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卫生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卫生学杂志
环境卫生学杂志

金银龙

双月刊

2095-1906

hjwsxzz@126.com

010-83132331

100050

北京宣武区南纬路29号

环境卫生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Hygie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属于“国外医学”系列情报刊物。由卫生部主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承办,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协办。主要以综述、编译及简讯等形式报道国外劳动卫生、职业病、工业中毒、环境卫生、环境毒理学、营养与食品卫生、食品毒理学、各种有关的检测方法、儿少卫生等卫生学各个领域的新成果、新进展,为有关科研、教学和卫生防病人员及时提供大量新信息、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轮班对地铁职工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影响

    毛明武曾铁梅王晓燕陶懿...
    539-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轮班对地铁职工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影响,为提高该职业人群的健康素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年对武汉市地铁集团职工进行研究,使用调查问卷收集人口学特征和职业史等信息.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the Mos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测定其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按照性别分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轮班对该职业人群量表各维度得分的影响.结果 9 960名职工中有68.6%从事轮班工作.不同性别、工种、被动吸烟状况、锻炼习惯、睡眠状况、个人疾病史亚组人群的SF-36量表得分有显著差异(P<0.05).与不轮班者相比,不同轮班制职工的一般健康状况、健康变化和社会功能等维度得分为差的风险均较高.并且随着轮班年限的增加,轮班者在身体机能、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健康变化、精力、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维度得分为差的风险呈现为先升高再趋于平缓甚至下降的趋势.在男职工中,轮班制影响其SF-36量表各维度得分,但在女职工中未见此影响.结论 轮班工作可能是影响地铁职工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尤以男职工为甚.

    地铁职工轮班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Logistic回归模型

    地铁环境质量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张志峰王佩石斌刘华牛...
    549-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武汉市地铁环境质量,揭示其主要空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鉴于地铁线路开通时长、地铁线路站点功能(商业网点、换乘)等多因素对地铁空气质量的影响,选择武汉地铁2号线、3号线和7号线为研究线路,共18个地铁站点为监测点(6个站点/线路).采样时段为2018年12月-2019年10月,覆盖春、夏、秋、冬4个季节,每个季节连续监测7天.监测指标包括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照度、噪声、CO、CO2、PM10、PM2.5和细菌总数.结果 在夏、冬季,站台(24.8 ℃、13.1 ℃)和站厅(25.1℃、11.4℃)的空气温度中位值均低于《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GB 37488-2019)的标准限值.站厅、站台的照度值均是7号线>3号线>2号线(P<0.01),仅秋、冬季可见室外照度值在三条线路有显著性差异(P<0.05).站内环境噪声的中位值均高于《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其限值》(GB 37488-2019)的标准限值(70dB(A)),且该值在4个季节均为站台>站厅>室外(P<0.05).在冬季,站台、站厅和室外的CO浓度均较高.在春、夏、秋季,C02浓度均是站台>站厅>室外(P<0.01).在冬季,站台、站厅和室外的PM10、PM2.5浓度较高(P<0.01),且站台(115 μg/m3)和站厅(126 μg/m3)的PM2.5中位值高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修改单中的标准限值;在春、夏、冬季,3条线路的站台、站厅和室外之PM10、PM2.5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季节细菌总数含量在站台、站厅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武汉市地铁室内温度、PM2.5质量浓度、噪声污染应予以重视.该市地铁站内环境质量受室外环境、客流量、集中通风空调系统、地铁照明系统、地铁站空气净化装置的影响.

