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城市规划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城市规划
国际城市规划

王静霞

双月刊

1673-9493

upi@vip.163.com

010-88305103、88305105

100044

北京三里河路7号新疆大厦写字楼B座8层

国际城市规划/Journal Urban Planning InternationalCSSCICHSSCD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全面介绍世界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的专业学术刊物,它立足于中国城市发展的需要,放眼于国际学术发展的前沿,对世界城市及城市规划研究的理论、方法和设计实践等进行研究和介绍,提供中外对比研究的平台,刊物的读者群包括专业人员、政府官员、大学教师和学生、行政管理人员等,我们还按期向建设部部长和各部门以及市长协会举办的全国市长培训班提供杂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日本健康老龄化政策在城市空间建设中的发展历程、深化落实和经验启示

    屈铭涛姜佳怡
    86-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老龄人口体量大、老龄化速度快的严峻挑战,积极应对老龄化、推动健康老龄化已上升为我国的国家战略.作为老龄化进程存在相似发展历程的邻国,日本通过较为完善的制度设计和社区营造,实现了城市空间品质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健康预期寿命也位居全球首位.笔者梳理了 日本自1950年代以来在国家层面健康老龄化政策的发展历程、构建逻辑,以及在地方层面的深化落实.在此基础上,以东京都、新潟市和都留市为例,分别总结了三种规模体量城市的政策和特征.最后,从科学配置服务功能的居住环境,提供安全、便捷和健康的出行环境,部署多层级社会支持体系的社会参与,推进适老化智能生活发展的智慧管理四个方面,对我国在城市空间发展过程中积极应对老龄化提出启示.

    空间规划健康老龄化社区营造日本经验老年人

    1949年以来美国城市社区更新——基于"制度—角色—行动"的整体分析

    骆骏杭黄瓴
    95-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下,社区更新逐渐成为我国有序推进城市更新的重要抓手与学界研究热点,亟须系统研究和凝练各国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美国城市发展建设与社区更新行动经过百年探索,方法更加多元、路径愈发成熟,其国家干预由强至弱的发展过程为我国提供了镜鉴.本文从"制度—角色—行动"整体认知视角,以城市社区更新政策发布历程及其引发的变革为主要线索,梳理美国 1949年以来城市社区更新政策的演进特征,剖析政府、市场、社会三者角色的权利关系机制,并借助案例阐释以公私合作和社区参与模式为代表的城市社区更新行动模式;最后基于美国经验提出对我国城市社区更新的启示与思考.

    城市社区更新政策演进角色机制行动模式美国

    社区可持续性评估国际研究进展及中国展望

    秦书茜张楠朱佩娟张勇...
    105-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尤其是2001年可持续性科学的诞生,关于可持续社区的讨论逐渐成为诸多学科和领域关注的焦点.相较于社区可持续性评估国际研究的欣欣向荣,国内学界对该领域研究前沿的重视程度还有所欠缺.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梳理国际研究对社区可持续性的定义,解析社区可持续性的内涵;二是开展SCI/SSCI数据库有关社区可持续性评估研究的文献计量,展示国际上社区可持续性评估研究的总体概况、主要学者、研究重点、研究主题演变及阶段划分;三是对中国社区可持续性相关概念和评估框架的本土化构建、发展机理、分类评估、规划范式以及治理方法库和政策集等五个方面进行展望.本研究希望为新时期我国社区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探索提供科学参考和方向指引.

    社区可持续性评估综述文献计量分析研究展望

    基于轨道交通可达性的多中心都市圈空间组织效应研究——以莱茵-鲁尔都市圈为例

    张天琳任利剑运迎霞
    116-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轨道交通的建设能够产生"时空收缩",对城镇空间组织产生显著影响.本文以德国莱茵-鲁尔都市圈为例,综合考虑时间和经济双维视角,利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和经济潜力测算2013-2021年间都市圈沿线市域轨道交通的可达性状况,分析可达性对都市圈空间结构的重塑效果.结果表明,都市圈中心城市及其周边城镇的可达性大幅改善,经济潜力在中心城市显著提高而在周边城市略有下降.笔者从形态、功能、政策三方面分析可达性视角下都市圈空间格局演变与重塑模式,并提出如下建议:我国需要建立多层次的轨道交通网络结构和运输服务体系,将可达性作为轨道交通规划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重要依据,打造灵活的轨道交通运营模式和接驳方式.

    轨道交通可达性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经济潜力莱茵-鲁尔都市圈多中心空间结构

    面向社会公平的保障房住区规划评估与优化策略——以广州某保障房住区为例

    魏宗财黄绍琪黄峻肖丽祺...
    127-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社会公平和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如何缓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成为城市规划研究的核心议题.本文在解读社会公平内涵的基础上,梳理了面向社会公平的保障房住区规划研究进展,并以广州市为例,构建了保障房住区规划的社会公平概念框架及评估指标体系,探究和阐释了保障房住区规划目标、过程和实施成效三个方面存在的社会公平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规划文件质量、住区选址、公众参与机制、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交通设施5个关键要素提出提升保障房住区社会公平的策略,为助推社会公平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提供支撑.

    社会公平保障房住区规划目标规划过程实施成效共同富裕

    城市形态学视角下的小型公共空间历史类型研究——以巴塞罗那为例

    张睿杰江鑫源何依米奎尔·马蒂·卡萨诺瓦斯...
    135-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型公共空间作为城市"实体空间"之外"空"的部分,承担了街道与建筑之间的过渡作用.这类空间在为城市注入活力的同时,也记录了城市更新演替过程中大量的历史信息,因此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本文在城市形态学视角下,对规划学科较少关注的城市中"无形"的部分——小型公共空间展开研究:基于空间格局与构成、使用与质量两方面构建城市小型公共空间的形态识别体系,并以巴塞罗那中世纪到21世纪的5类小型城市空间为研究对象进行历史类型研究,试图揭示城市小型公共空间作为"空"的部分对城市肌理、文脉传承的重要性,同时传达以人为本的"均质化"和"非设计"的思想.本研究对于国内城市更新过程中的历史文脉传承、公共空间营造具有参考意义.

    城市形态学小型公共空间历史类型均质化巴塞罗那

    本刊讯

    145页

    国际简讯

    145-149页

    书讯

    150-151页

    服务于"去增长"的战略规划——内容、对象与方式

    Federico Savini冯歆
    1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