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戴牧民

双月刊

1001-7445

gxuzrb@gxu.edu.cn

0771-3235713

530004

广西南宁市大学路100号广西大学西校园学报编辑部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广西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校内外有关数学、物理学、化学、化工、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食品工程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成果,包括原始研究论文、综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表面粗糙度对蛋白质检测芯片性能影响的研究

    朱子明高乃龙邢栋尤晖...
    615-6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流控芯片因其样品消耗量小、易于集成、经济高效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为了研究表面粗糙度对蛋白质检测芯片性能的影响,通过数控机床和激光两种加工方式制备的毛细微流体芯片,分别从流动状态和蛋白质检测性能方面进行实验探究,得到了影响芯片性能的最优表面粗糙度范围,从而为芯片制备工艺参数选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一方面随着表面粗糙度的增大,接触角增大,液体流动减慢;另一方面随着粗糙度的增大,信噪比先增大后减小,当粗糙度为10~50 nm时,与待检测蛋白质分子直径相近,可以更精确地捕获并增强信噪比,检测效果更佳.因此,表面粗糙度可以改善芯片的性能,这项工作在蛋白质检测芯片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

    微流控芯片数控机床加工激光加工表面粗糙度流动性能检测性能

    履带式起重机执行机构型综合及运动学分析

    潘宇晨邓志宁蒙占彬王东洋...
    624-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传统单自由度履带式起重机输出轨迹不够灵活、作业空间有限以及工作效率低等问题,首先运用功能分析方法求解其起重执行机构的运动输出规律并获得了实现起重运输作业的机构拓扑结构学要求.其次利用平面基础闭环子结构替换法进行机构型综合,设计出一类新型多自由度履带式起重机构构型.在此基础上运用Jacobian矩阵法分析了一种九杆十一副的平面二自由度履带式可控起重机构的奇异性和理论可达工作空间.最后,针对典型起重工况对其进行仿真分析,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和工程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履带式起重机,新型履带式起重机构能有效提升作业空间、输出轨迹更灵活,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前景.

    履带式起重机型综合奇异性工作空间

    感应电机低复杂度三矢量预测电流控制

    刘朦卢子广杨帅帅
    632-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感应电机模型预测电流控制转矩脉动和电流谐波大、预测寻优计算复杂的问题,在多矢量控制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低复杂度三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通过判断零矢量单独作用时产生的电流误差矢量的位置,只需一次预测即可获得最优电压矢量,在一个控制周期内同时作用三个基本电压矢量,通过非常简单有效的几何规则获得各个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相比于传统单矢量MPCC策略,所提方法在理论上能保证电流误差最小化,与现有多矢量策略相比,减少了电压矢量组合的寻优次数,避免了复杂的电流斜率计算过程,计算复杂度大大减小.实验结果表明:低复杂度三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能有效的抑制转矩脉动和电流谐波,具有快速的动态响应速度和良好的稳态性能.

    感应电机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电压矢量低复杂度三矢量

    基于干扰观测器的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方法

    陈继清赵超阳刘旭蔡敢为...
    642-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多关节机械臂难以实现对目标轨迹的高精度跟踪控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干扰观测器的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方法.首先,结合了传统的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和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不仅可以使跟踪误差在有限时间快速收敛至零且对机械臂建模误差和外界干扰具有强鲁棒性.其次,针对控制输入抖振严重的问题,通过引入非线性干扰观测器技术和饱和函数方法,从而降低了抖振.最后,以三自由度机械臂为研究对象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了对比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现有的线性滑膜和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方案,在存在建模误差、外界干扰和关节摩擦等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所设计的控制方法不仅解决了控制输入抖振较大的问题且实现了各关节对期望轨迹的高精度快速跟踪,从而验证了所提出的基于非线性干扰观测器的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终端滑模控制轨迹跟踪控制机械臂干扰观测器饱和函数

    基于移动储能车的电网运行灵活性提升策略

    莫宇鸿覃智君詹沁
    651-6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一种市场电价驱动的独立运营商移动储能车调度方案,旨在提升电网应对可再生能源的运行灵活性.首先,简述节点边际电价与不确定性边际价格的计算方法,构建考虑交通约束和备用约束的储能车调度模型.其次,接着构建电网与独立储能车运营商的主从博弈模型,通过电价信号的计算与发布来协调博弈双方共同提高电网运行灵活性.最后,提出一种迭代算法来求解提出的博弈模型及市场均衡策略.IEEE 6-Bus系统和IEEE 118-Bus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电网运行灵活性.

