本文以社交媒体"社牛化"作为研究切入点,分析大学生社交媒体"社牛化"的成因,梳理社交媒体"社牛化"对大学生现实社交活动的具体影响,引导大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交媒体的利与弊,学会在享受虚拟世界便利的同时,维护和发展现实世界中的人际关系.

    社交媒体社牛现实社交大学生

    泛娱乐类直播特性对大学生参与行为影响

    陈亮
    13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许多网络直播平台开始聚焦泛娱乐领域.泛娱乐直播内容丰富多彩、幽默有趣,迎合了大学生对业余生活的精神需求,也实现了良好的自我体验和呈现.娱乐直播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甚至造成一些社会纠纷,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本文选取部分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以娱乐类直播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为自变量,以大学生黏性、打赏和模仿等参与行为为因变量,探究娱乐直播平台如何对大学生行为产生影响,进而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以供参考.

    泛娱乐直播大学生行为影响

    网络语言使用视域下大学生网络社交心理"圈层化"研究

    赖昭羽何佳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引导大学生健康使用网络、培养良好的网络社交习惯,本文围绕大学生网络社交心理"圈层化"展开研究,以网络语言使用作为切入点,分析大学生网络社交心理"圈层化"特征及带来的挑战,提出从解读网络社交圈层话语体系、打造全新圈层文化等方面入手对大学生网络社交心理"圈层化"进行正确引导,以期为大学生网络社交行为的进一步规范提供更多思路.

    大学生网络社交心理圈层化引导

    新媒体时代短视频传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

    申作光
    140-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大学生群体中,短视频已经成为获取信息、学习新知与娱乐的重要渠道.短视频传播影响是双面的,既有助于快速传递多样化信息,促进知识、广泛传播,也会因内容的多样性与不确定性给大学生价值观培养带来挑战.因此,理解短视频传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具体影响,探究新媒体时代短视频传播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优化策略,对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短视频传播大学生价值观信息多元化媒体环境

    "讲好中国故事"背景下高校来华留学生国情教育实践路径探究

    王秋睿黄远江卫佳彭思漪...
    143-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今多元文明相互激荡的新形势下,"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尤为重要.高校来华留学生国情教育正是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良好载体.来华留学生国情教育的开展能够有效帮助留学生感知、认同、传播中国故事,增强与国际社会的文化契合点以及情感共鸣,让中国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在国际社会实现更好的沟通交流,加速构建中国话语与叙事体系.

    中国故事留学生国情教育实践路径

    红色文化在大学网络平台中的创新与表达

    胡嘉刘越洋李佳芮夏小爽...
    146-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网络交互技术的逐渐进步,当前大学生主流社交形式从传统的校内社交转变为网络交互社交.基于此,大学红色教育也面临相应的挑战.只有通过网络互动式的平台、社交媒体和网络社区以及线下活动等多种方式的联动,才能不断提升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兴趣,深化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这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也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红色文化大学生网络表达

    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大学生返乡创业支持体系研究

    周婧
    149-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返乡创业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然而,广西大学生返乡创业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需要构建完善的支持体系,从政策法规、资金融资、创业服务等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并加强顶层设计、开展部门协同、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为广西大学生返乡创业营造良好环境.

    乡村振兴广西大学生返乡创业支持体系

    区域经济视域下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葛永芳潘长宏张红光
    152-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立足于产业需求,引导多元主体协同参与人才培养活动,与学校共建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本文分析产业学院的内涵界定,探究区域经济视域下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策略,力求从根源处改善人才培养侧供给、区域产业岗位需求相脱节的现象,不断拓展复合型人才培养思路.

    区域经济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