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炎症性肠病(IBD)并发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疾病转归.方法 选择 2017 年 1 月至 2022 年 8 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 1 612 例IB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 24 例IBD患者并发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收集并分析其临床特征和疾病转归.结果 1 612 例IBD患者中,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 328 例,克罗恩病(CD)患者 1 284 例.24 例(1.5%)IBD并发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中,UC患者 9 例,CD患者 15 例,其中 2 例CD患者以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为首发症状.有 9例IBD患者明确了出血部位,其中UC患者 4 例(44.4%),CD患者 5 例(33.3%).24 例IBD患者发生出血后,接受内科保守治疗 14 例(UC患者 5 例,CD患者 9 例),手术治疗 10 例(UC患者 4 例,CD患者 6 例).UC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88.9%)、腹泻(88.9%)、发热(66.7%)和关节痛(22.2%),血红蛋白最低值为 45~76 g/L,白蛋白为 18~38.3 g/L,C反应蛋白(CRP)为 13.2~175.5 mg/L.CD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86.7%)、腹泻(26.7%)、发热(13.3%)和口腔溃疡(6.7%),血红蛋白最低值为 24~100 g/L,白蛋白为23.5~39.0 g/L,CRP为2.2~131.5 mg/L.UC患者的出血部位分别为升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各 1 例,CD患者的出血部位分别为小肠 2 例,结肠 2 例,回结肠吻合口 1 例.UC患者在出血前大多接受过糖皮质激素(77.8%)和生物制剂治疗(11.1%),而CD患者在出血前大多接受过糖皮质激素(40.0%)、免疫抑制剂(13.3%)和生物制剂治疗(13.3%).UC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内科治疗和全结肠切除术+回肠造口术,CD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内科治疗和不同类型的肠切除术.本研究无死亡病例.结论 IBD患者可能会并发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其诊断和治疗均有一定难度,临床医生应予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