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陈光衤禹

月刊

1002-8978

fedit@vip.163.com

010-64005190

100009

北京东城区北河沿大街79号2楼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Journal Foreign Electronic Measurement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系统最优控制策略研究

    吴珊
    101-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复杂多变的行驶工况下极易产生大电流脉冲,负载的变化给燃料电池带来极大的影响.针对燃料电池低电压、大电流的输出特性,在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结构基础上,采用动态规划算法来管理能量的最优分配,在MATLAB/Simulink建模仿真平台搭建完整的能量管理策略模型,并在WLTC循环工况进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动态规划算法能够延缓燃料的过度消耗,在动力电池SOC由45.6%回升到48.3%阶段,燃料电池能够稳定地输出能量,并且不断优化整车的能量分配.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大电流脉冲输出特性动力系统动态规划

    一种新型的变频器件群时延特性测量方法

    杨露
    10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群时延作为衡量变频器件相位线性的主要指标,对于变频系统来说更是重中之重,对射频器件测量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群时延测量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群时延的定义及概念,然后从群时延的测量原理入手,逐步讲明了利用PNA型矢量网络分析仪的标量混频器+相位(SMC)模式测量变频器件群时延的方法及适用性,最后利用实验对该新型群时延测量方法与传统测量方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表明,利用标量混频器+相位模式测量变频器件的变频损耗与群时延与利用矢量混频器模式测量得到的结果较为一致,变频损耗测量误差在0.5 dB以内,群时延测量误差在皮秒量级,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及准确度.且无论从测试复杂性、稳定性与溯源性上均优于传统的矢量混频器法,因此该测试方案可广泛应用于变频器件的变频损耗与群时延测量.

    变频器件群时延测量

    基于FPGA的多参数测量系统的设计

    高国旺侯大森余大伟周宪佟...
    110-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工控现场对多参数动态测量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器件FPGA的多参数测量系统.该设计采用FPGA作为核心控制器件,结合系统整体结构设计原理,设计了硬件电路系统及FPGA逻辑控制程序,搭建了模拟实验平台,实测了多参数测量系统,分析了测量数据,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多参数的动态测量的预期设计功能且测量相对误差范围为0%~1.7%,具有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强、数据传输方便等优点,可用于电压、电流、温度及压力等参数的测量系统中.

    数据采集FPGA多通道抗干扰性

    以案件为中心的检务服务协同中共性服务构建技术研究与实现

    柴一栋赵鹏
    115-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检察行业信息化不断快速发展,电子检务工程的建设更进一步推进了信息化发展的速度,检务信息化发展在司法体制改革大背景下,面临更多的挑战与要求.基于对检务服务系统中各种服务的研究,围绕案件类型服务特征、流程结构服务特征、数据实体服务特征、实体关系服务特征、规律分析服务特征,构建共性服务特征知识库,实现共性服务发现.以案件为中心的检务服务为应用场景,以微服务架构为依托,设计并实现了检察官身份认证共性服务构建,身份认证服务构建使用可以实现方便部署,灵活扩展,减轻服务器的压力,减少频繁的查询数据库,使服务器更加健壮,给办案人员以快速、流畅的用户体验.

    电子检务共性服务微服务服务器数据库

    基于运动蓄电的智能温控衣设计

    汤新玲张学斌陈双婷吴安庆...
    120-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市场上的温控衣只能通过市电充电,导致在寒冷的边疆等充电不便的条件下不能长时间使用的现状,设计了一种能运动蓄电、手机调温的智能温控衣.运动蓄电采用人体运动切割磁感线,产生电能给蓄电池充电;手机调温采用蓝牙通信技术,实现温控衣与智能手机的通信;STM32芯片作为控制核心,利用增量式PID算法使温控衣的温度始终保持在用户所设定的温度.测试结果表明,当运动速度达到2 m/s(>2 m/s)时,机械能转换电能的效率达到(超过)电源适配器充电的效果,解决了温控衣仅依赖市电充电的问题.