    地铁环境质量季节性变化时空特征

    海南高血压候鸟人群血浆炎性因子及氧化水平的现况研究

    李娜陈乔春刘云儒李天赐...
    558-5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海南澄迈红树湾社区高血压候鸟人群居住时间对其炎性因子及氧化水平的影响.方法 2020年10月-2021年3月于海南澄迈红树湾社区招募高血压候鸟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按居住时间分为 ≤6个月组和>6个月组(以下称为≤6M组和>6M组).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个人生活行为方式、家族病史等情况,采集研究对象血液样本,检测血脂四项(TC、TG、HDL-C和LDL-C)、血浆炎性因子(IL-6、IL-8和TNF-α)和氧化指标(SOD和MDA)水平.采用分层分析控制年龄、性别、血压分级等混杂因素,偏相关分析居住时间与血脂、炎性因子及氧化水平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脂、炎性因子及氧化水平变化的危险因素.结果 研究共纳入147例对象,其中居住时间≤6M组78例,居住时间>6M组69例.两组间在性别、BMI、心率、饮酒状况、规律服药情况、文化程度和血压分级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居住时间≤6M组相比,居住时间>6M组的TG、TNF-α和MDA水平均有所下降(P<0.05);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居住时间与TNF-α(r=-0.280)和MDA(r=-0.227)呈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居住时间>6M组和血压分级是TG的影响因素,BMI是TNF-α的影响因素,BMI越高者,血浆TNF-α水平越高;吸烟情况和血压分级是MDA的影响因素,吸烟者或血压分级高者血浆MDA水平较高.结论 高血压候鸟人群在海南澄迈的居住时间越长,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其血浆TNF-α和MDA的水平.

    海南候鸟人群高血压炎性因子氧化水平

    2020年兰州市8~10岁儿童及孕妇的碘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魏紫姚国爱李盛吴泳颉...
    566-571,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20年兰州市8~10岁儿童和孕妇的碘营养状况.方法 收集2020年兰州市重点人群碘缺乏病的监测数据,内容包括兰州市所辖三县五区的部分儿童和孕妇摄入的食用盐中碘化物(以下称"盐碘")、尿中碘化物(以下称"尿碘")及儿童甲状腺容积指标,统计分析不同人群各指标水平和差异.结果 2020年2 410份盐样中,盐碘平均水平为(26.35±4.65)mg/L,碘盐覆盖率为99.54%,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1.16%;1 610名受调查8~10岁儿童的尿碘中位数[M(P25,P75)]为208.95(139.45,285.68)µg/L,其中298份(18.51%)尿碘浓度大于300 μg/L;儿童甲状腺肿大率(甲肿率)为0.74%;不同县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间儿童甲状腺容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0.10、x2=92.81、Z=3.19,P<0.05).800份孕妇尿样中尿碘M(P25,P75)为166.75(105.51,253.98)μg/L,尿碘浓度小于150 µg/L的有320份(40.00%);不同孕期尿碘平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1,P>0.05);不同孕期尿碘水平的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6.63,P>0.05).结论 2020年兰州市8~10岁儿童及孕妇碘营养水平总体适宜,存在儿童碘营养过剩和孕妇碘营养缺乏迹象.

    儿童孕妇盐中碘化物尿中碘化物

    2022年德阳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自报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苏继艳董洪张辉郑玲...
    572-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德阳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自报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针对健康影响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2022年抽取德阳市宾馆、沐浴场所、游泳场所、美容店、理发店、商场(超市)、健身房、候车室8类共50家,每家场所随机抽10名工龄1年以上的从业人员开展健康状况问卷调查(不足10人按实际人数),共调查648人次,调查内容包括人员基本信息、工作环境卫生状况、健康相关行为等资料,不良症状自报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影响因素的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2022年德阳市8类50家公共场所近一个月有不良症状的从业人员310人次(47.8%),无不良症状的从业人员338人次(52.2%).x2分析显示噪声污染、环境潮湿、有苍蝇、老鼠或蟑螂、通风效果较差、有霉味、自来水有异味、工作时主动佩戴防护口罩、一个月内经常锻炼、被动吸烟、饮酒对从业人员的不良症状自报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环境潮湿和被动吸烟是从业人员不良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3.474(1.707,7.071)、1.806(1.249,2.610);工作时主动佩戴防护口罩和经常锻炼是从业人员不良症状发生的保护因素,OR(95%CI)分别为0.114(0.031,0.417)、0.648(0.429,0.981).结论 德阳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不良症状自报率较低,环境潮湿、工作时佩戴防护口罩、个人健康行为、被动吸烟等是影响因素,建议管理部门应保证良好的工作环境,加强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确保规范的个人防护措施,保护从业人员健康.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影响因素

