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护理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护理学杂志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国际护理学杂志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刘万车

月刊

1673-4351

gjhlxzz@126.com

0431-88920584

130061

吉林省长春市建政路971号

国际护理学杂志/Journ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主办。本刊是国家级杂志,目前已经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北方优秀期刊”。本刊主要以国内外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及从事护理临床教学研究者为对象,重点报道我国基础与临床护理的最新研究成果、临床护理经验,以及新技术、新方法在临床的应用与发展,介绍国际护理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主要栏目有:综述、论著、护理研究、护理管理、临床护理、健康教育、护理教育、社区护理、文摘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Cubbin and Jackson量表评分系统下分级护理在老年女性危重症患者会阴创面护理中的应用

    龚昭惠严洁婷胡晓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Cubbin and Jackson量表评分系统下分级护理对老年女性危重症患者会阴创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 年9 月至2020 年9 月期间鄂东医疗集团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会阴部存在疮面老年女性危重症患者100 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0 例,两组清疮后均行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治疗,另借助Cubbin and Jackson 量表对观察组进行分级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会阴疮面护理。比对不同时间点两组疮面色泽情况、新生肉芽组织情况、疮面愈合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 1 d后疮面色泽情况、新生肉芽组织情况、疮面愈合情况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 d、7 d、10 d、14 d疮面色泽情况、新生肉芽组织情况、疮面愈合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会阴部存在疮面老年女性危重患者,常规护理方式与应用分级护理措施均有一定效果,但分级护理效果更佳,促进疮面愈合。

    CubbinandJackson量表危重患者会阴部创面护理

    基于阶梯变化理论的群组管理模式在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应用

    晋雪然王璐鹭史莉罗丽燕...
    8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阶梯变化理论的群组管理模式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 年6 月至2021 年6 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 100 例肥胖型PCO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基于阶梯变化理论的群组管理模式为患者制定护理方案,群组管理活动采取集中讲座、小组讨论、典型示范、同伴教育等方式进行,通过定期反馈与随访获取患者阶段变化状况,建立动态调整干预策略,最后,对比患者治疗依从性、体重指数(BMI)、腰臀围比、生活质量水平评分、超声检查卵巢多囊样改变及血清总睾酮水平。结果 通过群组管理,干预组患者的依从性评分、BMI及腰臀比与入组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143。28±26。97)分,高于对照组(138。86±26。7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0,P<0。05)。结论 基于阶梯变化理论的群组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进而降低肥胖型PCOS患者的BMI、腰臀比,缓解高雄激素血症及卵巢多囊样改变,同时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多囊卵巢综合征群组管理生活方式干预肥胖阶梯变化

    自我效能理论护理干预对产后乳头凹陷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

    李燕敏肖新燕冯晓雯王宏敏...
    9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理论护理干预对产后乳头凹陷产妇母乳喂养(Breast Feeding,BF)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 年5 月至2022 年5 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分娩的产后乳头凹陷产妇82 例,根据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7 例和观察组45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基于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感量表(BSES)评分、乳头凹陷恢复情况、乳房肿胀率、母乳喂养率和产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 两组干预前BS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B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1 个月乳头恢复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3 d,观察组乳房肿胀率33。33%(15/45)明显低于对照组 56。76%(2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1 w、产后1 个月及产后3 个月的母乳喂养率均有所降低,且对照组产后1 w、产后1 个月及产后3 个月的母乳喂养率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 1 个月内并发症总发生率4。44%(2/45)低于对照组37。84%(14/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我效能理论护理干预通过对产妇进行健康宣教,能有效改善乳头凹陷情况,提升产妇的自我效能感,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自我效能理论乳头凹陷母乳喂养产后产妇BSES评分

    基于循证的护理模式在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中的应用

    王俊丁玲莉
    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循证的护理模式在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新生儿科 2020 年 6 月至 2021 年 10 月收治的120 例PICC置管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 60 例患儿进行PICC常规护理,观察组60 例患儿基于循证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儿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和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并比较两组患儿PICC置管时间,调查并比较患儿家属PICC置管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PICC带管时间长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属 PICC 置管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 PICC置管患儿基于循证护理模式干预,可有效提高患儿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减少患儿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延长PICC带管时间,提高患儿家属对PICC置管护理的满意度。

    PICC置管护理质量循证护理并发症带管时间

    微护理专业团队构建对新生儿肺炎康复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张惠高紫君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微护理专业团队构建对新生儿肺炎康复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 年1 月至2022 年1 月就诊的新生儿肺炎患儿 80 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微护理专业团队构建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发热、咳嗽、咯痰等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家属满意度。结果 两组护理后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显效例数和有效例数较对照组高;观察组护理后发热、咳嗽、咯痰等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护理后患儿家属SAS评分及SDS评分较护理前显著下降,其中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及SD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家属总满意度95。00%(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后家属总满意度70。00%(2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护理专业团队构建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升临床疗效,促进患儿康复,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