    可再生能源电力市场移动储能车电力系统灵活性博弈论

    基于深度学习的铝型材瑕疵检测方法

    周博罗维平陈军马双宝...
    666-6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铝型材表面由于生产工艺、机械振动等外在条件影响,会产生加工瑕疵,由于其瑕疵特有的纹理、尺寸、形状随机性、不规则性等因素,现有的一些金属表面瑕疵检测模型泛化能力差,无法在铝型材瑕疵检测上取得较好的检测效果.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改进Faster RCNN架构的铝型材表面瑕疵检测模型,通过改进原有卷积核计算模式,融合改进噪声过滤特征金字塔网络及形变卷积以提升检测模型对多尺度及不规则瑕疵表征的学习能力;同时改用ROI Align提取特征图及改进候选框生成网络损失函数以提高对微小瑕疵的定位能力;针对铝型材表面瑕疵多样性、类间相似问题,提出一种多阶段模型训练方法,并在原有Softmax损失函数基础上联立Center Loss优化损失函数,以提高模型的相似类别检测能力.通过实验对比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检测模型对不同类型的铝型材表面瑕疵均具有较高检测精度,平均分类精度达97.50%,mAP指标达到84.16%,同时保持了较低的误检率,可达到对铝型材表面瑕疵的有效识别,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铝型材疵点检测特征金字塔噪声过滤可形变卷积

    基于Gabor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分类算法研究

    王森妹刘海华张安铎刘攸实...
    675-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Gabor滤波器在卷积神经网络中的性能和特征提取能力,提出了模拟视觉神经元特性的Gabor卷积神经网络计算模型.利用符合视觉神经元感知特性的Gabor滤波器作为建议神经网络的卷积核,将Gabor滤波器与CNN相结合,从而构建Gabor卷积神经网络.实验采用3个公共图像数据集进行图像分类任务,验证GaborConv网络的各项性能,并与经典的VGG16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Gabor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分类精度相对CNN有所提高,其收敛速度也明显加快,同时大量减少网络训练参数数量,释放计算机的内存.

    Gabor滤波器卷积神经网络Gabor卷积神经网络图像分类

    基于排序学习的连续兴趣点推荐

    郭承湘赵雨佳朱新华
    683-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位置社交网络中连续兴趣点推荐系统面临的个性化偏好、数据稀疏性和签到行为的隐式反馈属性等挑战,提出一种基于排序学习的连续兴趣点推荐模型.本文使用三阶张量模型对用户的连续签到行为进行建模,并利用LBSNs中的地理信息定义用户访问兴趣点的地理距离偏好,最后使用基于排序学习的优化标准优化求解模型参数.在两个真实的LBSNs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在推荐性能上优于当前流行的兴趣点推荐算法.

    位置社交网络兴趣点推荐系统排序学习张量分解

    移动机器人复杂环境路径规划

    陈虎宋智超光孟坷周林涛...
    692-7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移动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一种改进蚁群算法.该算法设计启发式状态转移函数,引入起点和终点对状态转移的引导作用;设计路径优化方法,从八个方向优化每次迭代生成的最优路径,避免规划路径陷入凹形区域,减小其长度;建立路径评估模型,考虑到环境的复杂性,通过加入惩罚因子,使路径评价标准从路径长度转为路径代价,将影响移动机器人通行的环境因素加入到路径规划过程,从而使生成路径得到更好的优化.最后,将改进蚁群算法与多种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改进蚁群算法能有效避开危险区域,大幅度降低规划路径的代价,有效提高移动机器人通过规划路径的效率和安全性.

    移动机器人蚁群算法路径优化路径评估模型路径代价

    基于倒谱分析的防混响时延估计算法

    赵中华李竞荣邓德迎
    703-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混响条件下时延估计算法的精度,对广义互相关时延估计算法进行分析后,介绍了倒谱分析在去混响处理中的作用,根据接收信号中各种成分在倒谱的分布情况,对基于同态滤波的时延估计方法提出改进方案.通过仿真实验对比传统时延估计算法和新算法的性能,并从误差角度分析时延估计的准确度.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本文提出的算法在混响比较严重的环境中做时延估计,其均方根误差比广义互相关时延估计算法(GCC)降低了20%左右,比改进前的基于同态滤波广义互相关算法(CEP-GCC-TDE)降低了8%左右,估计精度有了进一步提高,在室内声源定位中具有实用价值.

    广义互相关防混响同态滤波倒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