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护理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护理学杂志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国际护理学杂志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刘万车

月刊

1673-4351

gjhlxzz@126.com

0431-88920584

130061

吉林省长春市建政路971号

国际护理学杂志/Journ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主办。本刊是国家级杂志,目前已经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北方优秀期刊”。本刊主要以国内外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及从事护理临床教学研究者为对象,重点报道我国基础与临床护理的最新研究成果、临床护理经验,以及新技术、新方法在临床的应用与发展,介绍国际护理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主要栏目有:综述、论著、护理研究、护理管理、临床护理、健康教育、护理教育、社区护理、文摘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目标激励式康复护理在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中的效果

    赵少涵原荣孙丽敏
    276-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目标激励康复护理在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随机数字分配表法将烟台山医院2019 年12 月至2021 年10 月接收的踝关节骨折行手术治疗患者 98 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目标激励式康复护理干预。于入院1 d、干预后,通过一般自我效能量表、视觉模拟评估及量角器测量等观察两组患者自我效能、干预疼痛感知程度、踝关节活动度等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一般自我效能、完成自我管理、达成结果、应对问题等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12 h、24 h、48 h后,疼痛感知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内翻、背伸、外翻、跖屈等踝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踝关节手术治疗患者采取目标激励式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激发患者自我护理效能感,降低患者自身对于疼痛感知程度,提高踝关节活动程度。

    踝关节骨折目标激励自我效能疼痛感知关节活动度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出院指导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出院准备度和功能恢复的影响

    伊莉林楚琪周春元陈丽言...
    281-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出院指导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出院准备度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 年1 月至2022 年1 月东莞市虎门医院收治的106 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 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以上基础给予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出院指导。随访3 个月,比较干预前、干预后3 个月对比两组康复训练依从性、出院准备度(个人状态、适应能力、预期性支持、总准备度)及功能恢复情况(疼痛程度、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康复训练依从性、各维度出院准备评分、Harris髋关节功能(HHS)评分及Barthle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行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出院指导,可有效提高其康复训练依从性及出院准备度,同时还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对于其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也具有重要意义。

    计划行为理论出院指导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出院准备度功能恢复

    定位抢救模式在急诊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

    马蓉颜萍
    285-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定位抢救模式在急诊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急诊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240 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120 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抢救模式,干预组给予定位抢救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有效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各项抢救任务完成时间及医患满意度。结果 实施定位抢救模式后,干预组的有效抢救时间和抢救成功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完成急救初期各项护理任务的时间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定位抢救模式是遵循科学分组、合理站位及职权明确的原则,能够显著提高急诊多发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缩短有效抢救时间,提高急诊护士的综合能力和医患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和推广意义。

    定位抢救模式急诊严重多发伤应用效果

    主动防范风险干预程度对重症监护室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

    王倩张瑶瑾倪芳芳
    289-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主动防范风险干预程度对重症监护室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 年1 月至2022 年1 月于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ICU接受治疗重症肺炎患者8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主动防范风险干预。于入院当日、出ICU当日对比两组患者血气指标、临床治疗指标及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 入院当日,两组各项临床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ICU当日,观察组血气指标数值优于对照组,且体温恢复时间、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实施主动防范风险干预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少重症肺炎患者通气时间,降低其风险事件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数值。

    主动防范风险ICU重症肺炎风险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

    基于整合照护理念的护理模式对重症监护室患者获得性衰弱的影响

    刘艳妮刘少云
    293-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整合照护理念的护理模式对重症监护室(ICU)患者获得性衰弱的影响。方法 2019 年9 月至2020 年8 月在该院予以心肺康复、运动指导等干预的ICU获得性衰弱(ICU-AW)患者中随机选取60 例纳入对照组,2020 年9 月至2021 年9 月在该院予以基于整合照护理念的护理模式的ICU-AW患者中随机选取60 例纳入观察组。比较干预前及干预10 d后两组患者活动状况[巴氏评分(BI评分)、切尔西物理功能评估量表(CPAx-Chi量表)]、知行状况[功能独立性量表(FIM量表)]。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状况(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压力性损伤),记录干预10 d后、干预 20 d后、干预 1 个月后两组患者肌力正常率。结果 干预 10 d后较干预前两组患者CPAx-Chi量表、BI评分、FIM量表评分均有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0 d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 20 d后、干预1 个月较干预10 d后,两组患者肌力正常率均有提高,且观察组患者肌力正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10 d时,两组患者肌力正常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基于整合照护理念的护理模式能够帮助ICU-AW患者改善生活及运动状况,增加患者知行能力,预防并发症发生,加快患者肌力恢复,具有临床推广及使用价值。

