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肿瘤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肿瘤学杂志
国际肿瘤学杂志

韩金祥

月刊

1673-422X

gjzlxjn@126.com

0531-82919917

250062

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877号

国际肿瘤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Onc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1974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山东省医学科学院主办。本刊原《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主要栏目有综述、论著、病例报道等。被IC、CA、CSA、Ulrich PD、CABI、WPRIM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曾获卫生部首届医药卫生优秀期刊、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三等奖、首届山东省科技情报科学技术一等奖、山东省学术类优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原发性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

    刘萍萍何学芳张翼杨旭...
    193-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南充市中心医院行根治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脑胶质瘤患者98例,根据随访期间有无复发分为复发组(40例)和未复发组(58例);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原发性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并构建logistic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指标的预测效能.结果 复发组和未复发组胶质瘤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x2=12.48,P<0.001)、异柠檬酸脱氢酶(IDH)1/2 突变情况(x2=13.24,P<0.001)、平均血小板体积(MPV)(t=5.34,P<0.001)、MPV/血小板计数(PLT)(t=9.73,P<0.001)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WHO分级Ⅲ~Ⅳ级(OR=8.54,95%CI 为 1.62~44.99,P=0.011)、IDH 1/2 野生型(OR=9.08,95%CI为 1.68~49.19,P=0.010)、低 MPV(OR=0.46,95%CI 为 0.21~0.99,P=0.048)和低 MPV/PLT(OR=0.02,95%CI 为 0.01~0.03,P<0.001)是原发性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指标构建的logistic预测模型为logit(P)=11.78+2.15× WHO 分级+2.21×IDH1/2 突变情况-0.78×MPV-200.70×MPV/PLT(R2=0.785).ROC 曲线分析显示,WHO分级、IDH1/2突变情况、MPV、MPV/PLT及logistic预测模型P值均可用于原发性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复发风险预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1、0.684、0.783、0.920、0.964.在各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对比中,logistic回归模型P值的预测效能明显高于其他指标(均P<0.05).结论 原发性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复发可能与胶质瘤WHO分级、IDH1/2突变情况及血小板相关实验室指标有关;基于上述指标构建的模型可用于预测原发性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复发的风险.

    神经胶质瘤复发预后血小板

    血清TGF-β1、VEGF水平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单孔胸腔镜根治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王昆周中新臧其威
    198-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单孔胸腔镜根治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就诊的50例行单孔胸腔镜根治术治疗的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手术前后血清TGF-β 1、VEGF水平、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统计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比较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的血清TGF-β1、VEGF水平及KPS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TGF-β1、VEGF与KPS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血清TGF-β1、VEGF单独及联合检测对NSCLC患者单孔胸腔镜根治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 50例NSCLC患者单孔胸腔镜根治术后1个月血清TGF-β1水平为(7.16±1.94)μg/L、VEGF水平为(42.26±5.04)ng/L,均低于术前的(13.62±3.52)μg/L、(136.52±20.66)ng/L(t=11.37,P<0.001;t=31.34,P<0.001);术后 1 个月 KPS评分为(66.57±8.11)分,高于术前的(53.62±5.62)分(t=9.28,P<0.001).50例患者术后1例发生切口延迟愈合、1例肺部感染,无肺栓塞等其他并发症发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0%.复发组(n=6)患者的血清TGF-β1水平为(12.95±4.26)μg/L、VEGF水平为(72.46±6.05)ng/L,均高于未复发组(n=44)的(6.37±1.25)µg/L、(38.14±5.37)ng/L(t=8.34,P<0.001;t=29.99,P<0.001);复发组患者的 KPS 评分为(52.16±8.16)分,低于未复发组的(67.55±12.67)分(t=2.88,P=0.006).死亡组(n=5)患者的血清TGF-β1 水平为(13.99±6.82)µg/L、VEGF 水平为(75.95±9.05)ng/L,均高于存活组(n=45)的(6.41±3.06)μg/L、(38.52±8.37)ng/L(t=4.56,P<0.001;t=21.47,P<0.001);死亡组患者的 KPS 评分为(1.25±0.34)分,低于存活组的(65.11±12.94)分(t=10.93,P<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TGF-β1(r=-0.45,P<0.001)、VEGF(r=-0.48,P<0.001)水平均与KPS评分呈负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TGF-β1最佳截断取值8.14 μg/L时,对单孔胸腔镜根治术后复发预测的AUC为0.516(95%CI为0.446~0.676),敏感性为71.85%,特异性为 80.69%;VEGF最佳截断取值 142 ng/L 时,AUC 为 0.659(95%CI为 0.534~0.761),敏感性为 76.04%,特异性为82.52%;两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828(95%CI为0.786~0.951),敏感性为91.86%,特异性为87.52%;两者联合检测的AUC优于TGF-β1、VEGF单独检测(Z=2.63,P=0.007;Z=2.32,P=0.013).结论 NSCLC患者行单孔胸腔镜根治术治疗1个月后,血清TGF-β1、VEGF水平明显降低,两者联合检测对单孔胸腔镜根治术后复发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转化生长因子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癌,非小细胞肺治疗结果单孔胸腔镜根治术

