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赵靖平

季刊

1673-2952

0731-5531571 5292158

410011

长沙市人民路139号湘雅二医院内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童年虐待和他克莫司结合蛋白5基因多态性对抑郁症患者大脑结构的影响

    余思烨舒畅王高华
    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清楚,可能涉及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既往研究发现童年虐待、他克莫司结合蛋白5(FK506 binding protein 5,FKBP5)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患者大脑结构改变存在潜在的关联。本文旨在探讨这两方面因素对抑郁症患者大脑结构的影响,以期实现对抑郁症风险群体的精准识别,从而为抑郁症的早期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童年虐待FKBP5抑郁症脑结构

    精神疾病患者前瞻功能异常的研究进展

    张坛玮杨卓娅陈界衡杨舒...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前瞻功能是个体模拟未来情景的能力,在保障正常功能和维持心理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精神疾病患者前瞻功能与正常人有差异,模拟未来能力受损,且在引起和维持疾病中发挥作用。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消极偏向、想象具体未来时存在困难。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关注该领域。本文将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患者前瞻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为精神疾病的评估、症状的改善和治疗提供参考。

    前瞻功能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焦虑症

    认知行为训练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张峻弓周国权施莹娟冯威...
    7-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阐述认知行为训练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最近进展,包括认知行为训练的定义、认知行为训练的生物学机制、认知行为训练的主要模式及新探索,以期为后续开展认知行为训练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认知行为训练精神分裂症研究进展

    基于功能磁共振的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在物质使用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王思洋朴兴强李岩杨雪...
    10-1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物质使用障碍(SUD)作为精神科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复发率居高不下,除导致心身损害亦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功能磁共振(fMRI)影像技术因其安全无创等特点广泛应用于SUD临床研究中。但其本身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生理意义无法明确等,因此单一模态影像技术并不能满足研究需求,多模态神经影像技术相互融合,取长补短,从而获得更加全面丰富、准确可靠的大脑信息,其研究应用逐年增长[1]。本文基于fMRI与脑电(EEG)和磁共振波谱分析(MRS)结合的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探讨其在SUD中的研究做一综述,为临床及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功能磁共振脑电磁共振波谱分析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

    孤独症谱系障碍核心症状的新型靶向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付佳佳孙志刚李霄宇张翠芳...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种严重的神经发育障碍,是遗传因素和复杂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童年早期起病,预后较差。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ASD核心症状新型靶向药物治疗方面的研究,包括催产素、加压素、布美他尼、美金刚、大麻二醇、阿巴氯芬、曲芬肽和磷酸二酯酶4D抑制剂等。

    孤独谱系障碍核心症状药理学靶向治疗

    肠-肝-脑轴在肝移植后精神症状中的作用

    叶猛飞谢谓根王声滂林雪冰...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肝移植后患者的康复经常受到精神症状的影响,包括抑郁、焦虑、睡眠障碍和认知障碍。严重的肝移植后精神症状会影响患者的行为能力,降低生活质量,但尚未得到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最新的研究表明,肝移植后精神症状可能与肠道微生物相关,其具体机制复杂多样,未形成统一的观点。本文综述了肝移植后精神症状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总结在肠-肝-脑轴方面存在的可能机制。最后,我们提出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免疫炎症和迷走神经改善肝移植后的精神症状,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肝移植精神症状肠-肝-脑轴抑郁焦虑

    正念分娩和养育计划的应用现状及进展

    钱静李金芝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正念分娩和养育计划是专门为准父母群体开发的心理干预方案,通过使用正念冥想练习以改善与妊娠、分娩和早期育儿挑战相关压力反应。本文对正念分娩和养育计划的来源与内容、作用机制以及干预方法与效果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将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改善孕产妇身心健康状态,优化母婴结局,实现母婴安全计划。

    正念分娩和养育计划孕产妇负性情绪

    BDNF上游调控机制及表达水平与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损伤的相关性

    康林李珊陆彩莲李倩倩...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水平与其认知功能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4例,健康对照55例,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采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ATRICS Consensus Cognitive Battery,MCCB)评估受试者的认知功能,采用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受试者外周血microRNA124-3p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信使RNA(Messenger RNA for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检测受试者外周血BDNF浓度。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microRNA124-3p表达量升高(P<0。001),BDNFmRNA和BDNF表达量降低(P<0。001),在MCCB中的信息处理速度、词语学习、推理和问题解决、视觉学习四个方面明显下降(P<0。001)。2。在患者组中,BDNFmRNA相对表达量是PANSS总分的正向影响因素(P<0。05),microRNA124-3p相对表达量是阳性症状得分的负向影响因素(P<0。05)。3。在患者组中,microRNA124-3p相对表达量是推理和问题解决(Reasoning and Problem Solving,RPS)得分的负向影响因素(P<0。05),BDNF蛋白因子浓度是RPS得分的正向影响因素(P<0。05);在对照组中,BDNF蛋白因子浓度是RPS得分的正向影响因素(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BDNF表达量与其认知损伤严重程度负相关。

    精神分裂症BDNF认知功能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其血清Hcy、EGF水平的关系

    帅久红王学国龚蔓蕾
    31-3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水平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11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后均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Form,MoCA)评估其认知功能,根据评分结果设为无认知功能障碍组与认知功能障碍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婚姻状况、吸烟史、饮酒史、使用高含量抗胆碱能药物以及血清Hcy、EGF水平间差异,通过ROC明确血清Hcy、EGF预测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价值,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 患者入院后采用MoCA评分评估其认知功能,根据评分结果分组,110例患者中无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63。64%(70/110),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36。36%(40/110),分别设为无认知功能障碍组与认知功能障碍组。两组性别、年龄、BMI、婚姻状况、吸烟史、饮酒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认知功能障碍组使用高含量抗胆碱能药物占比以及血清Hcy、EGF水平显著低于认知功能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分析证实血清Hcy、EGF均可用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认知功能损害的预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4、0。788,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使用高含量抗胆碱能药物、Hcy≥14。575 μmol/L、EGF≥1698。275pg/mL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受诸多因素影响,当Hcy≥14。575 μmol/L、EGF ≥ 1698。275pg/mL时,可用于预测其认知功能障碍。

    精神分裂症同型半胱氨酸表皮生长因子认知功能

    基于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鉴定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差异表达蛋白

    张娜苗云峰刘飞虎张蕊...
    3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中表达差异的蛋白质,以探讨精神分裂症致病机制。方法 收集1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血清样本,采用非标记蛋白质组学技术联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技术鉴定两组的差异蛋白,筛选出表达差异显著的蛋白质,并进行基因本体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结果 非标记蛋白质组学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中共筛选出126个显著性差异的蛋白,其中63个上调蛋白,63个下调蛋白。这些差异蛋白主要富集在血液微粒、细胞质囊腔、囊腔、分泌颗粒管腔等细胞组分,分子功能主要表现在肽酶调节活性,主要参与蛋白激活级联、体液免疫应答、血小板脱粒、补体激活、蛋白修饰、急性炎症反应等生物学过程。精神分裂症主要富集的KEGG通路包括补体和凝血级联反应、冠状病毒和全身性红斑狼疮。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中差异蛋白主要富集在补体和凝血级联反应通路,揭示该通路在精神分裂症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蛋白质组学差异蛋白生物信息学精神分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