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戴牧民

双月刊

1001-7445

gxuzrb@gxu.edu.cn

0771-3235713

530004

广西南宁市大学路100号广西大学西校园学报编辑部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广西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校内外有关数学、物理学、化学、化工、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食品工程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成果,包括原始研究论文、综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局部观测的车辆边缘计算在线服务迁移决策

    陈钟礼陈积常李陶深吕品...
    575-5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多用户、全局信息缺失的复杂车辆边缘计算场景,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车辆边缘计算服务迁移策略,使车辆在仅获得部分观察的情况下仍能进行不完整系统信息学习并进行分布式在线迁移决策.该策略使用Gumbel-Softmax采样改进的多智能体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实现,用户间通过协作和竞争来达到共同的目标,从而使系统更加灵活,提高系统的整体收益和稳定性.真实数据集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收敛速度快,在不同用户数量和任务到达率场景下均表现出较好的性能,鲁棒性和稳定性优于其他对比策略.

    车辆边缘计算多智能体强化学习在线服务迁移决策

    基于Fabric和属性加密的数据安全共享方案

    申童童黄保华
    585-5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弱信任组织之间数据共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Hyperledger Fabric及密文策略属性加密的数据安全共享方案.首先,将密文策略属性加密技术融入Fabric区块链,实现证书、属性密钥及数据加密的集成;其次,基于云存储服务器构建云存储索引结构及数据存储体系,以支持数据高效存储及检索;最后,设计基于上述技术的Fabric数据访问控制方案,实现云存储数据安全共享.Fabric区块链的引入确保了数据可追溯性,改造的Fabric CA提高了系统可用性及数据共享效率.安全性分析及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平衡数据共享效率、安全性及系统可用性,可实现弱信任组织之间数据的安全共享.

    属性加密数据安全共享去中心化云存储

    优化目标检测网络的设计与FPGA硬件实现

    谢锋杨昶楠陆军
    595-60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标检测算法受限于越来越严苛的硬件算力与存储,导致在小型化设备上的部署存在巨大困难,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深度学习模型专用加速器方案来实现目标检测的边缘部署.通过优化原始模型的卷积算子并进行剪枝和量化,使参数量减少52%.移植在MLK-F20-CM02-3EG开发板上的实验表明,特制化的加速器理论算力峰值达到407 GOPS,实际算力达328 GOPS,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使用率为64%,在边缘设备上的功耗相比图形处理器大型平台降低了 98%.

    目标检测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加速卷积算子优化剪枝量化特制加速器

    融合局部感知Transformer模型的微积分方程求解

    卢林朱兆旻吴宁
    606-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局部信息在数学表达式的符号计算中非常重要,而Transformer模型通常存在局部缺失从而忽略字符间的语义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将一维卷积(Conv1d)和Transformer模型相结合的符号计算模型Convld_Transformer.该模型通过在嵌入层中引入卷积网络提取局部特征信息,可有效增强局部感知.此外,还提出了一种生成一类偏微分方程数据集的算法,该算法结合特征线法和常微分方程变换,可实现对常系数一阶线性(pde1_cc)、变系数一阶线性(pde1_vc)以及满足一定条件的二阶抛物线偏微分方程(parapde2_cc)的求解.实验结果表明:Conv1d_Transformer模型在函数积分任务中相比Transformer模型精度更高,在解决pde1_cc、pde1_vc和parapde2_cc问题时准确率分别达到了 96.00%、77.18%和86.18%,其性能要优于Mathematica和SymPy数学求解器.

    符号计算一维卷积函数积分微分方程特征线法

    面向RISC-V适配开发的x86 built-in函数转换方法

    丁志远朱家鑫吴国全王伟...
    620-6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兴架构RISC-V的生态建设需要将其他架构函数或软件包向RISC-V架构迁移适配.在研究GCC特定架构适配的built-in函数向RISC-V架构迁移时,提出一套x86到RISC-V的built-in函数转换方法,对于非扩展指令集(属非向量类型)built-in函数,采用RISC-V架构下相同功能的built-in或标准库函数替代;对于SSE扩展指令集built-in函数,建立数据类型映射和向量函数操作映射实现向RISC-V架构向量扩展函数或标准库函数的迁移,其中RVV函数迁移方式占比67%.实验结果表明:方法迁移的程序功能正确,方法有效.本文方法对其他扩展指令集built-in函数的迁移提供了指导,且与现有工作相比,更易扩展、覆盖面更广.

