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戴牧民

双月刊

1001-7445

gxuzrb@gxu.edu.cn

0771-3235713

530004

广西南宁市大学路100号广西大学西校园学报编辑部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广西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校内外有关数学、物理学、化学、化工、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食品工程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成果,包括原始研究论文、综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异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d-鲁棒强连通控制吸收集的构造

    张伟光黎昌珍梁家荣梁新宇...
    1016-1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一个虚拟骨干是由该网络中承担相关路由任务的结点组成的一个子网.一个异质无线传感器网络通常被建模成一个圆盘图(DG),相应地,其虚拟骨干被建模成该圆盘图的一个强连通控制吸收集(SCDAS).构建异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虚拟骨干问题就等价于相应圆盘图的强连通控制吸收集的计算问题.针对受干扰的异质无线传感器网络虚拟骨干的构建问题,提出了圆盘图的d-鲁棒强连通控制吸收集(d-robust SCDAS)的概念,设计了一个近似算法d-SCDAS-C计算最小d-鲁棒强连通控制吸收集,并证明了该算法的近似比为4(ak2+ak+1),a=4/(1-d)2,k=rmax/rmax.rmin,rmax分别表示异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结点传输范围的最小值与最大值.

    异质无线传感器网络虚拟骨干网圆盘图强连通控制吸收集近似算法

    采用ALSTM模型的温度和降雨关联预测研究

    黄坚强秦亮曦
    1024-1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短时的降雨和温度等预报一直是天气预报中的重要问题.为了准确和及时预测局部区域的降雨及温度,提出了一种基于Attention和LSTM组合模型(ALSTM)的关联多值预测算法.该算法利用天气时间序列中的前期数据,对下一小时的降雨量和温度进行关联预测,以此实现对天气要素的多值预测.该算法首先对输入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然后利用数据对ALSTM模型进行训练;最后将训练好的模型用于多值预测.将ALSTM模型与LSTM、BP以及基于LSTM的深度循环神经网络(DRNN)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ALSTM模型的温度和降雨预测精度优于比较的其他模型,其平均预测精度在97%以上.

    深度学习注意力机制天气预测长短期记忆模型(LSTM)

    基于Q-强化学习的干道交叉口信号配时模型

    徐建闽席嘉鹏
    1036-1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交叉口是城市交通的核心和枢纽,要想有效地提升城市交通体系的通行效率,对交叉口信号配时的优化显得尤为必要.由于城市路网中大范围的信号配时方法决策属于模糊决策问题,而且路网中的车辆具有实时性,强化学习的方法可以适用于交通信号配时领域.本文把主流的Q-强化学习方法应用于干道交叉口信号配时,在每个路口以状态空间、信号周期、每个相位绿灯时间为参数建立模型,设置奖惩函数,并以车辆延误为指标,即Q函数,在相邻路口Agent的信息交换之后得出每个路口该时段的最优动作,降低了由于交叉口数量增多造成的各交叉口Agent间信息交互的次数,避免了独立强化学习可能出现的维数灾难、无法长期学习等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基于Q-强化学习的城市干道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法相比于固定配时和传统的Q-强化学习策略,能降低车辆延误,提升收敛速度,提高系统效率.

    交叉口信号配时模糊决策问题Q-强化学习干道长期学习

    基于情感强度的自动驾驶车辆决策机制探究

    张俊友任文浩李思贤
    1045-1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逐渐成熟,传统人工驾驶车辆和自动驾驶车辆之间的混行将成为常态.为使车辆安全高效行驶,自动驾驶车辆的决策机制须与人类决策一致.危险工况下的驾驶决策复杂,紧张恐惧等情感也是驾驶决策不可忽视的因素.以一典型危险场景为例,利用虚拟驾驶实验还原场景,对场景内驾驶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建立了包括情感强度等输入指标的改进PSO-LSSVM驾驶决策模型,探究情感强度对驾驶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决策模型中加入情感强度指标可提高预测准确率.

    自动驾驶危险工况情感强度决策机制PSO-LSSVM

    基于贝叶斯Logit模型的死亡事故发生概率分析

    魏福禄蔡正干闫仲荣李平凡...
    1054-1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交通安全水平,揭示死亡交通事故发生概率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对2013-2018年淄博市境内伤亡交通事故数据的统计描述与深度解析,采用Logit回归的方法对交通事故死亡发生概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描述,建立了贝叶斯Logit事故分析模型;利用极大似然法对模型初始参数进行估计,并基于吉布斯采样的蒙特卡洛马尔科夫链算法对模型参数后验分布进行迭代计算和标定;根据接收者操作特性曲线对模型拟合优度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凌晨时段(0:00-7:00)发生死亡事故的概率最高,早高峰时段(7:00-10:00)发生死亡事故的概率是凌晨时段的0.83倍;②发生严重的交通事故时,单方事故出现人员死亡的概率是多方事故的2.08倍;③雨天出现死亡交通事故的概率是晴天的1.12倍,雪天发生死亡交通事故的概率是晴天的0.34倍,并且死亡事故的发生概率随着能见度的降低而升高.