    常州市大气PM2.5中金属元素浓度变化、来源及健康风险—以武进区监测点为例

    易仁玲陈志永王珂陈小岳...
    578-584,5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常州市武进区大气细颗粒物(PM2.5)中金属元素浓度变化、来源及健康风险.方法 2016-2022年,每月定期采集常州市武进区大气PM2.5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对PM2.5中的金属元素质量浓度进行检测,采用富集因子(EF)法和主成分分析法(PCA)对金属来源进行分析,并评估金属元素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结果 2016-2022年共采集610份有效样品,常州市武进区大气PM2.5质量浓度的M(P25,P75)依次为70(40,110)、54(41,79)、56(38,85)、54(41,76)、41(28,58)、40(28,60)和39(28,54)μg/m3,整体上呈递减趋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金属元素浓度整体上表现为:铝>锰>铅>铬>镍>锑>镉,除铬元素外,其他元素浓度均表现为冬春季高的特点;除锰的EF值在10~100之间,其他元素的EF值在不同年份和季节均有大于100的情况.PCA结果显示,因子1由锑、铝、镉、铅和锰组成,因子2由铬组成,因子3由镍组成,方差贡献率分别为52.91%、15.46%和10.95%.各元素的危害商(hazard quotient,HQ)整体上从高到低依次为:锰>镍>镉>铝>铬>锑,按中位数浓度计算,各元素HQ值均小于1,铬的致癌风险(carcinogenic risk,CR)均大于10-6,镉在2016和2018年的CR值大于10-6;按第95百分位数浓度计算,锰的HQ值均大于1,铬、镉和镍的CR值均大于10-6.结论 2016-2022年常州市武进区大气PM2.5中多数金属元素浓度水平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其主要来源有工业排放、交通排放、煤炭燃烧、钢铁工业和航运排放,高浓度锰存在非致癌风险,而铬、镉和高浓度镍存在潜在致癌风险.

    细颗粒物(PM2.5)金属元素富集因子主成分分析健康风险

    甘南藏族自治州3082名中小学生近视情况及相关因素

    李辰李盛王金玉贺诗淇...
    585-589,6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甘南藏族自治州中小学生近视现况,并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 2020年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甘南藏族自治州4~6年级小学生和中学生共3 082名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和眼部检查.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近视因素.结果 研究对象的近视率为6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普通高中学生近视发生风险高于小学生(OR=1.640),男生高于女生(OR=1.466),平均每天作业时长≥2 h者高于作业时长<2 h者(OR=1.442),仅父亲近视(OR=1.728)、仅母亲近视(OR=2.214)、父母均近视者(O R=2.657)高于父母均不近视者,调换座位频率每周1次者低于2周及以上者(OR=0.824),眼睛距离书本经常或总是超过1尺(1/3 m)者低于从不或偶尔超过1尺(1/3 m)者(OR=0.838)(P<0.05).结论 甘南藏族自治州中小学生近视率较高,应以普通高中学生、女生、父母有近视者为重点,通过采取减少作业、定时调整座位、正确读写姿势、健康宣传等干预措施积极防控近视.