    有关正文中参考文献的标注

    《国际肿瘤学杂志》编辑部
    203页

    食管癌患者血清miR-497、miR-383水平及临床意义

    万芳杨钢李睿万启晶...
    204-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食管癌患者血清miR-497、miR-383水平,并分析其对食管癌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8年7月-2020年2月协和武汉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作为食管癌组(n=96),并根据随访结果分为复发组(n=29)和未复发组(n=67),对照组为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n=83),良性病变组为同期在本院就诊的食管良性病变患者(n=78).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各组血清miR-497、miR-383水平进行检测;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食管癌患者血清miR-497和miR-383水平的相关性;分析食管癌患者血清miR-497、miR-383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497、miR-383以及二者联合预测食管癌患者预后的效能.结果 对照组、良性病变组以及食管癌组血清miR-497水平分别为1.01±0.18、0.86±0.15、0.77±0.14,血清miR-383水平分别为1.02±0.21、0.95±0.15、0.84±0.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2.59,P<0.001;F=25.12,P<0.001);3 组血清miR-497、miR-383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食管癌患者血清miR-497与miR-383水平呈正相关(r=0.46,P<0.001).不同肿瘤直径(t=6.58,P<0.001;t=5.06,P<0.001)、淋巴结转移(t=5.55,P<0.001;t=4.63,P<0.001)、TNM 分期(t=5.00,P<0.001;t=2.75,P<0.001)食管癌患者的血清miR-497、miR-383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未复发组血清miR-497(0.83±0.15比0.62±0.11,t=6.78,P<0.001)、miR-383(0.91±0.16 比0.67±0.13,t=7.12,P<0.001)水平均高于复发组.ROC 曲线分析显示,血清miR-497预测食管癌预后情况的临界值为0.72,敏感性为68.97%,特异性为68.66%,曲线下面积(AUC)为0.756;血清miR-383预测食管癌预后情况的临界值为0.84,敏感性为82.76%,特异性为67.16%,AUC为0.827;二者联合预测的敏感性为79.31%,特异性为85.07%,AUC为0.899;与血清miR-497(Z=3.31,P=0.001)、miR-383(Z=2.51,P=0.012)单独预测时的 AUC 相比,二者联合预测的效果更好.结论 食管癌患者血清miR-497、miR-383水平较健康者及良性病变患者降低,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预后有关,二者联合检测对食管癌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食管肿瘤预后miR-497miR-383

    关于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二次发表的推荐规范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209页

    信迪利单抗与替雷利珠单抗在进展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新辅助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

    杨毫施贵冬张程城张跃...
    210-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对比信迪利单抗与替雷利珠单抗在进展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新辅助治疗中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外科行新辅助化疗(紫杉醇+奈达铂)联合免疫治疗的95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使用免疫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信迪利单抗组(n=58)及替雷利珠单抗组(n=37),对比两组新辅助治疗后客观缓解率(ORR)、不良反应发生情况、R0切除率、病理完全缓解(pCR)率等.结果 新辅助治疗2周期后,信迪利单抗组与替雷利珠单抗组具有类似的ORR[72.4%(42/58)比56.8%(21/37),x2=2.48,P=0.115].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包括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血液系统毒性反应、甲状腺功能降低、脱发、肝肾功能损害、肺炎等,其中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不足15%,无4级不良反应发生;信迪利单抗组甲状腺功能降低发生率明显高于替雷利珠单抗组[56.9%(33/58)比16.2%(6/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5.45,P<0.001).两组患者手术切除情况(x2=1.26,P=0.661)、pCR率[31.0%(18/58)比 32.4%(12/37),x2=0.02,P=0.88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患者术后均出现了部分肺部感染及吻合口瘘,但发生率均较低[19.0%(11/58)比24.3%(9/37),3.4%(2/58)比2.7%(1/3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39,P=0.532;x2<0.01,P>0.999).结论 对于进展期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术前新辅助治疗,在化疗的基础上使用信迪利单抗或替雷利珠单抗均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使用信迪利单抗时需重视监测甲状腺功能.

