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李旭

双月刊

1673-5293

bjbllm@mail.xjtu.edu.cn

029-88546568

710061

西安市雁塔西路76号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009信箱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Woman and Child Health Research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从妇女儿童出发,主要报道国外有关妇幼卫生保健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成就、新技术、新动向,为妇幼卫生教学、科研、临床提供国外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CNV-seq结合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在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中的价值观察

    钟丽娟陈艳钟容陈盼...
    69-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结合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在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于绵阳市人民医院产前诊断科行羊膜腔穿刺术且拷贝数变异(CNV)提示异常的107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分别行CNV-seq检测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在107例孕妇的羊水样本中,染色体核型分析检出58例(54。21%)胎儿核型异常,包括染色体数目异常36例(62。07%),染色体结构异常11例(18。97%),嵌合体11例(18。97%)。CNV-seq检测对染色体核型分析中的58例核型异常者均成功确诊,变异类型包括54例(93。10%)致病性,4例(6。90%)临床意义不明;CNV-seq检出13例嵌合体病例,其中2例(低于10%)染色体核型分析未检出。在49例核型未见异常羊水样本中,CNV-seq检出致病性变异类型20例(40。82%)、临床意义不明23例(46。94%)、可能良性2例(4。08%)、可能致病性1例(2。04%)、良性变异3例(6。12%)。染色体核型分析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阳性率均明显低于CNV-seq检测及二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x2=115。654,P<0。05);三种检测方法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数目异常、染色体结构异常和嵌合体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胎儿染色体异常的产前诊断中,CNV-seq可高效、特异地检出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无法检出的致病性基因组CNVs,可为产前遗传咨询提供更详细的参考信息。

    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异常产前诊断

    婴儿食物过敏的临床症状及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检测结果分析

    刘华彭莉曾宇东王凭...
    76-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不同过敏症状患儿的食物过敏原,为婴儿食物过敏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间于长沙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中心体检中因过敏症状采用免疫印迹法进行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检测的849例婴儿为研究对象。按不同年龄将婴儿分为<6月龄与≥6月龄;根据过敏的临床症状及病史等,将其分为皮肤症状(262例)、消化道症状(113例)、营养不良症状(56例)、呼吸道症状(58例)、混合症状(360例)。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婴儿的 食物过敏原及血清sIgE检测阳性分布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849名婴儿中,有皮肤症状者占30。9%(262/849),消化道症状者占13。3%(113/849),营养不良者占6。6%(56/849),呼吸道症状者占6。8%(58/849),混合症状者占42。4%(360/849);其中,男婴占57。8%(491/849),女婴占42。2%(358/849),不同性别婴儿过敏症状的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月龄者占23。8%(202/849),≥6月龄者占76。2%(647/849),不同年龄婴儿过敏症状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303,P<0。001)。在849名婴儿中,食物过敏原血清sIgE检测阳性者占51。7%(439/849),阴性者占48。3%(410/849);其中,男婴食物过敏原血清sIgE检测阳性者占58。3%(256/439),女婴阳性者占41。7%(183/439),不同性别婴儿食物过敏原血清sIgE检测阳性的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月龄婴儿食物过敏原血清sIgE检测阳性占17。1%(75/439),≥6月龄者阳性占82。9%(364/439),不同年龄婴儿食物过敏原血清sIgE检测阳性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563,P<0。001)。不同年龄婴儿的食物过敏原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376,P<0。05),而不同性别婴儿的食物过敏原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过敏症状食物过敏原血清sIgE检测阳性率及致敏种类的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2种常见食物过敏原中,牛奶的血清sIgE检测阳性致敏程度最高可达3级,鸡蛋白的致敏程度最高可达6级;≥6月龄婴儿食物过敏原血清sIgE检测阳性率均高于<6月龄婴儿,但在不同年龄婴儿中,只有牛奶过敏原血清sIgE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122,P<0。001),其他11种食物过敏原血清sIgE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婴儿早期食物过敏以皮肤症状为主,食物过敏原以牛奶、鸡蛋为主,血清sIgE检测对诊断IgE介导的食物过敏有意义,食物过敏的诊断仍需要综合其他因素分析判断。

