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田增民

月刊

1673-4165

foreignmed@vip.163.com

025-84121542

211135

江苏省南京市锦绣花园8-204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Journ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期刊,以从事脑血管病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神经康复、神经急诊科医生为读者对象,报道脑血管病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诊疗经验。设有标准与指南、综述、论著、病例报道、学术争鸣、会议动态和医学简讯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转归不良的列线图预测模型

    李晨晨李佳璇曹自为何晓璐...
    241-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和评价轻型缺血性卒中(minor ischemic stroke,MIS)患者发病后90d时转归不良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MIS患者.在发病后90d时应用改良Rankin量表进行转归评价,<2分定义为转归良好,≥2分定义为转归不良.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患者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据此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 共纳入177例MIS患者,其中61例(34.46%)转归不良.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优势比(odds ratio,OR)3.484,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378~8.810;P=0.008]、糖尿病(OR 2.936,95%CI 1.301~6.625;P=0.009)、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OR 2.936,95%CI 1.027~1.709;P=0.031)和入院时收缩压(OR 1.083,95%CI 1.053~1.115;P<0.001)是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c统计量为0.828,曲线下面积为0.841(95%CI0.778~0.891),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拟合良好.临床决策曲线显示,该模型具有较强的临床适用性.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入院时NIHSS评分和收缩压是MIS患者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因素构建的列线图对MIS患者的转归不良具有较高的分辨力和临床价值.

    缺血性卒中疾病严重程度指数治疗结果危险因素列线图表

    实现快速、强化和持续降压对脑出血扩大及功能转归的影响

    李宏建
    246页

    基于脑小血管病影像学标志物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短期转归不良的列线图预测模型

    高丰刘华坤
    247-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影像学标志物构建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静脉溶栓后短期转归不良的列线图模型.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应用MRI评估CSVD 影像学标志物,包括腔隙性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WMHs)和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nlarged perivascular spaces,EPVS).在发病后90 d应用改良Rankin量表进行转归评价,>2分定义为转归不良.通过LASSO回归分析筛选与静脉溶栓后转归不良最相关的变量,并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预测转归不良的列线图.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校准图和决策曲线分析来验证列线图的预测能力.结果 共纳入167例患者,96例(57%)转归良好,71例(43%)转归不良.将单变量分析中P<0.05的变量纳入LASSO回归模型以筛选变量,最终左侧梗死、心房颤动、基线收缩压、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WMHs(1 分)、CMBs(1分)、EPVS(1分)、LI(1分)、CSVD总体负荷(2~4分)进入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房颤动[优势比(odds ratio,OR)6.75,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49~41.40;P=0.022]、基线收缩压(OR 1.01,95%CI 1.00~1.04;P=0.049)、基线NIHSS评分(OR 1.47,95%CI 1.23~1.80;P<0.001)、WMHs(OR 3.40,95%CI 1.28~9.53;P=0.015)、CMBs(OR 3.24,95%CI 1.12~9.90;P=0.032)和 EPVS(OR 2.89,95%CI 1.05~8.23;P=0.041)是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上述变量构建列线图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885(95%CI 0.837~0.933;P<0.01),提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校准图和决策曲线分析提示该列线图模型的预测值及实际值一致性良好.结论 由心房颤动、基线收缩压、基线NIHSS评分、WMHs、CMBs和EPVS构建的转归不良概率预测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性.

    缺血性卒中脑小血管疾病血栓溶解疗法磁共振成像治疗结果危险因素列线图表

    西洛他唑与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减少卒中后吸入性肺炎的比较

    李宏建
    253页

    重度有症状颅内段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

    王修宇刘华坤初建峰
    254-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重度有症状颅内段颈动脉狭窄患者经皮血管成形支架置入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PTAS)后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21年12月至2023年6月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PTAS的重度有症状颅内段颈动脉狭窄患者.收集患者临床和手术相关资料,记录围手术期并发症.6个月后影像学随访评估ISR.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IS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73例患者,男性45例(61.6%),年龄(61.49±7.78)岁.中位随访时间为8个月(四分位数间距:7~9个月;范围:6~10个月),19例(26.0%)发生ISR,其中1例(1.4%)为有症状ISR.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即刻残余狭窄程度较高[优势比(odds ratio,OR)1.102,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04~1.209;P=0.040]、伴其他部位脑血管中度以上狭窄(OR 6.638,95%CI 1.106~39.835;P=0.038)和术前白细胞计数较低(OR 0.541,95%CI0.308~0.952;P=0.033)为IS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术后即刻残余狭窄程度较高、伴其他部位脑血管中度以上狭窄和术前血白细胞计数较低是重度颅内段颈动脉狭窄患者PTAS术后发生ISR的危险因素.