    免疫疗法食道鳞癌药物相关性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近期疗效

    血清SOCS3、TXNIP水平对肝细胞癌TACE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

    姚益新沈煜霖
    217-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细胞因子信号传送阻抑物3(SOCS3)、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水平对肝细胞癌(HCC)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7月武汉市汉阳医院收治的107例行TACE治疗的HCC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TACE治疗后的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n=47)和预后良好组(n=60).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SOCS3、TXNIP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影响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治疗前血清SOCS3、TXNIP水平对HCC患者TACE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x2=0.56,P=0.453)、性别(x2=0.06,P=0.800)、肿瘤大小(x2=1.46,P=0.227)、Child-Pugh 分级(x2=0.26,P=0.608)、肿瘤数量(x2=0.77,P=0.382)、肝硬化(x2=0.03,P=0.860)、TACE 次数(x2=0.16,P=0.691)、治疗前甲胎蛋白水平(x2=0.79,P=0.374)、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x2=0.58,P=0.44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预后不良组TNM分期为Ⅲ期患者的比例(57.45%,27/47)比预后良好组(25.00%,15/6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64,P=0.001).治疗前预后良好组患者血清SOCS3、TXNIP水平分别为(114.34±20.39)、(45.64±6.41)pg/ml,预后不良组分别为(82.83±15.97)、(34.82±6.36)pg/ml,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 SOCS3、TXNIP水平均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71,P<0.001;t=8.70,P<0.001);治疗后预后良好组患者血清SOCS3、TXNIP水平分别为(139.65±24.32)、(64.75±7.58)pg/ml,预后不良组分别为(92.41± 16.15)、(41.74±7.23)pg/ml,预后不良组血清SOCS3、TXNIP水平均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48,P<0.001;t=15.90,P<0.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OCS3、TXNI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OR=2.53,95%CI为1.27~5.02,P=0.008)是HCC患者TACE治疗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SOCS3(OR=0.65,95%CI 为 0.44~0.96,P=0.031)和 TXNIP(OR=0.57,95%CI 为 0.36~0.89,P=0.014)是HCC患者TACE治疗后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治疗前血清SOCS3、TXNIP联合检测预测HCC患者TACE治疗预后的敏感性为81%,特异性为92%,曲线下面积为0.92(95%CI为0.85~0.96).结论 行TACE治疗HCC患者治疗前血清SOCS3、TXNIP水平低,可能提示TACE治疗后预后不良,二者联合检测对判断HCC患者TACE治疗的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

    癌,肝细胞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预后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本刊常用英文缩写词汇

    222页

    电子鼻与线虫鼻——新型早期癌症筛查工具

    胡婷婷王越华
    223-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定期筛查对于癌症早诊早治至关重要.癌症筛查手段大多繁琐、有侵入性、费用高,特别是进行多器官全面检查时,如何提高常规癌症筛查的速度和有效性仍然是卫生保健领域的重大挑战.多癌早期筛查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新概念,有助于弥补当前常规癌症筛查的不足.近年来,一些早癌筛查技术已经得到发展,例如检测血液中肿瘤无细胞DNA技术、电子鼻技术以及利用秀丽隐杆线虫作为早期癌症检测工具探测非血液体液如呼出气凝集液和尿液.

    癌症早期检测电子鼻秀丽隐杆线虫

    乳腺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萨蔷徐航程王佳玉
    227-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乳腺癌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在现有的化疗、靶向治疗及内分泌治疗等内科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免疫治疗的发展为乳腺癌治疗提供了全新思路.目前,免疫治疗在不同分子分型、不同阶段乳腺癌中的临床研究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此外,对免疫治疗与其他疗法联合应用、疗效预测标志物以及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探索也在不断进行.乳腺癌免疫治疗领域未来的研究和发展仍存在很大的空间,这些研究进展将有助于推动免疫治疗在乳腺癌中的进一步应用.

    乳腺肿瘤免疫疗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新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