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公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公路
中外公路

刘玉兰

双月刊

1671-2579

zhongwaigonglu@163.com

0731-82309033

410004

长沙市万家丽南路二段960号

中外公路/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 Foreign Highwa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主管,长沙理工大学(原长沙交通学院)主办。主要栏目有:国内外公路概况、公路路线设计、路基路面工程、结构计算、桥隧工程、材料与试验、路桥检测及维修加固、智能运输系统、养护管理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回旋车辙试验仪与沥青混合料抗扭转性能

    姚鸿儒王强陆广衍周晓龙...
    9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沥青路面在受到扭转力时,容易出现塑性变形和骨料飞散等病害,当前对于沥青混合料抗扭转性能的评价,尚无规范的试验方法和设备.为了研究沥青混合料抵抗扭转剪切性能的有效评价手段,该文介绍日本开发的3种设备的构造及工作原理,采用回旋车辙试验评价5种典型沥青混合料的抗扭转性能,分析沥青混合料抗扭转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的结构类型和胶结料种类对其抗扭转性能均有显著影响.虽然I-D改性沥青SMA-13混合料和高黏度改性沥青OGFC-13混合料具有相仿的动稳定度,但骨架空隙型混合料的抗扭转性能比骨架密实型更差.不同胶结料种类的沥青混合料在抗扭转性能上按优劣排序为:高黏度改性沥青+高模量剂、高黏度改性沥青、I-D改性沥青.半柔性铺装虽然抗扭转性能优异,但容易产生开裂.

    抗扭转性能回旋车辙试验仪半柔性铺装排水性沥青混合料裂缝

    纳米硅+聚丙烯纤维复合改性透水混凝土性能研究

    刘本立张朋单景松赵海舰...
    97-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透水混凝土的综合性能,将纳米硅与聚丙烯纤维添加于透水混凝土中,研究复合改性透水混凝土的性能.首先,探讨单掺纳米硅对水泥净浆及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确定纳米硅掺量与最佳水胶比,以此为基础复掺不同比例的聚丙烯纤维,并确定合理的聚丙烯纤维掺量.试验结果表明:纳米硅的加入,提高了透水混凝土空隙率,同时增加了最佳水胶比.当纳米硅掺量为0.5%、水胶比为0.32时,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最高.在此基础上,复掺1.0 kg/m3聚丙烯纤维可得到最大抗压强度,7 d与28 d抗压强度分别提高了29.9%、42.2%.复掺1.5 kg/m3聚丙烯纤维对改善透水混凝土抗冻性能最为显著,经过300次冻融循环后,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残余率仍可达到65%和75%,远高于单掺纳米硅时的45%和55%.

    纳米硅聚丙烯纤维抗压强度空隙率抗冻性能

    煤矸石混凝土性能研究现状

    王稷良马文辉徐伟东吕志刚...
    104-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矸石是在原煤开采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工业固体废弃物,其堆存量大,利用率相对较低.若将煤矸石用作混凝土骨料,不仅能有效解决煤矸石堆存造成的环境污染,还能缓解天然砂石资源短缺的问题,为煤矸石的大规模利用开辟一条有效途径.该文针对煤矸石作为混凝土骨料的应用特性,系统分析了煤矸石化学成分、矿物组成以及物理特性,概述了国内外关于煤矸石作为骨料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体积稳定性以及耐久性的影响规律,并展望了煤矸石在混凝土骨料应用中的发展趋势,以期为煤矸石在混凝土中的大规模推广利用提供参考.

    煤矸石骨料压碎值吸水率混凝土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沥青膜内氧气扩散行为研究

    张宇李政方珑韩波...
    115-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沥青的老化是沥青路面使用过程中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然而,沥青通常以薄膜的形式存在于混合料中.氧气扩散是影响沥青老化的重要因素,为了探究不同工况下氧气在沥青膜中的扩散行为,该研究建立了氧气‒沥青‒集料(OAA)模型,以模拟在实际情况下集料表面沥青膜状态.在不同时间、温度、氧气分子浓度和集料类型条件下,对OAA模型中氧气扩散和沥青组分迁移规律进行研究.通过计算分子的相对分子浓度、径向分布函数、均方位移和扩散系数,比较各因素对模型分子行为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各参数之间的联系.从分子模拟结果可知,氧气分子浓度随扩散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且集料与沥青界面处的氧气分子浓度明显上升.随着温度的升高,氧气向沥青膜内的扩散能力增强,氧气分子浓度随之线性增加.增加氧分子数量,沥青膜内的氧气相对分子浓度整体上升,CaCO3集料更利于氧气向沥青膜内扩散.