    婴儿食物过敏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检测过敏原

    左乙拉西坦品牌药转为非专利药后对癫痫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分析

    孙娜石永晶余静洁杨琳...
    8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前瞻性观察左乙拉西坦(LEV)由品牌药转换为非专利药后对癫痫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变化。方法 以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就诊的196例癫痫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从LEV品牌药转换为非专利药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并根据转换后疾病发作情况分为发作增加组、发作减少组及发作无变化组。分析转换前后各组LEV血药浓度、癫痫发作情况、不良反应及转换后发作增加患儿的临床特征。结果 转换前LEV血药浓度为(8。09±2。42)μg/mL,转换后血药浓度为(8。28±2。17)μg/mL,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21,P=0。831)。转换前LEV治疗剂量/血药浓度比值为(3。44±1。10)L/kg,转换后治疗剂量/血药浓度比值为(3。77±1。59)L/kg,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23,P=0。762)。转换前LEV的治疗有效率为81。05%(154/190),转换为非专利药后有效率为75。79%(144/190),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55,P=0。212)。发病年龄小及联合治疗的患儿在转换后可能会出现发作增加,LEV品牌药转换为非专利药后,未见出现新的不良反应。结论 LEV品牌药转为非专利药后对癫痫患儿治疗安全有效,对发病年龄小及联合治疗的患儿需要重点关注。

    左乙拉西坦非专利药转换抗惊厥药物血药浓度有效率

    加强编辑部诚信建设的要求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编辑部
    89页

    盆底超声参数检查初产妇产后发生盆底脏器脱垂的研究

    严晓燕何谦李景刘家开...
    90-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盆底超声参数对初产妇产后发生盆底脏器脱垂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1月到2022年12月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工业四一六医院收治的盆底脏器脱垂初产妇135例并纳入脱垂组;收集同时期该院妇产科收治的非盆底脏器脱垂初产妇135例并纳入非脱垂组,对所有患者均开展盆底超声检查,并对比盆底超声参数(盆膈裂孔面积、尿道倾斜角、肛直角),分析盆底超声参数在盆底脏器脱垂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在静息状态下和Valsalva状态下,脱垂组与非脱垂组的盆膈裂孔面积和尿道倾斜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8。190、13。027、76。720、8。148,P<0。05),而两组的肛直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静息状态下和Valsalva状态下盆底超声参数盆膈裂孔面积、尿道倾斜角、盆膈裂孔面积和尿道倾斜角联合诊断患者盆底脏器脱垂的AUC均大于0。80,诊断价值均较理想。超声参数盆膈裂孔面积、尿道倾斜角、盆膈裂孔面积和尿道倾斜角联合诊断患者为盆底脏器脱垂的静息状态下的特异度分别为0。993、0。993、0。993,灵敏度分别为 0。704、0。896、0。874;Valsalva 状态下的特异度分别为 0。993、0。992、0。993,灵敏度分别为 0。792、0。978、0。808。结论 盆底超声参数中的盆膈裂孔面积及尿道倾斜角在对盆底脏器脱垂患者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临床针对盆底脏器脱垂可疑患者可通过开展盆底超声检查,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状态。

    盆底脏器脱垂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诊断

    孕妇被动吸烟现状及干预措施研究进展

    刘利赵红朱灿马良坤...
    96-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境烟草暴露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孕妇出现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因素之一。孕妇接触烟草的主要环境来源是其配偶。然而,人们对孕妇配偶这一特殊群体的吸烟和戒烟情况关注不足。为了更有效地控制孕妇的烟草暴露,重点是要了解孕妇被动吸烟的现状并关注其风险。该文通过介绍孕妇被动吸烟的现状和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呼吁医护人员关注孕妇二手烟暴露问题,减少孕期二手烟的不良影响。孕妇被动吸烟现状十分严峻,未来可通过政策指导、药物干预和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结合,改善孕期二手烟的干预效果;另外,可以将二手烟干预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备孕人群,使干预窗口期提前,预防环境烟草暴露产生的危害。

    孕妇被动吸烟干预措施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