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传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传承
传承

覃坚谨

月刊

1673-9086

chuancheng07@163.com

0771-3032696

530022

广西省南宁市七星路128号

传承/Journal Chuancheng
查看更多>>本刊以高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多角度、实事求是地记录和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参考,为改革开放提供借鉴,展示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各行业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光辉成就,发挥“历史、资政、育人”的社会功能。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的三维理路与三重向度

    刘宏凯杨平璋
    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是理路与出路的统一、维度与向度的融合.逻辑理路,是坚持战略判断与策略决断相衔接的实践论向度;发展理路,是体现民生福祉与生态福益相融促的价值论向度;治理理路,是突出重点论与两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向度.三维理路与三重向度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的核心要义.

    广西工作重大方略要求理路向度

    新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创新路径研究

    徐健王涵宇
    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对于统一全党思想、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题教育不仅可以为新闻与传播行业提供全新的理论与实践场域,为新闻人才培养提供理念指引,助推新闻人才培养筑牢理论之基,为新闻人才的培养指引方向,而且能够提升该领域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新时代新闻人才的培养模式转型提供参考.

    主题教育新闻人才培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城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探析——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为例

    何月华彭云
    19-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重大.近年来,广西柳州市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融入社会经济发展全过程,引导社会广泛参与,创新载体和方法,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文章总结了柳州市的做法和经验:坚持党建引领,从城市基础抓创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夯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经济基础;突出文化浸润,打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文化基础;强化服务管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创新宣传形式和载体,构建大宣教格局.同时,分析了柳州市当前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建议:优化顶层设计,构建协同工作机制;加强品牌培育,创新创建路径;加强城市民族工作机构建设,提升民族事务治理能力;推动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供借鉴.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柳州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研究

    彭娟
    2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对中国式现代化与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现状及其关系进行了阐述,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与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存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关联.对此,文章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对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进行了现状分析,各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人均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显著,在产业上以农业为主,但工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服务业成为近年来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存在有国家战略和政策、经济发展和市场、社会文化融合等方面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经济、社会治理、法律制度等方面的挑战.对此,文章提出了要加强创新与开放,推动经济发展;重视文化保护与提升社会保障;强化制度建设与公共服务建设等对策.

    中国式现代化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经济

    RCEP背景下创新推进中国—东盟"中文+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研究

    刘振平卢学婷
    35-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养"中文+职业技能"人才不仅可以展现"留学中国"品牌,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积极为东盟各国提供教育援助,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彰显中国大国担当,还可以提升国际中文教育学科价值、助力我国职业教育走出国门,助力中文学习者的职业发展.泰国、马来西亚、越南、老挝、缅甸等都相继开设了"中文+职业技能"课程,涉及铁路、农业、服饰业等多个领域.然而,尽管"中文+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对此,要推动"中文+职业技能"教育持续发展还需要加快标准建设,规范培养全过程管理;完善复合型教师培养机制,建设高质量的"中文+职业技能"复合型师资队伍;促进多元主体参与,共同打造"中文+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加强教材和教学资源开发,推进人才培养数字化融合发展.

    RCEP中国—东盟"中文+职业技能"人才培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保护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的路径研究

    陈燕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资源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载体,是文化自信的内容和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保护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具有内生关联性,保护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对于凸显地方特色,赋能乡村振兴;批判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增强人民认同;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保护利用红色文化资源需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传承红色文化和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相融合,在坚定文化自信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文旅深度融合,创新性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红色文化资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自信

    百色起义期间中国共产党宣传和动员群众工作的生动实践和时代价值

    黄普亮陆浩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百色起义期间,党十分重视群众宣传和动员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群众工作经验.面对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中国共产党为了搞好根据地建设工作,坚持加强自身建设和宣传群众"两手抓",将宣传革命道理与保护群众利益相结合,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高党的威望,让人民群众和各级群众组织自觉接受党的领导,主动响应号召,积极参与革命.中国共产党加强宣传群众、做通群众思想工作,以身作则带头践行群众路线的经验做法及成效,对新形势下开展宣传和动员群众,发动和紧紧依靠群众推进伟大事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百色起义宣传和动员重视群众时代价值

    桂南会战期间日军强筑强拆邕钦铁路的原因探析

    唐凌吴小玲张元朗
    58-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桂南会战期间,日军强征大量中国民工修筑了一条由钦州通往邕宁的轻便铁路,用于其运输兵员和军需物资,以帮助其据守南宁.该铁路采取"边修筑边通行"的策略.建成通车后不久,日军又强征中国民工将其迅速拆毁.日军强筑强拆邕钦铁路的过程,揭示了桂南会战与第二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之间的关系,是透视日军军事战略变化的一个新窗口,对正确认识钦州湾在抗战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全面抗战邕钦铁路钦州湾

    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员教育重要意义、问题剖析与路径探索——以潍柴集团为例

    王嘉
    6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加强国有企业党员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潍柴集团坚持党员教育培训的政治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取得了较好成效,但在党员教育培训方面还存在教育形式较为单一、教学用较为脱节以及教育培训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因此,做好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要持之以恒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一是革新党员教育培训理念;二是完善教育培训体制机制;三是实施"党建+"党员教育培训工程;四是打造多样态党员教育教学课堂.

    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员教育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以中越边境D市为例

    覃海逢黄雷文
    7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实施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火车头".中越边境D市农村基层党组织赋能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其采取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强化"头雁"队伍建设、配优配强领导班子、创新基层党建模式、提升党员干部素质能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等举措,推进自身改革.通过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推动"输血"转向"造血",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夯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乡村管理人才,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构建公共服务体系,打造全新乡村风貌等切合本地实际发展路径,以农村基层党建赋能乡村振兴,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基层组织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