    近视中小学生影响因素防控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南京地区脑卒中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万红燕刘婕郝舒欣刘悦...
    590-5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南京地区脑卒中患者医院诊疗数据,构建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脑卒中风险预测模型并探索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为早期干预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22年12月南京市某三甲医院的5 357名住院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神经内科出院主诊断为脑卒中的患者(3 104例)作为脑卒中组,医院同期就诊的非脑卒中患者(2 253例)作为对照组.按照8∶2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4 285例)与测试集(1 072例),纳入人口统计学数据、临床化验指标、气象数据及环境数据,分析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通过5折交叉验证和参数调整优化模型,通过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F1分数和AUC值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运用SHAP值对模型特征进行量化和归因分析.结果 脑卒中前十位的危险因素依次为收缩压、年龄、血糖、中性粒细胞计数、白蛋白、钾、舒张压、总蛋白、总胆固醇、载脂蛋白A1.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脑卒中风险预测模型的准确率、精确率、F1分数、召回率和AUC值分别为0.78、0.76、0.72、0.69和0.85.结论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预测模型有助于辅助早期识别和捕获脑卒中患者,为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关键信息,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脑卒中机器学习随机森林危险因素预测模型

    2017-2022年陕西省某市农村生活饮用水中5种金属及类金属健康风险

    胡苗苗夏云婷王丽熊传龙...
    597-6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2017-2022年陕西省某市农村生活饮用水中砷(As)、镉(Cd)、铬(VI,Cr6+)、铅(Pb)及汞(Hg)5种金属及类金属的健康风险.方法 分析陕西省某市2017-2022年间4 153份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数据,应用美国环境保护局(US 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估模型计算不同暴露水平下不同暴露水平下5种金属及类金属经饮水途径对当地居民所致的健康风险.结果 陕西省某市2017-2022年农村饮用水中5种金属及类金属在一般暴露水平下经饮水途径所致的总危害指数(HI)为0.344,总致癌风险(RT)为3.99×10-4;高暴露水平下经饮水途径所致的HI为1.81,RT为1.99×10-3.浓度分层分析表明Cd、Cr6+和Hg的浓度在枯水期均高于丰水期;江河水中As、Cd、Cr6+和Pb的浓度均高于其他类型水源水,浅井水中Hg的浓度较高;部分处理水样中5种金属及类金属的浓度均高于未处理和完全处理水样.健康风险分层分析表明,经饮水途径摄入5种金属及类金属,男性的健康风险高于女性、儿童高于成人.结论 陕西省某市2017-2022年农村饮用水中5种金属及类金属一般暴露水平下的非致癌风险及总危害指数均未超过可接受风险值,高暴露水平下总危害指数超出可接受风险值;Cr6+无论是一般暴露水平还是高暴露水平,其致癌风险均略高于最大可接受风险(10-6~10-4),在风险管理中应重点关注.

    健康风险评估农村生活饮用水金属及类金属

    2021年菏泽市大气PM2.5中金属和类金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

    张慧张翠霞张惠珠李大磊...
    603-608,6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菏泽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中金属和类金属元素的污染特征、来源,并评估其人群健康风险.方法 在菏泽市牡丹区、定陶区分别设置1个大气PM2.5采样点,于2021年每月10-16日采集大气PM2.5滤膜样品并检测分析样品中锑(Sb)、砷(As)、铅(Pb)、锰(Mn)等12种金属和类金属含量;运用富集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推测金属和类金属元素的可能来源;依据《化学物质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指南》(WS/T 777-2021)风险评估模型,对儿童、成人经吸入途径吸入金属和类金属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菏泽市大气PM2.5质量浓度为61.0 μg/m3,两区大气PM2.5中金属和类金属质量浓度排在前四位的为:铝(Al)>锰(Mn)>铅(Pb)>铬(Cr),从季节分布变化特征看,多数金属和类金属浓度在不同季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冬春季高于夏秋季.健康风险评估显示,Mn在儿童人群非致癌风险HQ>1,其它金属和类金属非致癌风险HQ在各年龄人群均<1,As、Cr致癌风险值CR分别在3.8×10-6~5.1× 10-6、2.7× 10-6~3.6×10-6之间,As、Cr在儿童、成年人群均存在潜在的致癌风险.结论 菏泽市通过呼吸途摄入PM2.5中的As、Cr对人群健康存在潜在健康风险,应作为重点关注的元素从源头上予以控制.

    细颗粒物(PM2.5)元素来源分析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