    交通安全事故风险贝叶斯Logit模型死亡事故蒙特卡洛马尔科夫链

    异相共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锡锑及其导电性能

    何喜春张海洋黄萍马钰芸...
    1063-10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获得高活性和优良导电性的氧化锡锑(ATO)纳米粉体,以五水合四氯化锡(SnCl4·5H2O)和氯化锑(SbCl3)为原料,碳酸氢铵(NH4HCO3)为沉淀剂,醋酸(CH3COOH)为助溶剂,乙醇(CH3CH2OH)为反应介质,通过固-液异相共沉淀反应制备ATO纳米粉体,讨论了反应介质、CH3COOH添加量、锑掺杂量和煅烧温度对ATO纳米粉体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EDX)和Brunauer-Emmett-Teller比表面积测试仪(BET),以及电阻率测试仪对ATO纳米粉体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ATO纳米粉体具有四方金红石结构,粒子形状均匀,近似球形,一次粒径达到5-10 nm,比表面积约为85.00 m2/g,电阻率为1.0 Ω·cm.利用辊涂法将制备好的ATO水性防静电涂料涂于普通PET薄膜表面,其表面电阻值明显下降,当ATO的固含量大于60%时,其表面电阻值下降到约105 Ω,完全满足防静电领域的基本要求.

    纳米粉体共沉淀反应性能导电性防静电

    硫化镉固载钴卟啉催化氧化环己烷的性能研究

    李佩兰黄冠刘鹏彭舒婷...
    1072-1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充分发挥钴卟啉(Co PP)的催化性能,利用轴向配位作用将钴卟啉固载到介孔载体材料上.模拟细胞色素P-450酶中半胖氨酸与血红素中心铁离子的轴向配位作用及其空腔功能,形成介孔仿生催化材料Co PP/mp-CdS,并用于催化分子氧氧化环己烷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反应(温度165℃,压力0.8 MPa,催化剂量0.5 mg,反应时间4 h)条件下,催化材料可循环利用5次,平均环己烷的转化率和醇酮产率分别为35.0%和18.7%.Co PP/mp-CdS是一种良好的催化材料,相比于Co PP的催化性能更优越.

    介孔硫化镉钴卟啉环己烷催化氧化

    水热温度对TiO2/C负极材料储钠性能的影响

    陈宗妮黄美云蒋昊文文衍宣...
    1083-10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TiO2负极材料的导电能力和储钠性能,在低共熔溶剂中采用溶胶凝胶-水热法制备TiO2/纤维素复合前驱体,再经热处理获得TiO2/C负极材料,分析了水热温度对材料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80℃条件下制备的电极材料TiO2晶型完整,在1 C电流条件下循环200圈后放电比容量为189.5(mA·h)/g,容量保持率达到80%;在电流为5 C的大倍率条件下充放电2 000圈后容量仍保持在152.9(mA·h)/g,循环稳定性优异.

    纤维素低共熔溶剂二氧化钛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典型废油指纹分布特征及性质鉴定

    吴烈善杨肖娜王鑫平刘小萍...
    1091-1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废油指纹分布特征,并对废油性质进行鉴定,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5种典型废油样中的正构烷烃、多环芳烃、生物标志类化合物信息及物理性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废制动机油样品中未检测出正构烷烃、甾烷和萜烷类化合物,为非矿物油,其他4种油样含有矿物油特有的指纹信息,通过物理性质比对判断为废矿物油.废齿轮油、自动变速器油、废机油2#中萜类化合物含量最为丰富,在废制动机油分布较为丰富;废机油2#的甾类化合物含量最为丰富,废齿轮油次之;废制动机油中不含有任何种类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多环芳烃的指纹分析中,废机油1#的萘类化合物含量最高,其他3种废矿物油菲类含量最高.研究成果对完善废矿物油指纹分布特征、性质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废油性质鉴定指纹分布

    某砒霜厂场地砷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估

    覃霞张超兰黎承波容群...
    1101-1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广西某一遗留砒霜厂的场地进行砷(As)污染状况的调查,并对场地的废渣进行浸出毒性的测定,同时对该场地表层土壤As进行了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该场地的土壤pH值为1.40~6.60,场地的表层土壤(0~0.5 m)的As污染情况严重,全量最高值达到144 000.00 mg/kg,超过了《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的其他农用地土壤As污染风险筛选值的3 599倍.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中As含量明显降低,但当土壤深度>4.0 m,土壤中As污染指数大于1,仍处于污染状态.场地内部分废渣属于危险废物,急需处理.对场地表层土壤进行风险评估,土壤As致癌风险指数为1.72×10-2,非致癌危险商为5.50×102,远远超过可接受的水平(10-6和1).对周边的人体和环境造成了极高的健康风险.

    砒霜厂垂直分布致癌风险危害商