    温控衣运动蓄电蓝牙通信PID算法

    脉冲激光测距主放电路设计

    吴江兀伟杨银芳
    125-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脉冲激光测距精度散布较大的问题,通过对单管构成的主放电路和基于高速运放构成的主放电路的对比分析,分别选择了以2N3904晶体三极管和AD8009运算放大器作为放大器件组成放大电路,确定了电路外围参数.在不同放大倍数、脉宽的条件下,实现了对于APD前置放大回波的二次放大,使放大后的信号能被后续的时刻鉴别电路检测.实验及仿真结果表明,单管放大电路在带宽、响应速度、信噪比方面均比运放具有更好的特性,有利于提高脉冲激光测距系统的精度.

    脉冲激光测距晶体三极管运算放大器脉宽信噪比

    基于单片机和LabVIEW的无线葡萄酒窖环境测控系统设计

    曾柄杰
    13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改善葡萄酒窖中依靠人工测量环境参数并手动调节的现状,开发具有自动测控功能的无线葡萄酒窖环境测控系统是十分必要的.选择STM32单片机作为测控核心部件,利用DHT12温湿度采集模块和GY-302光照度采集模块分别采集酒窖温湿度和光照度数据,单片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将数据显示在LCD屏幕上,与此同时数据通过ESP8266无线WiFi模块发送至LabVIEW界面进行显示和存储,当数值超过预设的上下限时进行报警并控制外源设备工作,对温湿度和光照度进行调节.通过实地测试,该系统能够实现实时采集酒窖中各项环境参数,运行稳定,可实现超限报警调节功能,证明了该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单片机LabVIEW环境参数无线测控

    基于深度学习的室内定位系统设计与实现

    王林琳黎海涛
    138-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的室内定位系统,该系统分为信息采集模块、地磁定位模块、深度神经网络定位模块及联合定位模块4个模块.首先利用智能手机传感器采集室内地磁信号,以地理位置为标签保存为位置指纹文件.通过粒子滤波算法计算得出用户地理位置.然后使用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和当前扫描的数据预测行人位置,最后对用户位置进行校正,消除地磁定位的累计误差.将基于深度学习的室内定位方法在Android平台实现并进行相应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地磁室内定位的平均误差为2.2m,较只使用地磁定位技术进行定位时,定位误差平均降低了2.3m,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

    室内定位地磁定位深度学习

    小面积NFC天线设计

    陈娟
    14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场通信(NFC)是一种短距离高频无线通信技术,在13.56 MHz频率下工作,传输距离在10 cm内.目前近场通信已兼容ISO14443、Type-A、Type-B、ISO15693以及Felica标准.传统NFC天线采用螺旋绕线方式,天线面积一般要求大于1 500 mm2.提出了一种小面积金属片状NFC天线,该天线只有600 mm2,测试结果表明,该天线达到NFC天线读取距离要求;接着通过金属片“川”字开槽,进一步提高了阅读距离;最后将金属装饰物与天线设计结合起来,既节约天线使用空间,降低成本,又有标志作用,实现了多功能化,为NFC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

    NFC天线近场通信成本

    基于改进SSD的航天发动机试验报警方法

    李海涛曹纯
    149-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航天发动机是导弹和火箭的推进装置,其可靠性直接影响航天器的性能.发动机试验是航天发动机的研发、应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中发动机试验影像是判断发动机性能的重要数据.针对发动机点火故障影像中出现火星等异常情况的突发性和隐蔽性,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单发多框检测(SSD)的航天发动机试验预警方法.该方法在SSD目标检测算法的基础上,使用算法性能更强的深度残差网络替代原有基础网络,以提高目标检测的精度.同时,针对SSD目标检测算法对小尺度样本的漏检特性,提出基于先验尺度调整的改进措施,提高算法在此种应用环境下的小尺度样本的检测精度.实验表明,该算法适用于航天发动机试验预警应用,且在准确性和实时性上表现良好.

    发动机试验SSD深度残差网络目标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