    函数迁移built-in函数指令扩展集RISC-V迁移

    基于熵的微阵列数据特征选择

    邓蕊欣李达金德泉
    637-6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基于熵的特征加权算法忽略了数据集内在特性对特征重要性的影响,导致特征选择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熵的特征加权算法,根据信息熵计算特征维度的重要性权重,通过引入交叉验证实现不同数据集的阈值学习,确定用于度量特征重要性的最佳阈值参数,并基于该阈值对数据集进行特征选择.在微阵列数据集上的数值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原算法,所提算法能够减少更多的维度,且特征子集用于分类得到的准确率与原算法基本持平甚至有所提高,说明改进的算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特征选择微阵列数据分类信息熵交叉验证

    立方形纳米碳酸钙改性及其在油墨中的应用

    许富芸王琦童张法陈小鹏...
    644-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纳米碳酸钙作为添加剂可以提升油墨的光泽、改善填料的分散性和降低生产成本.本研究以立方形纳米碳酸钙(CNCC)为原料,硬脂酸钠(SS)和棕榈酸(PA)为复合改性剂(SS/PA),采用湿法制备了油墨用改性纳米碳酸钙(SS/PA/CNCC).考察了 SS/PA复配比例、添加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SS/PA/CNCC性能的影响,当SS/PA复配比例为1∶1、质量分数为3%、反应温度为70 ℃时,SS/PA/CNCC平均粒径为60 nm、吸油值为35 g/100 g,满足油墨填料使用要求.采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分析和热失重(TG)分析等表征手段,对SS/PA改性纳米碳酸钙微观形貌进行分析表征.上述SS/PA/CNCC应用在油墨中,当SS/PA/CNCC在油墨中添加9份时,油墨细度为12.5 μm、流动度为32 mm、光泽度为64.5 GU,所制备的油墨性能良好.

    纳米碳酸钙微纳米材料油墨硬脂酸钠棕榈酸

    表面原子扩散驱动的铜钯纳米颗粒烧结行为

    贾鹤林郭兴张新亮周柱坤...
    654-6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铜钯双金属纳米颗粒是一种新型纳米催化剂.该纳米颗粒的烧结过程显著影响其比表面积和表面成分,这对催化效率起着关键作用.为了深入理解铜钯双金属纳米颗粒的烧结机制,本研究基于分子动力学探究了直径为6 nm的铜钯异种金属纳米颗粒在不同温度下的等温烧结行为.结果表明,烧结颈的长大速度同温度相关.在温度为(0.5~0.8)Tm时,两者呈线性相关,Rsn=T/Tm+1.1;在温度为(0.8~1.0)Tm时,烧结颈随温度的增加迅速长大,两者关系近似为Rsn=35(T/Tm)2-52.5 T/Tm)+21.5.铜钯纳米颗粒初期的烧结行为主要由低熔点表面铜原子扩散所驱动.同时,较低的混合焓促进铜、钯原子结合的作用,提高钯原子的扩散能力,驱动着铜钯纳米颗粒烧结由表向里的持续进行.

    催化烧结铜钯合金纳米颗粒分子动力学

    TEPA改性膨胀蛭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CO2吸附性能研究

    高陈辉封金鹏何奥平李秀荣...
    665-6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业化进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目前,液胺吸收CO2是最成熟的碳捕获技术,其具备高吸收容量、快吸收速率和简单再生过程等优点.然而,该技术仍存在着许多缺陷,如设备腐蚀、再生能耗高、环境污染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将四亚乙基五胺(TEPA)负载到膨胀蛭石夹层中制备新型载胺复合材料(EV-TEPA)以吸附CO2的方法,并重点探讨了不同TEPA负载量和温度对CO2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煅烧后的膨胀蛭石(EV)具备优越的分层孔隙结构,其对胺的负载量远大于蛭石原矿(RV).EV-TEPA吸附剂在75 ℃时吸附容量最高,为1.24 mmol/g,并且在经历8个循环后吸附容量仅衰减8.87%,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此研究探索了一种经济高效捕获CO2的新型复合材料,为工业应用中CO2吸附剂选择提供了一个参考方案.

    碳捕集CO2吸附有机胺膨胀蛭石

    膨润土矿物学性质指标与性能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莫伟冯雨鑫莫秋凤苏秀娟...
    676-6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构建膨润土矿物学性质指标与性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模型,收集和整理了全国不同产地膨润土相关矿物学指标与性能指标的测试数据,并采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及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钠离子交换容量ENa+、碱性系数、pH值以及底面间距d001这4个矿物学性质指标两两显著相关,是影响膨胀容、膨润值、吸水率、热湿拉强度与胶质价5个性能指标的主要因素.层电荷、吸蓝量及阳离子交换量3个矿物学性质指标与湿压强度两两之间呈现出很强的相关性.将广西地区5个膨润土样品的吸蓝量数据代入湿压强度的逐步回归模型中时,其符合率均达到80%以上,说明通过测定吸蓝量可以较好地预测湿压强度.

    膨润土矿物学性质指标性能指标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