    颈动脉狭窄颅内动脉硬化支架治疗结果危险因素

    白蛋白水平与缺血性卒中后早期心血管并发症风险

    李宏建
    259页

    入院时全身炎症反应指数预测基底节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术后转归

    谢红卫艾德艳樊明超李春荣...
    260-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术前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dex,SIRI)对基底节区自发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患者术后临床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ICH患者.在术后3个月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进行临床转归评价,0~2分定义为转归良好,>2分定义为转归不良.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SIRI与ICH患者转归不良的独立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确定SIRI的预测价值.结果 共纳入25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ICH患者,其中男性176例(68.22%),中位年龄57.00岁(四分位数间距:49.00~65.25岁);中位血肿体积50.00 ml(四分位数间距:40.00~70.00 ml),中位SIRI 4.12(四分位数间距:2.28~7.30);143例(55.43%)转归不良.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较高[优势比(odds ratio,OR)1.070,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30~1.111;P<0.001]、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较低(OR 0.669,95%CI 0.575~0.779;P<0.001)、血小板计数较高(OR 1.010,95%CI 1.003~1.017;P=0.004)以及SIRI较高(OR1.434,95%CI 1.255~1.638;P<0.001)是患者转归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SIRI预测转归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791(95%C10.737~0.845;P<0.001),最佳截断值为4.53,预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7.8%和81.7%.结论 术前SIRI可有效预测基底节区ICH患者术后3个月时的临床转归,SIRI>4.53提示转归不良.

    脑出血炎症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治疗结果生物标志物

    术中吲哚菁绿视频血管造影在破裂后交通动脉动脉瘤显微外科夹闭术中的应用

    王露颜士卫刘希光李爱民...
    266-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吲哚菁绿视频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videoangiography,ICG-VA)在破裂后交通动脉动脉瘤(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neurysm,PCoAA)显微外科夹闭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显微外科夹闭术且术中应用ICG-VA的破裂PCoAA患者.术后3d复查头颅CT判断围手术期并发症.采用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随访评价ICG-VA的监测效果.应用格拉斯哥转归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价临床转归.结果 纳入32例破裂PCoAA患者(共38个动脉瘤),男性7例(21.9%),年龄(57.97±8.91)岁(范围40~73岁).27例(84.4%)为单发性动脉瘤,5例(15.6%)为多发性动脉瘤(4例有2个动脉瘤,1例有3个动脉瘤).24例(75.0%)无意识障碍或轻度意识障碍,8例(25.0%)存在中重度意识障碍.所有患者均成功夹闭动脉瘤,行ICG-VA共40次.5例多发性动脉瘤患者夹闭前行ICG-VA精准定位载瘤动脉和瘤体部位.初始夹闭后ICG-VA发现3例动脉瘤残留,予调整或补加瘤夹后再次ICG-VA显示残留消除.术后3d复查CT显示1例发生右侧硬膜下积液伴脑室旁梗死,1例发生硬膜下积液.最终随访时,复查CTA或DSA显示无瘤体残留;18例(56.3%)GOS评分5分,5例(15.6%)4分,9例(28.1%)3分,无植物状态或死亡病例.结论 ICG-VA辅助破裂PCoAA显微外科夹闭术可有效避免瘤体残留,临床应用价值明显.

    颅内动脉瘤动脉瘤,破裂神经外科手术监测,手术中吲哚菁绿脑血管造影术治疗结果

    卒中后抑郁筛查工具的概括性评价

    王亚杰夏经菊郑方遒郑立敏...
    272-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评估工具进行概括性评价.方法 检索8个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依据概括性评价理论框架,提取相关信息,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44篇,20篇为评估工具的开发,24篇为评估工具的信度、效度、敏感性和特异性检验.结论 目前已有针对PSD患者的特异性评估工具,但缺乏信度和效度检验,未来应增强对特异性评估工具的检验.选择非特异性评估工具时,应选择敏感性高的评估工具.评估结果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在选择评估工具时要综合评估工具的使用条件、评估者和患者自身条件等因素.

    卒中抑郁症群体筛查结果可重复性敏感性和特异性

    新型口服抗凝药对心房颤动相关性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转归影响的长期趋势

    李宏建
    2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