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传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传承
传承

覃坚谨

月刊

1673-9086

chuancheng07@163.com

0771-3032696

530022

广西省南宁市七星路128号

传承/Journal Chuancheng
查看更多>>本刊以高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多角度、实事求是地记录和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参考,为改革开放提供借鉴,展示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各行业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光辉成就,发挥“历史、资政、育人”的社会功能。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理论价值及丰富内涵

    庄严
    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主要内容与理论特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论述、关于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论述、关于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中文化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朝着更加繁荣和兴盛方向前进的重要理论根基.

    习近平文化思想时代背景主要内容理论特征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视域下新质生产力赋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路

    王佳
    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途径和必然选择.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要素,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引领,契合了新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意蕴和生态效能,其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巨大赋能作用.新质生产力赋能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在于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生产力要素创新推动生产技术、产业形态和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强劲动力.对此,需要提升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释放新质生产力巨大潜力,借助新质生产力生态技术,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经济、技术和基础条件支撑.

    新质生产力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创新绿色转型

    李嘉图派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路径

    康玉垚李心怡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李嘉图派社会主义是在李嘉图经济理论与欧文社会主义思想相互交织的背景下孕育而生的经济学派.立足无产阶级的立场,李嘉图派社会主义者希望从李嘉图劳动价值论出发,联结"政治经济学"与"社会主义",为资本主义批判开出一条"政治经济学批判"新路径.他们的思想构成了研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与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之间关系的过渡桥梁.重新考察其理论,可为准确全面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提供一种思想理论参照.

    李嘉图派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论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总体方法论"教育—实践"化探微

    杨俏丽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实践化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总体方法论"的实践化.所谓"实践化"是指从"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总体方法论的核心即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本质乃是一种"实践哲学"或"人学",其"实践化"的根本途径应为教育,教育是"理论内化"的不二方式."实践化"的全部本质在于通过教育使理论成为人民生产实践、生活幸福的现实武器,成为人们意识与行为的"实践哲学".

    马克思主义总体方法论实践化教育转化教育哲学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融通共进

    耿静红
    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融通共进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历史渊源深厚,两者互嵌发展,具有历史发展脉络的共进性及理论与实践发展的融通性.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融通共进,要坚持"守正创新、自信自立、开放包容"的原则;在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下,要以"凝聚民族力量,形成发展合力"为使命任务,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场域,坚持"两个结合"的发展道路.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通共进路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红色资源的利用——以韶山革命纪念地为例

    李玮梅杨亚雷
    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民族理论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要求.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现实载体,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红色资源中蕴含的红色文化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谋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记忆,对于振奋民族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韶山革命纪念地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中国人民的领袖毛泽东同志的故里,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拥有丰富的宝贵红色资源.充分利用好韶山革命纪念地的红色资源,一方面可以发挥红色资源资政育人、凝心铸魂的作用,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在党的领导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另一方面,也可以推动红色资源与文化旅游相融合,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红色资源韶山革命纪念地文旅融合

    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少数民族国家认同构建——以中央民族访问团为中心的考察

    黄梁
    4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中国成立初期,为贯彻《共同纲领》中关于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中央民族访问团赴广西开展民族慰问工作.经过政策宣传、民主建政、文化交流和情感沟通,有效地消除了民族隔阂,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构建起了广西各族群众对新中国政治、文化、情感上的全方位认同.

    中央民族访问团广西少数民族国家认同

    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变"与"不变"

    杨易辰章征科
    50-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百余年历史中深刻总结出来的传家宝,它是关乎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重要法宝.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百余年发展历程、独创性认知理念以及面向未来的群众工作方法,决定了其自身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群众路线在内涵、实践路径、制度等层面发生了变化,但在指导思想、价值取向、工作作风、工作方法等方面始终没有改变,从"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出发,阐释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在逻辑,对于更好践行新时代群众路线、深入贯彻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进而推进新征程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辩证关系

    资源整合视角下机关党建品牌创建——以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一体两翼"红色步道"为例

    席军良
    5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打造机关党建品牌是推进机关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有效抓手.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立足革命圣地延安的客观实际,通过挖掘、整合优势资源,成功打造了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大事记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体两翼的"红色步道"这一特色鲜明的机关党建品牌."红色步道"机关党建品牌的创建是有目标、有部署、有行动的组织行为,既有利于践行主业主课、也有利于用好宝贵资源、更有利于推进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打造好"红色步道"的逻辑在于机关党建品牌创建目标、行动和发展的一致性.持续推进机关党建品牌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从"高处"着眼、"低处"着手、"实处"着力.

    机关基层党建党建品牌建设红色步道优势资源

    党的政治领导力对哲社学术期刊的引领作用

    唐玉萍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政治领导力对哲社学术期刊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党领导期刊意识形态,确保期刊始终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传播正能量,为学术界和社会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党领导期刊舆论导向,引导学术界和社会关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党和国家的决策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党领导作者开展学术研究,鼓励并引导学术期刊的作者群体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推动学术研究与实践发展的深度融合;党领导期刊创新发展,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党领导编辑素养成长,注重指导编辑提升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积极建设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编辑队伍.

    党的政治领导力学术期刊哲学社会科学意识形态舆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