    道路材料氧气扩散沥青膜分子动力学模拟组分迁移相对分子浓度

    掺废轮胎橡胶颗粒碎石封层黏结性研究

    陈建民刘东海王锦余刘浩志...
    127-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废旧轮胎的再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将废轮胎橡胶颗粒等体积替换碎石制备新型橡胶颗粒碎石封层路面.通过橡胶颗粒表面的处理,确保橡胶颗粒碎石封层沥青‒集料间的黏附性,对不同集料粒径及橡胶掺量的碎石封层试件纹理特性进行评价,将橡胶颗粒掺量、集料粒径占比、脱落率、构造深度及摆式摩擦系数5个指标通过SPSS进行关联并评价,并以MMLS3试验模拟行车荷载,探究外界水温对其黏附强度的影响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1.5%热沥青预裹覆的橡胶颗粒可有效改善碎石封层的集料脱落;脱落率与构造深度会伴随7.1~9.5 mm粒径占比及橡胶颗粒比例的增加有所上升;摆式摩擦系数与橡胶颗粒掺量增高呈现相反趋势;低温单因素对碎石封层集料脱落的影响大于高温和浸水,而水‒温耦合会使集料松散性加剧;整体而言,为确保碎石封层集料与沥青间具有较好的黏附强度,橡胶颗粒掺量与热沥青裹覆用量分别不宜超过50.0%、1.5%.

    碎石封层废旧轮胎橡胶黏附特性回收利用绿色路面

    UHPC-NC界面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万志勇陈健平贺绍华黄旭...
    138-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在工程结构加固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新浇UHPC加固层与既有混凝土可靠的界面黏结性能,是确保加固结构服役性能的关键.为研究不同界面处理方式对UHPC与普通混凝土(NC)间黏结性能的影响,设计制作了6个Z形UHPC-NC界面抗剪试件,探究光滑、凿毛、凿毛+植筋3种不同UHPC-NC结合面黏结性能,并通过建立混凝土结合面非线性有限元模型,探讨剪切荷载作用下不同UHPC-NC结合面黏结应力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UHPC-NC界面黏结性能随结合面粗糙度增大不断提高,界面抗剪钢筋有利于延缓混凝土结合面脱黏和裂缝发展;相比光滑UHPC-NC结合面,平均凿毛深度为4 mm且植入4根直径8 mm抗剪钢筋的混凝土结合面,其抗剪强度、刚度及弹性刚度依次增大了156.1%、10.9%和101.0%,且随着界面裂缝不断发展,凿毛+植筋处理的UHPC-NC界面剪应力分布渐趋均匀,结合面残余黏结作用主要由界面抗剪钢筋提供.

    UHPC-NC界面加固黏结性能抗剪试验数值模拟

    序列二次规划方法在斜拉桥索力调整中的应用研究

    徐郁峰朱梦阳陈斯谢云飞...
    148-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斜拉桥施工至成桥阶段时,由于各种因素影响,结构实际线形和内力与理论成桥状态相比,存在一定的误差,通常需要进行索力调整.该文针对斜拉桥在调索阶段的索力调整量计算问题,提出采用一种基于影响矩阵和序列二次规划求解索力调整量的方法.以某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桥为背景,首先计算各索力单位变化下结构的线形和内力响应值,得到索力影响矩阵,然后选取合适的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构建索力调整量计算模型,最后引入序列二次规划法求解索力调整量,得到索力调整后的结构内力与线形状态.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简便,索力调整后的结构线形与内力均能满足施工控制要求.

    斜拉桥混合梁索力调整影响矩阵序列二次规划

    湖南省盖板涵洞通用图编制技术研究

    彭小明李毓坤胡琼夏禹涛...
    156-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涵洞作为公路主要构造物之一,具有量大面广的特点,受设计和施工等因素影响,长期以来工程病害十分突出.随着绿色公路建设理念的广泛推进和技术标准、设计规范不断更新,原有涵洞通用图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公路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对公路涵洞设计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立足新形势编制了新版涵洞通用图,该通用图能较好地适应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对桥涵建设标准化的有力推广和应用.

    盖板涵洞通用图设计构造

    基于双重防护理念的上跨线桥中墩防护设计

    吕思忠王新郭建民刘思源...
    163-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总结分析上跨线桥中墩位置的碰撞事故类型,发现防正碰和防剐蹭是桥墩防护的两项重要需求.基于此提出了双重防护新理念及对应技术方案.第一重防护通过在桥墩外围设置混凝土护栏或船形加高构件,以防止车辆正碰桥墩;第二重防护为桥墩自体通过包裹钢板或泡沫铝板以防止车辆剐蹭桥墩.通过计算机仿真和单元试验验证桥墩防护结构方案的安全性,评估其在防正碰和防剐蹭的双重作用.结果表明:该研究提出的设计方案能有效地保护人、车、桥的安全,降低事故严重程度及损失,有助于桥墩后期维护及耐久性保障,已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与认可.

    公路安全桥墩防护材料耐久性结构耐久性测试锤击单元试验

    面向高强度螺栓检测的YOLOv5-Ganomaly联合算法研究

    谢海波朱玮峻张璧张大海...
    171-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桥梁高强度螺栓松动检测工作量大、目标小、异常多且难以获取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半监督深度学习模型,即使少量负样本情况下也可得到螺栓松动检测模型,解决了模型训练样本不平衡的问题.YOLOv5-CT模型对螺栓目标检测的精度达98.33%.通过对螺栓数据进行预处理,提高Ganomaly模型对螺栓图像的重构能力.当隐空间向量值为100时,模型的SAUC最高,具有最佳判别性能.在模型测试阶段,将异常分数阈值设置为0.295,计算模型对高强度螺栓异常松动检测的精度可达到85%以上,实现螺栓的自动识别和检测.

    高强度螺栓螺栓松动检测机器视觉YOLOv5Ganomaly半监督学习异常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