    新生儿肺炎微护理专业团队构建康复家属护理满意度

    Snyder希望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结肠造口患者应对方式、希望水平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张艳侠张荆晓韩玉环
    106-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Snyder希望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结肠造口患者应对方式、希望水平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 年7 月至2022 年3 月期间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 103 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50 例(常规基础护理)和实验组 53 例(Snyder希望理论护理)。对比两组应对方式、希望水平、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心理痛苦温度计(DT)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干预后面对评分升高,回避、屈服评分均下降;且实验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回避、屈服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干预后I、P、T三维度评分均上升,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焦虑(HADS-A)、抑郁(HADS-D)及 DT 评分均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占比为20。00%(10/50),实验组并发症发生占比为5。66%(3/53),实验组并发症发生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Snyder希望理论护理干预可有效纠正结肠造口患者应对方式,改善其希望水平及心理状态,且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Snyder希望理论结肠造口应对方式希望水平心理状态

    自助式正念干预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不良情绪、健康信念及希望水平的影响

    徐磊陈娜刘祎伦
    110-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自助式正念干预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不良情绪、健康信念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结直肠癌手术患者 78 例,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9 例。对照组围术期行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实施自助式正念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不良情绪、健康信念及希望水平。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Zung焦虑量表(SAS)评分、Zung抑郁量表(SD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健康信念水平及希望水平总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自助式正念干预能有效减轻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增强患者健康信念,提高患者希望水平。

    自助式正念干预结直肠癌不良情绪健康信念希望水平

    清单式健康教育模式下的康复训练联合营养支持在结直肠癌术患者中的应用

    姜艳周燕燕王卉
    114-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清单式健康教育模式下的康复训练联合营养支持在结直肠癌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 年2 月至2022 年2 月上海长征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术患者106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清单式健康教育模式下的康复训练联合营养支持,术后 7 d对两组患者的疾病认知情况、主观营养状态、客观营养水平、感染应激水平及康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评分为(91。15±7。28)分,高于对照组的(80。16±10。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主观整体营养状况评估量表(PG-SGA)评分为(2。56±0。42)分,低于对照组(3。51±0。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白蛋白(ALB)、红细胞(RBC)、前白蛋白(PA)及血红蛋白(H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清 C 反应蛋白(CRP)、β-内啡肽(β-EP)及降钙素原(PCT)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首次下床活动、首次排便、首次进食、肠鸣音恢复、尿管留置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单式健康教育模式下的康复训练联合营养支持在结直肠癌术患者中的应用可取得显著效果,不仅能增强疾病认知水平,改善主客观营养状况,而且还能缓解感染应激水平,促进患者康复。

    清单式健康教育模式康复训练营养支持结直肠癌术疾病认知营养状况

    心理分级化评估护理在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

    江焱李泽琼李静南刘德成...
    118-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心理分级化评估护理在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眼科在2020 年7 月至2022 年6 月期间收治的青光眼采取小梁切除手术治疗的 80 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就诊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2020 年7 月至2021 年6 月)和干预组(2021 年7 月至2022 年6 月),对照组40 例实施常规心理护理措施,干预组40 例实施心理分级化评估护理措施,于入院1 d、干预 14 d后,对两组遵医行为、心理一致感量表(SOC-13)评分、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入院1 d,两组遵医行为、心境状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14 d后,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在执行治疗计划、正确用药、自我监测、康复锻炼等综合得分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4 d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心理一致感量表各项综合得分提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4 d干预组眼角膜水肿、眼前房出血、视物不清、入睡困难等并发症发生率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该院接收的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手术治疗患者,采取心理分级化评估护理干预,有利于增强患者遵医行为,转变其不良心境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心理分级化评估遵医行为心境状态并发症

    脑梗死患者应用跨理论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

    韩凤姜敏任莹
    123-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应用跨理论健康教育模式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9 年3 月至2022 年3 月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 100 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跨理论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 3 个月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xercise of Self Care Agency Scale,ESCA)、Fugl-Meyer 评定量表(Fugl-Meyer motor function assessment,FMA)以及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QOL)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ESCA评分比较、Fugl-Meyer及SS-QO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ESCA各维度评分、Fugl-Meyer及SS-QOL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应用跨理论健康教育模式在提高患者自护能力,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和强化生活质量方面效果更佳。

    脑梗死跨理论健康教育自护能力肢体功能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