    整合照护理念重症监护室重症监护室获得性衰弱

    序贯营养疗法及康复护理对ICU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况、免疫能力及吞咽功能的影响

    肖婷郑微微郭缓缓
    298-3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序贯营养疗法及康复护理对ICU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况、免疫能力及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 年3 月至2021 年12 月期间北京清华长庚医院ICU吞咽障碍患者 60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序贯营养疗法及康复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免疫能力及吞咽功能。结果 观察组整体免疫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营养状态各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吞咽功能改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ICU吞咽障碍患者中应用序贯营养疗法及康复护理,能有效维持正常营养摄入,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可对患者总体康复与转归起重要积极作用。

    序贯营养疗法康复护理吞咽障碍营养状况吞咽功能

    磁性护理理念在减少ICU身体约束中的应用

    王晶晶徐昆姜欣欣郝莲娟...
    302-3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磁性护理理念在减少重症监护室(ICU)身体约束(PR)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 年1 月至2021 年1 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60 例ICU住院患者接受磁性护理干预为观察组,另择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的60 例ICU住院患者接受ICU常规护理干预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变化,观察两组PR使用率、PR使用时间、非计划拔管(UE)发生率及PR并发症率,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和干预后的护理质量(病区管理、临床护理及护理安全)。结果 干预后,两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其中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 PR 使用率、UE 发生率及 PR 并发症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6。67%vs。35。00%、1。67%vs。13。33%及10。00%vs。47。62%,P<0。05),PR使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关于SF-36 量表中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共 6 个维度评分相比干预前均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关于病区管理、临床护理及护理安全共 3 个方面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磁性护理理念能明显提高ICU患者的负性情绪,减少PR使用率、UE发生率及PR并发症率,缩短PR使用时间,利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质量提升。

    磁性护理理念ICU身体约束负性情绪生活质量护理质量

    风险预测护理干预对ICU营养支持患者再喂养综合征发生情况及营养状态的影响

    任云丽李吉祥张莉丝彭燕...
    307-3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风险预测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ICU)营养支持患者再喂养综合征(RFS)发生情况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ICU于2020 年1 月至2022 年1月收治的208 例营养支持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4 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营养支持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RFS风险评估及预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喂养前、喂养5 d后的营养状况、电解质代谢情况及RFS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喂养5 d后的血清磷、血清镁、血清钾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喂养 5 d后的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均高于对照组,再喂养综合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风险预测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ICU营养支持患者RFS的发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

    营养支持风险预测护理干预再喂养综合征

    多维度护理结合感染预警机制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申璇龙霞贾建华
    31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维度护理结合感染预警机制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 年3 月至2021 年3 月该院收治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86 例,采用档案抽签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3 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多维度护理结合感染预警机制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与院内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参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及消化系统感染等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维度护理结合感染预警机制的应用能显著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改善患儿生活质量,最大程度控制与降低患儿感染风险,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多维度护理感染预警机制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院内感染

    创伤骨科儿童疼痛自评与他人代评的差异

    蔡春慧赵永信顾莺
    315-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创伤骨科患儿、家属与责任护士疼痛评估的差异。方法 选取2021 年 4 月 1 日至 6月30 日期间因创伤至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患儿、家属及其责任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以Oucher Scale疼痛评分作为疼痛评估工具,采用Kruskal-Wallis法分析比较患儿、家属与护士在入院时、术前、术后返回病房时、术后6 h、术后24 h及出院时疼痛评分是否有差异,并采用Kruskal-Wallis单因素ANOVA进行续后分析确定组间是否有差异。结果 基于Kruskal-Wallis法分析结果,患儿、家属与护士在入院时、术后及术后 6 h的疼痛评估均值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Kruskal-Wallis单因素ANOVA续后分析结果显示,患儿与护士、护士与家属、患儿与家属在入院时及术后6 h的疼痛评估均值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儿与家属、护士与家属在患儿术后返回病房时的疼痛评估均值也有显著差异(均P<0。05),但患儿与护士在患儿术后返回病房时的疼痛评估均值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 患儿在入院时疼痛程度较高,术前最高,术后呈先升再降的趋势;家属报告的疼痛评分总体上高于患儿自我报告,护士应科学评估患儿家属有关疼痛的知识和观念,积极交流,指导其科学客观的疼痛评估方法;骨科护士报告的疼痛评分总体上低于患儿的自我报告,护士需更重视患儿的疼痛感受,促成科室良好的疼痛管理氛围与文化的形成。

    疼痛评估自我报告他人报告差异性研究创伤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