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公关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公关
《国际公关》编辑部
国际公关

《国际公关》编辑部

双月刊

1673-0445

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7号国投大厦832室

国际公关/Journal GUOJI GONGGUA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地域影像传播的媒介之变——以亚洲微电影艺术节光影秀为例

    张浩然王钒伃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一方面,短视频、直播等新兴媒介形式使得区域影像生产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影像数字技术的升级带来了影像本体与接受方式的革命.户外光影秀作为影像数字技术和沉浸式光影文化的一种新兴潮流传播媒介形式,凭借其独特的魅力,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地域影像传播媒介户外光影秀沉浸式传播

    食之滋味——中国寒食节与西班牙万圣节饮食文化对比

    王迪恺
    127-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与西班牙两国的节日饮食文化具有巨大的差异性,包括饮食的习俗样态、饮食文化起源、饮食文化内涵等,展现了两国人民认识和理解世界的不同方式.本文从跨文化角度出发,通过对中西两国寒食节与万圣节节日饮食文化的对比,加强对两国文化的了解,推动文化交流互鉴.

    饮食文化中国寒食节西班牙万圣节跨文化交流

    唐山陶瓷文化的数字化传播策略研究

    张亚楠全丹
    130-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唐山陶瓷文化历史悠久,数字化传播保护陶瓷文化和促进陶瓷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机遇.在具体实践中,政府政策支持、深厚文化支撑、技术条件成熟是数字化传播的有利条件.本文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发现数字化传播存在主体互动性不强、传播内容单一、缺乏传播技术人才、传播形态开发不成熟等问题,因此,提出了以陶瓷特色为基础,利用数字化传播强化文化内涵;以陶瓷产业为支撑,加强陶瓷文化与数字化传播的结合;以传播技术为抓手,构建现代数字传播方式以及以陶瓷文化为核心,构建多维度文化传播矩阵等实用建议,旨在利用数字化传播深挖陶瓷文化内涵,推广唐山陶瓷文化.

    唐山陶瓷陶瓷文化数字化传播发展弘扬

    浙江省对阿话语传播策略研究——基于杭州亚运会舆情分析

    田一彤
    13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浙江省与阿拉伯国家的交流合作不断加深.然而,本文通过对杭州亚运会期间阿拉伯民众的舆情调研与分析,发现浙江省对阿话语传播存在内容单一、渠道有限及本地化程度较低等问题.为有效构建对阿话语传播体系,浙江省需聚焦于中阿文化共通点,丰富传播内容,并在加强官方媒体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多平台外宣渠道.同时,还应尊重文化差异,避免文化误解,确保传播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对阿话语传播杭州亚运会舆情调研优化建议传播策略

    国产悬疑剧的影像表达与空间表征(2019-2023)

    李娴悦
    13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悬疑剧作为电视剧的主要类型,自《隐秘的角落》后出现了许多口碑良好的作品和热门话题,并且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类型特征.多元的叙事结构和立体化的人物塑造给悬疑剧的内容带来了一定的创新.同时,空间设置是悬疑剧的重点要素,基于列斐伏尔的三元辩证法来研究悬疑剧的"三重空间",得出了自然空间、社会空间和精神空间的不同维度.这不仅能够增强悬疑剧的"悬念"设置,还能提升观众观影时的沉浸感和互动性.本文既是对悬疑剧叙事规律的总结,又拥有对该类型空间的纵向观察,以期对悬疑剧创作发展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悬疑剧叙事结构形象塑造空间表征

    基于智慧图书馆网络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创新研究

    石小康齐方圆
    139-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智慧图书馆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分析了智慧图书馆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影响,如提供服务渠道与路径、促进服务均衡发展、提升服务效能等.围绕智慧化空间、智慧化馆员、智慧化平台、供给需求平衡机制、资源开放共享机制、创新合作机制、互动运行机制、以群众为导向的精准服务、"一站式"数字综合服务、服务规范化实践等方面,探讨基于智慧图书馆网络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创新策略.

    智慧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文献传递智慧服务机制

    微短剧成瘾对大学生审美认知的影响

    徐颖茜
    142-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使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CIAS-R)和审美能力量表对广东省三所高等院校的 1175 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目的是探究微短剧成瘾对大学生审美认知的影响.调查中去掉从未看过微短剧的学生,共收到 573 份问卷.进一步剔除明显敷衍和答题时间少于 90 秒的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530 份.其中女性 370 人(69.9%),男性 160 人(30.1%).研究发现,微短剧成瘾与审美认知存在显著负相关(r=-0.304,p<0.01).随着大学生个体微短剧成瘾程度的增加,他们的审美认知水平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泛娱乐化、即时满足和同质化的微短剧特征是微短剧成瘾对大学生审美认知产生负面影响的主要原因.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提升微短剧审美价值、加强大学生审美教育以及从监管和审查层面引导微短剧的良性发展.

    微短剧成瘾大学生审美认知

    浅析变革型领导力在当前国际化学校管理中的实践意义

    肖娥
    146-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学校管理中,领导力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对学校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国际化学校的管理中.本文尝试从国际化学校的管理实践出发,就变革型领导力在当前国际化学校管理中的实践意义进行探讨,希望可以为国际化学校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实现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变革型领导力国际化学校学校管理教育观念

    基于乡村振兴的高校红色文化传播对策研究

    刘晓冰胡丽娜
    149-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高校红色文化传播存在内容单一、方式单一、效果有限等问题.高校要发挥红色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弘扬革命精神,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加强城乡文化交流.为此,高校要建立"红色文化+乡村振兴"实践育人基地,开发"红色文化+乡村旅游"特色旅游路线,举办"红色文化进乡村"系列主题活动,成立"红色文化传播与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创新"红色文化+乡村教育"协同育人机制,打造"红色文化+乡村产业"创新发展平台.

    红色文化乡村振兴高校传播对策

    破窗理论视域下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干预的价值意蕴及实践进路

    旷晓霞
    152-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主要有依赖成瘾型、道德失范型、违规违法型等三种类型.根据"破窗理论",及时有效地进行规则性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反之,则有可能诱导出更多、更严重的失范行为.基于导致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主客观因素分析,高校、社会、家庭等应建立"预防、修复、奖惩、引导"四位一体的干预机制,强化"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联动体系,形成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有效干预的实践进路.

    "破窗理论"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干预联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